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六书新如意(一)
卓新再一次哭鼻子是军中休沐的时候。
他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梦到了爹抱他看日出的时候。
那时候他还小,晨间根本——不——,是爹一直抱——他, 让他继续睡——,等到日出的时候才叫醒他,“小男子汉,日出了。”
他迷迷糊糊睁眼, 脑海中似是记得看日出的——,所以一面打——呵欠, 一面伸手揉了揉眼睛, “哇啊~”
等真正看清日出的景色时, 又当即坐直了身子。
尽管依旧没怎么睡醒,眼睛也还是肿泡泡的, 但是丝毫影响到他眼前的震撼场景。
“爹!日出!”他兴奋得转头朝爹道。
在他说话的时候,天边从泛——鱼肚白——, 一——映红,一——照亮,圆圆的太阳从——平的地方升——,不刺眼,像一个——的橘子……
这是属——他和爹的父子时间,娘亲没有一道。
是特意让他和爹爹单独一处。
为了让他看得更清楚,爹——他举——, 坐在肩膀上。
在爹的肩膀上,可以看更高, 更远的景色。
卓新嘴角都是笑意。
“阿新,日出好看吗?”爹问他。
爹一直是家中所有叔伯长辈里最温和的一个——
家都——喜欢爹爹,军中也是。
是爹让他知道, 有时候温和也是一种力量!
一种更为柔韧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这种力量,男子汉也有,而且,——可以做得——好。
“阿新,爹日后虽然不能陪你再看日出了,但是,爹爹会看——你长——,看——你做勇敢和骄傲的男子汉,好不好?”
梦里,爹的声音惯——温暖柔和。
即便知晓是在梦里,他也甘之若饴。
他实在太想他!
在每天的清晨,日落,还有夜里,他好想听爹爹再给他讲一次睡前故。
一次也好。
他想听他讲塞外风沙,讲草原上的星辰,讲边境的冰雪林间,还有许许多多辽阔的边疆,和他没有去过的地方。
这些,都是他——幼的憧憬。
他最喜欢听爹爹讲睡前故——,更想等到爹爹口中说的,等他长——,和爹爹一——去军中,站在爹身边,一——看塞外风沙,草原星辰和冰雪林间的时候……
他是慢慢长。
但爹已经不在了。
所以明知道眼下是在梦里,但他还是舍不得他。
看过日出后,他静静趴在爹的后背上,奢想——只要他不动弹,不吵醒——己,那爹爹就会一直在,一直陪——他,回京的路就会足够远,远到没有尽头那种……
只是慢慢长——,他才越发明白,无论你有多小心翼翼,多不想惊醒梦里的人,想和他多呆一些时候,但你总会醒——,然后发现——己——哭一场。
卓新撑手坐。
一瞬间,脸上些许怔忪,这里不是家中……
这里是边关。
是霍叔叔麾下。
他在霍叔叔军中,已经三年了……
爹爹过世也三年了。
卓新伸手扶额,脑袋里似针扎似的疼。
不是梦魇,应当是昨晚哭得太厉害,今日晨间脑袋里还有些隐约作疼。
卓新和衣——身,又俯身穿鞋,再去了水盆处洗漱。
今日是军中假期,——一个屋子的几人早就不知去向。
其中一个是六叔安排过——的暗卫,另外一个,是京中的官二代过——这里镀金,霍叔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剩下的一个叫付成,是霍叔叔——喜欢的兵,所以特意——他们安排在一处,一间屋子里总要有人带。
霍叔叔以前是爹的下属。
爹过世后,他去了——多地方投奔爹身前的下属,但所有的人都劝他不要任性,回平远王府,所有的人都迫——六叔的婬威,不想和他作——;要么,就是真不想他小小年纪——边关。
他四处碰壁,最后投奔了霍叔叔,是霍叔叔收留了他。
在他希望快要熄灭的时候,霍叔叔,他若是愿意就留下,但军中没有少——军,只有卓新,要留下,就要和军中——士一——吃苦,一——训练,问他愿不愿意?
他当然愿意。
他也一直感激霍叔叔。
因为霍叔叔收留了他,让他可以留在爹爹呆过的军中……
军中每半月有一日假期——
家会轮流休假。
虽然此处是边关,但驻军——都在边关——镇处——
凡假期,——家都会去周围的边关——镇逛上一日。
霍叔叔治军严格,驻军平日里——百姓就秋毫无犯。若是遇到险急,驻军更义不容辞。所以驻军和周遭边关——城,——镇的百姓关系都——融洽。
尤其是醪镇。
醪镇是离驻军最近的一个镇子。
因为假期短,——家时常去醪镇。
醪镇离得近,往返方便,而且也有生活气息。
卓新——了军中三年,不少醪镇的百姓都认识他。
因为他不仅年纪小,有礼貌,不像其他士兵,虽然心好,但说话粗了些,更——要的是,卓新识字。
军中像他这——识字,又耐性,还会答应帮助——家写信的小家伙就更少。
所以一到卓新休假的时候,镇中不少百姓,尤其是——人家,都盼——他——了就——他团团围住,留在这里,帮——家写信。
卓新时常要写上一整日才能走。
要他代笔的,——都是城中的——人,家中的孩子或亲眷在远处,只能书信联系,但又不识字,只能请人代写。久而久之,卓新近乎知晓了——半个镇子家中的情况,还有他们的七——姑八——姨之类的。
所以,卓新每回休假的这一日,其实比军中训练还累。
但是卓新心中欢喜。
这些——情,让他觉得——己——有价值。
他眼下还小,做不了旁的更有价值的——,霍叔叔也时常告诉他要循序渐进。
他心中都清楚。
卓新帮——家写信,——家都想回报,但塞碎银子给他的——后,他不收,说军纪严明,会被军中开除的,——百姓一想,那可不——,霍——军最铁面无私,要是——卓新开除了,哪里去寻这么好家伙?
后——家又想到给他塞馒头,包子,烤鸡之类的吃的,让他带回军中去吃,卓新还是不收。因为收了这些就等——开了口子,他答应过霍叔叔要严——律己,不想——己让霍叔叔为难,所以无论——家怎么软磨硬泡,包括,就一个鸡蛋这——的话他也都一概拒绝。
久而久之,——家都明白,小卓新可爱惜羽毛了。
最后,——家只会趁他在的时候,做了好吃的,让他吃,不带走,就不算逾矩了。
所以每日卓新以——,好些百姓都会做——多好吃的,给他送。
他时常吃得肚子胀鼓鼓的回去。
军中都——羡慕。
卓新其实也傲娇。
他是和醪镇百姓相处和睦,也会有在代笔书信的时候,恼火的时候。
—— 郭——爷,你孙子到底养的狗,还是猫,还是猪啊,你每一段说的都不一——啊?
—— 顾婶,那是你攒一辈子的血汗钱,干嘛不要回——!这信不能这么写,咱们得凶一些,他们要是再不还银子给你,我就请几日假,陪你去要银子回——!
—— 傅叔,断句,断句,我都听迷糊了,是让小王留在安城多住几日,还是小王是上一句,留在安城多住几日的是小赵啊?
—— 宁伯,要不……脏话就不写了吧,通篇都是……
书瑶远远看——人群中围住的卓新,没有出声。
这就是二公子?
王爷先后遣——的几个暗卫都被他发脾气轰走了。
但在军中,又是边关,二公子身边不能没有暗卫。
她受王爷之命,快马加鞭——边关照看二公子。
她原本以为是个性情乖戾,喜怒无常的少年,但她没想到的看到的卓新是这幅平易近人,又有几分孩子气的模。
她想——离京前,王爷说的,阿新是个——好的孩子,替我多担待。
她知晓,从早前频繁更换暗卫的速度——看,要照顾好这祖宗,不比京中旁的差——简单……
书瑶腰间缠——软剑,如腰带一般,远远得坐在树上,目光瞥向卓新处。
卓新正头疼——,“说好了排队的!一个一个——,都能写,不排队的不写!你们信不信!”
那时候的卓新十一岁,眼角余光处,瞥见一身白衣的书瑶坐在树上,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