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4章 1905和談(十)

德國殖民部里面人員稀疏,部長大人回到辦公室,副部長立刻前來詢問結果如何。

部長大人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著牆上的非洲地圖。地圖上不同色塊表示著不同國家的殖民地,德國所擁有的殖民地和英國與法國相比真的不值一提。甚至連比利時的殖民地都無法比你。

正在看,就听副部長嘆道︰「閣下,1884年制定的規則,到現在已經過時了。」

這話讓部長精神一震。是的,確定地圖上局面的會議在20年前的1884年召開。召開地正是德國柏林。

1884年11月15日,德國首相俾斯麥主持,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15個國家,連奧斯曼帝國都是其中一員。

柏林會議並沒有邀請大周。一來是大周從未在非洲獲取過殖民地,二來是英法極力反對大周參加這場瓜分非洲的會議。

1884年柏林會議時間長達104天,會議名義上是解決剛果河流域的歸屬問題,但實際上討論的更多的是列強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則。自此確定了非洲當下局面。

在那個時代,德國根本沒有殖民部。部長大人還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剛從柏林大學畢業。德國外交還掌握在帝國宰相俾斯麥手中。

20年彈指一揮間,俾斯麥侯爵已經故去。世界發生了更深刻的變化。

1870年,德國陸軍歐洲第一。1905年的現在,德國陸軍依舊抱持著歐洲第一的位置,德國的工業也躍升為歐洲第一。甚至有達到英法兩國工業總和的趨勢。

殖民大臣知道副大臣的心思。1884年柏林會議的確讓德國擁有了非洲殖民地,然而20年後的現在,德國是不是該擁有更多?

這次殖民大臣前去請教總參謀部參謀長施里芬上將,請教軍事問題只是一個說法,真正請教的乃是德國總參謀部有沒有能力確定非洲殖民地發生戰爭的時候,在歐洲獲得勝利的可能。

殖民大臣最終把這次拜訪的內容告知給副大臣。副大臣听到施里芬上將表示非洲殖民事務不要來添亂的說法,眉頭微皺。如此不客氣的態度……

想了一陣,副大臣問道︰「閣下。難道施里芬閣下是在暗示咱們,其實可以自由行動麼?」

殖民大臣搖搖頭,「別忘記,施里芬閣下要不了太久就要退役了。」

副大臣恍然大悟。施里芬上將的確要退役了,殖民非洲又是一個長期的政策,這次試探只是想看看總參謀部有沒有自己的非洲戰略。現階段能確定的是,並不存在這樣的政策。

正在聊著,有人送來了一份東西。殖民大臣與副大臣打開一看,物件分兩份,一份是英國書寫,是《朝鮮救災紀實》。另一份由德文寫成,是在朝鮮的德國記者所寫的記錄內容。

這年頭靠手打,整出一份幾萬字的東西可不容易。部長與副部長都很想看看大周在朝鮮的經營。就暫停了談論,部長在前,副部長在後,拆開了本就沒裝訂的文稿,看起德國記者寫的救災記錄。

《泰晤士報》記者用的是大報那種風格,敘事層次分明,諸多分析上很是獨到。給人考慮的空間。

德國記者則顯得刻板冷清,但是記錄內容細致準確。德國記者看到的實事與歐洲其他國家的差不多,大周的救災並非敷衍了事,更沒有居高臨下的傲慢冷酷。

英國記者的報道中,對于救災糧食的描述就非常有技巧,‘幾個碩大的紅薯旁邊放了兩個馬鈴薯’。

‘食物配合的醬料,是用長出霉菌的豆子與搗碎的西瓜瓜肉混合在一起經過陳放與進一步發酵後制成的醬,顏色呈現出深褐的色澤。粘稠,並且散發出發酵物特有的氣味’。

‘食物中並沒有新鮮蔬菜,巨大的缸里面放入許多撕下來的卷心菜葉。用高濃度的鹽水和辣椒混合成的浸漬汁水淹沒,上面再放上沉重的石塊,防止菜葉浮上來’。

……

這些描述很容易就給人一種比例失當,或者單靠直覺就生出的陰冷的色調感。

在德國記者的報道中,糧食分發的種類就是另外的風格。大周的救災人員往來好幾次,救災糧以紅薯、土豆、大米為主。每一戶災民還得到了每個月十顆大白菜或者卷心菜。

除此之外,為了補充鹽分。大周救災人員還提供了鹽水泡蔬菜與豆瓣醬這種東方傳統醬料。災民們可以用烤土豆或者燙熟的白菜葉蘸著豆瓣醬吃。

總之,每一戶災民得到的食物並不能讓他們吃的滿嘴流油,卻也能夠滿足災民熬過這個冬天的需求。

大周部隊除了向災民提供救災糧,還幫助災民回到故鄉。在德國記者抵達朝鮮的時候,朝鮮南部各城市擠滿了災民,災民們擠在冰冷的窩棚內掙扎求生。

一個月的時間,災民們中的大部分已經在大周救災部隊的安排下回到故鄉家中居住。維系著災民生存的糧食物資運輸,靠大周軍隊建立的物資發放系統維持。

德國記者隨著大周軍隊到了十幾個受災的村落。那些災民住在簡陋陳舊的茅草屋內,茅草屋雖然陰冷,卻比城市內的窩棚好太多。

災民們唯一擔心的就是救災糧食能否按時分發。而大周軍隊正以驚人的組織力與救災決心,克服各種困難,把糧食源源不斷的送到鄉下去。

看完這些報道,德國殖民大臣與副大臣都覺得德國記者太老實了,完全沒有英國同行的靈動。但是作為德國人,看了報道後就可以在腦海中構建出朝鮮的現狀。這些現狀讓德國殖民部高官感到困惑。

對歐洲國家來說,軍隊救災本就夠扯淡了。大周軍隊表現出的驚人組織力,忍耐力,在冬季的行動力,更是超出想象。

最扯淡的是,朝鮮災民居然相信了大周軍隊會持續救災。即便在德國這樣擁有濃厚軍事傳統的國家,組織地方事務的力量也絕不可能是軍隊。大周軍隊開進朝鮮,輕而易舉的建立起地方行政職能,這事情放在歐洲,這是要叛亂的前奏!

副大臣看完新聞,眉頭緊皺,他忍不住詢問殖民大臣,「閣下,朝鮮為何如此恭順。」

德國殖民大臣沒有回答。朝鮮對于歐洲來說是‘隱士之國’,公開情報一直很少。

思索片刻,殖民大臣嘆道︰「要是非洲土著有這麼溫順就好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