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九章金軍第一猛將投降

听完王彥所談,趙桓感慨道︰「雖說河北義軍五萬人,但能擊潰一個金軍猛安亦殊為不易。」

在太原之戰,禁軍五萬、六萬、十余萬大敗于金軍數萬的戰績不可勝數。

河北義軍五萬人能擊潰一萬女真,著實算是戰績出眾了。

王彥回道︰「河北將士意氣風雲,從昨日夜間血戰至今日晌午,將士死傷無數, 自始至終沒有潰退。」

趙桓笑著點頭,這就是冷兵器時代士氣的重要性阿。金軍南侵時,驕橫跋扈,不可一世。宋軍望風披靡,主力皆一戰而潰。但金軍敗退時,一群河北義軍也能振奮士氣,輪番交戰,圍困他們一天一夜。

張叔夜贊道︰「久聞宗元帥在河北屢勝金軍, 曾經十三戰皆捷。今日竟一戰擊潰金軍萬余人, 著實令人欽佩。」

王彥神情一僵,猶豫了一下,還是回道︰「稟樞相,我等並未擊潰金軍萬余人。殿後的金軍總共只有一個猛安,除了被我等斬殺的兩千余人,其余五千余人盡皆主動投降。」

「恩?」趙桓目光凌厲的看向王彥。

這個說法怎麼看都不通順,嚴重不符合情理。

斬首兩千余人,一個受傷的沒有,剩下的整齊投降。你當這是說書呢?

「朕給你片刻時間,你重新組織一下語言。」趙桓淡淡的說道。

王彥額頭滲出一層冷汗,不得不坦誠說道︰「我軍圍困金軍一天一夜,女真人不肯回師渡河救援。金軍遼東漢人萬戶、右金吾衛將軍王伯龍率部五千余人主動投降,其余頑抗者皆被我軍斬殺。」

看著官家意味深長的眼神,王彥後背發寒, 但不得不咬牙堅持,不敢再袒露下去。

大殿中沉默了片刻,趙桓淡淡一笑,說道︰「將士們奮命效勇,盡忠報國,樞密院會為諸將士記功策勛,絕不會少了任何人的賞賜。」

對于王彥隱藏的真相,趙桓沒有去細究。對于戰事經過,趙桓已經有了清晰認知。

河北義軍圍困了金軍萬戶,王伯龍見宋朝國勢漸興,而女真人不把漢人當心月復,心一橫,學習郭藥師,率本部五千余漢人投降宋軍。

而剩下的那兩千余人究竟是頑抗被殺還是投降被殺,趙桓其實不是很在意。

金軍在東京城犯下的罪行,就算被宋軍屠殺,也是罪有應得。畢竟,若是趙桓願意,可以宣布不接受這些人的投降。

左右不過幾萬兩白銀的事情,趙桓也不想因為多出這幾萬兩的封賞便寒了忠貞報國將士的心。

王彥深深舒了口氣,清楚官家不再計較河北義軍的作為。

沒錯那些戰場上投降的零散金軍、受傷俘虜全被河北義軍殘虐致死了。哪怕是河北義軍們也說不清究竟是為了妻兒父母報仇雪恨, 還是為了那令人心動的獎賞。這本就是一筆糊涂賬,還好官家不予計較。

趙桓笑著吩咐道︰「還要辛苦你連夜返回河北, 召宗元帥、張招討與降將王伯龍即日赴京, 參與後天的授勛大典。」

王彥立即正身領命,說道︰「臣願為官家效死,何敢妄言辛苦,臣這便返回河北,將官家嘉獎告知軍中。」

趙桓笑著說道︰「朕在東京等候為卿等授勛。」

對于河北義軍,趙桓是真的很抱有好感的。他們凱旋後立即向朝廷報捷,顯然是心向朝廷。當然也有可能是心向那份令人瘋狂的獎賞。

不過不論如何,這五萬義軍比南京城那十余萬宋軍是要強出太多了。

趙桓和顏悅色的拉攏了這五萬義軍,兵力捉襟見肘的情況會得到極大緩解。

王彥離去後,張叔夜問道︰「官家,宗元帥、張招討與河北義軍諸將進京後,這五萬義軍與五千降軍便歸樞密院統領了,該如何安置?王伯龍又該如何封賞?」

張叔夜也清楚,肯定不能按照以前大宋朝廷的方法。遇到叛亂、匪寇、流民便直接招安,編進廂軍當中。

給這五萬多軍人發薪酬,朝廷不是負擔不起,只是憑添負擔而已。

如何處置?

趙桓認真思考了片刻。這還真是個棘手的問題阿。首先是金國降軍。

如果是其他金軍投降,趙桓真不想接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任何民族都應該有這種覺悟。

這些遼東漢人,曾經為金軍效力。說大宋與趙桓沒有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這就好像要把一群漢奸編入自己嫡系精銳部隊中。就怕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好粥。

但偏偏這支降軍的統帥是王伯龍。

如果說完顏婁室是金軍女真人的戰神,那王伯龍就是金軍中他族軍隊最杰出的將領,第一名將。

金史里面說他在建炎二年,軍渡采石後,敗岳飛、劉立、路尚等數路軍兵,返程又遇到了酈瓊、韓世忠軍,又復敗之。

這可能有點胡吹、亂吹了,他擊敗韓世忠還有那麼一絲絲可能性,畢竟韓世忠一直活躍在趙構行營附近。但據趙桓所知1128年,岳飛一直在河北戰場。先跟隨王彥在太行山作戰,後投效宗澤的東京留守司。

想跨山川、越江河出現在數千里外的江南戰場,並且率軍與王伯龍交戰,屬實是是有點困難。

不過既然金史敢這麼吹王伯龍,這位將領也的確是有非常高的才干。

遼國末年,他聚黨為盜,也就是綠林草莽,後來投效女真,每戰必先登陷陣,勇冠三軍。尤其伐遼之戰,他打得遼軍死傷無數,在血戰中,曾經親手斬殺敵軍數十百人,因功封為右金吾衛將軍。

這種敵國戰神級別的將領率部投降,趙桓只要沒被沖昏頭腦,肯定都是要接納的。

宋金兩國南北並立,將來勢必要鏖戰。雙方都會竭盡全力的去策反敵方將領,削弱敵方實力。這方面金國沒有歷史可循,大宋卻是可以直接學習漢匈故事。

所以趙桓思考了片刻後,對張叔夜說道︰「漢匈之戰,漢武帝連匈奴都能接納,並用之反擊匈奴。甚至連胡虜都能重用李陵,我大宋總不能連這點胸襟都沒有。況且王伯龍所部還是遼東漢人,就按斬首五千級給他封官吧。」

想了想趙桓又吩咐道︰「不能讓他繼續統領原來的軍隊,郭藥師常勝軍的悲劇,絕不能再次發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