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34章 虎狼之策

張延齡本想著告個假偷偷出京,不驚動任何人。但是想了想還是覺得以公務的形式去廣東為好。免得被人說嘴。雖然自己並不在乎他人說自己自由散漫,但是少些麻煩自然最好。起碼也得跟朱厚照打個招呼,讓朱厚照點頭同意。

這日上午,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張延齡進宮求見皇上,順便也想去探望探望自己的太後姐姐。

朱厚照在太液池中新建的水上樓閣之中接見了張延齡。

要說這太液池中的水中街市,確實精美無比。劉瑾為了讓朱厚照有一個新奇的玩耍之處,硬生生字啊瓊華島北側太液池水面上建起了一座水上街市。

每天晚上,水面街市上彩燈流彩,歌舞升平。各種雜耍的,玩樂的,賞玩的,吃喝的東西應有盡有。朱厚照出入歌舞酒肆之中,徜徉青樓妓館之內,樂此不疲。每天這水中街市上燈火輝映,通宵達旦熱鬧無比。

朱厚照在這座叫做‘蓬萊閣’的水上彩樓上接見了張延齡。此刻正是晌午時分,樓閣四周的雕花長窗打開著,秋陽照耀進來,下方水面金光閃閃,南側瓊華島上的樹木一片金黃,景色當真是美不勝收。

「臣參見皇上。」張延齡大聲行禮。

「舅舅來啦,快請起。不必多禮。」朱厚照見到張延齡,眼中露出親切的神色來。

「多謝皇上。赫赫,皇上這住處可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呢。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張延齡起身看著四周景色贊道。

朱厚照得意的笑道︰「舅舅也覺得不錯是麼?劉瑾確實有心。生造了三座水中樓閣,稱為蓬萊三山。你可不知道,造的時候朕來瞧過,下邊水深三四丈,要將整個地基打入水底之中數丈固定,可是很不容易呢。」

張延齡當然知道這不容易,往水下打樁固定地基,光是這一件事便是勞民傷財了。不用說,用的材料一定是又粗又長的整體原木,豎起來之後用人力往下打入水中,還要在水中用原木撐住固定。其難度可想而知。其耗費的材料和人力定然也是極大的。

更不要說,水面之上這些雕梁畫棟的樓閣,精美無比,更是耗費巨大。為了討朱厚照歡心,劉瑾可是費盡心力。

「容易豈能造出這般好去處?這樣的水中樓閣,花些銀子和功夫也是值得的。」張延齡笑道。

朱厚照笑道︰「我本以為舅舅會說朕奢靡呢。確實花了不少銀子。劉瑾說花了二十萬兩,朕覺得都不止。起碼得二十五萬或者三十萬兩。劉瑾是怕朕責怪他,故意說少了些。」

張延齡心中暗自嘆息,心想︰你怕是不知道物價,這豈是二三十萬兩銀子能夠造出來的。沒有五六十萬兩,怎有這水中長街和諸多樓閣?

「皇上住的開心,別說二三十萬兩銀子,再多也算得了什麼?皇上心情愉悅,天下人便都高興。這便值了。」張延齡輕拍了一下馬屁。

朱厚照高興道︰「還是舅舅說話合朕心意,朕花些銀子怎麼了?朕又不是大造殿宇,大興土木的,偏偏有人不高興,上折子煩朕。朕也習慣了,不搭理他們便是了。」

張延齡笑道︰「這些人也是好意,皇上不用計較這些。」

朱厚照點頭,看著張延齡道︰「舅舅怎麼今日來見朕啊?中秋那日請你來賞月,你都推辭了,今日怎地主動來了?」

張延齡笑道︰「皇上還計較呢?這不是郡主生了孩兒,中秋想一家子團聚一回,所以便沒來。皇上那晚請了許多人進宮,也不多臣一個陪伴。」

朱厚照搖頭道︰「那可不同,別人是別人,舅舅卻不可替代。舅舅沒來,那晚少了些樂趣。朕本想讓臣下們開心些,讓他們來陪朕一起賞月,結果一個個板著臉,著實讓朕難堪。」

張延齡哈哈笑道︰「皇上,下回你自己開心便得了,何必自找沒趣?你又不是不知道這些人的脾氣。皇上想和臣下同樂的心思我是明白的,但其實大可不必。」

朱厚照嘆道︰「舅舅有所不知,朕是覺得,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朝野上下都很壓抑。朕覺得和他們也要多親近些,所以才這麼做的。」

張延齡點頭道︰「皇上是想拉近和臣下的距離,想法是對的,但是大可不必。說句皇上不愛听的話,皇上越是這麼做,反而越發顯得心虛。皇上也不必在意那些流言蜚語。皇上乃先皇獨子,得位正統,無可非議。即位後發生的一些事情都和皇上的沒太大的關系。安化王造反那是謀逆之舉,洪澇干旱那是正常的天象。別人就是想要將這些事聯系到皇上頭上,不過是蠱惑人心罷了。皇上若是在意這些,便是上了別有用心之人的當了。」

朱厚照聞言緩緩點頭。張延齡說話倒是直率,他心里正是有些心虛。他即位三年來出了這麼多事情,外邊又出了那麼多的流言蜚語,心里確實有些慌張。他想討好一下臣下們,跟他們改善一下關系。不久前中秋之夜,他召集群臣進宮賞月賜宴便是出于這種心理。

張延齡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這一點,倒是讓朱厚照輕松了不少。跟張延齡說話,倒也不用藏著掖著,他明白自己的心思,自己也能夠信任他。

「舅舅,朕心里很有些迷茫。有些事情難以索解。舅舅可否給朕一些解答?」朱厚照緩步走到長窗之前,皺著眉頭看著外邊的秋色湖景低聲說道。

張延齡沉聲道︰「皇上請說,臣盡力回答皇上。」

朱厚照點點頭,沉吟片刻道︰「舅舅認為朕是一個好皇帝麼?」

張延齡一愣,這個問題可真難以回答。張延齡想了想笑道︰「皇上。你認為什麼才是好皇帝?」

朱厚照皺眉道︰「這還用問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不都是好皇帝麼?還有我太祖高皇帝,不都是好皇帝麼?」

張延齡笑道︰「皇上原來是要跟這些人相比,這標準未免高了些。」

朱厚照怔怔的看著張延齡道︰「舅舅是在取笑朕麼?」

張延齡搖頭道︰「臣豈敢,臣的意思是,皇上不必跟這些帝王相比。好皇帝的標準其實很簡單,朝政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令天下太平,這便很好了。皇上不必給自己壓力過大,非要跟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去比較。」

朱厚照皺眉道︰「舅舅的意思是說,朕還算不得是個好皇帝是不是?朕登基三年,朝廷里便亂哄哄的。還有人造朕的反。天災頻發,朕卻嬉戲荒廢政務,天下人定以為朕是個昏君是不是?」

張延齡忙道︰「皇上萬萬不要這麼想,臣說了,有些事不是皇上的錯。皇上不必往自己身上攬。有些事乃是積弊,皇上只是趕上了罷了。就拿寧夏逆藩之亂而言,那可不是皇上登基之後安化王才有了謀反之心的。」

朱厚照道︰「朕明白。可是朕也有責任不是麼?朕登基的時候,心里想著的可是要好好的治理天下的。想要做一番豐功偉業的。可是朕越來越覺得有心無力,覺得無法實現了。舅舅,朕真的很迷茫,有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張延齡靜靜的看著朱厚照,這個少年皇帝看起來真的有些苦悶,他確實曾經雄心萬丈,可是現實卻讓他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是怎樣的人。這種落差才是他迷茫郁悶的原因。

這種情形下其實是很危險的,一個皇帝的迷茫和普通人的迷茫是不同的。皇帝的一舉一動,干系天下萬民,干系無數人的生死。那是需要得到極大的重視的。

「皇上,在臣看來,皇上能夠反思自己,這已經是個好皇帝了舉動了。皇上還年輕,萬斤重擔壓在肩頭,不免心中壓力巨大。皇上也才登基三年而已,將來會越發的成熟,更有擔當了。臣認為皇上會成為一個好皇帝的。皇上所迷茫的無非便是一些現實性的問題罷了。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件一件的做,一件一件的做成,大明朝便也會越來越好,越來越興旺。百姓們自然會認為皇上是個好皇帝了。」張延齡輕聲安慰道。

朱厚照嘆息道︰「舅舅,你是安慰朕,朕知道。可是比如那清屯之事,本來是件好事。結果卻引來大亂。朕不明白。比如劉瑾正在河北試行的田畝改革,讓百姓歸于土地上。清退田畝,還耕于民。這難道不是好事麼?怎地楊廷和他們卻上折子說,河北之地民不聊生。你那次也跟朕說了,河北響馬盜匪之事嚴重。朕就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延齡沉吟片刻,輕聲道︰「皇上的心思是好的,想法是好的,但或許有些事是需要得到正確的執行,需要了解民生現狀才能推行的。不能想當然耳。有些政策需要從根子上治,而非為了眼前之利而隨意推行一些政策。」

朱厚照皺眉道︰「你覺得田畝改革的政策不對?」

張延齡其實並不想討論這些事情,這次來也根本沒有想著去和皇上探討這些事情。但是話說到這里,自然不能不回答。

「皇上,政策對不對,要看實際的效果。要用事實來檢驗。如果因此而生亂了,便要果斷停止,或者起碼要去了解到底哪里出了錯。」張延齡沉聲道。

朱厚照皺眉道︰「你說哪里出了錯?」

張延齡沉聲道︰「要解決財政虧空的事情,要麼下定決心從根子上解決問題。比如我大明財稅,大部分取之于田畝,但是我大明土地多少是在百姓手中?戶部統計,每年破產自耕農數目龐大,財稅自然年年銳減虧空。皇上若是真想改善財政,改善民生,何不下重手勒令藩王勛戚之家將田畝交出來,統統收歸國有,再分給百姓耕種收稅呢?不能從根子上根治兼並頑疾,只靠著小敲小打,是不成的。更別說下邊的執行敷衍了事,借機斂財,反而坑了百姓的那些事了。」

朱厚照驚愕的看著張延齡,呆呆道︰「你瘋了麼?將所有土地收回來?那不得反了天麼?舅舅,你這是要朕成為眾矢之的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