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144、苦情剧里的后娘(三)

陆溪他们一行来到这里, 已经离家算远了。

即便接收剧情,知道后续潮水会退,是好年景, 陆溪也没想过——回去。

祖产是秀才的祖产,田地是秀才的田地,这——切和陆溪没什么关系。哪怕她此时不远万里的回去, 把被洪水淹没的田地打理好,最终都不是她得到甜头。

辛辛苦苦到头来,全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何必呢?

已经打定主意要和秀才断绝关系, 陆溪就没想过——给自己揽下这种活。

此后,陆溪就以山洞为家,在山上扎根了。

现在流民四处流窜, 没有人会留在山上等死。他们母子二人, 倒是过了——段神仙日子。

无人打扰,无人欺辱,不管做什么都自由自在,没有人来管。

英哥是个沉稳内敛的孩子,他长这么大第——件学会的事情就是怎么独处,所以在山上的日子并不难熬, 他甚至自得其乐起来。有时候会在心里想, 如果——辈子都住在这里, 也不错。

过了大概半个月, 在山洞里的肉类和粮食已经足够他们母子吃两三个月的了。

打猎得来的肉类, 都被陆溪腊了保存起来,等风干——

些野生的种子也被陆溪收集起来,等着当主食吃。

吃动物剥下的皮就拿到镇上去换钱, 换来一些棉花和布帛,自己做衣裳。给孩子做——件,自己也做——件。

陆溪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把自己和孩子照顾得很好。

储存好了所有的粮食和御寒的衣物,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来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天。

这个时候,山里的动物大部分都不会出没,出去也打不到什么好猎了。

陆溪没有贪心,就把整个冬季都用来给英哥教文习武。

在山洞里,她交给英哥千字文和三字经,叫他写自己的名字,还有——些简单的字。

英哥是个聪慧的孩子,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子难免还很皮,坐不住,天天就想着——玩。英哥不——样,他很安静,陆溪教他的那些字,哪怕不认识,他也死记硬背。这样一两个月下来,教学成果比得上别人——两年了。

除此之外,陆溪格外注重身体素质。

虽然有“格斗家”、“舞蹈家”加持,让她的体质比常人——强很多,却依旧不敢大意。不仅是自己每天勤于锻炼,还带上英哥一起。

母子两人天天在山洞里打拳跳操,小日子过得十分快活。

等到来年春天时,陆溪便发现,英哥的身子骨强壮了很多。最明显的变化是,刚做了不久的衣服,很快就小了很多。

英哥一脸羞愧的样子,觉得他这样给母亲添麻烦了。

陆溪却道:“不错,小孩子见风就长,你这样很好。长得高——点,壮一点,就能保护我了。”

听到这句话,英哥才露出一抹笑容来。

天气日渐转暖,山里的物资也逐渐丰富了起来。

陆溪重新打起了猎。

这——次,她不仅——让娘俩吃饱,还——有富裕。存下来的东西,却不是为了来年过冬,而是为了攒盘缠。

她要上京,她要找秀才——

是解除了这桩婚约,二是给自己和孩子讨个公道。

日子逐渐变得忙碌起来,英哥会帮陆溪干活,懂事得不行。

直到暮春时节,陆溪才准备好要上京。

下山时,她在山洞埋下了——个火折子,还有——瓶酒。

这是猎户的规矩,她用了人家的东西,就得遵守人家的规矩。

英哥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见此也随着陆溪的动作,对着山洞拜拜,感谢这个山洞在他们母子两人最艰苦的时候,拯救了他们一命。

“娘,我们这——去,什么时候才回来啊?”英哥恋旧,下山的时候——步三回头,面上写满了不舍。

陆溪无法回答他,因为这个时候的陆溪也不知道,这——去还回不回来。

“不知道,不过有我在的地方,就是你的家。”

“嗯!”

母子两人便下山去了。

英哥在前头跑着,叫着,十分的欢快雀跃。

陆溪看着他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来。

和她刚刚穿过来相比,英哥变了很多。

以前话都不会说,胆小怯懦,阴郁自卑,现在不——样了。他变得活泼开朗,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小豆芽菜风——吹就倒了的样子。

这孩子好养活,她给了他——点活下去的希望,就迸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种向上的姿态来。

英哥很少到城镇里来,——进城后,忍不住惊呼一声,——这个也惊奇,——那个也好看,总算透出小孩子的天真憨厚来。

而陆溪则是在观察城镇上行人的变化。

年景确实变好了,潮水褪去之后,背井离乡的人就开始返回家乡。镇上的人多了起来,而且乞丐和流民也变得少了很多,呈现出完全焕然一新的面貌。

陆溪记得在原剧情中,正是今年的春闱,秀才考中了进士。

这可是光耀门楣的时候,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日看尽长安花。

秀才得到了赏赐,安顿了自己的家人,再也没有回到家乡,而作为一个高中进士的人前途自然无量。离开家乡后,没有人知道他克妻的流言,也不会有人在意,所以多的是财主员外愿意把女儿许配给秀才。

至此,秀才的人生算是走上巅峰,彻底的改头换面了。

至于陆溪……没有人记得她姓甚名谁。

秀才只当她死了,埋在了路边,他是一个丧气的鳏夫,再娶是很正常的。

所以最终只是给她立了个排位,连名字都没有,只有“陆氏”两个字。

对一般人来说,被丢弃在路边,还是那样凶险的时候,还真就只有死路——条了,奈何陆溪生命顽强,硬是撑到了现在。不仅没有死,还越活越好,所以她——定不会让原来的剧情再次发生的。

陆溪抿抿唇,然后拿着自己打猎来的动物皮毛进了当铺,卖了五两银子。还有冬天吃不完的腊肉也卖给了酒馆,卖了三两银子。

现在这个时候,二两银子足够三口之家吃——年的了,所以一共八两银子,应该勉强能撑到他们母子两人上京。

至于之后的事情,只能之后再说了。

拿到钱之后,陆溪第——件事就是带着英哥去了酒馆吃饭。

陆溪点了二两牛肉,两碗面,好好的吃了——顿!

在山上的这大半年来,有肉吃自然是极好,可是缺少主食,陆溪快——憋疯了。

英哥也是看到面条就亮眼放光,呲溜呲溜的埋头吸面条,别的事情再也注意不上。

没多久,母子两人吃完了面后,结账。

陆溪直接在这个店里住下了,过了——晚上。

第二天起来,陆溪找到掌柜,说道:“我想雇——辆马车上京去,不知道哪里有交易的行当?”

掌柜的给她指了个地方,让她去,之后就埋头打算盘,不管她了。

陆溪道谢后,带着英哥去了驿站——

问才知道,马车是不能单独雇的,——雇还得再雇个人。这样价格就是五两。

太贵了。陆溪皱眉头。

接着,那老板又说了,如果不想付这个钱,还可以直接跟着队伍上京去。人多,壮胆,也不怕山贼强盗,走一路,护一路,每个人之需——交一两银子,就有人护送他们上京去。

就和镖局差不多。

只不过,这个驿站护的不是物品,是人罢了。

陆溪在心里稍微一盘算,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合理不算离谱,然后就爽快交了钱,报了名。

她和英哥两人,交的是二两银子。

干粮自负,驿站的人只负责护送,路上的吃喝是一概不管的。

陆溪点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又问清楚了,大概是什么时候启程之后,就带着英哥去准备干粮了。

如果有厨房,自然是可以准备干粮,可如今他们身上只有这几两银子,自然只能买现成的。贵是贵了点,——如今也挑剔不得了。

陆溪买了——篮子的馒头,芝麻饼也买了十几个。除此之外,还拿了——篮子的鸡蛋,鸡蛋都是生的,方便保存,在路上如果饿了,就可以煮了吃。

除此之外,她还买了——个水囊等着装水路上喝。

东西准备好了之后,陆溪就回到了驿站里,等着下午启程。

约莫是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所有人都到齐了。

陆溪数了数人头,这——队——上京的人一共有二十来个。

加上护送的人,——共三十多个人。

乌泱泱的挤在一起,那场面看上去十足的壮观。

而这三十多个人,挤在三辆马车上。

马车除了载人,还载物,那过程什么滋味就不必多说了,难受得厉害。

陆溪抱着英哥,挤上了马车去。

好在她身形灵敏,占到了——个好位置,坐下来还算不难受的。

怕英哥一个小孩子被挤成肉饼,陆溪干脆就抱住他,不让他下来。

“你先睡一会儿,等到了新的驿站或者酒馆,娘叫你起来。”陆溪温声说道。

英哥点点头,然后脑袋——歪,靠在陆溪的胸口上,很快就响起了均匀的呼吸声。

陆溪低头一——,发现他果然睡着了。

小孩子唇红齿白,这些日子来,吃好睡好,被她养得十分白净好看。现在看上去白白女敕女敕的,就像个糯米团似的。

陆溪笑了笑,忍不住在他肉乎乎的脸上亲了——口。

小孩子香软的脸颊肉乎乎的,很弹,口感十分好。陆溪着了魔——眼,又亲了——口。

旁边的人看见了,问道:“闺女,这是你孩子啊?”

陆溪一怔,本来本能的防备起来。可一想到她为了安全,已经做了伪装,如今脸上黑乎乎的,——上去一点也不清秀,就是个朴实的、——上去其貌不扬的农妇。

陆溪点点头,哑着声音说:“是,我的娃。”

“这娃长得可真好。这眉眼,我——就觉得又灵气,今年几岁了啊?多大了?”

“七岁。”

找了可以搭话的人,那大娘喋喋不休,——路上都和陆溪说了——通话,热情得就像磕家常——样,明明两人还没认识多久。

陆溪有点消受不了这种热情,却也耐着性子听了下来。

上京要走一段很长的时间,大家以后也和邻居差不多了,如果把关系搞僵了,以后指不定会闹得多么难看呢。

陆溪含笑听着,大娘说什么,她就答什么,气氛都是十分和谐。

过了——会儿,那大娘不知道想起什么,——拍脑袋:“诶呀,怪我这个记性,缠着你说了这么久的话,都把你男人给忘了。你男人是哪个呀?我——好不好相与。”

“……”

陆溪沉默了——下,露出一抹尴尬的笑容来:“我男人……就在京城里。”

“啊?京城啊?”

“是啊,这——次就是投奔他去的。”陆溪道。

大娘是有阅历的人,她看了陆溪一眼,又——了——她怀中的孩子,犹豫了——会儿,问道:“这……你们夫妻两人,分开都多久了?京城离这儿可远着呢!”

陆溪随意胡诌了个数:“五六年吧。”

“五六年?”大娘掐着手指头数了数,好一会儿,终于数明白了,“那在你孩子没生的时候,他就上京去了呀?你当初,怎么就不和他——起去京城呢?听说京城遍地黄金,就连地上铺的砖头,都是用黄金做的呢!”——

来这大娘也是第——次上京的嘛。

陆溪笑了笑,继续胡说八道:“当时怀着身子,没方便行动,就没去。”

“哦哦哦,那倒是,那大肚子,不好走路,容易掉孩子。”大娘又——了她几眼,——张嘴继续叭叭个不停。

“对了,我这——次是去找我儿子。”大娘谈论起她的儿子,神采顿时飞扬起来,“他在京城里买了铺子,现在是个有钱人了。让我过去投奔他,过好日子去。孝顺吧?”

陆溪笑着点点头。

“你男人上京干什么去呀?”

“做生意。”陆溪眼皮眨也不眨。

好不容易大娘失去了交谈的兴趣,眼皮子开始打架起来。她便也歪着身子,靠在车上睡了过去。

陆溪也想稍微休息一下,正把脑袋靠到车上,忽然一双温热的小手模上她的耳垂。

出于警惕的本能,陆溪立即睁开眼睛,警惕的——了四周一眼。

……却不是别人,而是她的儿子英哥捏捏她的耳朵。

陆溪松了——口气,问道:“怎么了?”

英哥看了周围一眼,见人很多,他便搂住陆溪的脖子,更加靠近她一点,然后贴着她的耳朵说:“我以后也——开铺子,做生意,让娘过上好日子。”

这孩子,听到什么就说什么呢。

嘴巴太甜了,陆溪心花怒放,忍不住“扑哧”笑了——下,低声道:“好,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英哥不满道:“我说的是真的!”

“是真的是真的,我没说是假的。”

英哥这才满意了,继续搂着她的脖子睡觉。

晚上时,在路上的驿站住店,花的钱不算多,母子两人——个房间——

是晚上的时候,大娘来找陆溪,说:“闺女,我——个人在外面,害怕。不如我跟你睡一晚上吧,我们都是女人,好互相照顾。出门在外,还是要有熟人才好,我和你投缘,想和你住一间。

陆溪本想拒绝的。

因为英哥现在在陌生人面前,还是不怎么愿意说话,来到人多的地方,也会忍不住颤栗,很容易被吓到。

比如今天在马车上时,陆溪和大娘聊天的时候,英哥早就醒了。只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在大娘跟前说话,就硬是窝在陆溪的怀里装睡,装了许久。

如果有外人在的话,陆溪害怕英哥会睡不着。

也许是看出了她的犹豫,小天使英哥便靠近陆溪的耳朵,又小小声说:“娘,我们要省钱。”

意思就是,他可以接受大娘和他们住——间房。

陆溪心里无比的熨帖。

她就没见过像英哥这么懂事的孩子,处处考虑周到,还会踢她考虑。

“好,不过话可说在前头。住一间可以,——费用得平分,饭钱就各自出,——是房钱你——半我——半。”

大娘欣喜的应下来,答应了。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因为多了——个分担费用的人,陆溪的经济压力——下子小了很多。

晚上睡觉时,陆溪母子就睡在床上,大娘睡在房间的长榻上,倒是刚刚好。

夜深时,陆溪却还没睡。

她点着灯坐在桌前捣鼓。

今天去买干粮时,陆溪除了买这些吃的用的,她在买水囊的店铺里了,还买了——把匕首。

虽然交了钱,有驿站的人护送了,可是实际上,那只是一层保险而已。

陆溪谁都不信,只信自己,所以她第一个最想买的,就是防身的东西。而灵巧轻便,又陪伴她好多年的匕首,就成为了首选。

此时的陆溪把玩了——下匕首,然后拿着匕首,开始在一块木头上雕刻起来。

这当然不是在搞什么艺术品,而是在雕——把小弓,打算给英哥用,也可防身。

忙了很久,直到小弓有了大致的雏形,陆溪才停下来,吹了灯上床睡觉了。

经过了——整天的舟车劳顿,陆溪一躺在床上,困意就袭来,很快睡了过去——

夜无梦,陆溪睡得十分的好。

第二天,当阳光从窗棂出投射进来时,陆溪才睁开眼睛。

她伸了——下懒腰,迷迷糊糊间,——到英哥背着双手,站在她的床前。

这是干什么?

“怎么了?”陆溪问道。

英哥这才回过头来,抱住她的手也不说话。

陆溪以为他犯病了,拍拍他的脑袋,以作安抚。

没想到,孩子居然醒得比她还早,估模是今天在车上的时候,睡多了吧。

见到母子两人这样,大娘才笑着说:“闺女,你是不知道,刚才你还在睡觉的时候这孩子就醒了。外头有查房的人,他害怕打扰到你休息,就站着守,谁也不让靠近。我和他说话,他也不理。”

陆溪听了,面色浮现起复杂的神色来。

英哥虽然还是个孩子,——经常能在小事上让她感到感动。

如果今天早上的事没有大娘在一旁描述,陆溪怕是这辈子都不知道的。而这样的事情,只是其中——件,在陆溪看不到,不知道的时候,不知道这小孩都做了什么——

知道,最开始的时候,他还没有现在这么喜欢自己。却也能在自己极度饥饿,快要晕死的过去的情况下,把最后的热粥喂进她的口中。

陆溪抱住英哥,小声道:“娘没事,快起来洗漱吧,——会儿就——赶路了。”

英哥点点头,温顺得不行。

洗漱完毕后,陆溪把已经喝干的水囊又灌满了水,待带在身上。干粮倒是还剩下不少,所以不急着添置了。

第二天,继续上路。

经过第一天的惊奇,第二天的人们显然都变得疲惫了很多,没有昨天那样兴致勃勃,也不会拉着身边的人聊天了。

赶路,特别是长途旅程,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想到这样的日子,居然还——过上好几个月,在路上餐风露宿,他们就觉得暗无天日。

陆溪早就对此有了猜测,倒没什么好失落的。

旅途依旧进行着,没什么变化。

每天都是日复——日的赶路,像个朝圣徒——样,——步一步走向进城——

路上,翻过崇山峻岭,走过山河湖海,有些人的鞋子都快磨破了。

有马车坐的时候还好,没有马车的时候就只能走路,因为马车也——休息,不能一直做。

陆溪体质好,对长途的跋涉没有太大的感觉,就当做日常锻炼了。

本来体质柔弱的英哥经过陆溪大半年的操练之后,也比其他的小孩子健康许多。至少这种简单的赶路,已经难不倒他了。

偶尔累了,陆溪就背背他,不过孩子很懂事,基本很少会让陆溪背他,害怕她也累,坚决不给她添麻烦。

这样的旅途,大概走了三四个月。

犹记得他们出发的时候,天气乍暖还寒,还是春天,天气并没有真正的热起来。

可如今——眨眼三个月过去,日头渐渐变得毒辣,也变得炎热起来。

衣衫越穿越薄,他们这——行人,也距离京城越来越近。

陆溪知道,自己离秀才越来越近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