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八章,玉鼎下山!

西海龍宮,太子寢宮。

一張巨大的水晶桌旁圍坐著幾個在三界之中威名赫赫的妖王。

可能在大神通者的圈子里,他們算不得什麼。

但是在大部分的修士眼中,這些妖王,沒有一個能惹的。

八個人,除了敖烈之外,幾乎每一個妖王的身上都有著令人無法忽視的妖氣。

當然,這並非妖王們無法收斂自己的氣息。

只不過是完全沒有這個習慣而已。

他們雖然還沒有混進三界最頂級的圈子里。

卻也不用再像普通的妖族一樣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夾著尾巴討生活。

簡單一句話,大家都是體面人,日子不用過得太將就。

酒足飯飽之後,看上去大家的關系似乎是拉進了一些。

甚至還按照實力有模有樣的排了個大哥二哥。

但是實際上,大家還是並不能相互信任。

不過也沒有什麼別的更好的辦法。

敖烈確實是想要緩和一下大家的關系。

但是這就像是秦當年統一六國一樣,那都是打出來的團體,想要拉進彼此之間的關系,那得靠著實打實的利益。

于是敖烈大手一揮,一人送了一件頂級的後天靈寶。

先天靈寶龍宮也沒有太多,能給敖烈湊出那一身,即使分攤到四海龍宮之中那也足夠龍王們心疼好久。

但是後天靈寶的話,那龍族可就是要多少有多少了。

這屬于可再生資源。

很明顯,敖烈的大手筆雖然仍舊沒有得到這幾位妖王的心,但是卻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休息一夜之後,敖烈等人便一起回到了秦國。

如今,兵精將猛,要人有人要馬有馬,大周?他算個屁啊!

說實在的,敖烈現在甚至有一股主動發起戰爭的沖動。

但是,理智還是壓下了敖烈的沖動。

在洪荒世界,戰爭一直都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詞匯,因為戰爭往往伴隨著生靈涂炭。

而在洪荒世界,生靈涂炭就等于業力滔天。

而在這段因果關系之中,主動與被動的區別是很大的。

所以,敖烈還是沉下心來,慢慢等待著闡教的反應。

如果到了現在,闡教還是察覺不到的話,敖烈也認了,反正敖烈不著急。

不過,闡教很顯然並沒有敖烈想象中的那麼蠢。

其實闡教並不蠢,聖人門庭,無論怎樣都是和蠢字不搭邊的。

之前之所以沒發現敖烈,那完全是因為,闡教完全沒把敖烈放在眼里罷了。

這才讓敖烈蹦到了今天。

隨著鴻濤將事情上報上去,鴻濤的師父也沒藏著掖著,雖然這件事情確實是有著他的責任。

但是,現在上報上去,還是可以彌補的。

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諸侯國,沒有注意到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因為敖烈的存在在大周氣數盡了之前而被敖烈顛覆的話。

鴻濤的師父就真的沒有翻身的可能了。

之前疏忽大意能夠理解,即使真的追究下來也不過是稍微懲戒一番罷了。

即使在與敖烈的斗法中敗了,也沒什麼大問題。

闡教是不會做出拿自己人泄憤的事兒來的。

其實不僅僅只是闡教,但凡上點層次的宗門,都不會因為宗門的勝負而牽扯到自家門人弟子頭上的。

那樣的事情一旦發生,人心就散了。

所以,這件事情就一級一級往上報,一直報到了元始天尊那里。

闡教中的人不知道這事兒是怎麼解決的。

只知道當天玉鼎真人就下山了。

背著陷仙劍就下山了。

值此,闡教眾人才松了一口氣,只要再熬兩天,要是還沒事兒的話,那也就真的沒事兒了。

玉鼎真人可不是一般人,從上古時期到現在,玉鼎真人就很少出手。

就算是封神之劫中,玉鼎真人也僅僅只是斬了一個截教三代弟子而已。

但是卻沒有人認為玉鼎真人就真的很弱。

畢竟玉鼎真人的弟子楊戩的成績就在那里擺著呢。

玉鼎就算是再拉胯,那也是比楊戩強的。

當然通天教主雖然被四聖圍殺,但是誅仙四劍那也不是誰想摘就能摘的。

大周,鴻濤看著眼前的玉鼎真人,說不出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說不開心吧,闡教十二金仙中排名前幾的玉鼎真人都來了。

自己可以說是有一個大靠山了。

以後的日子里只要服從命令听指揮就行了。

甚至自己表現得好的話,還有可能得到玉鼎真人的賞識,那就舒服了。

但是,說開心吧,闡教十二金仙中排名前幾的玉鼎真人都來了,那是不是說,這事兒甚至驚動了天尊呢?

要知道,能指揮十二金仙的,也就只有元始天尊了。

最重要的是,玉鼎真人來了,但是卻沒說自己可以走了。

那自己會不會死在這場大劫之中呢?

這是鴻濤必然會考慮的問題,原因很簡單,不管敖烈什麼來頭,闡教的實力一直都是擺在明面上的。

敖烈既然敢直面硬鋼闡教,那就說明對付肯定是有準備的。

無論對付準備了什麼,自己一個小小的金仙,在這場浩劫之中都是很難發揮什麼太大的作用的。

所以,鴻濤現在很慌。

不過,鴻濤怎麼想的,玉鼎真人並不關心。

此時的玉鼎真人是真的很煩。

倒不是煩師尊把這件事情派給了自己。

而是因為現在大周的形勢真的很嚴峻。

堂堂大周,幾乎把所有的土地全都分封了出去。

這是混成了什麼樣子才能把家產敗成這個樣子?

大周現在有多大?

大周直屬于周天子的土地甚至都讓大周不配擁有大這個字眼。

曾經滅掉了大商的大周,如今的土地甚至還沒義渠大。

而這麼點土地,根本不可能出什麼天才,在這個各路諸侯皆有反心,京都已經不再是人人趨之若鶩的聖地的時候。

也就導致,大周的朝堂之上,基本上沒有一個可用之人。

對那幫子大臣來說,可能戰爭真的降臨了。

他們也只會做一個投降或者死戰的選擇題。

甚至連怎麼死戰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綱領。

不僅如此,大周附近的諸侯們對大周也是虎視眈眈。

此時的大周,完全可以說的上一句名存實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