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崛起之路 第五十三章 骑兵冲锋

所谓的背负式炮塔就是将两个炮塔分布在不同的层面上。目前战列舰的炮塔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但随着主炮数量的增多,在有限的空间内摆不下数量太多的火炮,于是吴德章等人就想到了将相临的两炮塔分层级放置。将前后第二次序的主炮位置提高,最前面的主炮是安装在甲板上,后面的主炮安装在炮台上,离远了看就像是第一座炮塔背着第二座炮塔。如此设计能够有效地利用舰船的空间布置更多的火炮。

这两年吴德章虽然没有造多少舰船,但却没少花钱,别的不说,那艘验证舰可没少验证新东西,吴鹏不催促他不代表吴鹏不关注了。以吴鹏的判断吴德章也应该来找自己了,果然今天提了,也算在意料之中吧!

虾蟆塘的战争还在继续,现在中国军队在此已经集结完毕,简单的阵地也已经修建了起来,不过一直以来,双方都在增兵,小部队的战斗有,但大部队都没有动,李忠在分析了双方的形势后,采取了一个大胆的策略,分兵从三面将俄国人围了起来,如此分兵将士们反对的声音确实不少,但李忠坚持如此。

不过俄国人也不是傻子,只要他们集中兵力于某一面,就是他们的兵力优势期,这个机会决不能浪费了。

库罗帕特金亲自来到虾蟆塘督战,虽然人数上俄军比中国军队在虾蟆塘的正面人数略多一些,但就装备而言明显的中国军队占优,而且是全面的优势,中国军队迫击炮、轻重机枪都有装备,而俄军只有不到三十门的火炮,而且炮弹也严重不足,机枪更是一挺也没有,唯一的优势就是有几千骑兵。

18日,俄国人的反攻首先由骑兵发动,步兵跟随着骑兵,此时中国陆军的火炮还没有完全运抵,炮兵阵地的工事也很简单。正是发动反攻的大好机会。

哥萨克骑兵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了,大名在外,中国陆军也有少量的骑兵,但已经不再作为一个主要的兵种了,更多的是执行特定的战术,比如远距离机动突袭等。现在陆军的大佬都是从甲午之战开始窜起的,他们的第一次的战斗就是火炮至上,而这种火炮压制理论已经在陆军中根深蒂固了,战术一般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的。这种理论在这个时期不能说不好。但总归前卫了些。炮火压制是好,但对于后勤的压力也是巨大的,现在别看在边境上,毕竟也是近距离作战,而且还有铁路,以后远离根据地作战再用这种战术就有些奢侈了。

“炮火注意提前量,骑兵速度快!”目前最前沿的是十八师,师长叫马军,就是在九连城枪杀日本战俘的那位团长,现在已经混成师长了。马军大声的下达着命令。部队虽然平时训练过,但实战中对付骑兵还是第一次,骑兵的快速突破能力太强了,只要突破了,自己的阵地就可能失守,与后面冲上来的俄军朝廷白刃战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哥萨克骑兵的服役年限很长,最长的可以达到三十年,也就是说从十几岁开始服役,到近五十岁才退役,若是有足够的寿命,哥萨克整个生命就是一部军队史。他们是专为战斗而生的。

此刻俄国的骑兵已经开始冲锋了,三千骑兵就像一阵旋风一样,不过两军相隔还很远,足有一千米,不在枪的射程之内,但火炮却是可以的,虽然炮师并没有全部到达,但凭借着迫击炮以及已经到达的炮兵火力也足够凶猛。随着俄国骑兵的冲锋,中国军队也是万炮齐发。掀起了一股钢铁风暴,击杀了大量的骑兵,但骑兵的速度太快了,一千米的距离只是眨眼的事情。

进入到四百米的距离之时,轻重机枪以及步枪的声音顿时大作,目前二七式轻机枪已经生产出了两百多挺,全部部署在东线,重机枪就更多了。

“准备白刃战,掩护机枪阵地!”马军大吼着下达命令,之前一直不重视的骑兵在战场上的突击作用显露无疑,一旦阵地被骑兵冲散了,面对后面跟进的俄国士兵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来。

俄国骑兵不断地倒下,不过仍有大量的骑兵快速前推进着。每个骑兵不仅配备有马刀,而且还有马枪,是俄国步枪改造而来。能够到达阵地前沿的有五百骑左右,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量了,这些骑兵的作用不是杀敌,而是冲进来就行,只要能够拖住中国军队掩护自己的步兵近前就是胜利。

随着俄军突入十八师阵地,战士们有些慌乱,不过其中还是有不少老兵的,特别是各级军官,而且中国军队的步枪之上同样配备着刺刀,为的就是这种情况,经验丰富的在近距离上首先击杀马上的俄国士兵,不过大多数士兵还是三五一伙的进行短距离的刺刀战,如此短的距离上很多人用的并不是举枪瞄准,更多的是出于本能的挥动着刺刀。

不过机枪兵却基本上没有动,面对着俄国步兵的冲锋,机枪是最重要的武器,不管老兵还是新兵,都有意识地保护机枪兵不被冲入的骑兵击杀。

尽管中国军队抵抗的很顽强,但骑兵冲入后还是把阵地上搅乱了,除了炮兵阵地之外,其它地方一片狼藉。这也严重影响了阵地上对于俄国冲锋士兵的有效阻击,面对着俄国人的突击,前面士兵死伤严重,不过俄国人死伤更重。

不过随着五百名突入阵地的俄国骑兵被战士们击杀,火力一下子又猛了起来,冲到最前面的俄国士兵已经到了距中国阵地一百米的距离上,这个距离也是机枪的高杀伤区,摆好阵势的中国陆军是最喜欢对方冲锋的了,这一百米的距离绝对不是俄国人所能逾越的。

在后方的用望远镜中看到着这场战斗的库罗帕特金在看到自己的骑兵突入中国军队阵中之时心中大喜,不过片刻时间,中国军队在解决了骑兵之后,火力猛增,再攻下去只能徒增伤亡了。

在留下了近两千具尸体之后,俄国人终于退却了!

“先不要忙着清点伤亡,命令第十二师急行军绕过虾蟆塘直接堵住虾蟆塘逃回海参崴的退路,另外全军所有轻机枪全部调拨给十二师,立即执行!”战斗刚刚结束,李忠就命令刚刚赶过来的十二师不作停留,直接前去堵截俄军。正面中国军队人数之所以就么少就是因为李忠已经把部队分开了,现在虾蟆塘已经有四万俄国人了,李忠怕夜长梦多,还是围起来实在一些。

“总指挥,您认为俄国人要跑!”马军是来向李忠汇报的,却听到了李忠的命令。

“骑兵已经被打散了,虽然还有一定的规模,但要想发起像刚才的冲锋已经不可能了,这一仗的虽然短,但我怕库罗帕特金害怕,特别是那个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他内心恐惧必然调所有的军队回海参崴,集中力量防守海参崴。这个举动虽然动机是因为他怕死,却也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所以决不能让虾蟆塘的这四万俄军回去!”李忠斩钉截铁地道,现在海参崴城内正规军只有两万了,虽然阿列克塞耶夫又临时征调民兵与警察部队,但战力差的就多了。

李忠如此决定也是看出了俄国人没有炮火的原因,俄军是有火炮的,但炮弹严重不足,阿列克塞耶夫把兵派了过来,但弹药却没有及时供应,再说了,海参崴弹药也不多。

“总指挥,俄军还有几万兵马,我们兵力并不占多少优势……”马军与李忠也相熟,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了出来。

“正面炮兵马上就要到位,至于十二师嘛!虽然任务有些重,要面对着几倍于自己的俄军,但十二师是装备轻重机枪最多的部队,在俄军没有强力火炮支援的情况下想要突破难度很大,只要他们占住了位置就是胜利,而且在俄国人向十二师发动进攻时,我们也不能闲着。最关键的是皇上又调来了两万援军前来,估计后天就到了!”李忠踌躇满志地道。

更多到,地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