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0章 1905和談(六)

對救災行動的內容推演逐漸進入困惑階段,德國參謀總部的參謀發現,里面有好多東西根本解釋不了。

譬如,報道中,描述了大周部隊持續對農村進行食物輸出。光是在大冬天完成這樣的行動,就讓德國參謀總部感到困惑。

總參謀部里面有參加過普法戰爭的軍人,老頭子困惑的提出的疑問,「按照一個月兩次以上的頻率,我們能把法國佔領區內各家各戶的房頂都搜刮走。大周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年輕軍人沒有戰爭經驗,被老頭子的話弄得一臉愕然。雖然話听著搞笑,但是年輕軍人不能理解老頭子們所指的是什麼。

施里芬上將卻非常清楚老將軍在說什麼。大周軍的行動密度的確令施里芬上將困惑,一個月中兩次深入鄉村送糧,意味著一個月可以兩次進入鄉村征糧與掠奪。以歐洲的經驗,這足以掠奪到支撐前線消耗的物資。如果對手是法國農村,大概還能為德國本土提供物資。陳韶是怎麼做到的?還是說,陳韶組織起了強大的參謀部?

困惑不止這點。大周軍隊的服從度是另外一個難以解釋的問題。為何大周軍肯如此乖順的服從陳韶下達的救災命令。以歐洲各國現有的軍隊組織模式,絕不可能實現這樣程度的救災。這不是靠軍官怒罵就能完成的工作。依照合理性推斷,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正在德國總參謀部討論是否派軍官到朝鮮親眼看看救災,勤務兵送來了報紙。年輕參謀趕緊接過報紙,開始搜索本日連載。

老將軍們也看過來。就見年輕軍人們有些愕然。很快,年輕參謀說道︰「沒有今日連載。」

這下,老將軍們也愕然了。

‘朝鮮救災紀實’斷更第一天,市面上只有驚愕。對此上癮的讀者紛紛猜測,或許是海上運輸出了問題,導致書稿延遲抵達。三天後,讀者們就急了。很快,讀者投書在泰晤士報的收發室內堆了起來。

一個星期後,不少讀者干脆堵在泰晤士報門口,請求泰晤士報繼續連載‘朝鮮救災紀實’。

泰晤士報總編站在二樓窗戶口看下去,前來請願的讀者有幾百人,看上去很有壓迫力。走回位置上,總編很是遺憾的點起一支煙。如果可以的話,他也想把朝鮮救災紀實連載下去。但是英國文化大臣親自打電話過來,轉達了首相要求中斷連載的態度。

而總編也接連受到不少邀請。邀請人中固然有對此事十分好奇的人,更多的卻是表示反對連載的人。相當一部分反對者甚至能稱上頗有地位。

反對者的觀點總結起來,大概包括但不限于,‘不能為大周宣傳’,‘危言聳听,恐嚇國人’,‘大周這是為了政治宣傳做出的姿態,毫無意義’,‘你們泰晤士報是想嘲諷大英帝國在愛爾蘭那事中付出的艱辛努力麼?’

是的,總編遭受到來自各界的壓力。這壓力讓他不得不做出中斷連載的決定。

抽了一支煙,總編叫來幾名編輯,要他們趕緊用其他地區的新聞連載替代朝鮮救災連載。

「要快,要能吸引讀者。」總編命道。

雖然讀者們很失望,不過總編很清楚,這種好奇心是可以被替代和引導的。在這方面,泰晤士報有的是經驗。

丘吉爾看到朝鮮救災紀實終于停止連載,心中很是高興。而自己已經正式接到保守黨發出的‘解除黨鞭’令。意味著丘吉爾已經被保守黨開除。沒有了這令丘吉爾厭惡的連載,丘吉爾被保守黨開除的事情就能引發轟動。

至于朝鮮救災紀實的連載,的確讓丘吉爾十分厭惡。倒不是說坐著索羅寫的不好。從丘吉爾這位記者的角度來看,索羅寫的太好了。敘事文筆十分優雅,描述的事實脈絡清楚,具體內容相當充實。

尤其是對現實執行中的細節描述,災民們的無助,救災部隊面對的艱苦環境,都是親眼見過的人才能注意到的細節。

丘吉爾並非坐在家里瞎編亂造的記者。他撰寫的幾本戰地書,都是親自在戰爭地區混過。自然知道那些戰爭地區的模樣。只是丘吉爾不會和索羅一樣,描述真實的殖民地民眾生活。

正如丘吉爾所料,他被保守黨開除的消息一經報道,就在英國引發了不少關注。丘吉爾並沒有立刻接受自由黨的邀請,先把這件事晾了一陣。

這下跟進報道調起了民眾的胃口。大家開始猜測丘吉爾這位年輕的戰爭記者會不會真的加入自由黨。或者如丘吉爾之前自我標榜的那樣,維持著‘獨立的保守黨人’的立場。

英國政壇的兩黨制度下,反對黨也會組織‘影子內閣’。也就是對標執政黨的內閣成員,負責反對黨內相關事務的人選。這些影子內閣成員主要任務就是針對執政黨各部門政策提出反對黨的意見,不管是抨擊執政黨的施政,或者是提出反對黨的觀點,都由這些反對黨影子內閣成員專職負責。

丘吉爾暫時沒決定自己加入自由黨影子內閣的哪個部門。

然而自由黨並不想放過丘吉爾這樣的在全英國普通民眾中頗有聲望的家伙。在反自由黨會議上也邀請了丘吉爾參加。

會議上,自由黨影子內閣中的外交人員對外交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應該與大周進行談判。通過談判表達我們的立場,讓大周認清戰爭的不可行。更要讓其他國家明白戰爭的威脅。」

外交是一個相當專業的內容,也是一個非常嚴肅的領域。自由黨影子內閣成員對此非常在意。英國是現在世界最強,但是大周國力恢復速度也的確不可小覷。當即有人提出一個看法,「大周如果失敗的話,還能繼續挑戰英國。但是當下除了日本之外,還有別的能挑戰大周的國家麼?」

丘吉爾覺得這話充滿了英國幾百年來的外交智慧。大周很粗魯的稱呼英國為‘攪屎棍’。這個稱呼也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同。這是英國大陸均衡政策的必然結果。

對大周,這個政策就不好施展。英國維持大陸均衡政策,是因為歐洲大陸並沒有統一。

大周統一了東亞,周邊地區只有日本、俄國,美國三個國家。理論上這三個國家都能挑戰大周,現實中卻有巨大問題。

自由黨影子內閣的外交大臣向黨員們講述著現實,主要是給未來的後座議員們講述。畢竟這些家伙們並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外交知識學習。

俄國在大周的北方,邊境是西伯利亞。這是一片相當接近北極地區的土地,也是一片一年只有半年才能利用起來的土地。即便有西伯利亞大鐵路,冬季的嚴寒也讓這里變得沒啥價值。

如果俄國沙皇失心瘋了,組織幾百萬大軍從西伯利亞出發,進攻大周。英國反倒會害怕。這樣注定失敗的戰爭結束後,大周就可以輕松反推俄國,讓俄國完蛋。

對于英國最好的模式自然是俄國在這里駐扎相當數量的部隊,同時不斷派遣小規模的部隊騷擾大周。讓大周在北方消耗大量精力。

然而俄國沙皇是不會這麼做的。因為這就需要花錢,持續花錢。俄國沙皇沒錢。

現階段最好利用的對象是日本。日本國內民族主義覺醒後,不肯成為大周體系內的附庸,日本上層希望能夠為日本爭取到發展空間。為了日本的未來,明治政府在英國和美國支持下對大周發動了朝鮮戰爭。

即便日本沒有成功,英國也不覺得這筆投資有什麼問題。幾百萬英鎊花在英國身上,並不足以造成十幾萬大周軍隊的傷亡。投資在日本身上,卻能達成遠超英國的效果。

而且日本打完朝鮮戰爭之後,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更是高漲。大周只有登陸日本,徹底擊敗日本,才能讓日本臣服。這樣的軍事行動必然損失慘重。

英國和美國現階段都在支持日本,就是希望日本能夠變得更強大,讓大周進攻日本的時候會遭遇更大損失。

至于美國,這幫殖民地叛逆在近200年的時間里發展的不錯。尤其是大量歐洲窮人跑去美國,更增加了美國的國力。

當下美國要面對的是大周在北美的青丘省。美國與大周青丘省間,是巍峨的青丘山脈。在美國那邊稱呼為落基山脈。

除非美國能夠下定決心,實施總動員。單靠美國現在的軍隊,不可能突破邊境,攻入青丘。自由黨影子內閣的外交大臣對大周與美國之間的戰爭比較樂觀。認為美國與大周的矛盾不可調和。

大英帝國在1870年戰爭中,讓美國也插了一腳。獲得了大周在北美的炎州。美國奪取炎州後,將其改名加利福尼亞。自此,美國從單純的大西洋國家變成了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兩洋國家。

只要美國還保留著進取心,就不可能做出退讓。到現在為止,美國明顯有著強烈的進取心。

最後,影子內閣的外交大臣做了總結。有日本這根楔子,加上美國與俄國對大周的畏懼。英國有可能組成一個針對大周的包圍圈。畢竟,大周的崛起就意味著這些國家越來越不安全。如何說服這些國家,英國有充分的經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