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九章,驅狼吞虎!

說真的,玉鼎真人從來沒打過這麼逆風的局。

大周的氣運將盡,這一點玉鼎真人是知道的很清楚的。

分封制的封建王朝到了晚期出現諸侯並立的局面這是大勢所趨。

畢竟,大家對你保持尊敬的基礎在于,你很強。

但是現在的大周,不能說是一無是處,只能說形同虛設。

就像是玉鼎真人這個十二金仙之一下來來相助大周,整整三天,玉鼎真人都沒有找到可以切入的點。

大周孱弱,無論是兵力還是經濟亦或者民生,都與秦國沒有可比性。

所以,想要靠軍隊致勝,基本上被排除掉了。

而敖烈既然敢跟闡教叫板,那麼最起碼的,元始天尊的元素其肯定是考慮進去了。

但是既然敖烈還敢來,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一位聖人入場了。

而這位聖人,極有可能是通天教主。

所以,在玉鼎試探出敖烈的底細之前,是真的不太願意直接與敖烈兵對兵將對將。

敖烈既然能在闡教的眼皮子底下發展到如今這個程度。

其中固然有著闡教心高氣傲的原因。

但是也不可否認,敖烈也是很有能力的。

但是,就算是再怎麼謹慎,玉鼎也必須要盡快的拿出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

現在的情況是,越拖,對秦國越有利。

那麼唯一能夠借助的力量就只有除了秦國以外的其他諸侯國了。

而想要借助這些諸侯國的力量,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身為名字上的朝廷,父國,即使想要出手對付秦國,那也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

即使如今所有的諸侯國都眼饞于秦國的富有,想要一口吞掉秦國。

但是,一個合理的理由還是很有必要的。

最起碼,不能太不合理。

否則的話,大周最後的威信,也將付之東流。

而當大周這最後的威信被消耗殆盡之後,第一個死的就是大周。

這對大周沒有任何的好處,對闡教也沒有任何的好處。

玉鼎此行下山的重點就是,最起碼保證闡教在人族的威信的同時,盡可能的保證大周按照既定的軌跡走向覆滅。

是的,大周的結局在當年姜子牙下山的時候就被預料到結果了。

闡教的選擇是按照現有的布置,選擇一個不錯的諸侯國問鼎天下。

但是如今,計劃之中出現了變數,闡教的人很不開心,但是也要無奈面對。

不過,一個不太不合理的理由嗎?

想到這里,玉鼎真人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金光。

……

帶著七個妖王來到了大秦。

說真的,當知道了大秦的部署之後,敖烈就清楚,瞞是肯定瞞不住了。

這樣的布局,就算是最南面的越國都瞞不住。

就更不要說闡教了。

那麼,闡教會怎樣應對這件事情呢?

說真的,秦國現在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的優勢。

在秦國的朝堂之上,兩個頂級的人才之中就有著一個公孫衍一直在心心念念著魏國。

就算是商鞅也不能說完全的忠心于大秦。

畢竟,如果沒有敖烈存在的話,按照歷史原本的軌跡來說,嬴駟是要啥了商鞅的,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商鞅也起兵進行了謀逆。

當然,這並不能怪商鞅,但是,卻也不得不否認這將是一個隱性的威脅。

不過好在除了這兩個人以外,秦國也並非沒有其他的可用之人。

相對來說,對比于大周的話,秦國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但是,有一點不得不防,那就是,這偌大的中原,並非只有一個諸侯國。

此時的諸侯國,足足有著十多個。

而闡教出手的話,秦國很可能會面臨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的可能。

這樣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所以,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去管大周想要干什麼,而是自己先帶著秦國干些什麼。

秦國必須要提前展開攻勢,但是不能是刀兵相向。

最好的選擇就是貿易戰。

想到這里,敖烈也陷入了沉思。

如果是打貿易戰的話,現在的秦國擁有大量的財富,可以去大量的進口所有未來能用的著的物資。

可是如果這樣去進行操作的話,其他的諸侯國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貓膩。

所以,直接買進是肯定不行的。

那麼貿易戰是怎麼展開的來著?

符煦急得有點想撓牆,前世的敖烈僅僅只是一個理工生,突然要涉及到經濟貿易,敖烈就有點麻爪了。

要知道前世就考金融專業了。

敖烈自己想不出來,但是不代表敖烈就沒有辦法了,秦國還是有著很多的能人的。

比如說商鞅。

來到了商鞅的府上,敖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商鞅。

商鞅一听,眉頭也頓時皺了起來。

以秦國如今的體量來說的話,任何一路諸侯都不會被放在眼里。

但是如果面對各路諸侯的圍攻的話,那秦國還是真的有點壓力的。

是的,在商鞅的眼中,也僅僅只是有點壓力而已,危險是談不上的。

整理好自己的想法,商鞅向著敖烈說道。

「太師,天下諸侯看上去很是厲害,但是實際上,卻並沒有想象中的強大。」

說道這里,商鞅頓了一頓,也是為了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首先,諸侯即使真的聯盟,其軍心不其,其目的是為了能夠攻破秦國獲取利益,而再此之前,更多的還是保存自己的實力,而一旦有這樣的想法出現,那麼,即使他們真的聯盟,也不過是土雞瓦狗一般,稍遇挫折便分崩離析。」

「而我秦國不同,面對大周的調令,我大秦無一不做,即使義渠之事我秦國只出工而沒有出力,但是,名義上也是沒有問題的,大周不可能找到我大秦的缺漏,那麼他們最多只能找一個不太不合理的理由來調集天下諸侯攻秦。」

「這樣一來,秦國上下蒙冤,只會激發兵士們的斗志,此消彼長之下,秦國雖然有壓力,但也並非沒有勝算。」

「當然,太師說的也有道理,能夠減少損失自然是要盡力施為的,在經濟上做手腳的話,我們只要提高商品的價格和關稅即可。」

「畢竟,有很多東西,是只有我們秦國才能生產制造出來的,他們用完了,想要用,就只能來高價求購了,到時候是用貨幣交易還是以物換物,那就是咱們說了算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