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97章 吳應熊的小算盤,朱和的硬實力!(求一波訂閱)

吳國貴被吳應熊的提議嚇一跳!

能不怕嗎?這里什麼地方?鴻門啊!

鴻門宴就等著開席了,吳應熊卻說要把皇帝讓給吳國貴當,吳國貴就再沒腦子也不敢接下這份工作啊!于是他馬上就變成「吳國跪」了,撲通一下就給吳應熊跪了。

「皇兄您才是先帝的嫡長之子,這個皇帝只有您才能當!國貴不過是先帝假子,蒙先帝恩養教誨,栽培提拔,方有今日之富貴!國貴怎敢有絲毫不臣之心?若皇兄還不相信國貴,國貴就自刎于先帝靈前」

說著話,他就裝模作樣的要去拔自己的寶劍,低頭一看,才發現沒有寶劍,寶劍留在外面沒帶進來。而且這里也沒有先帝的靈位所以不符合自刎的條件啊!

要不這回就不刎了?

吳應熊看見吳國貴態度恭敬,也就沒讓人拿劍進來而是眼含熱淚的將好兄弟攙扶起來,又拉著他的手兩只大毛手,一臉真誠地說︰「三弟,愚兄其實只想當個富家翁,根本無意皇權,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他這個話其實是真心的,不僅他不想當皇帝,他爹吳三桂也沒這雄心壯志。這就是倆富家翁!倒是吳國貴、馬寶、劉玄初這批人勁頭十足。

在原本的歷史上,吳三桂開頭打得挺好,然後就開始想劃江而治,而吳國貴直到吳三桂病死,還在嚷嚷渡江北上,險中求勝。

對于這位義弟的心思,吳應熊看得是很清楚的!

在如今的吳周陣營中,如果說有誰還能幫著他和朱和好好打一仗,恐怕只有吳國貴了!

因為別的吳周大將都沒參與勒死永歷皇帝父子,和大明朝談不上深仇大恨, 犯不著玩命。

而吳國貴是沒有退路的他女兒吳菟號稱「八面觀音」,那可是美艷不可方物的尤物, 被送到朱和身邊後, 至今連個選侍的名分都沒有!

朱和對吳國貴的態度可想而知!

所以吳周人人都可以降明, 唯吳應熊、吳國貴二人不可降明。

對了,還有尚之信、耿精忠這兩個活寶也是不可以降明的!尚之信和朱和的仇恨太深了, 他老子尚可喜的頭都給朱和炸掉了!

而耿精忠給朱和坑得都快瘋掉了!

所以吳應熊才會把吳國貴、尚之信、耿精忠都請到自己的大帳內一起吃鴻門宴。

吳應熊又看了看尚之信和耿精忠,嘆了口道︰「當年我等都是三藩世子,生來就有享用不盡的富貴, 在北京城內何等快活不想今日都快被那朱三太孫逼到絕路上了!」

「什麼朱三太孫?」尚之信咬著牙道,「他不過是唐王府的余孽,名叫朱啟炮,根本就不是朱三太孫!」

「什麼?」

「怎麼可能?」

「不是有崇禎遺詔嗎?」

吳應熊、吳國貴、耿精忠一起驚呼起來了。

尚之信看著吳應熊︰「吳大哥, 那個遺詔和玉牒都是你府上的楊起龍給我送來的,還說是你的意思」

「我府上的楊起龍?」吳應熊一愣,「不對啊那個楊起龍不是我的人,他本就是個反賊頭頭, 在直隸一帶冒用朱三太子的名義坑蒙拐騙!我和他走得近是因為大清朝那時候磨刀霍霍要對我家下手, 我就想有什麼萬一,可以利用他的力量逃走,沒想到被他給利用了!

而且我可是差一點給那個什麼崇禎遺詔坑死, 我要真有那東西,早一把火燒了!」

「等等, 」吳國貴還是頭一回听說這些,一臉吃驚地問,「難道朱和不是真的朱三太子?那個朱天王也不是真的朱三太孫?」

尚之信搖搖頭︰「他們都是唐王府的人,老的那個叫朱琚杉,小的那個叫朱啟炮在大南山落草時都有奉國中尉的官職……」

吳應熊听了這話, 又嘆了口氣︰「那他們的明室身份應該是真的, 即便恢復了本來面目,也當得這個皇帝了。」

現在知道真相的確有點晚了, 即便拋出去也奈何不了朱和了。

尚之信也只能跟著一聲嘆息︰「而且我們手中也沒有可以揭露他的證據啊!」

有證據都沒有大用, 何況還沒有證據!

吳應熊琢磨著說︰「還是可以做一點小文章的惡心一下朱和也是好的。」

听到吳應熊和尚之信這倆貨似乎想在朱和的真實身份上做文章,吳國貴就有點不以為然了, 張口就道︰「大哥,天子本就是兵強馬壯者為之的現在要扳倒朱和只有靠打!」

吳應熊等的就是這句話,馬上拉著吳國貴的手道︰「三弟,你說的很對!那愚兄拜你為總統大將軍, 把國中全部的精兵都交給你如何?」

吳國貴一听這話就愣住了。

他怎麼說都是吳應麒一邊的人啊!雖然帶著三萬多人來投靠, 但那是勢窮來投,怎麼就一步登天當「總統」了?

「大哥,我,我」

吳國貴還在找詞兒把這個任命往外推,洪士銘突然撩開簾子進來了,手里面還拿著個黃紙包著的匣子,說道︰「皇上,那個桑吉喇嘛又回來了,說是走半道就接到了康熙的諭旨」

「快,快拿來給朕看!」吳應熊拿過匣子,一邊拆封一邊嘀咕道,「康熙要是想坐山觀虎斗,那朕也不打了,朕就逃回昆明過一天算一天哈哈!」

吳應熊忽然大笑了起來。

吳國貴忙問︰「是不是康熙出兵了?」

吳應熊點點頭︰「三弟,康熙要御駕親征了幫咱們!這下你可以放心接任總統大將軍了嗎?」

吳國貴見吳應熊鐵了心要自己接任,只好下跪道︰「皇兄,臣弟願為總統大將軍!」

吳應熊重重點頭道︰「好好,朕要效仿孫權,你就是朕的周瑜此戰朕要在江陵坐鎮,江陵城西朕說了算,江陵城以東都听你的!」

他說的可是江陵以東、以西,不是江陵城內、城外

湖北,武昌,大公元年六月初一。

在「愛拼才會贏」的近衛軍軍歌聲中,已經開始以大明天子的名義發號施令的朱和,正在大隊大隊的燧發槍兵的前後簇擁下,浩浩蕩蕩的開進了武昌府城。

穿著明朝服飾的武昌百姓,在武勝門內的街道兩側站得密密麻麻,都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這支仿佛沒有窮盡的大軍。

和康熙、吳應熊那里的各種大棋局和小算盤不同,朱和這回只有硬實力!

說三十萬大軍,就是三十萬大軍,一點不帶水分。

這三十萬大軍中有六萬是水軍,由長江水師提督劉國軒統領,逆江而上,負責奪取長江制水權和為大軍輸送補給物資。

余下的二十四萬簡簡單單分三路,每一路都是八萬人。一路沿著長江南岸推向武昌城,一路沿著長江北岸撲漢口,一路過插嶺關入湖南去取長沙。

壓倒性的兵力再加上一定的突然性,所以這場戰爭的開局階段只能用順利過頭來形容了。黃州府城、武昌府城、漢陽府城、漢口城,還有長沙府城這些重要目標,到五月三十日之前,就已經全部拿下!而且除了在武昌縣的樊口城進行了比較激烈的戰斗,其他城池都是隨便打打就到手了,有些甚至就是望風而降。

而朱和和諸葛三和,則在六月初一這一天進駐了武昌府城。

勝利,似乎已經在望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