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三、霜天曉角 一一九、同學少年多不賤

一一九、同學少年多不賤

前面幾輪考試、篩選,都是請羅振玉、張元濟兩位副校長幫忙主持的,孫元起因為安頓各國絡繹到來的留學生,很少參與其中。今天這是第一次接觸名單。

「蔣志清。」

這是名單上的第一個人。孫元起表示從來沒听過這個名字,所以反應倒也平平。

「程潛。」

這是名單上的第二個人。恍恍惚惚中,孫元起貌似以前听過這個名字,是電影《開國大典》里面出現過?還是《渡江戰役》里面有?名字雖然不像孫中山、袁世凱一樣如雷貫耳,可是能讓自己听說過的,那都是民國時期不得了的大人物

「閻錫山」

這是名單上的第三個人。孫元起看到這個名字時,已經驚呆了︰這個人不是後來的山西王麼?不對,不對這絕對是個巧合。學校從來沒在山西招生過,那個老西兒怎麼會出現在自己學校呢?呵呵,所謂「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把名單放在桌邊,想利用編譯教材冷靜一會兒。還沒寫幾個字,忽然又想到︰萬一就是歷史上的那個閻老西,自己不是硬生生地改變了歷史麼?

又連忙拿過名單仔細端詳,似乎這「閻錫山」三個字和後世的閻老西都是一樣的。是巧合呢?還是就同一個人?

實踐出真知。一念既生,連忙讓人把趙景行和名單上的三人請到校長室里,希望就此發現一些端倪。

半個時辰之後,四個小伙子陸續來到辦公室。學生們雖然大致猜到可能是留學日本的事兒,可校長找自己要說些什麼卻揣摩不透,只能坐在椅子上,心中暗暗思量。

見人都到了,孫元起站起身給他們沏上熱茶,同時暗暗審視這四個學生。趙景行平日看得多了,這回只是陪綁,自然不用在意。單看那三位,個個都有強大的氣場,出類拔萃的人物果然不同凡響。

可是孫元起听過程潛和閻錫山的名諱,至于長相卻是分不清;反倒其中最年輕的那個小伙子看著頗為面熟,好像以前在哪里經常見過。

見孫元起端過茶杯,四人連忙起身接住。借著這個由頭,孫元起說道︰「大家既然到了這里,自然知道我就是誰,我就不用自我介紹了。雖然我是你們的校長,可你們四人之中,除了這位趙景行,其他三人卻是不認識的。恐怕你們四人之間,也互相不太熟悉吧?不如這樣,你們各自自我介紹一下,好麼?」

靠近孫元起最近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長相本來倒也平常,不過因為那對充滿英武味道的眉毛,整張臉都顯得生動起來。見孫元起先看向自己,連忙起身。孫元這才發現,小伙子身高居然在一米七左右。

朝諸人鞠了一躬,他才說道︰「學生閻錫山,字百川,山西五台縣人,生于光緒九年(1883),現在高等學堂二年級乙班就讀。」

從他說的第一個字,孫元起就听出其中濃重山西味兒。山西、閻錫山、字百川,難道真是那貨?雖然心里這麼想,卻無法求證。難道抓住他的手,跟他說「小伙子,我看你龍筋虎骨,器宇不凡,以後一定封侯拜相」?

當下只好再問道︰「百川,你是山西人,如何會到北京來讀書呢?」

閻錫山頗是尷尬,旋即掩飾過去,不卑不亢地答道︰「回先生話,學生家原本是半農半商的,八九歲的時候進了私塾,讀過《三字經》等啟蒙讀物與部分四書五經。到了十四歲上,學生便輟了學,隨父親到五台縣城內自家開設的吉慶長錢鋪學商。

「誰知道庚子年發生國變,錢鋪生意一落千丈,不僅血本無歸,還欠人兩千吊錢。債主逼得緊,學生父子二人被迫逃了出來。先是在太原躲債,後來听人說北京有所學校,食宿免費,還有津貼,所以學生便在二十九年(1903)的時候到了京城,考上了學校的高等學堂,以至于今。」

孫元起點點頭,不再多說,免得他生疑。請他落座後,又看向他身側的小伙子。

這位青年也是二十多歲的模樣,面容甚是古奇,眼楮卻是瑩亮。這時從容站直身來,答道︰「學生程潛,字頌雲,湖南醴陵人,光緒八年(1882)出身,現在高等學堂三年級甲班就讀。學生也是九歲入塾,十五歲補府試,十七歲考取秀才。庚子年間,見國勢頹敗,日就危亡,學生以為經史不能救國,便棄了舉業。之前,學生曾隨壬老(即王運)學習課藝,認識皙子師兄(即楊度)。恰好那時候他從日本回來,便向我推薦了先生的學校。于是學生在二十八年(1902)秋北上,以後一直在高等學堂學習,受益匪淺」

孫元起心想︰看來,此人便是自己記憶中的程潛了。請他坐下後,又看向最後一位陌生的學生,想他便是那蔣志清了。

這蔣志清甚是年輕,身高和趙景行差仿佛。看上去眉清目秀,內蘊不露,偶爾眼楮一轉,卻是狡黠之態畢露。見孫元起看向自己,連忙面容一整,端謹地站起來︰「學生蔣志清,尚未取字,浙江奉化人,光緒十三年(1887)出生。父親早歿,由母親撫養長大。幼年入塾,誦讀經史,二十八年(1902)應奉化童子試落榜。不過因此得以見識萬千世態,眼界大開,決心接受新式教育,進洋學堂。此時便听聞我校衣食全免,還有助學金;浙江前輩蔡鶴琴蔡先生、張菊生張先生也倍加推崇;再加上學生家庭生活窘迫,母親緊衣縮食供我上學,于心不忍,便在二十九年(1903)初來到學校,現今就讀于高等學堂一年級乙班。」

听聞蔣志清的奉化口音,加上他說是浙江奉化人,孫元起才明白為啥覺得此人面熟︰這種神態,絕對很像熒幕上的委員長不過委員長名中正,字介石,並不叫「蔣志清」。

既然都是奉化人,同姓蔣,還有些神似委員長,難道他們之間有啥血緣關系?委員長和太祖差不多大,想來現在也有十幾歲了吧。想到這里,孫元起試探著問︰「你們奉化姓蔣的多麼?」

沒想到校長會問他這個問題,蔣志清一愣,然後急忙答道︰「奉化姓蔣的並不多,多數都聚居在溪口。」

「那,你們家族有沒有叫蔣中正,字介石的少年?」

蔣志清想了半晌,搖搖頭︰「沒有,我們家族沒有叫蔣中正、字介石的。怎麼,先生您認識他?」

「不不不。」孫元起心想,我倒是認識委員長,可熒幕上的委員長和現在的蔣中正,能劃等號麼?當下叮囑道,「我只是听說有這麼個人,據說天資聰穎,是個好苗子。志清,如果你以後發現你們奉化這麼個人,記得讓他來北京找我啊」

如果能改造好委員長,是不是以後的內戰會少些?見面之後,委員長幡然醒悟,棄武習文,從事科學研究也說不定呢孫元起如是想到。

等趙景行介紹完畢,孫元起道︰「正如你們所想,你們四人被選取為我校第一批公費留日學生,將于年底啟程,進入東京振武學校學習,成績優異者保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這里,先恭賀你們入圍,並預祝路途順利,學業有成」

雖然學生們早就料到這個結果,不過現在得到校長親口確認,心里還是喜不自禁,嘴上卻遜讓道︰

「謝謝先生」

「謝謝栽培」

孫元起話音一轉︰「既然是學校公派留學,負責你們在日本學習期間的學費和基本生活費,校方對于你們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的,希望你們能夠遵守。」

學生們連忙起身,肅手而立,恭听孫元起的訓話。

「首先,你們在日期間要好好學習,爭取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完成學業,充分彰顯我經世大學學生、我中國留學生的優良素質。」

要求學生好好學習,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至于你們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成畢業之後,包括趙景行在內,你們的去向自己決定,學校不做干涉。如果你們需要學校推薦,乃至回學校工作,學校的大門將永遠為你們敞開。」

趙景行回來帶保安,自然無所謂。可像閻錫山、程潛這類的牛人,是要在歷史上發光發熱的,孫元起可不願意因為自己的小恩小惠,就改變了他們宏闊的人生願景。

「將來,你們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很大可能是進入軍隊,並掌握一定的兵權。最後一點,也是我對你們的最深刻期盼,那便是掌權之後要愛國愛民。愛民,就是少打內戰,甚至不打內戰,槍口一致對外,保家衛國,造福人民。

「愛國,就是不背叛祖國,不與外國侵略者勾結出賣民族和國家的利益。如果你們誰成了漢奸,給學校蒙羞,學校不僅會開除他學籍,還會要求所有校友都鳴鼓而攻之記住了麼?」

孫元起特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閻老西在抗日期間是有污點的。尤其是在抗日最困難的1940年到1945年期間,他一度對抗戰前景失去信心,為在蔣介石的擠壓下保存實力,曾與日本軍隊及汪偽方面展開談判多次,在抗日和降日之間進行投機。

四人齊聲答道︰「學生記下啦」。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