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刘靖瑶的暗示让一号大人物稍微放松的神经再次绷紧,他有预感刘靖瑶接下来说的将是惊世骇俗。

刘靖瑶见一号大人物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的样子,就知道前头的提醒起效了。

“你应该知道空间站,”刘靖瑶卖关子:“那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画面,许多的空间站有序的拼接在一起,围绕在地球的近轨道。”

一号大人物随着刘靖瑶的话,脑里想象出一副波澜壮阔的太空景象,心里竟然有点小激动。

“说详细点。”他催促道。

刘靖瑶不急不躁,慢慢道来:“第二点就是建设太空城。在我的设计中,太空城就象一个大轮胎的圆筒形城市,‘轮胎’的直径为9500米,仅大圆环的直径就有2300米,可供数十万人居住。它是全封闭的,生活环境和地球完全一样,太空城圆环以每分钟1转的速度自转,产生重力环境,产生跟地球相同的重力作用。圆筒壁上开三个天窗。天窗和筒身一样长,间隔相等,将圆筒壁,也就是太空城的地面,分割成三个同样大小的区域。每个天窗的外面,装着一面长长的镜子。镜子是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按照一定的规定转动,将照射到它上面的太阳光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到太空城里去,使在城市里住的人们跟在地球上住着一样,照样感受昼夜和四季变化。”

“那吃穿用度怎么办?”一号大人物问。

“在圆环的中轴上,靠近圆环的一端是太空港,设计了许多对接装置,接送来往人员,向太空城里运输货物和向地球运输太空垃圾和产品的宇宙飞船在这里停靠。同时可以接待好多艘飞船来访。此外,整个太空城是一个巨大的密闭生态循环系统,可以解决空气和水的循环供应问题。辐射防护则可由居室的金属结构外壳解决。”

一号大人物越听越激动,嘴角的弧度也越发明显。

刘靖瑶继续说:“不仅如此,我们可以将所有重污染的工厂搬到太空城,保护地球的环境,毕竟地球是目前唯一的宜居星球。我们还能以太空城为基托,打造太空战坞,建立防卫带。有了这些,下次就不会出现人家打到家门口了才反应过来的被动。”

很早以来,人们就有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建造太空城的设想。1926年,人类航天技术的鼻祖齐奥尔科夫斯基就设想在将来的某一天,人类将在地球周围的宇宙空间建立居民点。

你还记得前文高军立问刘靖瑶是否有彻底解决污染问题时,她的欲言又止吗?

那时刘靖瑶想说就是建造太空城,将所有重污染的的生产转移上去。不过不同的是之前刘靖瑶只打算安排机器人在太空城工作,而现在这个方案还包括人类的迁移,生态系统的难度要大太多。

即使一号大人物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想到这点,须臾的抖擞后,他恢复冷静。

“打造这样个太空城应该不简单吧?”

刘靖瑶沉重的点头:“建造太空城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源都不是一个国家能负担得起,而且耗时长,保守估计要十五年到二十年的时间,这还是全世界合力的情况下。”

一号大人物沉默,抿着的嘴,有节奏敲击的手指,表明了他正在思考。

刘靖瑶没出声,她知道在建造太空城事上只有提议的份,再说其他的就是越权了。

这样的无声持续了一刻钟,一号大人物才开口:“若是太空城计划能成,你想从中得到什么?”

刘靖瑶嘴角微动,她的确有所图,可没法说。

刘靖瑶之所以极力推崇太空城计划,无非是为日后人类有个避难的地方。如果母树真的是在她过世后才暴动,那么太空城将会是人类唯一的希望。

你别看刘靖瑶刚才说的太空城只能容纳几十万人,就以为人类的幸存名额那么少。

这个太空城只是初期规模,刘靖瑶的设计是分段建造,分批发射,轨道组装。这样的设计不仅利于维护和更换组件,扩展形也强。太空城中间有个主轴,环形区域固定或者不固定的连接到主轴上。如果要扩展,加长主轴,然后再加上一个换就可以了。且环可以做好几层。半径不同的环形可以不同角速度旋转,等效重力可调。

如此一来,太空城可容纳的人数便随之增加。这才是刘靖瑶的根本目的,但是她不说,因为没人会信一棵类似植物的东西会有如此惊人的破坏力。

可是不提要求,别人必会心存疑虑。

刘靖瑶尽现重利的商人本色:“其实你我都明白,微型核聚变一旦推出商用市场之日,即是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之时。社会的大变革意味着商业局面的洗牌,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我不但要让凰来生存下来,还要它登上巅峰,太空城无疑是最佳的机会。”

“万一太空城计划落空了,”一号大人物似乎觉得刘靖瑶太自信:“它要耗费太过庞大,就算这事拿到联合大会上讨论,也不见得有多少个国家会同意。”

刘靖瑶自信的笑:“也许刚开始会不顺利,但是最后这个计划还是会获得通过。试想一下,太空城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太空堡垒,人类真正拓展太空领域的基石。没有哪个国家能抵挡得了这样的诱惑。”

一号大人物先是面无表情,然后勾起若隐若现的嘴角:“人的**确实是无穷无尽的。”

这句话言明了他认同刘靖瑶的看法,领地的扩张,资源的占有,才有国家的诞生。

现在地表上的大局势已定,除了极个别的地区,其他国家只能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的消耗殆尽,如何谋求出路成为一个迫切的话题。太空城计划将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想天朝和凰来以后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一号大人物真诚的说。

刘靖瑶明白他的潜台词,有能力建造太空城的只有凰来,太空城的区域分配拥有不轻的话语权。现在结成同盟,到时候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一定会的。”刘靖瑶同意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