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产后正式上班的——三天, 夏露陪同市计委——管物价处的侯副主任,岑处长,以及综合科汪科长一起去省里出席了研讨。

说是去省里, 其——还是——滨江市,从市计委出发,不到半小时的车程就到了省计委。

滨江省计委所——的办公楼, 是曾经省人委的招待所。

外表看起——是一栋不起眼的二层红砖楼,但是内里却被装修得十——亮堂, 曾经的客房变成一个个办公室,——有原——的招待所餐厅和两个——议室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

这还是夏露入职半年以——, ——一次到省计委。一路随着三位领导——到一楼走廊尽头的——议室,她还——琢磨人委招待所条件这么好, 居然——舍得转给计委当办公楼?——

议室里已经——了不少人, 全省各市和地区计委都派了代表——出席——议——

议桌被摆成两圈,内圈已经快坐满了。

侯副主任和岑处长作为滨江市计委的代表,按照座位牌坐去了——一排, 而夏露则跟着汪科长去了他们身后,靠近门口的——二排——

开——的大多是男同志, 见面就习惯性地扎堆抽烟,弄得屋子里乌烟瘴气。

对于男同志抽烟这件事, 夏露早已习惯了。虽然戴誉从不——家抽, 但是单位里的老烟枪们却将她锻炼了出。

无论是——编辑部还是——计委, 办公室里男同志的每——标配就是一缸茶一盒烟。

不过,像今天这样,这么多男人凑——一起吞云吐雾的情况,她还是——一次遇到。

这里除了她,——靠窗的——二排坐着一个年轻女干事, 看打扮像是书记员。

夏露——受不了呛鼻的烟味,正要起身过去开窗通风,就听到走廊里传——急促的哒哒声,她对那个声音并不陌生,是矮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

没过几秒就有一个穿着干部装的中年女人一阵风似的进入——议室,不过刚踏入门槛,就像突然被人按下暂停键似的,倏地顿住脚步。

“嚯,你们抽烟怎么不开窗通风啊?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生炉子倒烟了呢!”

坐——前排的几个男同志看到——人后,都将烟掐了,然后纷纷打招呼:“梅主任——了!”

有人呵呵——道:“天气怪冷的,开窗干啥。”

“冷什么冷,都四月份快五月了,开个窗还能把你冻坏了?”梅主任——着白了那人一眼。

夏露顺势走过去,将两扇窗户打开。

清——空气吹进——的那一刻,她深吸一口气,终于舒坦了。

梅主任带着随行人员坐——侯副主任旁边,瞅了一眼重——坐回位子的夏露,对侯副主任调侃道:“侯主任,不容易啊,头一回见你带着女下属——开。”

夏露是被岑处长带过——的,侯副主任对这位女同志不甚了解,却也乐呵呵地回复:“之前也带过,——是你没见到——要是工作业绩突出的革命同志,无论男女,——们委里都一视同仁。”

岑处长——知这位梅主任向——关注女干部,遂帮忙介绍:“这位夏露同志才调入——们委里没多久,原——是北京经济问题研究所编辑部的,京大毕业的高材生。这样的人才,——们委里肯定是要重用的!”

闻言,梅主任颇感兴趣地看向夏露:“哦,咱们这边的大学生虽然不少,但是京大毕业生可不多见——当年差点就成了你们京大的调干生呢!”

侯副主任——她是熟人,知道她的底细,便揶揄道:“那京大的损失真是——大了。”

岑处长见夏露还云里雾里的,好——提醒:“这位是省计委经济研究室的梅副主任。”

夏露恭敬地喊了一声“梅主任”。

梅主任“嗯”了一声,又向她打听:“夏同志,你既然是《经济问题研究》编辑部的,应该认识梁雁吧?她现——怎么样?”

夏露点点头:“——还是被梁主编亲自调入编辑部的呢。不过,——滨江之前,她已经随着研究所搬去临省了。”

梅主任一愣:“编辑部也跟着去了?”

“嗯,年底之前应该已经完成整体搬迁了。”

梅主任蹙眉:“这个老梁可真是的,这么大的事也不写信说一声。”

“梁主编是个很要强的人,也是——们编辑部的主——骨。”夏露隐晦地说,“她应该是不想麻烦别人的。”

梅主任听后沉默了好几秒,才若无其事地转过身——身畔的人说话。

侯副主任也听出了点什么,主动岔开话题问:“你们研究室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还——出两派了呢!你是哪派的?”

“两派怎么了?就是因为各有各的论点,谁也说服不了谁,才需要将问题拿出——探讨呢。”

“主要是前几年不是已经讨论过这事了嘛,——记得当时不少报纸期刊都有经济学家发表了文章。最近怎么又拿出——炒冷饭?听说是你们研究室——的王主任率先向委里提出这个——路的?”

梅主任冷——一声:“前几年,这位王主任就是主张生产价格论的先驱,如今终于可以理论联系——际了,他肯定想——践一下嘛。这件事你怎么看?”

“——当然是不同意的了。”侯副主任将夏露的那篇报告推给她看,“这是——们市计委的观点。”

周围人都——各自聊天,除了自己单位的人,夏露一个也不认识,那些男同志也不——主动找她这样一个脸生的女同志聊天。没什么事做,她就——里把自己写的那篇报告又默背了一遍。

看一眼手表,已经九点半了,刚——里嘀咕研讨——怎么还不开始,就有三个领导模样的人一前一后走进——,坐到了预留出——的上手位置。

夏露往座位牌上瞄了一眼,其中一个是省计委副主任严军,另两个因为角度的原因,她没看清。

领导一——,——议正式开始。不过,严副主任先总结了今年——一季度全省物价工作的成——,以及——形势下各单位物价工作中存——的问题。

夏露听得很仔细,她有两个多月没上班,单位里的工作落下了很多,这位严副主任所说的内容,正好能给她补补课——

议室里很安静,——有副主任严肃讲话的声音,过了半个多钟头,他才将讲稿放下。

“最近省里关于生产价格论的呼声很高,有些同志给省里写了信,各单位也给省计委这边递了很多次报告。这个问题——前几年就有过争议,最近又有人提出了——的看法——们省计委的内部观点也是不统一的,既然如此,咱们就面对面探讨一下,这样也可以省了你们一次次往省里递报告的功夫了。”——

议室里的众人都发出——照不宣的——声。

严副主任——议室里睃巡一圈,最后将视线定格——身侧的中——头中年人身上。

“王主任,生产价格论是由你们经济研究室率先提出——的,你先讲讲吧。”

王主任点点头,刚要开口,就被梅主任打断了。

“——得强调一下啊,王主任所说的——能代表他个人的看法,——们研究室对这件事是没有定论的。最起码——是坚决反对的!”梅主任严肃地说。

王主任早就领教过这位女副手的难缠,被怼了也不着恼,——平气和地说:“——要表达的仅代表——自己的观点。”

而后,王主任拿出演讲稿,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夏露一边听一边记录,王主任认为,社——主义——家价格形成的基础是生产价格。这——他们市计委的主张是对立的。

她私——里其——是部——同意这种观点的,但是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想完全依靠生产价格论去制定价格是不现——的,还需要许多附加条件——

不过,这种话——现——说出——并不合适,她觉得王主任能——当下主动提出生产价格论这个观点真的十——勇敢——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否定现行的计划价格制度,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

夏露竖着耳朵听了半天,——王主任阐述观点的时候,随时——有人针对他的论点进行反驳,但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站起——出言反驳的几个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批判王主任是——否定现行价格制度。

可以看出,大家都比较冷静克制。既然是研讨——,就从专业角度出发,没人给对方乱扣帽子。

这让夏露稍稍放下。

前排的梅主任是反驳王主任观点的主力军,这场研讨——似乎——是将他们经济研究室内部的——歧放到了省计委的层面。

“王主任,按照生产价格论的主张,价格是价值的体现,而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对吧?”梅主任——对方发言的停顿处,举手提问。

王主任放下讲稿,颔首。

“那么,自然资源的价格应该如何定价?比如,煤炭、石油、土地、树木蓄材和淡水——们并不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按照你的说法,——们是没有价值的,定价可以为零?”

王主任显然对这个问题是有考量的,他不紧不慢地说:“这里——就要提到马克——劳动价值论中所说的土地一类可以带——租金资源……”

夏露听他长篇大论了一通,又——墙上挂着的小黑板上,给一群人讲解怎么建模计算资源的现期价值,一时有些无语。

这位王主任不愧是搞理论研究的。

下面的人已经开始交头接耳了,并没有人想听他讲解如何建模。

汪科长见她一直——记笔记,也不发言,便用钢笔捅了捅她的胳膊,小声说:“你是咱们市计委的代表,有什么想法,要积极代表咱们委里发言,反驳对方的观点呐!”

夏露一怔,问:“——可以发言嘛?”

她被安排坐——二排,还以为自己——是带着耳朵——列席——议的。

“当然可以,咱们计委经常举办这样的研讨——,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夏露点头表示明白,然后——王主任讲完如何给自然资源定价,重——读讲稿的时候,瞅着一个间隙举了手。

王主任一——他的讲稿上,并没看见举手的夏露,倒是严副主任一直注意着——议室里的动静,见到有人举手,便按住王主任的胳膊,示意让夏露发言。

“滨江市计委的这位女同志,你请讲吧。”——

议室里——有三位女同志,一个主任,一个书记员,都算是熟面孔,——有那位漂亮严肃的女同志是——面孔,大家不禁都向她那边看去,等着听她有什么高见。

“王主任,——并不反对你刚刚所说的,现行价格政策下,价值规律自发的破坏作用受到了严格限制,——有价格背离价值的现象发生。”

夏露忽视了岑处长回头望过——的诧异视线,继续道:“计划价格的优越性——于,——们可以利用价格背离价值的杠杆,让其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王主任点点头:“愿闻其详。”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去年三季度,——们滨江市计委物价处下发了一份《关于调整肥皂和洗衣粉价格的通知》?通知下达以后,各家主妇——购物时就——发现,原本价格低廉的肥皂涨价了,而向——价格昂贵的洗衣粉却突然跳水式降价。”

物价部门每年要给几千种商品定价,哪——注意肥皂洗衣粉这样消费品的价格调整。

除了岑处长和汪科长对自己签发的文件还有点印象,其他人都没注意到。

严副主任还算捧场,乐呵呵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想起——一件事,——家里现——洗衣服都用洗衣粉了,想找块肥皂——洗个袜子都找不到。这回总算破案了,原——是洗衣粉降价了!哈哈。”

众人一阵哄。

夏露也跟着——了一——儿,才说:“是的。其——,按照王主任的说法,这种定价方式是违反价值规律的。因为生产肥皂的工艺非常简单,成本也很低,而洗衣粉则恰恰相反,生产过程复杂,成本相对较高。那么——们为什么坚持让洗衣粉的定价比肥皂低1——钱呢?”

“这是因为生产肥皂需要消耗大量油脂,而——市目前的油脂储备并不充足,而且产量也跟不上。为长远计,一方面——们——积极帮助企业提高油脂产量,另一方面,——们需要为肥皂尽快找到一件替代品。”

“此前,老百姓习惯于使用便宜好用的肥皂,而洗衣粉——大家眼里是舶——品是高等货。为了促使购买力从肥皂转向洗衣粉,——们市计委物价处从价格上指导消费,调整了两件商品的价格。”

“这样的操作手法,让洗衣粉的利润相当微薄,甚至——出现政策性亏损。但是,——们却一举两得地达成了两个目的。其一,节省油脂,其二,扶持——兴的洗衣粉工业,引导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夏露看向王主任说:“由此可见,生产价格论并不适合——目前的——情——很多方面,是需要价格管理部门对价格进行积极干预的。”

梅主任抚掌道:“说得好!类似的还有对粮食的定价问题,——们目前对粮食的定价极低,按照你的说法,价格应该——劳动成正比。农民一年四季——地里侍弄庄稼,难道他们的劳动价值比不上生产手表和自行车的吗?”

自己单位的同志刚发了言,侯副主任和岑处长也顺势表达了滨江市计委的立场。

不过,支持生产价格论的仍大有人——,如——大家这么容易被说服,就不——有今天的研讨——了。

上午的——议很快结束,严副主任宣布暂时散——,午休。

听到这声“散——”,夏露简直如闻梵音,拎上包就冲出了——议室。

路过的人都理解地——,毕竟开了两个多小时的——,大家都尿急呀!

夏露背着包一路跑出办公楼,抄近路穿过原招待所自带的小花园,呼哧呼哧地跑去了省计委的大门口。

“妈,等很久了吧?”她一脸歉意地对婆婆说,“没想到开——能拖这么长时间。”

“没事,——也是刚到的!这边还是——一次——,——找了半天呢。”戴母——眯眯地说,“咱敏敏可乖了,一路上都没哭闹——出门之前给她换的尿戒子,估计一——儿还得换一个。”

戴母将放——花坛台子上的大竹篮提起——,掀开搭——把手上的花棉布,露出了里面正——偷模吃手手的戴敏敏小朋友。

见到惦记了一上午的闺女,夏露赶紧伸手将小丫头从篮子里抱了出。

“您一路提着她过——不轻松吧?这丫头现——有十——斤重了。”

“还行,这点重量算啥,——还用这个筐提过三十多斤的大冬瓜呢!”戴母不甚——意地摆摆手。

窝进了熟悉的怀抱,敏敏像是能闻着味儿的小女乃狗似的,一个劲儿地往夏露胸前拱。

“丫头这是饿了!从早上到现——吃了一顿,——临出门的时候给她喂了点水。”戴母——疼地解释。

夏露默默算了一下,她早上八点钟喂的,这——儿都十一点半了,三个多小时确——该饿了。而且她自己也涨女乃涨得难受。

“走,咱们先找个地方给孩子喂女乃去。”

夏露跟门口收发室的人打声招呼,就带着婆婆和闺女重——进了省计委的大门。

戴母像——一次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似的,猛盯着小花园打量。敏敏好不容易被从篮子里抱出——放风了,表情——她女乃如出一辙,瞪着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四处乱看。

“这个院子看起——比你们单位气派一点。”戴母掩着嘴小声对夏露说。

她前两天都是带着孙女去市计委吃女乃的,这——儿——了——衙门便不自觉比较了起。

“这是——们的上级主管部门,肯定要比市计委气派啊。而且,这里原本是省人委的招待所,算是办公条件最好的地方了。”

“真不错!”

二人带着孩子穿过小花园,刚走进办公楼的大门,就看到拿着饭盒准备去食堂吃饭的梅主任。

梅主任也恰巧看到了她们。

“夏同志,你这是……”

夏露不好意——地说:“——议室那边应该没人了,——想去给孩子喂个女乃。”

梅主任凑到她身边看了看,用舌头打了几个响逗弄敏敏,得到了敏敏的一个无齿微。

“那——议室里的烟味还没散呢,容易熏着孩子。”梅主任看了一眼手表说,“你跟——吧,——办公室现——没人,到——那边喂去。”

不用让闺女去闻烟味当然好,夏露赶忙道谢,带着婆婆跟——梅主任身后去了她——三楼的办公室。

夏露背着身——里面喂女乃,梅主任便跟戴母聊了聊。

“现——是少见像你这样全力支持媳妇工作的婆婆了!”梅主任夸赞道。

戴母这几天——儿媳妇单位见过不少大领导,不过,眼前这位穿着干部装的女干部,一看气质就跟那些人不一样,办公室还被安排——最高层,肯定是个更大的领导。

被大干部肯定了,她还是很得意滴。

“嗐,——们家的成年女人,除了——和——婆婆,都有自己的工作——的两个闺女和两个媳妇都是吃公家粮的。尤其是小夏这个小儿媳妇,她跟——儿子都是京大的毕业生,学了那么些年的文化知识,肯定是要建设祖——回报社——的!——累一点支持她的工作也是应该的。”戴母说了几句从戴誉那学——的文绉绉的词,也不知说得对不对。

“呵呵呵,小夏同志是嫁进好人家了。”梅主任感慨道,“当年——刚生了孩子没几个月就被选为调干生去上了大学。那——儿——可没有小夏同志这么幸运。娘家婆家都没什么人能帮忙,为了给孩子喂女乃,——得家里学校两头跑,真是——知道这其中的苦了。”

戴母虽然不上班,但是扯起家长里短——,她可是专业的!

当即便一脸感同身受地——梅主任感叹了一番,而后说道:“——家这个儿媳妇也挺不容易的,不但要上班,还得每隔三小时就跑出——给孩子喂一次女乃,——是辛苦!幸好领导们都是能体谅关——下属的好领导。”

“他们市计委不是有机关托儿所吗?把孩子放到托儿所,妈妈按点去喂女乃就行,省得你——回奔波了。”梅主任建议。

“——家敏敏才两个多月,哪里舍得把她放到托儿所呦!反正现——天气渐渐暖和了,——又不怕累,再看几个月也没什么。等敏敏稍大点再送托儿所也是一样的。”

那边戴敏敏小朋友吃好了女乃,满足地打了一个女乃嗝。夏露觉得自家闺女有点可爱,没忍住——她的小女敕脸上亲了一口。

夏露整理好衣服,扭头问:“梅主任,——能带——妈去咱省计委的食堂吃个午饭不?”

“行啊,有什么不行的。”梅主任瞟一眼手表,“这个时间过去,应该还有土豆烧鸡块呢。”

三人一起——到食堂找了张空桌,将敏敏交给婆婆,夏露独自跑去窗口打了好几样菜回。

饭桌上,梅主任语气肯定地问:“你们市计委的那篇报告是你捉刀的吧?”

夏露点点头:“您看出——啦?”

“呵呵,文笔和格式一看就是——研究所系统训练过的,老岑那帮人可写不出——这个。”梅主任咬了一口馒头,含糊地说,“不过,虽然因为时间有限,——还没有读完,但是——感觉你好像并不是完全反对生产价格论的。”

夏露迟疑了一下,点点头又摇摇头。

戴母一面吃饭一面竖着耳朵听媳妇和大领导聊天。

听着那些让她有听没有懂的规律啊价值啊什么的,戴母——想,她家小儿媳不愧是大学生,真是干大事的人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