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3章 三司會審

京城的風向,開始變了。

這是因為連接傳出了兩個驚人的消息,猶如巨石投湖……

第一個消息,在邊關戰事上,原本猶豫不決的皇上,態度變然變得無比強硬,下旨號令全面出擊。

出擊,可不是防守,意味著這是要攻入敵軍的老巢,將對方打痛,打殘!

同一時間,各州各府也陸續收到朝廷加急文書,號令各州府囤糧、征丁。

顯然,這是要玩一場大的。

如此一來,涉及到的人員可就多了,上至朝廷重臣,下至黎民百姓……

第二個消息,當年,曾經轟動朝野的杜侍郎巨額虧空庫銀一案,又要重審了。

據說,是桂侍郎的女兒杜玉娘告了御狀,皇上傳令,命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會審。

三司會審,數年難得一見。如果不是驚天大案,又如何用得著三法司齊上陣,聯手審理?

一般來說,三司會審的案子幾乎不太可能再出現冤案之類。

畢竟,除了天子之外,恐怕沒有一個人的能量能夠同時左右這三大司法機構。

哪怕皇子、王爺、皇後之類的也不行。

三法司畢竟地位特殊,擔任著司法重責,三部門之間既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又相互制衡,不讓一家獨大。

這兩個消息也令得不少人紛紛開始猜疑周羽,懷疑這兩件事與他有著莫大的關聯。

畢竟,他入宮見過皇上,而且一聊就是幾個時辰之久,還與皇帝一起喝了酒。

這剛過幾天,皇帝便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先是下令全面開戰,隨之又翻出了杜侍郎這樁舊案。

開戰且不說,畢竟之前皇帝猶豫不決,也並非一心想求和。

關鍵是第二件事,杜侍郎一案當年鬧的沸沸揚揚,最終也是由皇帝下了定論。

現在下旨讓三司會審,豈不是變相推翻他以前的結論?

對于一個天子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身為天子,有時候明知自己做錯了,但也絕不會承認,以免有損天子威嚴。

重要的是,其實很多大臣都知道,杜侍郎一案,表面上是杜侍郎與伍永河之間的爭斗,實際上,也是兩大陣營的爭斗。

杜侍郎,不過就是一個馬前卒罷了。

如今皇帝下旨重審此案,這豈不是意味著,兩大陣營又要開始新一輪交鋒?

正所謂神仙打仗,百姓遭殃,不少大臣內心惶惶,不知這場暴風雨何時降臨,也不知能否僥幸躲過。

……

京郊。

太子組建的秘密據點內。

「可惡,咱們竟然被人擺了一道!」

那個蒙著黃金面具的男子失去了往昔里的泰然,怒氣沖沖在屋子里來回踱著步。

龐軍師站在一邊,猶豫了一會方才小心翼翼道︰「主公,那……那苗三……如何處置?」

「殺了!」

面具男怒喝一聲。

龐軍師愣了愣︰「這……」

「本座敢說,這一切肯定是靖安侯的主意。他沒來之前,咱們一切進展順利。

他一來,便搞的咱們處處被動,這絕不是巧合。」

「可是,靖安侯為何對杜侍郎一案如此上心?」

「你別忘了孫禮是他的學生……」

聞言,龐軍師不由嘆息了一聲︰「早知如此,咱們……」

說到這里,龐軍師又頓口不說了。

「你是想說,早知如此咱們就不該去對付孫禮是吧?」

龐軍師沒有說話,算是默認。

「哼,不就是一個小小靖安侯麼?本座就不信斗不過他。

之前,乃是因為咱們沒有防備他,所以才會暫時落于下風……」

「對對對,主公言之有理……那個,主公,苗三真的要除掉?」

面具男嘆了一聲︰「罷了,如果除掉苗三,那咱們之前的心血就白費了。

只是,本座心里有些不甘,咱們費了這麼多心思,花了這麼多錢,結果卻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主公息怒,以屬下看來,靖安侯插手此事也不一定全是壞事。」

「哦?」

面具男眉頭一挑。

「主公,既然事情有了變化,那咱們何不利用靖安侯?

雖說這有點冒險,但做大事本身就有風險,風險越大,回報越豐厚……」

「容本座思量思量……」

事已至此,他還能怎麼樣?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里咽。

當初不惜動用了潛伏在大理寺多年的內線第一時間劫走苗三,為的就是能夠掌握充足的證據,從而扳倒伍永河。

只不過,扳倒伍永河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

他們最終的目的是要扳倒伍永河身後的主子︰六皇子。

就算最終未能如願,但也必然會大大削弱六皇子的力量,再趁機扶植一個己方的人上去擔任戶部尚書。

畢竟戶部尚書這個職位比較特殊,掌握著錢袋子。

如果現在把苗三殺了,想要扳倒伍永河恐怕沒那麼容易,畢竟苗三追隨伍永河多年,掌握了對方太多罪證。

本想留著關鍵的時候用,哪知杜玉娘竟然離奇出現,竟然還告了御狀,令得皇上下旨三司會審。

杜玉娘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本事?

背後,一定有高人在策劃這一切。

明知是這樣,但面具男沒有辦法,只能暫時拋出苗三,畢竟雙方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借杜侍郎的案子扳倒伍永河。

周羽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篤定對手不得不咬牙配合。由此,也讓孫禮、杜玉娘從棋局中掙月兌出來,變成了棋手。

當然,周羽策劃的可不止這麼一個局,如果對手不配合的話,那麼他就會拋出第二步棋……

數日後,戰斗終于打響了。

先是邊境,邊關將士不再像以前那樣以防守為主,而是全線出擊。

朝廷一方也源源不斷調集糧草兵馬增援。

根據加急戰報,已經初戰告捷,連接滅了敵軍數千人,而且已經殺入了敵軍的地盤……

至于京城,當年杜侍郎的舊案終于開始重審。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大夫親自擔任主審。

如此陣容,相當罕見,也說明了朝廷對于此案的重視程度。

伍永河父子二人,徹底慌了……

父子二人曾想孤注一擲找人再次暗殺杜玉娘,結果連邊都挨不著。

三法司早就派人嚴加保護,更不要說還有周羽也在京城。

而這時候,杜玉娘通過各方面的關系與暗中幫助,已經整理出厚厚的幾大摞資料……

當然,僅憑這些資料很難坐實伍永河栽贓陷害之事,畢竟伍永河也不傻,他同樣也會搜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結果,審了兩天,一個關鍵證人突然出現。

「啟稟三位大人,大理寺抓到了潛逃的苗三……」

其實,這是有人故意讓大理寺抓到的。

苗三一出現,不僅供出了許多關于伍永河的黑料,同時還供出了他藏在京城的帳本、書信等等。

如此一來,案情就開始慢慢變得明朗了。

通過這些帳本與書信內容,再加上杜玉娘提供的資料,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當年正是伍永河與人合謀栽贓陷害,令得杜正義含冤入獄。

更過分的是,之後還買通了負責押解的衙役,在半路上害死了杜正義……

既然有了這麼多的證據,經三位主審官商議之後,決定先抓捕伍永河及相干人等,再請聖旨削去伍永河官職,最後押上堂公開審理。

沒料就在這關鍵時候,伍永河父子二人卻雙雙出事。

伍永河上吊自盡,伍志杰則吞金而亡。

父子二人皆留下了親筆書寫的遺書,遺書中交代了一切罪行,並進行了一番懺悔,最後說什麼無臉見人,唯有一死以謝天下。

「不可能!」

大理寺中,王崇山一听到消息當即怒而拍案。

哪有這麼巧的事?

前兩天伍家父子還在上躥下跳,瘋狂反撲,朝中大臣也分為幾派在朝堂之上公開辯論此案。

短短兩天,這父子二人就知道錯了?知道懺悔了?甚至不惜以死謝罪?

騙鬼都騙不了!

另一邊,周羽、孫禮、杜玉娘等人也圍坐在一起議論此事。

杜玉娘倒還好,不管怎麼樣,伍永河總算是交代了罪行,那就意味著她打贏了官司,終于替死去的父親討回了清白與名聲。

不過,周羽與孫禮卻想的更遠。

「先生,學生絕不相信伍家父子二人是自殺的。」

周羽嘆了一聲︰「朝中又有幾個人信?」

「听說皇上十分震怒,命人徹查。

但說起來也是奇怪,經過朝廷的專業人士查驗,遺書的確是伍家父子二人親筆書寫。

另外,朝廷派了幾批人查驗了現場,也認定他父子二人是自殺,非他殺。」

周羽想了想,道︰「或許,遺書的確是真的,自殺也是真的。但是,這不合常情。

所以,我認為這件事沒那麼簡單,很可能對方動用了一些非常規手段。」

孫禮愣了愣神︰「非常規手段?」

「不錯。上次,為師听王大人提起過,說本朝有個國師……」

「對,學生也人提起過,據說國師神通廣大,能呼風喚雨,還能煉長生丹。

國師乃是先皇冊封的,先皇在時,十分寵信國師,斥巨資在京郊為其打造了一處規模浩大的道場……」

剛說到這里,王崇山匆匆趕到。

周羽站起身來,微笑著迎上前去︰「崇山可是為伍家父子自盡一事而來?」

「不錯!」

王崇山一臉陰沉,顧自坐了下來,不管三七二十一,端起周羽喝過的茶一飲而盡。

隨後,抹了抹嘴氣憤道︰「這案子眼看就要水落石出,萬萬沒想到,對手竟然來了這麼一出狠招!」

「呵呵,崇山不必生怒,這案子不是已經水落石出了麼?」

「可是……」

「你想想,如今可謂鐵證如山,而且伍永河父子二人也分別交待了罪行。

因此,皇上一定會下旨還杜大人一個清白。」

王崇山依然不解氣︰「問題是,對手實在是太囂張了,居然敢在這時候殺人滅口。」

「這恰恰說明,咱們打到了點子上。

你想想,此案乃三司會審,皇上也在關注此案,按理說沒人敢胡來。

可是,對方偏偏還是動手了,這說明他們已經狗急跳牆了……

況且,我也听說了,對方下手相當干淨利落,讓人找不出破綻來。」

一听此話,王崇山不由長長嘆了一聲︰「沒錯,雖說此案不是我親自經手,但大理寺去了不少兄弟。

我詢問了一下,從現場的確看不出一絲破綻,完全可以認定是自殺。

還有兩封遺書也經過朝中幾個專業人士反復對比筆跡,確認非偽造,的確是父子二人的筆跡。」

聞言,周羽回道︰「所以剛才我還在說,父子二人自盡可能是真的,遺書也是真的。

只不過,他們父子應該不是真的想自殺,而是有人采取了非常手段。」

「哦?你的意思是說,有人逼死了他們父子二人?」

周羽搖了搖頭︰「不一定是逼迫,有可能是非常規手段,讓他父子二人完全不受控制……」

王崇山愣了愣,小聲問道︰「周兄的意思是……有高人出手了?」

「我能想到的只有這種可能……」

周羽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因為,他也可以辦到這一點。

王崇山皺了皺眉︰「那會是誰?」

周羽答非所問︰「對了崇山,記得你上次說過國師的事,還說六皇子與國師關系不錯?」

「對!」王崇山下意識點了點頭,隨之臉色一動︰「周兄,難不成你懷疑……」

周羽微笑著擺了擺手︰「現在下結論尚早,你先講一講關于國師的事。」

「好吧……當年,先皇痴迷于仙丹,派人四處尋訪高人煉丹。

後來,來了一個姓吳的老道,也不知有什麼手段,總之令得龍顏大悅,冊封其為國師。

後來,更是花費了不少銀子為其打造了一個道場。

先皇駕崩之後,當今聖上登基。聖上對國師的態度卻很冷,雖依然尊其為國師,但卻從不召見。

自此之後,國師一直呆在京郊道場,難得進京一次。

听說六皇子繼承了先皇的喜好,對于長生一道也有些痴迷,故而時常去拜訪國師……」

待到王崇山講完之後,周羽不由喃喃道︰「看來,有必要去查一查這個國師的底細了。」

這時,孫禮也忍不住問了一句︰「莫非先生懷疑國師參與了此事?」

「也不是沒有這樣的可能。你們想一想,伍永河的靠山正是六皇子。

如果只是三法司審這案子倒也罷了,但如今皇上也在關注此案,如若皇上下旨一查到底,那豈不是拔出蘿卜帶出泥?

所以,在這樣的形勢之下,六皇子丟車保帥也在常理之中……」

……

【PS︰明日請假一天……】(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