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六章一日三餐

兵法雲「 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悅者,賞之。」

只是沒有人想到,大宋官家會手段如此激烈,讓人印象深刻無比。

賞則金山、銀山。殺則一個不留。

足足一千人出戰,近乎佔了內城守軍的十分之一。所有潰兵,一個不落的被官家處死在了城下。

但效果十分顯著,所有禁軍士卒都摒棄了一切投機耍滑心理,再不敢想臨陣月兌逃,望風奔潰之類的事情。

整整一千人,官家連眼楮都不眨一下,就全部處決。其他任何人,都不覺得自己臨陣月兌逃,能夠有一絲僥幸豁免的可能。如今進退等死,眾人能想到的唯一求生方法,就是在原地死戰,擋住金軍攻勢,熬過十天。

趙桓也不想用這麼偏激的手段,但不給所有人留下一個深刻無比的印象,完全無法改變宋軍拉跨的作風。

亂世只能用重典,趙桓每一刻都十分重要,沒時間與這些人磨蹭扯皮。

解決了禁軍的軍心、士氣問題後,趙桓便將守城工作交給了劉鞈。自己即將帶著衛隊、儀仗返回宮中。

不是去宮中享受,而是禁中還有大量緊急事宜、真正的朝廷百官等候自己去應付處置。

拐下城牆台階,吳革跟在趙桓身邊,說道︰「官家,當務之急是為禁軍準備甲冑、兵器。臣麾下四百皇城司親從官,只有前列百余人能夠穿戴步人甲,余下三百余人都只能穿著單薄征袍。適才幸虧軍陣密集,後方未披甲的士卒未被看到,方才嚇住了潰兵。」

「去內弓劍槍甲軍器庫(沒寫錯),里面一定還有大量遺落的兵器甲冑。」趙桓十分確信的說道。

堂堂大宋,號稱「戎具精進,近古未有」的富庶國度,如今竟然淪落到這種窘迫地步,真是令人恥辱。偏偏趙桓有火不能發,因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就是自己的前身,明君宋欽宗。

吳革面帶憂色,說道︰「官家或是已經忘記,月前金人索要軍器,官家已下令開封府全力配合。凡甲仗庫軍器,以車輦去,或用夫般擔,數日方盡。如今各大府庫都已被搬空。」

這麼恥辱的事情,趙桓當然不會忘記,確定的回道︰「問題正在于此處。搬運一千萬匹絹,耗時近月。但搬運兵器、甲冑卻只用了區區數日。要知道我朝戎具精進,近古未有。更兼之,朝廷奉行強本弱枝國策,舉國軍械,泰半屯于東京城內,數量恐怕還在絹帛之上。以我朝官員效率,絕對無法在數日內全部搬出城外。」

趙桓不相信,以宋朝官員的德行,會盡心盡力,搜刮每一座府庫,送給金人。圖個啥?金人又不會給他們升遷官職,又不會給他們金錢獎賞。

吳革眼神一亮,敬佩不已的說道︰「官家見微知著,臣敬佩不已。」

趙桓隨意一笑,未置評論。你知道結果,倒推內容也非常容易。歷史上,金軍還未撤離,東京城內就開始組建一支支的起義軍。東京城內暗流涌動,金軍甚至責令開封府約束百姓不得私自打造軍器。

想到靖康之難中,表現十分惹眼的開封府,趙桓找來李若水,吩咐道︰「開封府停止征收金銀之後,接下來全力以赴一件事情,清查內城房宅,凡是空置房宅,一律登記征用,戰後歸還百姓。」

李若水最令趙桓滿意的一點便是,從不多嘴,堅定執行趙桓下達的所有命令。

听到趙桓吩咐後,李若水立即說道︰「臣即刻去操辦此事。」

征調民間物資,為戰時政府服務,這無疑是極為考驗官員組織力、執行力的一件事情。

但趙桓覺得,以開封府為金人效力時的高效、干練能力而言,作成這件事絕不在話下。

前往南壁時,趙桓精神恍惚,心事重重,沒有心情觀賞沿途風景。此時返回禁中,趙桓才注意到東京內城究竟有多麼規模龐大,且富庶繁華。

如今趙桓乘輿所在的這條御街約闊兩百余步,即三百多米。寬闊筆直,而又一望無垠的御街,讓人很難想象這是公元十二世紀,人力鋪就的偉大建築。

更令人驚嘆的是,在御街兩旁,都建有長長的御廊,早年間商販可以在御廊下作買賣。但從趙桓的便宜老爹宋徽宗開始,政和年間這里就被禁止買賣。雖然商業行為收到了打擊,但確實更顯壯麗威嚴。

而後官府還在御廊前安置了黑漆杈子,行人只能在杈子外通行。路中間又安放朱漆杈子兩行,形成了中心御道,只能皇家通行,人馬不得行往。

在御道兩旁的杈子里側,有磚石砌成的御溝水兩道。御溝中種滿了蓮荷,又在近岸遍植桃、李、梨、杏,雜花相間。

趙桓記得,每年春末夏初的時節,遠遠望去,都是一片錦繡。

如今雖然是剛開春,但兩岸雜花中也有間隔的梅花綻放,香氣飄滿神京。

而更吸引趙桓的香味,則是從御街兩旁飄揚而出。這香味是各種飯菜飄香!處刑了近千潰兵,此時已經接近正午。

可憐趙大官人從昨夜穿越至今,親手殺過人,身上流過血,曾經意氣奮發,也曾屠滅千人,各種驚心動魄,君臨天下,死生不計,都經歷過了,可就是一滴水,一粒米未曾進過。

如今聞到香噴噴的飯菜味,肚子里的饞蟲再也抑制不住,不禁口齒生津。

大宋統治者軟弱怯懦,令人唾棄是事實,但民間文明也確實令人驚嘆追慕。

便比如這個一日三餐。在宋代之前,白虎通禮樂篇規定,王者居中央,制御四方,所以天子一日四餐。諸侯一日三餐,有雅樂勸食。而平民只能兩餐,即朝食與夕食。

但從大宋開始,百姓也習慣了一日三餐,不僅封建禮教被打破,還折射出了宋朝貨真價實的繁榮。民間沒有充足的食物,是無法支撐百姓一日三餐的。

皇城司親從官能普遍高達五尺九寸一分六厘,也正是因為有此背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