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崛起之路 第七十三章 工业教育

法国连续战败的消息传回法国,法国国内乱套了,人们走上街头,举着各种牌子,怒斥着政府的无能。只不过这些人也不想想,半年前英国国王访问之时,还笑英国人发动布尔战争没有理由呢!现在法国赤.果果的侵略,法国人民竟然觉得心安理得。两面性再一次表露无疑。

此时法国国会也在紧急地商讨着,政府人员比老百姓更理智,实力派外长德尔卡塞正在做着长篇发言,他是坚定的反德派,对德国作战是他首要目标。

“各位,我知道大家对于黄皮肤的中国人很愤怒,实话说,我也非常想将那该死的中国皇帝痛打一顿!”一开场德尔卡塞就抛开身份甚至讲了两句粗话。

“但理智告诉我现在还不是对中国人动手的时候,前些天我去了俄国,劝说俄国人派第二支舰队支远东教训一下那个嚣张的中国小皇帝,但遗憾的是俄国人并没有同意。如果我们要对中国进行全面战争,将不得不独自面对中国的局面!”

“可能有人会说,只凭我们我们法兰西共和国一国之力也能打败中国”说到这里德尔卡塞环视了一下四周,刚才有不少人想发言,就是想说这话。

“也许几年前这种想法是成立的,虽然难度依然很大。但现在几乎没有可能了……”

“中国人有什么可怕的,现在中国皇帝刚刚亲政,只要我们从外部攻下几座城市,中国内部必乱,中国皇帝不得不割地赔款!”一个很不友好的声音传来,看来此人也是对中国很了解的。

德尔卡塞冷笑道:“中国人内乱!我们不应该将希望寄托在中国人内乱上,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真的发动对华战争,我们的士兵至少要在四个月后才能抵达安南,此时中国应该在南中国聚集了不下十万军队,我们若想赢得胜利至少要派二十万军队前往,我国常备军总共为六十万,各位会同意派出三分之一吗?”

“另外如果真的决定发动战争,还是先通知在金兰湾的远东舰队快快逃离,中国舰队马上就要去偷袭了,中国海军是不会允许法国舰队会合的,而且即使会合,在实力上也不是绝对的优势,中国人对于潜艇以及驱逐舰的应用都很熟悉,虽然在坐的包括我在内都不是海战专家,但也应该明白远洋作战没有后方的情况下海战胜利的几率会小很多。而且中国方面是可以有损失的,但我们却损失不起,中国水兵素质有目共睹,那是一群对于海战经验最丰富的水兵,我不认为我们对中国的海战会取得像中国海军对俄国太平洋舰队那样大的胜利。”

“最后一点,在中国得知我们将要发动全面战争的情况下,中国人还会坐着不动吗?它必然会集中力量进攻安南,起码要把金兰湾占领或者轰炸掉,到时候我们恐怕连个好的港口都没有,连个修理舰船的地方也找不到,而且中国人也不会让我们的兵顺利的到达安南,当年日本只有两艘战列舰的情况下中国人还去拦截,我们二十万的运兵船能够平安到达安南的能有多少!”

几点说完德尔卡塞先停顿了一下,让众位议员有消化的时间,一会儿之后,斯特赛尔才又接着说道,“所以我认为现在不是对中国人报复的时候,我们要忍!”

如果吴鹏能够听到德尔卡塞上面的这几点对于两国战争的意见的话肯定会大加赞赏,吴鹏自己都没想这么多,斯特赛尔竟然想到了。

结果自然没有人再坚持派兵了,风险太大了,大到几乎看不到胜利,特别是不一定能够取得制海权的情况下,法国是一个海军大国,议员们也有不少是曾经的海军官兵,也知道现在中国海军已经今非夕比了。

吴鹏自然不知道这些,不过也马上知道了,吴鹏正在与郑立和刘家照开着小会。

“皇上,新成立的开拓农业公司要做什么!”郑立问道。

“开拓农业公司短期内的主营业务就是收购土地,先在南洋与巴西收购一些土地以及橡胶园,新收购的土地全部种橡胶树,数量越多越好,新成立的一个对外拓展部也要挂靠在经贸部,你来负责!”吴鹏解释道。

“殖民!”郑立下意识地说出口。

吴鹏一笑,“不是殖民,新成立的开拓农业公司与对外拓展部与欧洲的那些‘东印度公司’等明显不同,现在我们还没殖民地,只不过几年以后橡胶会大涨,我们赚一笔钱而已!”

“噢!”郑立不好意思地笑笑,随后又道,“皇上,这些橡胶园没有必要的武装保护恐怕不行,武装还是要的”

“这人自然,对外拓展部你组建起基础班底之后,就要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来运作,而且会有必要的武装。”这些吴鹏早就想好了。

随着汽车产量的越来越大,对于橡胶的需求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了,吴鹏可是记得后世有一个橡胶危机的,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橡胶的热卖,但几年之后橡胶涨价是必然的。想到了橡胶吴鹏也就想到了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中国国有对外产业。于是才有了对外拓展部。

解决了对外拓展部的问题吴鹏又看向了刘家照,老刘在东北搞了十几年的教育了,官一直没变,不过刘家照也不在乎这些,毕竟这是自己喜欢的职业。

“家照,现在国家大了,教育问题也重了很多,以前在辽东搞的那一套还要在全国从新搞一遍!”吴鹏笑道。

“皇上放心,现在比当年轻松了不少,起码不用为教师发愁了,基础教育的老师先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分配下去,其它地方要与行政官员一起分配。”刘家照心中早有计划。

“这就好,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没有!”这是一句典型的废话,能没遇到问题吗?

“问题也不是没有,主要是许多地方人们不认学校,刚刚在京郊建了一所小学,但上学还需要动员,老百姓不认咱们的学校,还是比较喜欢私塾先生,而且不少的私塾先生对于学校也有抵制,这是抢他们的饭碗呀!”

“看来宣传工作也要做到位才行!”吴鹏叹了口气道,看着平平稳稳地权力交接,若是一个昏君,现在就可能**三千了,但一个明君只要将某一事细察下来,问题多多。

“家照,我们还是要搞两头教育,基础教育摊子要铺的大,要让每一个愿意上学的孩子有书读,让人人都认识字,第二就是精英教育,人人都上大学这是不现实的,在现在的中国就更不现实了,对于能够来到高等学府的精英来说我们要花大力气培养,这些人虽然少,但却是以后国家发展的基础!”吴鹏再次强调到。

教育永远都是金字塔型,精英永远都是少数,只不过在中国更加明显。这也是吴鹏既想提高全民素质又想多一些尖端人才,两者平衡的结果。

“皇上放心,我明白的!”

“皇上,还有一个问题!”本来刘家照要走,但又想到一问题,回身道。

“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教材是在改革区多次改版之后的,一下子给这么多人用是不是太过于超前了!”刘家照笑着说道。

这倒是个问题,书中的很多思想与平常人们教导的并不一致。

“我觉得没什么可改的!”吴鹏思索着,语言、数学、历史、地理……有什么可改的,除了地理其它的都是事实,而地理吴鹏也不需要改。

**********************************************

(不好意思,发晚了,单位加班还不加钱,你说烦一烦,大过年的!哥们连回老家的票还没买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