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妖,戏说,绝世阴人之宗爱

【戏说南北朝】专题系列转载于起点专栏,逆风之蓝泪!

那是一个最嗨的时代,乱国出英雄!

那是一个最丧的时代,正史一笔过!

真要是裴松之重生的话,

呸,我才不注释三国志,

尝,南北朝方是我的菜!

南北朝有那么一个人,叫宗爱。

北魏的宫廷里,鬼影幢幢,上演着一部部恐怖片、悬疑片、惊悚片,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而这次的主角,却是一个tj,宗爱!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宦官,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太子太师、中秘书,封冯翊王。

堪称史上第一疯狂!

宗爱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弑杀两位皇帝、一位太子的宦官!在他执导下,自导自演了三场血案!

堪称史上第一狠!

第一血案:太子奇怪死了

宗爱出身低贱,因为犯罪被阉,送进宫中。他干活麻利、头脑灵活,又长得慈眉善目,对同事很客气,在领导面前很谦恭,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上上下下都喜欢他。但实际上他是伪装者,面具的背后是阴险、邪恶、狠毒。

一日,拓跋焘外出打猎,带了一批太监,宗爱也在中间,把一切安排妥妥帖帖,恰到好处。拓跋焘看他反应敏捷,做事周到,是个不可多得的奴才,于是提拔到自己身边。宗爱施展浑身解数,把皇上的每个毛孔都伺候得舒舒服服。拓跋焘一离开他,就觉得全身不爽,到处疙疙瘩瘩。最后升他为中常侍,负责照料拓跋焘的日常生活。

宗爱仗着受宠,为非作歹,大肆受贿,培植私人势力。

太子拓跋晃手下有两个得力干将叫仇尼道盛、任平城,看不惯这个小人得志的“死太监”。

宗爱担心他们抖出自己不法的罪行,恶人先告状。拓跋焘正在南征,没有仔细审查,便把两个人处死。太子东宫的大批官属一个接着一个被牵连出来,全部关进大牢。拓跋晃感觉“大网”越收越紧,高度恐惧,越想越怕。451年六月,也就是拓跋焘回到京城的三个多月后,太子被吓死了,只活了24岁。

这是比较流行的说法。

太子的死还有另一种说法。拓跋晃本来就和父亲有矛盾,拓跋焘南征的8个月期间,太子偷偷做了两件事:1、扩充东宫军队;2、与拓跋焘的妃子们**。

第二血案:拓跋焘奇怪死了

太子死了以后,拓跋焘想到20多年的父子感情,后悔不已,心情很不好,天天喝酒,喝醉了无缘无故地发火。

宗爱心惊肉跳,伴君如伴虎,自己又是撺掇人,迟早有一天会给喀嚓了,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

452年年初,拓跋焘一次打猎,晚上疲惫不堪,喝了大量的酒,醉得不省人事。宗爱把左右都骗了出去,和一个心月复太监用枕头闷死拓跋焘。御医在宗爱的收买、恐吓下,经过“鉴定”,给出的死亡原因是:劳累过度、心力衰竭!

第三血案:继任皇帝又死了

拓跋焘死得太突然了,谁来做接班人?

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有:1、太子的儿子,就是嫡皇孙拓跋;2、皇三子东平王拓跋翰,声望很高。

宗爱都不想立,因为他得罪过拓跋晃,害怕拓跋将来复仇;又和拓跋翰不和。他和拓跋焘的第六个儿子拓跋余私交最好,所以宗爱封锁了拓跋焘已死的消息,悄悄召拓跋余入宫。

然后,他假传皇后(拓跋焘的老婆赫连氏)的诏令,召集大臣们到宫中开会,他在宫门内埋伏了30多名宦官。

大臣们毫无防备,先后来到宫中,一个个被宦官们抓了起来,反对宗爱的几个重臣都被乱刀砍死,拓跋翰也被搜出来处死。

拓跋余踩着满地的血迹登上了皇位,宗爱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冯翊王等,掌握了朝廷大权,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王的宦官。

拓跋余知道皇位来得不正,为了收买人心,大肆赏赐“封口费”,一个月就把国库的钱花光了。

他纵情声色、游乐无度,很少问国家大事。宗爱自认是皇上的“大恩公”,又喜欢揽权,于是一手遮天,专横跋扈。被一个太监爬到头上拉屎撒尿,正常男人都受不了,不少大臣劝拓跋余:宗爱这样下去会变成赵高,你难道想当秦二世吗?

拓跋余惊醒过来,这个“慈祥老人”就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利齿离自己脖子不远了。于是他偷偷召集一些心月复,商议废了宗爱。

皇宫周围已布满宗爱的密探,消息泄露了出去。宗爱气得要命,你无情,不要怪我无义。这一年九月,拓跋余一天夜里心血来潮,出城去祭祀拓跋的庙宇,周围带的人很少,宗爱命令宦官贾周等人把拓跋余刺死,这个皇帝在位只有7个多月。

这三场血案堪称一绝!也为宗爱奠定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狠第一疯狂之地位!

戏问:

1、宗爱还导演了多少宗不为人知的血案?

2、跟韦小宝相比,谁的牛皮吹得更厉害?

3、宗爱是怎么成功上位的?

戏说:

《妖女乱国》中,自从蓬莱一宴,小太监宗爱开始漫漫上位人生路,其吹牛皮能力和心计城府之深可见一斑。

至于,在宗爱的人生中,除了上面出了名的三宗血案,还直接和间接引发了多少其他血案,还有他的牛皮能力到底能高到什么程度,我就不方便剧透了,各位看官请收藏关注《妖女乱国》吧,戏太多,还在连载中,想剧透也剧透不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