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章 抽絲剝繭

手里有了線索之後,再理著線索去查案子就相對容易了。

宋志暗中布了兩條線,一條線,秘密派人去查齊川的行蹤以及他的底細。

另一條線,暗查妙淨與明空師徒二人平日里的去向,常與哪些人接觸。

因為宋志相信,這師徒二人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雖說二人小心翼翼,只接待外地的行商之類,但時間一長,也難免會有一些蛛絲馬跡露出。

說來也是巧。

這日里,有百姓抓到了一個入室偷盜的毛賊並扭送到縣衙。

一個小毛賊本來沒啥,下面的人自己就處理了,哪里用得住驚動縣令大人?

但那名叫阿二的小毛賊卻口口聲聲說要見縣令大人,說有重大事情要交代。

一听有重大事情交代,手下倒也沒有怠慢,便去稟報了一番。

宋志便去提審。

結果,還真是大有收獲。

一見到宋志,阿二便連連磕頭道︰「大人,小的有重要的情況交代,希望大人能夠網開一面放小的一馬,小的以後一定痛改前非。」

宋志冷哼道︰「還沒開始交代你就跟本官講起條件來了?」

阿二嚇得趕緊求饒︰「不敢不敢,小的不敢……」

「你先交代情況,本官听了之後再做決定。」

堂堂一縣父母官,豈能受一個小毛賊威脅?

阿二無奈,無論如何他也要掙扎一下,而且他相信自己所說的縣令大人一定感興趣。

「小的知道大人一直在查智華庵的案子……」

「哦?」

一听智華庵這個字眼,宋志來勁了,當即揮手摒退手下,只留下師爺陪著他一起審問。

「阿二,你如實交代,如果真的能夠提供破案的線索,本官可以作主對你從輕發落。」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阿二喜不自勝,整理了一下思緒便開始一五一十交代。

「小的家住東里鎮鄉下,因為家里很窮,所以……」

「所以你就去偷?」

「大人,小的知錯了……」阿二趕緊回了一句,又道︰「那天,小的在街上見到智華庵的明空在買東西,小的突然計上心來。

心想著,智華庵常有香客捐錢,而她們師徒二人又有多大開銷,想來庵里一定存了不少銀子。

于是,當天深夜時分,小的便潛到了庵里。

本以為她們師徒二人早就睡了,哪知禪房里還亮著燈,而且還有人說話。

小的一听,不對啊,怎麼是男人在說話,難道是在此留宿的香客?

一時好奇,小的便悄悄溜到窗邊,透過窗洞一看……不由大吃一驚。

小的發現,妙淨居然……居然與一個男人……」

「那男人是誰?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

「小的不認識,不過那男人看起來像個書生,口音……應該有點像關中一帶的口音。

而且,小的還听到二人的交談,听到妙淨喚那人齊公子……」

「齊公子?」

一听此話,宋志與師爺不由一臉訝然地對視了一眼。

難道是齊川?

于是,宋志又詳細詢問了一下那男子的年齡,相貌,再對照齊川離開的時間,基本可以確定那人就是齊川。

接下來,阿二又交待了一句︰「而且,小的多次听到他們提到一個女人……」

「誰?」

「常夫人!」

「常夫人?」

宋志不由皺了皺眉,看來,這個常夫人說的正是卓氏。

「之後呢?」

頓了頓,宋志又問道。

「之後……就沒……沒什麼了,小的離開了。」

宋志臉色一沉︰「阿二,本官勸你老老實實將知道的一切,做的一切全都交代,如有隱瞞,休怪本官對你從重處罰!」

阿二嚇了一跳,趕緊道︰「是是是,大人,小的全交代。」

經此一嚇,這家伙又交代了之後的事。

親眼目睹了妙淨的勾當之後,阿二動了歪心思,他當時的確離開了。

但是,第二天下午又去了。

那妙淨雖說三十多歲了,但風韻猶存,再加上阿二昨晚偷看了一陣,早就邪火攻心了。

到了庵里找到妙淨,阿二開門見山說了昨晚的事,妙淨嚇到了,苦苦哀求阿二不要講出去,說可以給他一點銀子。

阿二好不容易抓到把柄,豈肯輕易罷手?

銀子當然要,人他也要。

妙淨怕事情敗露,無奈之下只能從了阿二,事後還給他二兩銀子。

阿二嘗到了甜頭,隔三岔五去一趟。

本以為從此之後有福了,哪知智華庵卻突然出了事。

他不敢對任何人講,怕官府懷疑他是殺人凶手。直到這次被抓,為了減罪,不得已交代了這事。

「大人,小的知道的就這麼多了,該說的都說了,求大人放過小的……」

「嗯,先收押吧,等本官破了這案子,到時確定你與此案沒有牽連,再酌情處理你的事。」

回到內衙,宋志與師爺細細梳理了一下所有的線索,最終認定,齊川就算不是凶手,也與此案月兌不了干系。

為避夜長夢多,宋志決定,直接抓捕齊川。

不過,齊川此時沒在錢塘縣,而是去了姑蘇。

好在宋志在姑蘇府府衙有個同窗,宋志派縣衙捕頭帶了幾個手下拿著他的密信去了一趟姑蘇。

收到密信之後,那個同窗當即派了幾個府衙的衙役協助,僅用了一天時間便找到了齊川並將之抓捕。

押到縣衙之後,齊川還很囂張,說什麼他自幼飽讀聖賢書,還說什麼他有功名什麼什麼。

總之就是威脅宋志放了他,要不然他就要去告宋志栽贓陷害。

對此,宋志早有準備。

他很清楚律法,齊川有功名是不能用刑的,所以他不用刑,而是先抓人,再用證據說話。

于是,便將阿二喚了過來,將齊川與另外幾個犯人混到一起,讓阿二辯論那天晚上他見到的是誰。

結果,阿二一下便將齊川認了出來,當面指證了齊川。

結果齊川還是不服,說是宋志故意安排的。

宋志一怒之下,沖著齊川喝道︰「你真的以為本官奈何不了你?本官現在便上書剝奪你的功名!」

雖然這是一件冒險之事,如果誤判,那宋志的前程會大受影響,甚至可能會丟官。

畢竟剝奪一個人的功名不是小事,關乎著天下士子的地位與名聲。

但是,宋志根本自己掌握的線索,加上有阿二這個人證,認定齊川月兌不了干系,故而上書請求剝奪齊川的功名。

上頭本來也很重視這案子,所以批復很快,沒過幾天,齊川傻了眼。

他的功名被削了,成了一介布丁。

這下,宋志也可以放開手腳審了……

「來人,用刑!」

「大人,我招,我招……」

刑還沒用上呢,剛一看到刑具齊川便認慫了。

畢竟,他的心理已經接近于崩潰了,功名被奪,他最大的依仗沒有了,哪里還敢囂張?

這一交代,事情的真相終于開始浮出水面。

齊川之所以到江南游學,是因為江南才子多,他想來沾點才子的氣運,爭取來年鄉試順利考中舉人功名。

來到江南之後,先去拜訪表兄常文山。

除開表親這一層關系不說,常文山本就是舉人,齊川也想著讓表兄幫著引薦一下,結識一些文人。

一開始的目的本來是很單線的,但當齊川見到卓氏之後,整個人便如丟了魂一般。

卓氏本就長得美貌,加之讀了不少詩書,家里條件又好,言談舉止頗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而且,她的身材也玲瓏有致,略略豐腴,皮膚白皙,再加上那成熟的風韻,令得齊川有些神魂顛倒。

因此,這家伙便忍不住嫉妒起表兄來,暗嘆自己為什麼遇不上此等佳人?

同時又開始動起了歪心思。

因為,他對自己的樣貌一向有著迷之自信,認為卓氏說不定會對他動心。

結果經過一番試探,他發現卓氏很守規矩,從不單獨與他說話,身邊要麼有丈夫,要麼有丫鬟。

而且,這家伙是個花中老手,他看的出來,卓氏並沒有對他有什麼特別關注的眼神之類。

但,齊川依然不死心。

越是得不到,他的內心里便越是跟貓兒抓似的,發誓無論如何也要一親芳澤,否則他一輩子都會遺憾。

于是乎從側面打听卓氏有什麼喜好,準備投其所好。

一打听,好像也沒啥特別的,畢竟常家錦衣玉食的,卓氏也不缺什麼,所以送禮物之類的行不通。

而且就算他送禮物卓氏恐怕也不會收。

不過,他總算打听到卓氏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常去智華庵上香還願。

于是,齊川便獨自前往智華庵一探底細。

沒想到這一去竟然找對路子了,妙淨師徒二人本就不是什麼正經人,齊川的到來令得師徒二人動了心。

一來,齊川是外地口音,二來,這小子的確長得俊俏,討女人的喜歡。

齊川本就是個花中老手,雙方迅速就搭上了……

之後,齊川便打听起了卓氏的事。

妙淨心知這小子一定是看中了卓氏的美貌,有些吃醋。不過為了討齊川的歡心,還是講了一些關于卓氏的事。

只不過,都是一些女人間的話題。

齊川也懶的去打听太多,便與妙淨商議,許之以利,讓她想個法子,說是一定要得到卓氏。

妙淨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因為卓氏的確是個比較本份的女人,想拉她下水很難,說不定會弄巧成拙。

最後,干脆出了一個餿主意,先把生米煮成熟飯。

在她想來,像卓氏這樣的女人是十分珍惜臉面的,被佔了便宜一定不敢張揚。

而齊川色迷心竅,也顧不了許多,同意了妙淨的方案。

于是,他假意離開了常家,其實並未遠離,而是在等機會,等卓氏再次前往智華庵。

等了七八日,卓氏終于又一次帶著丫鬟來到智華庵。

殊不知,這一次卻一腳踏進了火坑。

妙淨師徒二人早就做好了準備,提前準備好了道具。

庵里是不能喝酒的,但這難不倒妙淨,她提前準備了一些糯米糕,這糯米糕中混和了酒曲和一些特殊的料,經過發酵,吃著倒是沒什麼,甜甜的,有微微的酒香。

吃上幾個不知覺就會中招。

卓氏哪知妙淨會算計她?在妙淨的盛請之下,與丫鬟一起吃了糯米糕。

結果……雙雙陷入了一種醉酒的狀態。

卓氏迷糊糊糊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與丈夫……

等到她終于清醒的時候,方才發現根本不是什麼夢,她竟然與另外一個男人……

而且這個男人居然還是丈夫的表親。

那一刻,卓氏羞憤不已,她心知自己被妙淨與齊川二人給算計了,一時間萬念俱灰,當場便要自盡。

齊川早有所料,及時阻止了卓氏,先是假意認錯,說他對卓氏一見鐘情,實在是忘不了她,這才出此下策,讓卓氏原諒他。

只是,卓氏怎麼可能原諒?說一定要去報官,然後再以死明志。

結果齊川卻厚顏無恥道︰「就算報官抓了我,我也會說是兩廂情願,我沒有逼迫過你,而且你之前還主動抱我……」

一提這事,卓氏羞憤得差點吐血。

她當時中了招,根本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只當是與丈夫在一起,所以潛意識中可能做了一些主動配合的動作。

結果,卻被這家伙給歪曲了。

「你可要想清楚了,第一,你是自己來到庵里的,第二,妙淨師徒二人不會替你作證,只會說是你主動來找我的。

這官司一打,無論結果如何,你的名節可就全毀了。就算你自盡,死了也會成為別人口中的談料,你知道的,百姓對這種事一向津津樂道,不知道會傳多遠……」

這番話,徹底擊中了卓氏的軟肋。

名聲對她來說甚于生命。

她可以選擇一死了之,但名節呢?到時候,娘家人也會成為笑話。

眼見卓氏有些猶豫了,齊川趁熱打鐵,說道︰「你也知道我是到這里來游學的,到時候科舉一開始我就要去京城考試。

考完就會回家鄉去,沒人會知道我倆的事。

不過,在我去京城之前,你還得陪我一段時間……」

可憐卓氏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最終不得不屈從。在她想來,只要忍上一段時間,等到這家伙離開了,到時也就解月兌了。

一開始,齊川只是要求卓氏白天到庵里來。

後來越發變本加厲,竟讓卓氏晚上留宿。卓氏已經深陷泥潭,沒法子,只能找借口說去庵里戒齋。

常文山知道妻子常去庵里上香,倒也沒有起疑心。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