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章趙構的隱患

剝奪王伯龍對舊部的統帥權,對趙桓而言不算什麼難事。

事情的本質就是他被困在了黃河以南,無法北渡,所以才投降。

有神武右軍在側,趙桓能確保他上午叛亂,晚上便傳首京師。

所以下一步,自然就是解散他手下的這支部隊。

趙桓向張叔夜吩咐道︰「王伯龍所部降軍與河北義軍都一視同仁, 作為我大宋子民,從軍效力。擇其中二十至二十三歲者從軍,其余人安置在京畿路。」

嚴選精銳,沙汰老弱是正常處置。

但剩下的人員安置卻是個大問題,按照神武右軍的標準,能挑選出來的適齡青壯大約只有七八千人, 那剩下的四萬余人衣食住行都是個大麻煩。

張叔夜問道︰「官家打算如何安置這些裁撤義軍?若是集中屯田, 則樞密院管轄。若是分散安置,樞密院則將其交付給右相。」

趙桓想了想, 說道︰「在京師首善地,哪有屯田的道理。樞密院也不用將這四萬余人交付給右相了,直接交割給開封府,讓開封府把他們安置在東京城內。」

國家凌遲,河北如今還一片混亂,趙桓是不敢將這些義軍遣散回家的。誰知道他們回了河北老家,被人一煽動會作出些什麼勾當。

這些人也算是有功于國家社稷,給他們一份東京戶籍也算合情合理。

大宋施行城鄉二元制率收,民間大部分徭役都是由鄉村百姓承擔,城市戶籍的百姓稅賦壓力明顯相對較輕。

稅賦改革趙桓已經有了眉目,即將提上章程,但在此之前, 給河北義軍一個更好的出路,顯然更能收買人心。

等于是朝廷施恩,讓他們從鄉村百姓變成了帝都居民。

張叔夜恭敬領命,然後便返回樞密院開始著手此事。

首先是要清點武器、甲冑, 無論是戰場上繳獲的刀槍劍戟, 還是士兵身上的鎧甲旗幟, 全要清點收集。

然後是核對將士戶籍,確定將士的年歲,適齡者征召進入神武右軍。將其家眷妻小,從家鄉遷入東京。

其他人則交給開封府,由開封府給他們分配住宅地契,協助其營建新房。

朝廷沒有給這些人分地,因為哪怕趙桓還沒開始改革,在大宋土地也並不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他們如果想務農,暫時可以作大地主、士大夫的客戶,為富戶耕田。地稅會由地主承擔,官府也不會征收這些客戶的田稅。

但趙桓則更希望這些人能夠從事工商。東京正在重建,需要大量青壯勞動力成為工匠,清理廢墟,營造房屋。

同時為了恢復東京生機,更需要大量的商隊,以漕船、馱隊從四方運來源源不絕的糧食和財富。

東京城的繁華,必須寄托在活躍的工商業上, 僅靠農耕, 四萬人的屯田隊伍, 根本無法供給繁盛東京。

安排完河北義軍事宜, 趙桓終于有精力處理這方面的內政事務了,尤其是貨物轉運。

次日一睡醒,趙桓便下令召集宰相與開封府官員,打算規劃一下東京重建事宜。

吃早飯時,皇後親自給坐在身旁的趙桓端來一碗熱粥,溫柔的說道︰「官家,明日國家大典,太上是否亦應該參加?」

趙桓喝了一口溫度正合適的熱粥,聞言看向朱璉,問道︰「怎麼會忽然問這個?」

朱璉語氣溫和,說道︰「官家從金營返回至今,一直沒有去問候太上與大娘娘。予這作兒媳的,也不能盡孝道,恐人物議予不淑不孝。」

「物議?」趙桓放下碗,眉頭微蹙︰「皇後在內宮怎麼會听到物議?有人找過卿?」

朱璉連忙回道︰「官家莫要多想。是六哥與五姐,之前要去給太上請安,被皇城司攔了下來,到予這里求個方便。」(哥、姐只是宋代的排行稱呼,哪怕排行四十二,稱呼也是四十二姐,而不是四十二妹)

六哥是景王趙杞,五姐是茂德帝姬趙福金。

景王趙杞不是個有什麼膽氣的皇子,趙福金嫁給了蔡京之子,蔡家都已經被趙桓抄家,已經折騰不出任何波瀾來。

這兩人的確對趙桓的皇位沒什麼威脅。不像是有什麼陰謀詭計。趙桓便淡然說道︰「朕會給皇城司下個詔令。」

雖說沒明言詔令內容,但朱璉還是明白了趙桓的言下之意。柔聲說道︰「圍城日久,一家人也有月余未見了。不如今晚去太上那里辦一場家宴,所有人一起聚聚。」

趙桓不是很感興趣,自己的便宜老爹截至今年可是生了三十二個兒子,三十四個女兒,而且絕大部分都沒有夭折。

這麼一大家子人,湊在一起,僅是應付就夠麻煩的,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朱璉勸道︰「官家,聖朝以孝治天下,無論如何也應去問候一下太上。」

在太上與自己丈夫之間的權力之爭,明顯是自己丈夫取勝而告終。朱璉作為兒媳,不得不緩和雙方矛盾。以免自己丈夫落得個李世民一般名聲。

至少如今而言,一切都還能歸因于戰事緊張,官家怕太上有意外,所以接入皇宮全力保護。但戰事已經過去,再不去問候,總歸是說不過去。

皇後一直耐心勸說,趙桓也不好駁其面子,便說道︰「行吧,便依卿所言,家宴便由卿操辦。」

朱璉嘴角揚起淡淡的笑意,說道︰「予稍後便將這個喜訊通知各位皇子、帝姬。」

「可。順便詢問一下康王府,康王最近可有來信。」

這個問題,趙桓十分關注。飯後見到宰相梅執禮,趙桓同樣問道︰「兵馬大元帥康王最近可有消息傳回?是否知曉他現在身處何處?」

「稟官家,圍城剛結束八天,有些州府尚不知國家已擊退金人,大元帥亦未遣使入京陳述。」

趙桓眉頭一簇,心中涌現一片陰霾。

任何皇帝恐怕都接受不了這種情況,自己任命的天下兵馬大元帥,非但沒有盡忠報國,反而不聲不響的消失了。

天下兵馬大元帥這個職位應該是人類有史以來所有職位中最危險的一個。坐上這個位置的人,要麼進一步弄死皇帝,自己登基稱帝。要麼被皇帝鏟除,不留禍患。幾乎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