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六章 上仙饒命

四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在空中回蕩著,令得不少百姓心有戚戚。

但是,人都是有私心的。

一來不是自家的孩子,二來,如果不獻祭龍王,那麼龍王就會給大家降下更多的災難。

眼見著那四個孩子就要被巨大的旋渦吞沒之際,現場異變突起︰那條載著四個孩子的小船居然飛了起來。

「怎麼回事?」

「怎……怎麼飛起來了?」

「龍王爺顯靈了……」

現場一片沸騰。

「轟!」

突然間,河水掀起了一道巨浪。

一條巨大的怪魚沖出水面,騰空而起,張開滿是利齒的血盆大口想要吞沒那艘小船。

現場的百姓有不少靠打漁為生的,但卻無一人見過如此奇怪,如此龐大的怪魚。

看起來有點像鯰魚,但這體形也太夸張了一點,怕是能一口吞下一艘小渡船。

「妖孽休得放肆!」

天空中傳來一聲朗喝。

出手之手正是周羽。

他之所以要等到現在,正是為了等對方主動現身,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龍王。

結果證明之前的猜測是正確的,果然不是什麼龍王,而是一條鯰魚精。

這家伙也不知修煉了多少年,頭上已經長出了兩個肉冠,眼如銅鈴,散發著一股子猩紅的凶光。

眼見著到口的美食飛向岸邊,鯰魚精不由發出了一聲憤怒的咆哮,尾巴一甩,惡狠狠沖向周羽……

「妖怪!」

終于有百姓回過神來,嚇得掉頭便逃。

現場一下子變得混亂起來,奔跑聲、尖叫聲、哭喊聲此起彼伏。

書院里的一眾學生則紛紛沖到河邊,等著小船緩緩下落之後,趕緊將那四個孩子抱了出來。

「轟!」

另一邊,周羽已經與那鯰魚精交上了手。

只一掌,便將那鯰魚精打得暈頭轉向,跌回水中。

「大膽妖孽,竟然冒充龍王禍害鄉里,今日我便替天行道將你誅殺!」

周羽大喝一聲,手中憑空多出一把劍來,並飛落到水面上。

前來祭祀的百姓雖然逃走了不少,但還是有不少膽大的留了下來。

這時候終于有人認出了周羽。

「他不就是昨日里的那個教書先生麼?」

「對對對,那些學生也在,說是文道書院的……」

「這分明是仙師啊……」

有些百姓不由自主跪到地上磕起頭來。

「轟!」

這時,河面上再次傳來巨大的動靜。

那只鯰魚精吃了個大虧,徹底狂怒了,開始利用妖法興風作浪。

一時間,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大作。

河面上,巨浪滔天,河水迅速上漲,眼見著就要漫上河岸。

「不好了,洪水要爆發了……」

「快逃!」

這下子,那些壯著膽子留下來想看熱鬧的百姓也不敢逗留了,畢竟洪峰一來,就算再好的水性恐怕也要被無情吞噬。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這時候,天空中又一次回蕩起周羽的聲音。

聲音一起,仿佛形成了一道無形的屏障,擋住了即將漫上河岸的水。

一眾學生也沒有閑著,站在河邊齊聲高吟︰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正是正氣歌。

在周羽來之前,這個世界並沒有正氣歌。

在創建了文道書院之後,周羽根據當前世界的背景略加改動,要求每個學生必須熟讀、熟記,並領悟其精髓,培養浩然正氣。

天空中的烏雲開始迅速消褪。

河水也開始退潮。

這時,周羽揮劍一斬……

「轟!」

隨著一聲巨大的轟響,兩排巨浪沖天而起。

深達數丈的河水,竟被這一劍之威給攔腰斬斷,亮出了河床,以及,躲在河底的鯰魚精。

別說百姓,就連一眾學生都看傻了眼。

雖然他們都知道周羽深藏不露,但這麼大的一條河,居然一劍將河水斷流,這是何等神通?

那只鯰魚精顯然也沒有料到這一點。

它自以為水中是它的主戰場,只要它躲在水中便佔盡優勢,進退自如。

哪知,這一劍居然讓它躺在河床上?

不過這鯰魚精好歹也修煉了幾百年,驚歸驚,反應可不慢,當下里尾巴一拍,身如閃電掠向左側的河水。

「呼!」

幾乎在同一時間,又是一道劍光掠下,斬下了鯰魚精半個尾部,血液如浪頭一般濺上半空,染紅了一大片河水。

「轟!」

劍光消失,斷了流的河水轟然合攏。

「你們在此侯著,我去追那魚精。」

周羽沖著岸邊的學生吩咐了一句,隨之踏浪而行,很快便消失了蹤影。

一眾學生忍不住紛紛感慨起來。

「太不可思議了,沒想到先生竟然有如此大的神通。」

「是啊,就像是傳說中的劍仙。」

「或許先生本就是神仙下凡,前來點化世人的。」

「如若能習得先生一星半點神通,功名、錢財又算得了什麼?不過浮雲一現……」

且說那鯰魚精遭到重創,尾巴都被斬斷了半截,但在求生的本能下,依然逃的飛快。

只是,周羽已經鎖定了它的氣息,再加上河面上不時泛起的血水,它根本就甩不掉追蹤。

最終,這鯰魚精逃回了老巢,喚出了一只蚌精想要拼死一搏。

那蚌精一現身,便化作一個千嬌百媚的女子,輕紗半隱,媚態萬千,想用媚術迷住對手,再由那鯰魚精痛下殺手。

換作一些道行淺的人,恐怕很難抵擋這只蚌精的媚術,這是它的一種天賦。

可惜,這次卻找錯了對象。

周羽假裝被迷惑,等到那只鯰魚精從背後偷襲而來時,一劍將之斬首。

「上仙饒命!」

那只蚌精嚇得魂飛魄散,趕緊跪地求饒。

周羽冷冷道︰「饒命?你與這妖孽為禍一方,吞食孩童,天道難容,受死吧!」

蚌精尖聲大叫︰「不要,上仙,上仙,請容小妖解釋……」

「好,你且說來,如敢狡辯,定斬不饒。」

「小妖不敢撒謊。大仙,小妖完全是被這魚精給逼的。

以前,小妖獨自在此修煉,從無害人之心,而且還救過一些落水的百姓。

大仙要是不信,小妖現在便對天發誓,如有一句謊言,小妖願受五雷轟頂之罰,永無輪回之日……」

對于修煉者來說,不管是人還是妖,能發這樣的毒誓就意味著真的沒有說謊。

因為修煉者不比普通人,發的誓都會應驗。

這是一種天道法則。

所以,修煉中人是不會輕易發誓的,更不會輕易發毒誓。

「好,既然你敢發這樣的毒誓,我便暫且信你,現在,你便如實招來。」

「多謝上仙。」

蚌精謝了一聲,隨之開始講起緣由。

「小妖自開啟靈智,便一直在此地修煉,至今已有四百多年。

幸天上蒼垂憐,終化為人形。為此,小妖心存感激,有時遇上一些失足落水的百姓,便會施以援手相救。

幾年前,小妖正在洞中吐納洗煉內丹,沒料想,那鯰魚精突然出現,一口吞下了小妖的內丹。

小妖嚇的魂飛魄散,這內丹一丟,修為至少損失大半,便苦苦哀求那鯰魚精將內丹交還。

結果,那鯰魚精卻以此為威脅,要求小妖做它的侍妾。

小妖不答應,那鯰魚精便……便用妖法困住了小妖,強行將小妖佔有。

之後,為了討回內丹,小妖只能曲意奉承,想著討回內丹之後找機會逃走。

沒曾想,那家伙相當狡猾,竟然逼著小妖發了個毒誓。

萬般無奈之下,小妖被迫發了毒誓,它這才將內丹還給了小妖。

自此後,小妖心灰意冷,殺又殺不了它,想逃吧,又發過毒誓不能離開……」

听到這里,周羽不由皺了皺眉︰「就算你有苦衷,那也不能成為你幫著它害人的借口。」

「上仙明鑒,小妖從來沒有幫著它害人……」

說到這里,又想起了剛才協助鯰魚精對付周羽一事,趕緊道︰「剛才,它跑進洞中說是遇上了勁敵,讓小妖幫著對付。

並說,只要小妖幫了它,它便還小妖自由。所以,小妖這才……這才……

除了這次,小妖絕對沒有幫著它害過人,小妖可以對天發誓……」

「好吧,那我且問你,那鯰魚精冒充龍王,吞食孩童是怎麼一回事?」

蚌精回道︰「那鯰魚精異想天開,說什麼鯉魚可以跳龍門,鯰魚同樣也行。

為了讓百姓相信它是龍王,它先在龍王廟假裝顯靈,說百姓不敬它。

隨後興風作浪,弄沉了不少船只。小妖于心不忍,曾苦苦相勸,讓它不要做傷天害理之事,免得招來天劫。

但是,它根本不听,反倒變本加厲。

也不知它修煉了什麼魔功,需要定期吞食孩童。

于是,它作為人形假冒高人跑到縣城,也不知對縣令許了什麼好處,縣令竟然十分配合,要求百姓每三個月獻出兩對孩子童獻祭。

上仙,小妖是實在沒有辦法阻止它,還請上仙明查。」

听完緣由,周羽沉吟了一會道︰「既如此,我便饒你一命……」

「多謝上仙,多謝上仙!」

蚌精趕緊磕頭謝恩。

「不過,你以後需得用心修煉,要是敢作惡,那就休怪我出手無情。」

「小妖謹遵上仙之命,一定好好修煉。」

「好自為之吧。」

「多謝上仙不殺之恩。」

待到蚌精抬頭時,周羽已然不見蹤影。

回到岸邊,一眾學生紛紛圍上來詢問情況。

周羽簡略講了一番緣由,最後說道︰「此事不僅僅是妖禍,也有人禍。」

有學生憤憤然道︰「沒錯,那個縣令竟然與妖物勾結殘害鄉民,絕不能輕饒他。」

周羽擺了擺手︰「此事用不著我們親自出面,此乃官面上的事,那就交由官面上去解決。」

鎮里的百姓知道了詳情之後,自然對周羽一行人感激不盡。

特別是那幾戶孩子被擄又失而復得的百姓,更是感激涕零。

此事,也令得周羽以及文道書院名聲高漲,畢竟周羽以及一眾學生的舉動,徹底扭轉了百姓心目中文弱書生的形象。

甚至,還蒙上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至于那個姓柳的縣令,也因為此事被人參了一本,最終被押送吏部問審,一旦證據確鑿,別說烏紗帽,恐怕連項上人頭都難保。

再說周羽一行人離開小山鎮之後繼續在外游歷。

這一天,來到了一個名叫華陰的小縣城。

縣城的規模雖然不大,也非什麼交道要塞,但是一行人入城之後卻發現縣城里相當繁華,口音南腔北調,有不少外地客商雲集于些。

在縣城里轉悠了一會,周羽一行人方才知道,原來華陰縣自古盛產蟋蟀,那些外地客商大多是來此收購蟋蟀的。

要說蟋蟀這玩意並不稀奇,全國各地都有,為何有人舍近求遠,不遠千里來此收購蟋蟀?

有學生好奇之下問了問,方才明白了原因。

華陰縣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蟋蟀種類比較多,其中有兩個品類屬于獨一無二的品類,體形大,凶狠好斗。

也因此,華陰民間百姓自古也盛行斗蟋蟀。

以前,前來華陰縣收購蟋蟀的都是周邊府縣的商人或是一些喜好斗蟋蟀的人,人氣遠遠沒有現在這般旺。

直到十余年前,一個新上任的縣令也喜歡斗蟋蟀,一眾手下投其所好,獻上了不少蟋蟀。

恰逢知府過生日,縣令挑選了一些蟋蟀作為賀禮獻給知府。

知府又順手轉贈給一個京城來的權貴公子。

京里中喜好斗蟋蟀的人也有不少,包括一些皇室弟子,後宮嬪妃閑來無事,看看戲,听听小曲,斗斗蟋蟀,不失為一種消遣的方式。

那權貴公子回京之後,當晚又與人斗蟋蟀,結果連輸幾把,損失了兩只蟋蟀,還輸了幾百兩銀子。

正懊惱時,突然想起知府送的那些蟋蟀,不如試上一試。

于是便命下人將那些蟋蟀送來。

結果連連得勝,不僅撈回了之前的損失,還反贏了幾百兩銀子。

這下子,這權貴公子方才明白,知府送的這些蟋蟀不簡單。

之後一個小王爺也知道了這件事,專程派人去華陰縣帶回一批蟋蟀,還特意挑選了幾只送到皇宮獻給太後。

因為太後娘娘一向也喜歡斗蟋蟀。

太後收到蟋蟀之後,喜歡的不行,因為這幾只蟋蟀無論是品相、聲音、戰力都堪稱頂級。

皇上知道此事後,一道聖旨,命華陰縣定期上供一批蟋蟀。

就這樣,華陰縣的蟋蟀成了皇家供品,一時間名聲大振,身價百倍,引得不少人聞風而來收購蟋蟀。

同時,也有不少人專程來到華陰縣參與斗蟋蟀也或是看熱鬧,令得華陰縣的人氣也節節攀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