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甲午风云 第五十七章 历史转向

先来比较一下北洋与日本舰队的优劣。

北洋舰队,如果从军舰新旧、航速等方面比较无疑是日本占优,但定镇二舰的高防护,大口径火炮却是日本比不了的。

谨从火炮技术本身分析,北洋舰队装备的100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共58门,日本联合舰队装备的则多达104门,北洋舰队装备的大多是射速缓慢的旧式架退炮,射速一般在4、5分钟1发,日本舰队则拥有67门120毫米、150毫米口径的速射炮,射速在1分钟4、5发。

从弹药质量上,双方不相上下,都是装填无烟的开花弹,由于此时的北洋水师所用炮弹都是吴鹏提供的,所以不会出现实心弹,也不会出现打中了不爆炸之说。而且北洋水师火炮的口径总体上偏大,要么打不中,一旦打中一发,就够对方受的,特别是定远与镇远二舰。

最后是双方水兵的素质,这一点上在战前很难作出判断,不过后世的经验来说,北洋水师水兵的作战素质远高于日本水兵。在这一点上吴鹏都看走眼了。

再把目光转到战场上来,此刻“定远”舰右侧主炮台上腾起一团白色烟雾,同时一门火炮发出了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紧接而来的是巨大的震动,重达30余吨的大炮被巨大的后座力缓缓推向下炮架的末端,整个炮台笼罩在了呛人的烟雾中。一颗292千克的钢铁弹头,以500米/秒的初速,旋转着飞出炮膛,杀向远方的日本第一游击队。“定远”,这艘中国近代海军最具威力的象征,一度被誉为亚洲第一的强大铁甲舰,在默默沉寂了九年后,终于等到了体现她价值的机会。

“定远”舰射出的第一颗炮弹,呼啸着从日本第一游击队上空掠过,落在距离领队舰“浪速”左舷仅数百米处的海中,激起冲天水柱。

与日本海军大量装备的新式大口径速射炮相比,北洋海军采用的旧式架退炮的操作更显简单。四千多米的距离上,误差一百米,这第一炮也体现了北洋水师水兵的价值。

以旗舰的动作为号令,北洋舰队各舰相继开火射击,天空中开始滑出道道轨迹,钢铁炮弹啸叫着飞向日本舰队,然而各舰并没有都仿照旗舰集中火力炮击日本第一游击队,而是散乱地各自为战,射击各自认定最为合宜的目标。日本联合舰队由于战前依据自身速射炮射程短的特点,制定了必须到达三千米距离才能开火的战术指令,因而面对着北洋舰队的炮火攻击,依旧以侧翼大面积暴露的队形在默默航进,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为了尽快通过北洋舰队舰首重炮的射击区域,运动到右翼展开攻击,而下令舰队编队航速提高至14节。但是紧随其后的本队却依然慢吞吞地前进,一游和本队之间渐渐出现了一个大缺口。

此时北洋舰队各艘军舰上士气异常高涨,炮台上异常忙碌,装填、发炮此起彼伏,抬着炮弹的乐童和水兵在甲板上四处奔忙,提督丁汝昌依旧稳稳地站在“定远”的飞桥甲板上,手持望远镜观战。落在日本舰队四周海中的炮弹,不断激起阵阵水柱,不久,日本本队末尾的一艘军舰被击中起火,迸射出熊熊烈焰,顿时北洋舰队上空充满了雷鸣般的欢呼喝彩声。

这段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在日本海军官兵眼中仿佛是进入了炼狱一般,面对北洋舰队极具威慑力的大口径火炮攻击,在战场特有的噪声、烟雾环境中,缺乏太多经验的日本舰队,还要面对必须等到合适距离才能开火的战术指令,精神压力之大是可以想像的。

位于联合舰队本队第一位的旗舰“松岛”号在距离三千五百米时,终于无法按捺紧张的情绪,开始向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射击。

“松岛”号穹甲巡洋舰,是日本海军3艘“松岛”级军舰的首舰,由于这3艘军舰采用著名的“日本三景”“松岛”、“严岛”、“桥立”的名称作为舰名,又被称为三景观舰,简称三景舰。

这级军舰是1887年,日本政府为对抗克制当时日本海军的假想敌——中国海军最强大的战舰“定远”级铁甲舰,特别发行海军公债而建造的“‘定远’克星”。三景舰的设计,由当时受聘日本,风头正劲的法国舰船设计专家白劳易提出和担纲。在当时,想用价格较低廉的军舰战胜铁甲舰,理论上只有一种船型具有这种可能性,即小船架大炮的蚊子船。然而蚊子船由于适航性差,无法在海况多变的大海上作战,白劳易提出了一种加大船体、增强航海性能的穹甲巡洋舰,实际上就是放大了的蚊子船。

随着距离的拉近,中日两国军舰渐次展开交火,甲午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相对于北洋海军采用的便于发挥冲击近战战术的犄角横阵,日本联合舰队编列的是简单的单纵队阵型,两队的阵形不同,但并没有优劣之分,北洋主炮威力大,且为架退火炮,选择横阵能发挥主炮威力,而日本均为速射炮,多在侧舷,纵队阵形更适合。

现在再说说北洋舰队火炮与日本速射炮的区别,北洋水师用的大炮主要是架退式的老式后膛炮,炮弹弹头和发射药还需分开装,发射一次就需清理炮膛。而且发射药包的量的大小也能决定射程,因此炮手的经验很重要。

速射炮就是安装制退复进机的管退式火炮,使用的炮弹也是一体化的,发射后直接扔弹壳就行,不需要清理。(因此看过甲午风云的书友要注意了,致远舰上不可能出现弹壳,当然这部电影错误的地方不止一处。)

穿过北洋前方的日本四舰猛扑向右翼的超勇、扬威二舰,第一游击四舰在穿过北洋舰队前方时高千穗、秋津洲两舰分别被击中一弹,都起了大火。不过战斗力并未影响多少。

超勇和扬威虽竭力抗击,但舰龄达十三年以上的超勇、扬威毕竟不敌号称“帝国精锐”的第一游击队,到达中午时分时,“超勇”舰中弹甚多,最后一弹击穿舱内,引起大火,由于“超勇”舰是木质舰身,舱内起火无法施救,管带黄建勋落水后,“左一”鱼雷艇驶近相救,抛长绳援之,不就而没。这是大东沟海战战死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扬威”也遭遇到了始料未及的猛烈攻击,军舰上的中国海军官兵们没能想到,日方的火力竟然会有如此之强。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船壳板就有多处被洞穿,很多官兵倒在了血泊中,军舰内部的一些部位已经燃起了可怕的火焰。然而处在绝对劣势之中的“扬威”舰并没有退缩,在管带及各部位军官的激励督促下,坚持着既定的航路向前航行,弹雨纷飞中,舰上官兵各就岗位,用着仅有的几门火炮,顽强地向强敌进行着还击。距离最近的友舰“靖远”、“来远”也奋力向日本第一游击队射击,支援身旁的战友。

11时30分,正在“浪速”舰装甲司令塔内观察海战情况的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突然感到舰体发生一阵剧烈震动。由“扬威”号射来的一颗10英寸炮弹准确命中了“吉野”舰的后甲板,堆积在甲板炮位附近的一些弹药被引爆,爆炸声接连而起,海军少尉浅尾重行与四等水兵牛岛喜太郎当场毙命,一等水兵松平大次郎等9人受伤。日本联合舰队为了保证速射炮在战时能不间断地高速射击,与北洋舰队一样,预先将大量的弹药堆积在炮位附近,以减少弹药补充的时间,然而这种希望最大程度发挥速射炮威力的做法,势必会带来弹药被击中后连锁爆炸的危险。目睹日本海军新锐的先锋舰中弹起火,“扬威”,以及邻近的“靖远”、“来远”等舰上,都传出了欢呼声,水兵们纷纷击节称快,信心百倍地准备下一发的射击。

几乎在“浪速”舰中弹起火冒出黄烟的同时,日本第一游击队的“高千穗”上也冒出了黄烟。“高千穗”舰右舷后部的一间军官舱室中弹,炮弹横扫了室内的物件后穿越而过,在舰内的穹甲甲板上炸响,爆炸产生的破片给76毫米的穹甲甲板留下了三个大洞作为纪念。管理弹药库通风机的三等木工荻原十次郎被弹片击中月复部,肠子蠕蠕流出体外,倒毙在鲜血淋漓中。堆积在中弹舱室附近的几颗装填下濑火药的炮弹被引爆,燃起了大火,更为可怕的是,地板上通向弹药库的开口居然是敞开着的,火焰顺势而入进入弹药库。

“轰!”一声惊天巨响,“高千穗”像一颗炮弹一样爆炸了,舰体整个解体,连船员的尸体都看不到了,或者说各处都是。几分钟后,高千穗号沉没。

此时若是吴鹏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肯定会欣喜万分,自己的到来终于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无烟火药终于发挥了应有的威力。

不久,第一游击队后续的“秋津洲”、“筑紫”也接连中弹。“秋津洲”舰右舷的5号速射炮被击中,炮盾上炸出了一个破口,并迅速起了大火。“筑紫”舰的情况稍好,舰首主炮塔下方的水线带附近被洞穿,引起了少量进水。

一时间,仿佛历史的天平将要偏向北洋舰队。

***************************************************

(喜欢的书友投张票吧!谢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