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您在吗?”
屋外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沈昭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脸庞,“你是什么人?”
屋外的女子道,“奴婢是郭家的家生子,老太爷说公主只身一个人在这里多有不便,便让奴婢来照顾公主的。”
沈昭淡淡的道,“哦,那你先去打点水送进来吧!”
女子道,“是公主,奴婢这就去。”
“对了,你叫什么?”
“奴婢名叫秀珠。”
沈昭点了点头,“知道了,你先去打水来吧!”
等秀珠打了水进来后,她才算是真正的见过沈昭的样貌了。
秀珠由衷的赞叹道,“公主,您真漂亮。”
沈昭淡淡的笑了笑,脑中依然还是那个梦,那个有可能是自己和另一个男子的梦,他到底是谁?他又在哪里?
为什么周围的人,没一个提起来的呢?
“公主?”
秀珠看沈昭半天没动,似乎在想什么,于是出声喊了一句。
沈昭回神,“哦,还有事吗?”
“那个,三公子和五姑娘都过来了,他们如今在正厅上呢!”
“原来这样啊!行,你先去奉茶,告诉他们一声,我收拾好之后立刻过去,你就不用伺候我了。”
秀珠只好离去,沈昭则快速的收整自己,暂时将脑中那些思绪抛开,她来到前厅,看到郭宝腾和郭春萍,见两人神色凝重,尤其郭春萍,她眉头紧皱,神色间有些许的慌忙,不知所措的样子。
“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沈昭没等他们开口便问道。
郭宝腾道,“五妹,你说吧!”
郭春萍深呼吸几次说,“公主也该知道,今天我进宫去请安了吧?宫中的人很多都奇怪,是皇,太后站出来说明了当初的一切。”
“太后还为了今天的澄清,特意请了许多贵女入宫来。”
说道这里郭春萍停顿了一下,想起宫中那些人,背着太后时说的话,她就觉得不寒而栗,这些人,表面看着光鲜亮丽,怎么那么嘴毒?
沈昭看她的样子就猜到了大概的事情,“所以她们如此迫不及待的想看你的笑话,就在宫中,就把定王的事说了?”
郭春萍一愣,“是,公主聪颖,的确是。”
沈昭道,“你要知道,咱们如今策划的事情可以算的上是谋反了,倘若成了,那你注定会是大齐未来的皇后,如果像今天这样的场面,你都受不了的话,日后你如何守得住这皇后的宝座?”
“况且,你不要以为,大不了你也不去争宠,反正你的郭家的人,定王再如何也不会无故就废弃你。你更不要天真的以为,只要你生下嫡皇子就可以安稳的守着孩子过一生了。”
郭宝腾一愣,“公主,我五妹她到底才回来,还请…”
“三公子,你要知道,有些话如果我今天不跟她说明白了,日后她会如何?你不要因一时的心软而毁了她的一生!还有,倘若她一直这样柔弱,她如何做成这次的事?三公子,你想过如果定王活不成了,那你们郭家将面临的是什么后果吗?”
郭宝腾垂眸,他怎么没想过?
倘若这次的事是五妹闹出来的,无论在道理上还是在孝义上她都没错,也不会牵连到郭家任何,但这是对其他人而言的。
诚惠帝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他岂会不憎恨这次闹事的人?
哪怕五妹并没有错,他依然会责怪她,进而对整个郭家都怀恨。
祖父说的不会牵连,只是在这件事上不会牵连,并不是日后诚惠帝会不会找郭家的麻烦!
见郭宝腾不说话了,沈昭继续对郭春萍说,“知道这个世上最可怕的地方是哪里吗?是后宫!战场之上虽是鲜血淋淋,硝烟不断,可那都是看得见的,但后宫之中的鲜血和硝烟,却是看不到的。”
“今天也算是你提前见识一些这些的真面目。她们如今不过是出于小女生的嫉妒心理,虽然你并不是那个在宫中长大的人,可你毕竟是大齐先帝亲口订了亲的,定的还是定王。”
“听说先帝在世的时候,最疼爱的就是定王,能把你许给定王,说明你有过人之处,不论你是否真的有,她们就是这样认为的,这么多年来羡慕的有,嫉妒的有,甚至嫉妒的比羡慕的多多了。”
“我还听说,你三姐在宫中的做派,可不算低调啊?”
郭春萍沉默,是啊,三姐连自己都怼,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沈昭道,“所以她必定惹下了不少嫉恨,如今却被告知你才是真正的郭家五姑娘,你想想她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加上如今定王的处境,和城中的这些流言,你认为她们对你,又能客气得了吗?”
郭春萍一愣,想了想后道,“是啊,原是我多想了,又太过在意了,我就是…”
她也不知道要怎么说,明明当着太后的面时,她们个个端庄贤淑,知书达理的样子,和她也亲切和蔼的说着话。
可太后身子不舒服,说了会话,她就让自己跟姑娘们离开了,然后她去歇息去了,自己和一众闺秀一路出了太后的宫殿慈安宫。
当时她们也没说什么,看着还是跟太后在的时候一样。
可是等出了慈安宫,她们立刻就变了嘴脸。
原本三五成群的,放佛立刻扭成了一条绳子一般,一个人开始说其他人就开始附和,不但将她说的一文不值,还将定王直接定罪了。
在她们看来,这件事就是定王做的。
是定王不顾自己有亲事在身,派人以诚惠帝的名义去求娶大周的公主,也是他不顾两国邦交,不顾百姓死活,求娶不成将公主绑了去!
甚至她们中有一个姑娘说,定王就是死有余辜!
她记得那个姑娘,她是成翰林家的嫡女。
虽然她刚回到齐鲁,可对成翰林的嫡女成琳也是有所耳闻的。
听说成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人更是与人为善,经常施粥舍财给穷苦人,逢上天灾**的,她还会主动拿出首饰来捐献。
她的说辞是,她虽没有多少财物,但凡她能尽一份心力绝不尽半份,哪怕是一个馒头,只要可以让一个小孩子温饱,她都很高兴。
她说,就算只能救下一个受灾之人,那她也会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