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三十八章 下凡者和歸唐(求訂閱)

「我掐指一算,只覺今日能逢喜鵲,也就出來四處走了走,沒想到遇見了你卸任回洛陽!」  李府門口,李鴻儒迅速迎入了自己在朝廷中近期的前上司。  侯君集什麼能耐都沾點邊。  不僅是武技和術法,相術、風水龍術等特殊性本領也略通曉。  但侯君集這些能耐沒法完全算準,充其量就是心血來潮,四處踫踫運氣。  如同侯君集當年利用風水龍術定下綠洲中十幾處探尋財富方位一樣,李鴻儒大概率屬于侯君集的可疑目標之一,才有了這番登門的拜訪。  「您怎麼也在洛陽城?」李鴻儒笑問道。  「你都出去干活了,我也要干活啊」侯君集笑道︰「這不就被朝廷委派到洛陽進行督造來了。」  不論什麼職位,略有精通的侯君集總能迅速適應。  督造洛陽城建需要風水造詣,也需要具備建築等方面的要求。  若不在外領軍,侯君集來干這種活也很正常。  征服高昌國之後,諸多人雖然在明面上被罰,但隨著時間的過去,或多或少有著不同職能部門的安排。  「您這要督造多久?」  「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罷了」侯君集搖頭道︰「正好我也借此修身養性一番,最近我有一些事情,你看看方不方便換個地方……」  「方便!」  見得侯君集隱隱約約欲談吐一些事情,李鴻儒指了指自己的書房。  「見諒!」  侯君集朝著公孫舉等人抱拳,這才跟隨在了李鴻儒的身後。  「我懷疑咱們朝廷中潛伏了仙庭的人!」  侯君集一臉的神神秘秘。  進入書房之後,他還左右環視了一番,感知沒人窺探,侯君集這才低聲開口。  「仙庭的人?」  李鴻儒一怔。  楊素做測試才估測了魏王隱藏的身份,侯君集這啥也沒搞就懷疑上了。  這不得不讓他贊嘆侯君集眼力的非凡和能耐的全面,但他不免也懷疑侯君集半桶水的能耐到底準不準,畢竟他對楊素的判斷都有些將信將疑。  「對」侯君集低聲點頭道︰「我至少有九成的把握能確定!」  「這麼高的把握?」  「那必須的」侯君集點頭道︰「我探測出一絲端倪,又斗法將他擊傷了,他到現在都不敢吱聲。」  「您和他斗法了?」  侯君集要這麼說,那侯君集探測的就並非魏王了。  「咱們朝廷還有誰是仙庭的人?」  「還有誰?莫非你另有懷疑不成?」  李鴻儒只是詢問了一句,這讓侯君集疑神疑鬼的目光頓時顯了出來。  「有一點點懷疑,但他地位崇高,我現在沒法說」李鴻儒吐槽道。  「嗯?」  侯君集臉色微有不悅時,腦袋隨即一轉,已經有了大致的猜測。  這哪是沒法說,這是不敢說。  地位和實力到李鴻儒這種程度,忌憚的人已經不算太多。  侯君集迅速劃定著範圍。  「若你查的不是魏徵,那會是誰?」  他尋思了數秒,這才謹慎低聲開口。  「……」  這大概是示以誠心,侯君集吐露了自己核查的對象。  他本來也不欲吐真名,只是含糊提及,讓彼此做個猜測。  但李鴻儒言語中顯然有了另外的暴露。  侯君集不免有些心中發冷。  冒然認定指正仙庭下凡者,這能形成兩者直接的對立,很容易不死不休。  但侯君集沒想到看似極為正常的朝廷中,居然還有其他人屬于下凡者。  但凡這些人挑撥離間,不斷抓把柄,就能讓一些人仕途無望,也會讓一些人遭遇凶險,從而實現朝廷的不斷洗牌。  事情從征伐高昌國之後開始。  在朝堂之上,有房玄齡力撐,也有魏徵頭鐵堅持律法。  魏徵的頭鐵在大唐朝廷是出了名的堅持原則。  這數十年來都是如此,侯君集也適應了這種人的存在。  但魏徵搞到他腦袋上,侯君集難于忍讓,也尋思著抓魏徵一些把柄。  靠著陰陽寶甲護體,他確實依靠術法窺探到了一些異常的內容。  「這就是我查證的經過」侯君集低聲道︰「他反擊了我兩次,我也給了他一擊,嘿嘿!」  有陰陽寶甲護體,吃虧的顯然不會是侯君集。  「他如今身體大病,只怕有些難于恢復過來,只是你?」  侯君集顯然是很期盼李鴻儒吐一吐真實,便是此前借助話題啟口的一些事情都壓了下去。  「這事情說來是我在黃水縣上任之後……」  侯君集下手有些凶。  李鴻儒依稀還記得十余年前魏徵持著貞觀劍斬涇河龍王的風采,沒想到一朝之間就有了完全的不同。  他腦袋追憶起事情時,身體亦是不由一冷。  若侯君集確定魏徵的真實身份是真,諸多事情似乎串成了一個環。  唐皇一直將詛咒的對象放向婆羅門和仙庭的存在,但從來沒想過朝廷中人。  他與眼中神色復雜的侯君集對了眼,勉強鎮定了心神,亦是開始吐露一些事情。  眼前的侯君集雖然依舊屬于八品的行列,但無需質疑侯君集的實力。  憑借著陰陽寶甲,但凡采用克制手段針對,侯君集可以無損戰勝諸多對手。  譬如具備八品文氣元神實力的魏徵大損,侯君集安然無恙。  對方的實力在大唐朝廷中確實處于極為上層的位置。  李鴻儒只是想了想,亦開始吐出一些懷疑之詞。  剔除楊素的因素,他話語中證實魏王屬于下凡者便沒什麼鐵證了,只能打敲邊鼓的懷疑,提及魏王似乎在壓制太子身邊的人。  「難怪魏王今年顯露的鋒芒如此之盛,討了皇上的歡喜,蓋壓了太子的光芒,他還聚集如此多的文人學子鼓噪,確實存在一些不軌的可能!」  李鴻儒只是敘說懷疑之語,侯君集已經是一臉‘原來是如此’的表情。  看侯君集的神色,長安城中的風雨並不少。  有楊素在後方不斷蠱惑和推動,魏王很可能耐不住這種鼓動,有了與太子爭鋒的顯露。  侯君集臉上的神色來回變換,又不時思考。  他覺察李鴻儒作為當事人被魏王針對,心中或許有了無妄的猜忌。  侯君集思索一陣,最終將李鴻儒提及魏王可能屬于仙庭下凡者的事情放了下來。  「你這話切莫要再與第二人說,這可是掉……的事情!」  侯君集指指自己的腦袋。  這讓李鴻儒點了點頭。  若不是這位前上司主動吐出懷疑魏徵屬于仙庭下凡者的事情,他又說漏了嘴,哪里會吐出懷疑魏王李泰之詞。  與侯君集的一番交談更是讓李鴻儒守住了嘴巴。  面臨這種討論,任何言行上有失便很可能被人撬開嘴巴。  一切事情的後續,他只需要靜待發酵就好。  遲早有一天,魏王這顆雷會被提前引爆掉,如此也就沒什麼可能造成大影響了。  「我此番來尋你,更多是想問問你對海外三仙島的事情。」  瀛洲、方丈、蓬萊。  海外三仙島自千年前就流傳了出來,且不時有相關的傳聞吐出。  侯君集手一攤,從懷中取出了一張紙。  李鴻儒望去,只見悠悠的白雲之下,一人持刀昂首闊步,一人伸手朝前一點,又有一人騎著驢子跟隨。  紙面上畫了三個人,但沒有任何面容之色。  「這畫上的人到底是不是你?」侯君集問道。  「這是誰畫的?」  剛剛就因為多嘴,被心思細膩的侯君集發現了端倪。  在這一次,李鴻儒開始默默推動《抱樸子》,臉色極為坦然的回應了一句。  「這是陛下的御弟玄奘大師歸唐時所畫,言及受佛祖所托,想尋登上仙島的人,除了這三人組,他還有另外一張畫,亦是有人涉入其中」侯君集回道。  「玄奘大師回來了?」李鴻儒奇道。  相較于諸多的稱呼,李鴻儒更願意用陳這個俗稱。  前前後後十四年,前去西天取經的陳終于跑回了大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