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1章 1905和談(七)

丘吉爾始終堅信,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听了自由黨影子內閣中外交大臣的分析,丘吉爾立刻鼓掌贊同。這速度甚至比自由黨的議員還快,弄得自由黨議員都有些訝異。

不過自由黨議員也不是賣國賊,他們同樣在意英國的利益。有人對俄國與美國是否可靠提出了疑問。

自由黨影子內閣的外交負責人耐著性子解釋道︰「之前我說過。大周崛起的結果是讓俄國與美國更不安全。看看他們邊界的局勢。西伯利亞地區地廣人稀,大周攻入西伯利亞的話,俄國能頂得住麼?至于美國,一旦大周奪回炎州,美國立刻就恢復到大西洋國家的角色。炎州還有豐富的石油,美國人肯放手麼?」

講完這些,影子內閣的外交大臣喝了口水,緩了緩才繼續說道︰「我們的目光要放在整個世界。每一個國家都希望由別國承擔戰爭,他們自己躲在後面撈好處。可現實並沒有這麼多好事。英國如果被大周擊敗,大周就會收手麼?大周不會收手。強大起來的大周一定會尋找下一個目標,沒有了大英帝國在印度洋抵擋大周的侵略,俄國有能力保住烏拉爾山麼?美國有信心保住落基山脈麼?」

當格局被拉大的時候,只要看看地圖就能理解這樣的預測簡直是一定的。

丘吉爾早就明白這些。在他跑去各國殖民地采訪戰爭的時候,丘吉爾也考慮過很多次‘如果退讓的話是不是會好些’。然而最後的結論都一樣。

1000年前華夏宋朝文學家蘇洵《六國論》的內容突然就在丘吉爾腦海中冒了出來,‘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不管自由黨影子內閣的外交大臣怎麼講述,丘吉爾全心的考慮該把華夏戰國時代的七雄稱號替換成當今哪些國家。

大周不用說,自然是暴秦。那麼英國該是齊國,還是楚國?

還有韓魏趙三國……丘吉爾覺得自己得去找找專業人士請教才行。這邊會議結束,丘吉爾急匆匆就想去牛津大學。卻被自由黨**阿斯奎斯留下。阿斯奎斯很認真的與丘吉爾談起何時公布丘吉爾加入自由黨的事宜。

「閣下。再等等。從新聞的角度,拖得越長,越能夠吸引讀者們對此事的關注。也能夠強化對自由黨的印象。自由黨如果想執政,需要更多的關注。當然了,我也會在報紙上多寫文章,增加民眾的支持。」

阿斯奎斯覺得面前這30歲的議員很是‘成熟’。所謂增加自由黨的聲望,其實也是在增加丘吉爾的聲望。不過政治這種事情本就是互相拉抬,自由黨並非一個單獨存在的東西,而是由自由黨成員組成的團體。阿斯奎斯就答應了丘吉爾的建議,並且邀請丘吉爾盡快寫稿。

離開自由黨這邊,丘吉爾直奔牛津大學而去。論文化深厚程度,丘吉爾覺得牛津比劍橋大學強。雖然對華夏的研究方面,劍橋大學明顯更有建樹。雖然劍橋大學中國研究在歐洲非常著名,丘吉爾就是希望與牛津大學合作。

議員駕到,牛津大學中文系主任親自接見。听了丘吉爾的請求之後,中文系主任稍加思索,就給了答案,「閣下。您所說的是哪一篇《六國論》?蘇軾、蘇洵、蘇轍,每個人都寫過一篇《六國論》。」

丘吉爾是第一次听說還有這等事。而且系主任所說的那三個人是怎麼回事?

系主任看自己提出的解釋太專業,索性先放到一邊,問起另一個問題,「閣下听說過晉國麼?」

「晉國?好像听說過,秦晉之好?」丘吉爾答道。

「對,就是那個國家。晉國可以看成神聖羅馬帝國。雖然也可以用查理曼帝國來作比喻,卻還是距離太遠。晉國六卿做亂,最後三家分晉。神聖羅馬帝國覆滅後,分裂成了普魯士、奧匈帝國。其實也能看做三家分晉。」

丘吉爾雖然性子很急,面對教授的時候也耐心听著。畢竟這件事與丘吉爾自身利益相關,不得不虛心請教。

基本搞清楚了戰國七雄的大概關系之後,丘吉爾第一次準確的理解到,戰國七雄只是華夏戰國時代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當時不僅理論上的天下共主周國依舊存在,還有許多別的諸侯國也存在。

回去的時候,牛津大學中文系主任還給了丘吉爾一份英文版的《六國論》。是牛津大學最新的《中國著名文章集錦》。

回到住處,丘吉爾就開始做提綱。俄國可以套楚國。大周是暴秦。英國當然不能是周,雖然周是共主,卻太弱了。

本想把英國套成齊國,更覺得不對勁。畢竟齊國沒有成為抗擊秦國的主力,甚至是與秦國各種勾結。

最後丘吉爾把齊國套在了美國頭上。

那麼英國該是誰呢?仔細考慮良久,丘吉爾覺得燕國是個好選擇。雖然燕國被認為是比較弱的國家,不過大英帝國有自信。即便是自比燕國,也不是一個壞選擇。

而燕國有800年歷史,在整個春秋時代中也是最正統的老牌諸侯國。這個身份很能凸顯英國的尊貴。燕國還刺殺過秦始皇,屬于秦國不死不休的敵國。正符合當下英國與大周之間的關系。

經過這麼一番調整,脈絡就逐漸明確起來。

大周對應秦國。美國對應齊國。俄國對應楚國。拉了這條線,丘吉爾不禁莞爾。楚國被視為文明邊緣地區,俄國在東方與西方眼中是同樣的形象。也不知道俄國人知道後會不會不高興。

提起筆,丘吉爾開始刷刷點點的書寫起六國論的20世紀版本。

……

2000多年前,華夏進入戰國時代,最終六個強大的諸侯國被殲滅。這六個國家是因為軍隊不夠強大麼?是因為裝備不夠精良麼?並非如此。六個諸侯國被殲滅的原因在于它們面對秦國的入侵,不斷退讓,最後因為力量損失而更加弱小,最終覆滅。

對于我們歐洲文明來說,戰爭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很可能有人要提出疑問,那些沒有退讓的國家為何最終也覆滅了。

理由很簡單。如果不能團結一致,奮戰的國家戰敗後,其他國家只會更加勢單力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