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甲午风云 第六十二章 大战之前

两天之后,海军舰队归来,可以说是战果辉煌。打掉横须贺,轰掉大阪,而且还把江田岛的海军学校给轰了遍,吴鹏表示很满意,同时也把战果给李鸿章通了个气。海军舰队在必须的补给之后又上路了,这一次仍然到日本外海去,目前的海军四艘军舰都不适合打海战,自设计之初就是远洋袭击舰,所以绝不能躲在港内,在日本外海机动作战。

至此,甲午战争已经完全转变,日本海军由于横须贺的被炸,剩余的有作战能力的军舰只适合用于近海防御,北洋海军短期内也没有远洋作战能力,海军已经彻底沦为陆军的附庸,战争主要集中到了朝鲜,准确地说是到了鸭绿江岸。

袁世凯率清军退出平壤之后,由平壤到鸭绿江又组织了多道防线,不过随着日军的到来了只是略作抵抗就再次撤退,在平壤抗击了日军十多天,朝廷又没有援兵,战士们情绪低落。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到了七月下旬,清军陆续渡过鸭绿江回到辽东。统一划归老将军宋庆指挥。以九连城为总根据地,布防在鸭绿江沿岸。

日本人的大部队到了八月中旬才集中到了鸭绿江边,原来在攻击平壤之时,朝鲜就已经有了五万日军,大东沟海战结束之后,日本大本营又加派了一万多人,现在总兵力达六万多人,大部分到了鸭绿江北侧的义州。不过过程却是艰难的,因气候恶劣,日本的作战物资都是一部分由舰队运送到仁川,还要防备着刘海舰队的偷袭,而且从仁川到鸭绿江的路并不好走,驮牛死亡甚多,辎重运输极为困难。物资运不走,粮草供不上,日军天天四处搜捕逃避的朝鲜百姓充当民夫,并强征马牛,这才勉强到了义州。

这支军队的总指挥官就是山县有朋。

此时,山县有朋驻义州城中坐镇,他是一个狂热的扩张主义分子,在日本扩张主义分子中间有一句流行一时的口头掸,就是“饮马于鸭绿江”。丰臣秀吉当一五九二年日本军队进占平壤时,一度得意忘形,不可一世,进而谋划要在第二年打进中国,并攻占北京,迁日本国都于此,将其周围十县“贡圣上(天皇)御用”。丰臣的狂想虽然幻灭了,但山县有朋却想实现丰臣的未竟之志。山县并不满足于“饮马于鸭绿江”,他脑子里想的是一个“大韬略”,即计划先略取盛京,然后进行直隶作战,并攻占北京。他在义州的统军亭上想象着渡鸭绿江作战的情景,并挥毫书七绝一首以言志:

对峙两军今若何?战声恰似迅雷过。奉天城外三更雪,百万精兵渡大河。

虽然海战的结果对于日本并不利,但他仍没有改变他心中的大韬略。

“敌军以九连城为总根据地,伸其左翼于虎山及长甸城,张其右翼至安东县,在鸭绿江沿岸有炮寨垒营数十,几百面军旗随风飞翻,看来总数不下两万人。”先锋团长向着山县汇报道。

山县听着汇报沉思着渡江方案。而在鸭绿江的对岸也有人正在讨论着。

“军长,你怎么来了!”说话的正是李忠,渡江之后他并没有直接回鞍山,而是随着宋庆的分配来到了这个名为虎山的阵地上。此时他旁边的一人正是黄立三。

“来探探日军的虚实!”黄立三道,他探虚实是其一,在凤凰城憋不住了才是真的,他也率了三百人来助战,被宋庆直接分配到了虎山李忠这里。

“军长,这日本人没啥虚实的,枪法一般,只不过有一股不要命的拼劲,只要顶住第一波进攻,没有了士气,也是一枪两窟窿!”这些天没少和日本人打仗,李忠也模出经验来了。

“那你觉得这次日本人能不能突破这鸭绿江防线!”黄立三对于李忠也很是喜爱,并不是李忠与吴鹏的关系亲密,而是李忠确实机灵。

“军长考我呢!”李忠心中暗道,不过却也暗自得意,“这防线太长,我军不可能面面俱到,若是我来指挥的话,先于一部分在我军防御的薄弱处,比如安平河口,然后再大部队正面抢渡虎山配合已经渡过的小队,虎山可破!”

黄立三点着头,竟然和他自己想的一样,孺子可教!

“日本人也许真的如你想的这般,现在日本人兵多,而清军兵少,且士气低落,此战败局已定。若是日本人渡过了河,不要恋战,别人撤退你也要撤退,你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从虎山撤退后,退到其它布防地,一定要靠近炮兵阵地,清军在这一侧一共有火炮六十几门,日本远来,必无多少火炮,这些火炮绝不能落入日军之手!你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炸掉火炮!”黄立三命令道。

“是!”李忠答道。

下面情势的发展果然如黄立三所说,日本人很快就攻了下来,而且攻势猛烈,李忠所部这一次并没有拼命抵抗,随着大部队溃退。

此时李忠把七百人兵分两路,自己带三百人入九连城,另四百人急行军入安东县,目的就是在军队战败之时不惜一切代价摧毁火炮,不过令两路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任务完成的了太过于简单了,九连城与安东县的清军早已经在日本人攻下虎山之时就已经溃退了,这一下,不仅火炮被炸掉了,连同炮弹,留下的枪支都被炸掉了,三万多枚炮弹,四千多枝枪,可把战士们忙坏了,另外还有四百多万发子弹,战士们已经来不及清理日本人就已经来了。

张家堡是凤凰城东南的一个小村镇,不过现在这个村镇已经没有人了,所有的人都已经迁入了凤凰城,早在两个多月前吴鹏就已经把战场选在了这里。而且在清军退过鸭绿江时也把军队秘密开到了这里,这一次吴鹏在这里驻扎了四万军队,黄立三任前敌总指挥。

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肯定不能不被人发现,吴鹏也是先与宋庆打好了招呼,不过宋庆也不知道这里到底驻军多少,只知道这里有一支皇帝的新军驻扎。

虎山之战后,宋庆、袁世凯、聂土成、吕本元、孙显寅等皆退至凤凰城。准备在凤凰城组织士兵再与日兵一战。不过黄立三早早的就回到了自己的指挥部,就连李忠了回来了。

“报告,抓到了个旧军军官,叫袁世凯,求见总指挥!”门外卫兵报告。

“袁世凯,他来做什么!”此时指挥部内不光黄立三一个人,李忠也在,还有几个师长都在。

“让他进来吧!”黄立三道。

“在下袁世凯见过储位将军!”袁世凯进来一拱手道。

“袁大人不必多礼,在下黄立三,请坐!”黄立三道,因为黄立三并没有让其它人出去,所以几位师长也并没有出去,还是在这里呆着。

“袁大人,你怎么来了!”房间里就李忠与袁世凯认识,于是李忠道。

“袁某这一次来一是拜会一下各位将军,二是袁某一事不明想请教一二。”袁世凯道。

“哦!袁大人有事请说!”黄立三道。

“是这样的,日军不日即将进攻凤凰城,将军不如入城共守,为何把兵布于城外呢!”

“这个……,我军不习守城,比较习惯于原野的阵地战,而且我军在外,与凤凰城中兵士也能够形成犄角之势。”黄立三一笑道。

袁世凯听了也不好说什么,他扫视着房内的众将,这些人年龄最大的三十出头,很多都是二十多岁,还有如李忠这样刚刚二十出头的年青人。

“年青人果然是年轻呀!对面可是来了六万日军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