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三天後的晌午時分,張延齡在孟亮陳式一霍世鑒等十余名親衛騎兵的陪同下出現在了外城東城廣渠門內的崇南坊的街道上。

崇南坊地處外城東南,這里人口稠密,房舍密集,遠離京城繁華街區,和白紙坊一樣,是京城貧民聚集之地,是京城有名的貧民窟。

張延齡一行策馬緩緩走在狹窄坑窪的街道上,兩側低矮的房舍像是一個個的鴿子籠一般,擁擠而無序。街道上污水橫流,臭氣燻天,連戰馬都打著響鼻不肯在泥污之中踩踏。

衣衫破爛的孩童們甚少見到有騎著高頭大馬衣著光鮮的人來此,一個個好奇的跟在張延齡等人馬後,拖著鼻涕嬉笑著指指點點。瞪著童稚好奇的目光看著張延齡一行。有的甚至大膽的上前,伸手在馬肚子上模一把,便興奮的叫鬧著逃開去。

他們的父母知道厲害,這些騎著馬的大明朝的兵馬可不能惹,大聲的呵斥著孩童們離開。有的直接將孩童拖到街邊,揮起巴掌一頓打,打的孩童尖聲哭叫。

張延齡皺著眉頭,看著周圍的場面,心情很是糟糕。

這里的情形如此惡劣是張延齡沒想到的。張延齡知道大明朝的百姓許多人生活艱苦。但是在京城之中,還有如崇南坊這樣的髒亂差的貧民窟的存在。這里的百姓的居住和生活條件還如此惡劣,那是說不過去的。

京城尚有這樣的地方,更遑論京外的窮鄉僻壤之地了。大明朝立國一百多年,如今非但沒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反而近年來貧困日甚,這是朝廷的重大失職。大明朝任重道遠,要改變現狀,還有大量的事情要做,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發展。

不過張延齡心情的糟糕倒不完全是因為看到這些百姓的處境,畢竟大明朝的貧苦百姓多了去了,張延齡也見識了不少。但是張延齡今日是和陳式一等人來慰問陣亡的馮四海家里人的。這件事終究要告訴他的家里人,雖然張延齡一直不忍,但也不得不來。

見馮四海這個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手下將領的家居然居住在這種地方,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中,這便讓張延齡心中著實難以釋懷。

當貧困和苦難具體到某一個自己所認識的甚至關系親密的人身上的時候,這種苦難便更加的真實且感同身受。變得更加的具體起來。

「公爺,前面小河邊的那條巷子便是馮兄弟的家了。」孟亮指著前方一片柳樹橫亙之處說道。

張延齡微微點頭,催馬加快腳步。不久後,眾人便抵達了那條小河旁。說是小河,其實就是個臭水溝。里邊水草和垃圾糾纏著,黑乎乎的河水上漂浮著各種雜物。臭氣燻天。

沿著小河西側的小道,走過一片低矮的房舍。一座破敗的小院出現在視野里。這小院看上去比周圍的房舍要好一些,起碼是個獨門獨戶的小院落。那便是馮四海的家了。

小院門前的空地上有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正光著上身,單手拎著一支石鎖嘿然發聲,拋來拋去。這少年只有十五六歲,但是身上的肌肉卻很健壯,他手中的石鎖起碼有個二三十斤,單手提舉,左右交換,拋飛過頂,顯得毫不吃力的樣子。

見到一隊騎兵到來,那少年停止了舞動石鎖,臉上帶著迷茫的神情看著張延齡一行。

張延齡看那少年五官,環眼闊嘴,國字臉,和馮四海極為相像。心中不免有些惻然。

「你們是誰?你們找誰?」那少年大聲問道。

孟亮正要說話,張延齡擺了擺手,翻身下馬緩緩走近,笑道︰「小兄弟,我猜你姓馮。是也不是?」

那少年疑惑道︰「你怎知道?是了,你們是和我爹爹一起的振威營的兵馬是不是?」

張延齡笑道︰「聰明的很,被你猜中了。」

那少年道︰「我爹爹跟隨護國公去海外了,他不在家。你們是來找他的麼?」

張延齡嘆了口氣,溫聲道︰「你叫什麼名字?你今年多大了?這一手石鎖玩的倒是挺溜。」

那少年道︰「我叫馮剛,今年十四。這石鎖算不得什麼。跟我爹爹比差遠了。我爹爹不光會耍石鎖,武技還很高強。可惜他不肯教我。」

張延齡微笑道︰「你爹爹為什麼不肯教你?」

馮剛道︰「我爹爹不許我舞槍弄棒,他想要我讀書當官,不許我練武。我是瞞著他練的。對了,你們可別告訴我爹爹這件事。他知道了會生氣的。他要我讀書,可我對讀書沒興趣,我只想練習武技。」

張延齡道︰「你為何要練習武技呢?」

馮剛道︰「我想當兵殺敵,和我爹爹一樣。報效朝廷,為國盡忠。」

張延齡點點頭道︰「好小子。不錯,有志氣。」

馮剛道︰「可我爹爹說我這是沒志氣。見我練武技,想要當兵,他便打罵于我。」

張延齡微笑道︰「你爹爹是怕你吃苦。若當兵沒志氣,你爹爹為何要當兵?你是家中獨子,你爹爹是擔心你受苦才那麼說的。」

馮剛驚喜道︰「原來如此,我倒是錯怪爹爹了。」

張延齡點點頭,這時,小院院門開了,一名中年婦人出現在門內,見門口這麼多兵馬,吃驚的瞪大眼楮。

那婦人衣著樸素,身上的衣服還打著補丁,不過漿洗的干干淨淨。頭發也梳的整整齊齊的,一點也不邋遢。

「你們是?」婦人訝異問道。

馮剛道︰「娘,他們爹爹軍營來的。」

那婦人目露疑惑之色,忙行禮道︰「原來是我夫君的營中將軍們,諸位將軍有禮了。」

張延齡拱手行禮,陳式一霍世鑒等人也齊齊行禮。

孟亮沉聲道︰「馮家娘子,這一位是我大明團營副總督,振威營提督張公爺。」

那婦人更是驚訝,慌亂道︰「張公爺……您是專程來我家的麼?是不是我夫君犯了什麼事了?是不是又喝酒打人了?我……我……」

張延齡忙道︰「你莫驚慌,馮將軍沒有犯事。我是專程來探望你們的。」

「專程來探望麼?那是……為何?」婦人呆呆道。

張延齡一時不知怎麼開口,拱手道︰「我們可以進院子說話麼?」

「哦,請,請,公爺和將軍們快請。剛兒,給公爺和將軍們沏茶。」婦人忙道。

眾人跟著婦人進了院子。小院簡陋,但打掃的潔淨,角落里種著幾片菜畦,綠油油的已經長出了女敕芽。一棵梨花樹高大粗壯,樹蔭下擺著石桌和小板凳。

張延齡來到石桌旁站定,擺了擺手。霍世鑒帶著人將一只箱籠提了過來擺在石桌上。那是一個紅漆木頭箱子,漆皮已經掉了多處,斑駁陳舊。

「那是……我夫君攜帶隨身衣物的箱子,這是……怎麼回事?」婦人明顯感覺到了異樣,聲音開始顫抖。

張延齡沉聲道︰「請夫人清點一下里邊的物品,看看是馮將軍之物。」

那婦人呆呆發愣,似乎預感到了什麼,半晌沒有伸手。

張延齡嘆息一聲,上前打開箱籠鎖扣,掀開了箱子。里邊是一堆衣物,內衣外衣都有,有的打著補丁。都是些尋常之物。一個小小的翠綠荷包躺在箱子一角,荷包上還繡著兩個字‘平安’。

那婦人似乎明白了什麼,睜著驚惶的眼神看著張延齡,想要問,卻又不敢問。

張延齡低著頭,沉聲道︰「夫人,本人萬分抱歉,卻不得不來稟告你們這個噩耗。馮將軍他……在南洋和佛郎機人作戰之中……為國捐軀了。」

那婦人呆呆的站著,沒有說話。只靜靜的站著。四周一片安靜,一陣風吹來,頭頂的梨花撲簌簌而落,如下了一場雪。那婦人的眼淚也如同梨花花瓣一般撲簌簌的流了下來。

「夫君……」馮家娘子上前,伸手抓住箱子里的衣物捂在臉上,發出壓抑的哭聲。

「夫人節哀,我等也是萬分悲痛。馮兄弟他……遭遇不幸,我等都悲痛難抑。跟讓我們悲痛的是,馮將軍是在海戰之中隨船沉入大海,我們竟尋不見他的尸首。所以,只將他的遺物整理,攜回大明交給你們。也好做個衣冠冢安葬。馮將軍為國捐軀,死得其所。朝廷將會褒獎他的忠勇。本人前來,便是來稟報此事,並且慰問你們。我……」

張延齡話未說完,忽听屋子里有人叫道︰「祖母,祖母,您別出去。」

張延齡轉頭看去,只見一名白發老嫗杵著拐杖正從屋子里緩緩走出來,馮剛在一旁攙扶著,還有一名七八歲的女童,拉著老嫗的衣角。

「娘!四海他……」馮家娘子哭著奔過去,哽咽的說不出話來。

那老嫗緩緩點頭,伸手輕撫她的頭發,緩緩來到眾人面前站定。

「張公爺……此事千真萬確麼?」老嫗沉聲道。

張延齡躬身行禮道︰「老夫人,我……痛心疾首,沒能將您的兒子活著帶回來。他……確實陣亡了。」

老嫗輕嘆一聲,站著不動。清風吹過,她花白的發絲隨風飛舞,宛如銀霜一般。

「莫要哭了。四海是領軍之將,隨時會有這一天。兒媳婦,莫哭了。哭也哭不活了。」老夫人緩緩道。

馮家娘子哭的更大聲了。

老夫人嘆了口氣轉向張延齡,輕輕問道︰「張公爺,老身想問你一句話。」

張延齡忙道︰「老夫人請問。」

老嫗靜靜問道︰「我兒戰場勇否?」

張延齡心中一痛,躬身沉聲道︰「勇冠三軍!」

老嫗吁了口氣,點頭道︰「那就好,那就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