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如那顿孩子们都缺席的年夜饭,万慧来预料的一样,事情确是有了很令他们吃惊的结局。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薛德珠还跟着晚会上主持人回顾战胜非典的话题,继续泪眼婆娑的感慨着。

一阵电话铃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是薛拯和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

“爸,妈,新年快乐!”

“快乐快乐!你们那里过年了没有?吃没吃饺子?”

薛德珠凑近万慧来手中话筒,抢着问。

万慧来示意他接过话筒,薛德珠忙摆摆手,边喊边走开了。

“拯儿,我们这里可热闹了!不用记挂我们,今年,记着带着一家回来过年!”

他端了一盘子饺子,又回到桌上,跟小周聊了起来。

“小周,你刚说的那段日子里,能熬过来,不仅仅说明你是个爷们。还有主持人说的这些,这些真的挺重要。”

“可不,叔叔。”

在那里,小周能看到的,几乎全是高温、发热、伴咳嗽且头晕无力的患者。

医护人员们穿着更加严密的隔离服、防护眼镜、口罩以及鞋套。

一袭袭白衣天使们,在熙熙攘攘的病患人群中穿梭。

他们看上去,面容都很疲惫,但是不敢松懈一刻。

真的像此时联约会晚会上主持人的说的:

医生憔悴的眼神里,透着坚定的使命感、信念感!

但就是这个不经意的眼神,让患者捕捉到了他灵魂深处的光彩,从而照亮了无助患者心底的阴霾

小周回忆说,

他当时和几个患者都在输液室安安静静地坐着,像他一样的一位女士,输液的时候会看书。

输液期间,这个女士突然就会无力晕倒,医生和护士立刻跑来对她进行救治。

这个过过程中,小周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刘蝌蚪。

小周说,既便在如此高强度的压力下,大家的心态仍旧是平和的。

他清楚地记得,在某天输液过程中,他去了个卫生间。

回来的时候,应该是不小心碰了输液针,然后针从静脉就扎到肌肉里了。

等小周坐下来时,手肿的厉害,自己才发现。

旁边的女士正是刘蝌蚪,她急忙呼叫一位正在忙碌的年轻护士过来。

护士她人特别有耐心,一点点的地帮小周排积液,还小声埋怨他太不小心,但声音却十分温和。

等积液的事情解决后,她还会回来两次观察点滴速度,令小周倍感亲切。

于是,小周便感谢刘蝌蚪,两个人边输液边聊了起来。

当刘蝌蚪听到了薛研的名字,便问起小周是否认识薛余?

小周并不知道。

后来,刘蝌蚪病情严重了,进了隔离的单间。

在小周出院的时候,一位护士,把刘蝌蚪的两封信转交给小周。

她交待小周,信还是等出了院再看。

其中一封信,是交给小周的。

信里说,自己是薛余的女朋友。

两个人分开后,由于自己刚到北京便遭遇了车祸,脑子受损,便一直没有想来自己的过去。

可是,上天跟她开了个大玩笑。

当她不幸染上了非典后,记忆却在一点点了恢复了。

与小周成为病友后,她便写好了给薛余的一封信,因为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出去。

信上,也写了在医院里的一些心情。

其实,外面的世界早已经人心惶惶,人们觉得像被瘟疫笼罩一般。

但医院里虽说充斥着紧张的气氛,但是这里没有恐慌、没有抱怨和哭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

作为患者,充分信任医生和护士,而他们又是那么的尽职尽责。

在信里,还写了由衷感谢奋斗在一线的最可爱的这些医护人员们。

而当小周拿到这封信的时候,刘蝌蚪已经不在了。

“你刚才说的刘蝌蚪,是咱薛余的女朋友,这个我听懂了。你最后说的我没听懂,她不在了?”

小周点了点头,说:

“她去世了。”

一时,屋里的空气都是沉默的。

过了许久,薛德珠突然拉拉正在神思云游的万慧来,但实际上他的眼神还是和小周在交流着。

薛德珠岔开话题,说如果非典穿越回今天,在当地,在这里不禁顺便插一句,相信你阿姨和她的护士医生同事,遇上这样的事,都会告诉她的家人说,如果现在的情况有一天不好了,需要她,她一定要去,也请你们一定要支持,那我们家人的回答,也会很一致:

“必须的,这是你的职责。”

“那是。通过去年这段生死考验,我真正明白了这句话:在医患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只有他们可以在患者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最直接的帮助。”

其实,对于刘蝌蚪的事情,小周二次回来,看样子是想刻意隐瞒的,但最后,还是被万慧来给问了出来。

“那信早就给薛余了吧?”

薛德珠其实问的并不是薛余是否收到信,而是收到信后,是什么反应。

万慧来也在纳闷,为什么薛余遇上了这么大的事情,自己都没有察觉呢?

薛德珠说:

“我听薛余讲,那段时期,只有那些搞网络的,还有游戏玩家,倒是没有太大影响。”

事先根本没想到“非典”能弄到这地步,所以他认识的一个搞软件开发的,现在都在家里“远程工作”。

平时在公司8个小时上线,就没感到烦,回到家里怎么才一个小时就觉得无聊呢?

照理说,家里工作更自由,更轻松,更舒服才是。

平时回家就上网去打游戏,每每玩到半夜还不肯睡;现在天天在家里根本没心思去玩。

这应该不是“非典”弄得心情不好。

仔细想一下,也许,当工作与休息彻底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难继续下去。

“非典”改变了这个网络人的生活习惯,他希望不要真的习惯下去,反而希望快点上班。

而电脑城里的人们都常说,“非典”时期,在所有避疫的群体之中,游戏玩家,这一特殊群体的娱乐方式显然更为多样。

因为玩家,在网络游戏中拥有绝对的自由。

在家玩游戏的安全性也是最高的,况且,还没有在网吧游戏所,担心的消费问题。

上网的时间也相对更长。

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感受和现实中一样的喜怒哀乐,似乎只有在这里,网络与现实才再一次地相结合。

但从这样的例子中也不难看出,玩家在“非典”期间的一种生活状态。

他们身份不同,喜好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非典”时期,皆选择以游戏作为娱乐手段。由于网络游戏独特的交互性也使他们并不感到寂寞,相反网络游戏的互动性在这非常时期无形当中成为了一种非常典型的交流平台。

当今国内的网络环境随着宽带的普及正呈逐步上升趋势。

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如果你拥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就应该到网络游戏中来。

感受一把网络游戏可以带给你的感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