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34章 北進之路

那次不成功的夜襲之後,韃子騎兵突然如空氣一般的消失了。

連續數日,明軍派出的斥候騎兵的搜索範圍擴大到了方圓六十里,但依舊沒有發現韃子騎兵的任何蹤跡。軍中眾人不免生出了些疑惑和擔心。

敵人在身邊環伺的時候擔心,看不到敵人的影子更令人擔心。張延齡對這種心態甚為無語。說到底,還是對自己實力的不自信,對韃子長年累月的畏懼所造成的一種心理上的壓力所致。

口口五六ゞぃ四三陸七伍

對于眾人的疑惑和紛紛猜測韃子動向的行為,張延齡給予理解,也不必多跟他們費口舌。因為張延齡堅信,無論韃子去了哪里,當大明兵馬進攻前後套平原佔領渡口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出現。

韃子眼下不肯全面進攻,但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是一定會發動進攻的。而且是不遺余力。

張延齡下令大軍繼續北上,速度稍微提升了一些,每日行進的路程稍微長了些,畢竟沒有了韃子的騷擾。每天六十里的行軍速度依舊不算快,但那已經是在保證沉重的輜重車輛跟得上隊伍的最快速度了。

五月二十七,大軍從偏頭關出發十二天之後,北征大軍穿越了鄂爾多斯高原東側的河西戈壁,前方綠意消失,沙海茫茫,已經抵達了庫布齊沙漠的邊緣地帶。

庫布齊沙漠覆蓋黃河幾字彎內側,面積甚大,呈現狹長形狀,東西長六七百里,南北寬度不足兩百里。不過庫布齊沙漠並非其他沙漠那般荒無人煙,黃河岸邊,巴彥綽爾草原和土默特草原便如瓖嵌在沙漠北側黃河岸邊的兩塊綠色的寶石,佔據了庫布齊沙漠的大片面積。

早在周朝之時,這里還是一片森林草原河流覆蓋的肥沃之地。人群聚集,牛羊成群,是匈奴等北方民族雄踞之所。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砍伐放牧征戰殺戮連綿不斷,黃河泛濫導致沙土淤積,氣候變化導致地區干燥。樹沒了,風大了,各種因素的作用之下,導致這里成了沙漠化嚴重,形成了巨大的沙漠地形。

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在河套之地不斷的拉鋸作戰,掠奪資源,踐踏土地。砍伐和大火,殺戮和破壞經年不休。幾千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卻足以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下讓草原變荒漠,讓生機變荒蕪。

或許可以這麼說,庫布齊沙漠其實便是巨大的草原沙漠化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土默特和巴彥綽爾草原不屬于這片沙漠中的綠洲,而應該說庫布齊是草原上的沙漠才對。

庫布齊沙漠中間地帶是一條戈壁通道,雖有大風浮沙,但卻也有些草木生長,是南下的必經之路。沿途有古朔方城作為中轉之所,是東套南北通行的古道。

一般而言,大隊兵馬車隊通行,都會從中間這道走廊地帶。但是,這一次,明軍選擇的是繼續沿著沙漠東側的黃河岸邊往北。

扣扣伍陸ねぃ々ね陸ぃ伍

一來,要從朔方古道北上,需要往西繞行三百里。且古道南北長二百里。前後需要行五六百里方可抵達幾字彎的黃河邊。這麼長的行軍距離,大軍起碼需要半個月的時間。這是不可忍受的。

二來,韃子騎兵消失之後,很可能在古道戈壁上張網以待。沙漠戈壁通道,其實也是風道。大風起時,沙塵彌漫,將給韃子騎兵創造很好的偷襲時機。扎下營盤之後自然是不懼的,鐵絲網可以阻擋韃子的沖鋒,還有各種手段可拒敵。但是行進之中遭遇攻擊,又遇沙塵風暴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在一番權衡之後,張侖同意了張延齡直接往北,從黃河岸邊的沙丘和戈壁地帶穿行的想法。

這麼做的好處是,這一段的路程雖然只有百里,穿行之後可直達土默特草原。大大縮短行程,直達目標。

但問題在于,這一段路地形崎嶇,天氣惡劣,極為難行。當地民諺有雲︰黃河邊,沙滿天。巨石如輪轉,沙丘大如山,狼群遍沙灘,一入似黃泉。

民諺的意思已經很直白了。這條路上,大風,沙丘,巨石,野狼群。野獸倒也罷了,大軍自然不會擔心什麼狼群。但是地形和天氣的惡劣卻是人力所無法克服的,必須要應對很大的風險。

但是,形勢所迫,只能如此。

在進入之前,大軍進行了一次整備。汲水沉澱,每個人的皮囊上裝滿清水。準備面罩,防備沙塵。重物重新規制,分配均勻。再者便是兵力的重新配置。

這條通道狹長,馬步軍不能再保持原有陣型。這種地形,騎兵比步兵更加艱難,所以騎兵兵馬墜後跟隨步兵行走。大同三萬邊軍中的兩衛兵馬被調往前營,參與道路的休整和扎營等事務。抽調三千匹戰馬拉車,以彌補護送物資輜重車輛的人力的損失。

諸事準備完畢,大軍休整一日,便開始向著沙漠邊緣的通道開進。

密碼563743675

第一天還算順利,大軍行進二十里,克服了崎嶇地形的困難。前方開路士兵也給力,靠著人力鋪路開道。天氣也很好,沒有起風,沒有風沙,甚至原本想象的炎熱也在忍受的範圍內。照這個速度,五天便可穿越通道了。

然而當天夜里,情況便不對勁了。夜晚,狂沙開始彌漫,天上像是下了冰雹一般,打的帳篷 里啪啦的作響。大風掀翻扯碎了許多帳篷,四處一片黑沉沉。

天亮時,風停了。灰頭土臉的眾人爬出帳篷來,四下里是一片白茫茫的沙子,像是下了一場雪一般。滿眼沙子的世界,仿佛來到了沙漠深處。道路完全被覆蓋住了,根本看不到路徑。

昨晚被沙子活埋了幾十名士兵,走失了一百多頭牲口。帳篷也被刮飛撕扯壞了幾百頂。損失不小。

更難過的是,天氣灰蒙蒙的,看不見太陽,只看得到空中的光暈,天氣變得極為悶熱,每個人渾身上下都是汗,還粘著細沙,這種感覺無法形容。

好在有指南針的指引,以及東側黃河高聳的河岸山崖的標志可以確定方向,大軍還是繼續開拔。走出七八里之後,前方隊伍徹底停頓了下來。

前營派人來稟報說,前面沒路了。

張延齡和張侖趕往前方數里外去查看,遠遠便看到一座小山橫在隊伍前方,近了一看,那不是山,而是連綿的如同小山一般的幾座沙丘橫亙在道路上。橫跨東西,足有三里多寬。

這回,眾人可真的是體會到了什麼叫沙丘大如山。這樣的沙丘居然移動到了戈壁通道上,這是何等的大自然的力量和鬼斧神工所致。這也是庫布齊沙漠不斷侵襲周邊戈壁和草原土地的證明。

那不是潤物細無聲的侵襲,而是這種粗暴的以整座沙丘移動直接侵入的狂野的方式進行入侵。庫布齊沙漠能在幾千年的時間里形成這樣的規模,正是因為他的狂暴入侵的特質,不加掩飾的霸道。

密碼五六ゞぃ四三陸七伍

但現在的麻煩是,兵馬被嚴嚴實實的堵在這里,前進不得。西邊是沙漠,東邊是黃河岸邊的山崖溝壑地帶。僅有的數里寬的戈壁地面被堵住,便等于是進了一個死胡同了。

太陽在頭頂烘烤著,人馬都熱的要命,汗流浹背。十一萬大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這才是第二天而已,一切都仿佛證明,張延齡選擇這條路北上的決定是何等的錯誤。燥熱無奈的兵士們心里都生出了埋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