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9章 江南大營,江北大營 (求月票、求訂閱)

「洪士銘,你說什麼?」

清流關行在之中,突然響起了大清麻顏聖主康熙帝氣急敗壞的怒吼。

而回答他的則是一個帶著點胡建口音的四平八穩的聲音︰「皇上,奴才給皇上道喜了,吳三桂已經松了口,只要皇上把淮河以南的土地都割給他,他就心滿意足了。以後就北清南周,共享太平」

「啪」的一聲,一個茶盞已經被康熙皇帝丟了出來,正好落在洪士銘身邊,砸了個稀碎。

但是洪士銘卻是面不改色,只是閉上嘴,不再說話了。

康熙氣得已經有點發抖了,連說話的聲音都在顫抖了,「朕已經答應劃江而治了,他的心怎麼就那麼黑?他怎麼能讓朕割淮南?割了淮南,朕別說一年一兩千萬的旗餉發不出,連祿米都發不出去,他真要把滿北京的八旗子弟都活活餓死?」

洪士銘道︰「皇上,想當年八旗子弟在關外的時候,連直隸、山東、山西、陝西、河南的稅都收不著,不也沒有餓死嗎?北方那麼多的荒地,柳條邊牆外還有土地,隨便種種,隨便放點牛羊就夠吃了。這真不是什麼過不去的坎啊!

而且吳三桂已經老了,比上回見著的時候又蒼老了許多沒幾年活頭了。您還年輕,還有的是時間勵精圖治。您只要過了眼前這一關,熬上幾年,等南周之君變成了吳應熊,您還怕斗不過他嗎?」

康熙皇帝哼了一聲,氣兒雖然已經消了一些,但還是不肯松口︰「不行,不行朕不能割淮南,這是祖宗之地,朕怎麼可以那麼大方的一塊塊都割出去?都割出去了,朕怎麼和祖宗交代,怎麼和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們說?」

洪士銘听康熙皇帝這麼說,也不知道該咋辦了,只好眯著三角眼向大殿內立著的南書房大臣和南書房行走們求助——他就是個不值錢的太常少卿,擔不了那麼大的干系,向吳三桂借師助剿的餿主意也不是他給出的現在該怎麼辦,你們得說話啊!

「咳咳」有人被洪士銘的小三角眼一瞪,嗓子眼就「癢」起來了。

康熙瞄了一眼,發現那人是「高仿周公瑾」周培公,于是就揮揮手對洪士銘道︰「你先跪安吧,任命你當江南巡撫的上諭既然已經明發天下了,你準備一下,擇日就去南京上任吧!」

「奴才叩謝天恩!」

洪士銘大松了口氣兒江南巡撫啊!不管怎麼樣,總歸可以撈一筆的。

洪士銘叩完頭走了,康熙吐了口氣,對周培公說︰「周軍師,你有什麼妙計就說吧!」

周培公趕緊出班下跪,對康熙道︰「皇上,您如果實在舍不得暫時把江南、淮南全都交給吳三桂,那奴才建議皇上就在江南、江北最為緊要之處打幾根釘子,好讓吳三桂或朱三太子吃得下,但是卻嚼不動。只要他們嚼不動,崩了牙,江南、江北,早晚還是能回到朝廷手里的。」

「打幾根釘子?」康熙問,「就是安慶那樣的釘子嗎?」

「皇上聖明!」周培公道,「就是安慶南北兩城這樣的釘子!

如果不是安慶的城防太過堅固,朱三太子和諸葛妖人的大軍早就已經順流而下,直抵金陵了。朝廷的兵力有限,而且江南的愚民又不知有國,有些人還被逆賊所惑,恐怕也不會在逆賊大兵到達的時候挺身而出。

所以朝廷想要處處設防,多半會被逆賊個個擊破。為今之計,只要聚集兵力,集中守點,而還要守其必攻之地。如此方能消耗吳、朱二逆的兵力只要把他們的兵力耗盡了,江南、江北就還是朝廷的。」

康熙點點頭,「有點道理那朝廷應該在何處布防?」

周培公琢磨了一會兒,已經有了答案,「皇上,奴才想到了兩個地方,一處是揚州城南面的瓜洲埠,天兵佔據此地既可以扼守大運河和長江航道,還威脅江北重鎮揚州和江南重鎮京口而且瓜洲的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只要布置得法,萬余精兵就可抵擋十萬之敵攻打數月了。

而另一處要地就是南京紫金山!」

「紫金山?」康熙一愣,「那里不是明太祖朱元璋埋骨之地嗎?」

「正是!」周培公笑道,「南京城太過廣闊,非十萬雄兵不足守可真要有十萬雄兵,這糧餉開銷,又是個極大的難題了,所以南京城其實是不可守的。

但是這紫金山卻是一處極佳的險要之地!無論是吳三桂還是朱慈炯,他們取南京都是用來定都的。南京素來是南朝帝王家,朱吳二賊斷無有南京而定都它處的道理。而這紫金山如果在大清天兵手里攥著,朱吳二賊又如何定都?若連紫金山都打不下來,他們又如何讓江南百姓信服?

如果來的是朱慈炯,那就更沒有不打下紫金山的道理了。祖宗陵寢讓人佔著,他怎麼能在南京城內當皇帝?他連祖墳都沒法拜啊!」

「好計!妙計!」康熙啪啪的拍了兩下巴掌,又大笑著道,「朕只要卡著安慶、瓜洲、紫金山三處險要,無論誰吃下江南、江北,都會嚼不動,吞不下況且吳三桂和朱三太子還少不了一為了江南、江北龍爭虎斗上一番。等他們爭得筋疲力盡,又嚼不動朕打下的釘子,那我大清就能輕輕松松的將江南、江北給收回來了!

只是誰能替朕守住紫禁山和瓜洲埠兩處險要?」

現在安慶的守將還是卓布泰鰲拜的兄長,康熙能給他個超武公,再給他個為大清盡忠的機會,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可是瓜洲埠和紫金山這兩座大營該誰去守呢?

守這兩個大營的奴才,必須是既忠心又不怕死的!

康熙皇帝的目光在大殿當中緩緩掃過,落在了一眾大小奴才們的身上,似乎在問大家︰「你們怕死嗎?你們忠心嗎?」

這可真是靈魂拷問啊!

「皇上!」

已經有人站出來下跪了。

康熙一看,原來是圖海!

「好啊!」康熙心說︰「朕果然沒有看錯你這個奴才等你殉國了,朕要給你上個文正的謚號,你就是圖文正公了!」

「皇上,奴才推薦傅弘烈出任瓜洲埠大營的守臣!」

康熙點了點頭,「傅弘烈這個傻奴才的確適合守瓜洲埠。」

康熙又問︰「那紫金山大營呢?」

傅弘烈守瓜洲埠了,那紫金山呢?是不是該你圖文正公了?

「紫金山?」圖海一愣,心想︰「我都推薦了一人了怎麼還要再推薦?」

「皇上,」圖海想了想,還真想到一個人,「孫思克忠心可靠,又是孫得功之子,足可擔當此重任。」

康熙一听這話,還真有點失望,他心想︰「雖然孫思克也算個忠心耿耿的奴才,可是你圖海怎麼就不肯當圖文正公呢?」

想到這里,康熙點點頭道︰「孫思克、傅弘烈都是我大清的好奴才,把瓜洲埠、紫金山這兩處要地交給他們,朕是非常放心的不過瓜洲埠、紫金山兩營的名頭太小,怕是會辱沒了忠良,不如就將瓜洲埠的大營稱為江北大營,紫金山的大營稱為江南大營。兩處大營的守臣都稱將軍,只要傅弘烈、孫思克願意出鎮二營,他們就是我大清的江北將軍、江南將軍了。

另外,朕也要給二營的修建、布置和囤積物資留出幾個月的時間和吳三桂的交涉先拖著,反正朱三太子和那個假冒諸葛亮現在也沒猛攻安慶。只要安慶不丟,朕就等得起,朕還年輕,而吳三桂卻是一天比一天老了。

而且朕也不怕他出兵淮南,他敢出兵,朕大不了往東邊挪一挪,退到淮安去靜觀吳、朱之爭!

朕就不信了,小小一個江南還能容得下吳、朱二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