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 求贤令传播

随着张九章的努力,整个陈郡的行政功能开始恢复,也就是说陈郡开始从混沌恢复秩序。

时节到达,整个春耕也在张九章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推进。

哪怕是陈泽乡从起义到覆灭,再到陈郡被李适收复,这整整六个月的时间充满了血腥味。

但华夏民族用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硬是把这一切一点点的抚平。

若说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今年种田的人看起来仿佛格外的卖力。

随着屯田政策下达,所有农民都知道,今年种下的田亩只要交足红衣军五层,其他都是自己的,对比起秦朝的苛刻律法,红衣军更擅长用利益驱动着他们前进。

而且对于陈县众人来说,在这个乱世能有一口饭吃,能有一块安心种田的地方,还多奢求些什么呢。

正是经历了大秦的严苛律法,陈泽乡的骄奢婬逸,庄贾的倒行逆施,现在突然换来一个对老百姓好的李适,对底层的知足百姓来说,他们真的不敢再奢求太多了。

李适并没有自以为是的胡乱插手,而是让张九章用着他的方法来治理陈郡。

因为就算是现代,很多就算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也都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调整,更不要说古今之间惊人的时间跨度了,自己的胡乱插手,很有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所以,李适宁愿把实验性的东西先放到军队中去试验,如果真的有效,再去推广。

毕竟从古至今军队所能够享受到的科技向来是最先进的。

而军用转民用更是从古至今便是有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铁,它最先是杀人的利器,后来慢慢变成耕田农具,先进器物从军队到平民之间的推广,才是最正统的推广方式。

不过,李适这时候的大多数心思放在了平定匪患上面。

花费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建立起了预备役的六支机动部队,李适开始把他们丢出陈县,开始在整个陈郡附近扫荡起来,主要的目标就是因为战乱产生的贼寇与流民。

说实话,陈郡附近的贼寇与流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要么是秦军溃军,要么是起义军流寇,总而言之,说穿了就是受不了李适定下的规矩投靠李适,又不想要离开这片地方的人。

对于这些,李适也没什么废话,打就是了,毕竟流寇的存在实在是太威胁恢复生产了。

对于李适来说,现阶段阻止自己恢复生产的家伙们,那就把他们的灰给扬了。

而这些流寇对李适的六只战部来说,正是部队更换之后,需要熟悉战斗的经验宝宝。

至于什么阴谋诡计,想要把陈云等人给灭了,怕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陈云等人在李适看来自然不是那种绝世将才,但也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家伙。

在生死之间多走了几圈,对于危险有着本能的敏锐,就更不要说他们的战部都是一天赋战部,只不过李适希望他们在曙光战部的基础上进行衍生出属于他们定位的战部天赋而已。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有大盗的话,那李适现在就算最大的强盗祖宗了。

当然,让他们出兵清扫陈郡附近的盗匪,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每到一地,便把李适求贤令的布告给贴出去,让大家知道,自己现在求贤若渴啊!

因为祖龙做出过书同文的贡献,所以素布上用得是书同文的秦国文字。

这也算李适一种隐性挑选,不认识秦国文字的人,没有知识也就算了,有知识的话,怕也多是些顽固之人,未必认可自己这农民起义。

正因为李适派遣陈云等人扫清了陈郡周围的盗匪,让道路变得通畅,这才把自己的的求贤令向着周边的颍川郡,砀郡,泗水郡等地传播开来,否则求贤令也不过只是在陈县打转。

至于更加遥远的距离,想等李适的求贤令继续传播开来怕是需要更长久的时间了。

此刻,颍川郡的张恢手中拿着《慎子》一卷仔细研读。

在这大争之年,对法家来说有几分流年不利,因为他们的偶像商君重法,帮助秦国统一了天下。但却没办法守住天下,甚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农民起义,对法家学说是个重大打击。

而张恢是法家的传承者之一,他重新回到法家学说中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其中便有《慎子》,主张因循自然,清静而治,而不是商君重法。

而这一日,在听到李适这个陈泽乡后的继承者,不但继续高举起了农民起义旗帜,更发布了希望天下贤达之士,一同前往陈郡,进行治理的想法。

张恢想了想,感觉这也许是自己观察所谓的农民起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机会。

毕竟不论春秋,还是战国,最大也不过只是出一个盗跖而已。

但在大秦统一之后,为什么反而会出现农民起义这一种前所未有的事情,那法家对这新事务又有什么作用,这让张恢很是好奇。

张恢准备好干粮,放入《慎子》一策,背起了行囊,便向陈郡而去。

消息继续沉淀依旧还是在颍川,陈氏旁支陈禾听到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陈郡,并且向着四方贤达求教的态度,顿时忍不住的热泪盈眶,直接收拾好行囊向着陈郡出发。

在离开颍川之前,他对宗族先辈上香,尤其对其中两个牌匾三跪九叩。

这两个牌匾上留着两个人的名字,一个叫做陈相,另外一个叫做陈辛。

消息沉淀,为了躲避秦军追捕,从邓陵迁徙到上蔡的邓陵矩看着贴在上蔡城墙上的素布,以及进入上蔡后,与其他军队截然不同,对于上蔡几乎秋毫无犯的红衣军,陷入沉思。

邓陵矩沉默的看着城墙上的素布沉默了半响,粗布赤脚向陈郡而去。

总而言之,随着李适的部队清剿陈郡匪患,打通了来往道路,李适的求贤令出现在楚国的视野中,很多对农民起义有着好奇之心的,或者自认有才的人,开始向着陈县到来。

对李适来说,在这一刻才算是真正算在这个国家,发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声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