簡體版

第五十八章賊配軍的新出路

與民爭利,這四個字出自《史記》︰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其本意是嚴禁食國家俸祿的官員從事工商業,與百姓爭利。

但就跟衣冠禽獸一樣,隨著時間發展,很快就失去了其本意。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這四個字成了官員口中限制皇帝最好用的工具。

皇帝想征商稅,他們說「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喪」

行,那皇帝自己想搞錢,他們說︰「皇帝與民爭利,天下民不聊生。」

那皇帝問,國家財政不足,應該怎麼辦?

官員們扭扭捏捏,提出了一個勉為其難的辦法,加稅!

他們可以忍受加稅,將普通百姓壓榨的敲骨吸髓,賣兒蠰女,餓殍遍野,但絕不能忍受一點點與民爭利。

因為這個民自始至終都是官員,是士大夫,是那些免稅的大豪強、大士紳。

至于那些被榨干所有血汗,征光所有家產的百姓?那自然是不能算作民的。他們在士大夫們眼中,只能算是長著兩只腳的灰色牲口。

所以,趙桓君臨天下以來,所有的內政改革歸根到底,其實就只有一件事,廢除天下所有人的免稅特權。

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官員士大夫,哪怕統領三十萬大軍決戰疆場的大將,只要你是大宋臣民,就都要老老實實交稅!

效果立竿見影,大宋財政稅當年就實現了三億四千萬貫的龐大規模,三代以降,千古未有。

有這龐大的財政收入作支撐,大宋在民富國強的道路上進境神速,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已經向大宋展露了面紗下的一角。

有這前所未有的寬松環境,趙桓自然是輕松愜意,完全不會被士大夫們忽悠回去。

難道只許他們士大夫們壟斷江南買賣,家財萬貫?皇帝跟普通百姓就要死守田地里那點產出,靠老天施舍吃飯?

所以對擔憂的皇後,趙桓安慰道︰「只要正經經營,不強買強賣,依法納稅,皇商也不過是普通商人而已。而且關于皇商,朕不會派任何官員管理。從皇商問世那一刻起,他們就不具備任何強權特性,不具有任何官員權力,就是普通商人。」

作為皇室財閥,他們肯定是有一些便利的,但絕對無法干預市場,強買強賣。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趙桓沒打算將皇室財團提升到一個特殊的地位。這意味著他們的一切經營都要接受官府的監督與管理。其性質類似于晉商、徽商。除了名字叫皇商外,皇室所擁有的特權,他們一概沒有。

朱璉心懷憂慮,說道︰「官家喜歡說三分,那予說個三分時期的例子,希望官家不要生氣。」

趙桓笑著說道︰「皇後本就是皇帝賢內助,長孫皇後對唐太宗就曾經屢次規勸,為一時佳話。卿有擔憂,也正好為朕拾漏補缺,直說無妨。」

朱璉乃舒了口氣,握住趙桓的右手,說道︰「三分之前,漢靈帝亦喜歡扮作商賈,數游戲于西園。令後宮宮女為顧客,皇帝身為商賈。荒戲于政務,使國家傾危,天下凌遲。不可不引為前車之鑒。」

趙桓笑著說道︰「卿擔心朕會去親自經商?」

朱璉微微頷首。皇帝要是不靠譜起來,什麼奇葩都有,當書法家的,扮木匠的,扮將軍的都屢見不鮮,當今官家如果心血來潮,想學漢靈帝扮商賈,也不是不可能。

趙桓大笑著揉了揉朱璉的頭頂,說道︰「放心吧,朕會把這件事交給下面人才來做,不會親力親為的。」

「而且與漢靈帝游嬉于皇宮不同,皇商將會真正深入民間,從事工商行業。索性也是四下無事,皇後可以與朕一同商量一下,該從何處開始著手。」

「就當是你我夫婦二人,協力選個行當。民間不是有諺語,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見自己夫君已經做好了完善的準備,朱璉也不想掃他興致,坐在他旁邊認真的說道︰「官家若是不打算像鹽鐵一樣國家專利,那皇商就要好好選一下方向了。畢竟要面臨激烈的競爭,如何能保證皇商能獲得盈利才是關鍵。」

隨後朱璉笑著問道︰「不過就算要選行當,也要知道官家能給皇商提供什麼資源。官家有何底氣,讓皇商在商業中獲利,而不是虧損?」

趙桓得意的一笑,說道︰「卿以為朕這幾天都在翻什麼卷宗。那朕考考卿,作為一家女主人,卿對家中財產可有了解?」

朱璉咬唇思考了片刻,微微搖頭,笑著說道︰「這予還真未關注,只知道庫藏充盈,足夠當前宮室開銷數十年。」

趙桓看了一眼燕穎,問道︰「小穎兒,你管仁明宮事,你清楚嗎?」

「啊?」燕穎沒想到問題忽然落到了自己頭上,美眸瞬間瞪大,一臉迷惘︰「我也不清楚啊,從來沒關注過。」

趙桓澹澹一笑,從卷宗中取出一份摘抄,遞到皇後面前,說道︰「愛卿且看,這就是家中主要的家產了。也是卿這個女主人可以隨意支配的財富,絕不會導致民間疾苦。」

「朕從中找了幾份穩賺不賠的買賣,先讓皇商從這幾方面著手。」

「首先是土地,京畿內皇莊有六,共良田九千八百余頃。租給百姓耕種,租賦每畝四百錢算,就是一畝地一分輸內庫,一分納正稅,八分歸百姓。僅這一項,年入便是三十九萬兩千貫,可以視作四十萬貫。」

朱璉微微點頭,這一項可以視作是穩賺不賠的。而且以低租金租給百姓,也能讓百姓對皇莊有個良好印象,給皇室積累民間名望。

而在當下,最重要的生產資源,除了土地,就是人口了。

趙桓說道︰「另一項資源就是刺配刑徒了。此前百姓作奸犯科,便會被作為罪犯刺配充軍。但朕改革征兵法桉後,盡征民間良家子弟從軍。這些刺配的罪犯便不再充軍,而是作為刑徒為官府充當徭役。」

「朕與右相商議過,這些人中刑期五年以下者,在當地充徭役,建設橋梁水利,營建城池,興修道路。五年以上者,要為皇室效力。包括戰俘、刑徒,皇室手中共有五千七百余男女,朕不打算讓他們去種地,而是打算開辦幾處工坊,讓他們進去勞作。」

這些人不說學凡凡把縫紉機踩冒煙了,也必須要把紡織機給搖爛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