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谏逐客令

嬴政见这赵姬失心疯,连儿在一旁叫人。

嬴政大喊道:“来人呐,找大夫来。”

嬴政模模连儿的额头,异常地滚热,嬴政抱起连儿,向牢房外面跑去。

“你,你是?”

“我是你的哥哥。”

“哥哥?!”

连儿一笑。

接下来,太医赶到天牢,在牢头休息的门房里为连儿诊脉。

“太医,这孩子如何了?”

“孩子年纪太小,受了太大的惊吓,这得看他能不能熬过来。”

“开药方吧。”嬴政无奈说道。

太医开了点小儿退烧,镇静的汤药,让宫人去熬煮。

可哪里想得到,当天夜里,连儿就一命呜呼了。

两个孩子,都被狱卒放在布袋子里,抬出宫去悄悄埋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装在布袋里,才给这两个孩子弄死的。

嬴政叹气,说道:“这可是难说了,还是将太后送往雍城行宫去吧。”

赵昆不明白嬴政的做法,问:“不将太后接回宫来吗?”

“秦宫中乱哄哄的,人多嘴杂,是非多,母后都已然这样了,去雍城吧,那儿清静,寡人得了空去看看她就行了。”

赵昆问道:“这,怕有人说闲话。”

“谁?”

“宫里的人,太后这样行事,大王似乎不加以责备……”

嬴政怒说:“怎样?还要寡人杀了自己的母亲,他们才愿意吗?”

赵昆不敢言语,退在一旁。

嬴政突然想起房娲儿来,问:“智坤的丧事,办完了吗?”

“办完了,也差人将智坤的棺椁送回鬼谷去安葬了。”

“房姑娘呢?”

“房姑娘她还在咸阳。”

嬴政点点头,说道:“等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完,寡人我看看她。”

赵昆道:“大王,你可是要房姑娘入宫?”

“有何不可?”

赵昆压低了声音,说道:“有人说,这房姑娘和是情人,这……”

“谁说的?”

“宫外的人都这么说来着。”

嬴政大怒,道:“寡人不信,房姑娘若是的人,她为何又要告密?为何要杀他?而且,寡人亲耳听见说的,他与房姑娘只是朋友。”

赵昆道:“看来,外间的,都是谣传了。”

嬴政道:“这种不实之言,以后少拿来寡人耳旁说。”

赵昆点头:“是!”

此刻,夜深了,嬴政还在埋头批阅奏折。

也就在这夜里,房娲儿身披斗篷,进了天牢。

“侯爷。”

已经睡去,只是牢中地面冷而硬,他过了这么多年锦衣玉食的富贵的日子,在这牢中睡着了,也睡得不熟,稍微有点儿声响就能惊醒。

“谁?”问。

房娲儿打着灯笼,走上前来,一点点看清他的脸。

“房娲儿。”说道。

顿了顿,他又问道:“你来做什么?”

房娲儿冷冷说道:“想知道连儿和晋儿的消息吗?”

摇头,说道:“嬴政是不会杀死他们的。”

房娲儿又冷冷地问道:“你不关心赵姬?”

“嬴政也不会杀她。”

“我看,你很清楚大王的想法。”

“你觉得呢?”

房娲儿放下手中的食盒,里面是一壶酒,她一口没喝,放进牢里,是送给的。

渴坏了,举头便饮下了。

“不怕我在酒里下毒?”

冷笑:“你不会这么便宜我的,我是将死之人,有何畏惧?”

房娲儿盯着,半天不说话。

“你若是来送酒的,这也送完了,你可以回去了,明日别忘了来送我最后一程。”

房娲儿突然开口道:“连儿晋儿都死了。”

“什么?嬴政,他……”

“晋儿是我遇见你们那天,赵姬失手摔死的,至于连儿,才走了几个时辰而已,被吓坏了,没人管,生了病,还……就这么死了。”房娲儿听太医说,是因为晋儿的尸体腐烂,导致在病中连儿中了尸毒,病情恶化。

苦笑,然后哭了。

房娲儿说了声:“我走了。”

道:“房娲儿,我真后悔认识你。”

房娲儿只留下四个字,就走了:“后悔无用。”

第二日,被车裂而死,房娲儿并未去看,只是李斯,还有赵高,赵成去看了。

回来时,赵成还说:“智坤哥哥大仇得报,真是大快人心。”

房娲儿冷冷地说:“造反这么重的罪行,大王只灭了三族,后事的皇帝,都是灭九族,可在《史记》上太史公还说他比桀纣还暴虐,真是,哎……”

“姐姐,你在说什么?”赵成问道。

房娲儿看着赵高,说道:“听智坤说过,你喜欢这街口,那家卖糕饼人家的女儿?”

赵高害羞,说道:“姐姐,你干嘛说这个?”

“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成家立业了。”

“姐姐,你不是还没成家吗?”

“长姐如母,你们都得听姐姐。”

赵成在一旁嘿嘿傻笑,房娲儿转过头来,指着赵成说道:“赵成也是,看到喜欢的,就告诉姐姐,姐姐虽不会乱安人给你们,可是,也想看着你们成家的。”

“是啦,姐姐。”

房娲儿看见过赵高喜欢的那个小姑娘,长得白净可爱,性格也好。

智坤的丧事办完之后,在蒙恬的帮助下,在咸阳城中买了一座普通的宅院。

宅院的地段与蒙府很近,而且,院子的精致也不错,蒙恬请来工匠,修修整整,一个多月,倒也可以住了。

房娲儿也不用再在客栈中住了,让赵高和赵成,搬来和她一起住。

搬家后半个月,敲敲打打,赵高娶亲。

也就是在那几日,嬴政以失职为由罢免吕不韦国相一职,将吕不韦流放到巴蜀之地去了。随即,嬴政任命此次平定之乱的昌平君为国相。

吕不韦也知道,单单凭借他和之间的事,嬴政就可以杀了他,泄私愤。但嬴政不杀他,只是让他始料未及的。

赵昆问道:“为何不杀吕相?”

“一来,寡人走到这一步,他是功大于过,寡人是要报恩的,二来,这次叛乱,流的血够多了。”

嬴政想起房娲儿来,问:“房姑娘,近日来在做什么?”

“房姑娘在咸阳城里买了做宅子,前几天,给她的弟弟娶了亲。”

“她有弟弟?”

“听说是认的弟弟,一个叫做赵高,一个叫做赵成,原先和智坤一起,是吕不韦府上的门客。”

嬴政细细想了一会儿,问道:“和吕不韦府上的门客,有多少?”

赵昆扳着手指头,想了好久,说道:“听人说,有几百号人。”

嬴政摇摇头,说道:“养得真多,堪比小朝堂啊。”

赵昆又说:“听说,不少是儒郑国那样的习作之人,陛下可要……”

嬴政斜睨着他,口中问出:“除去?”

“这些人很危险的。”

“寡人知道。”

次日,嬴政便召集来宗亲,大臣,商谈这些门客应该如何处置。

说杀人的倒是没有。

“大王,微臣以为,这些人都是七国之中佼佼者,大王可以选取其中的能人异士,为己所用。”

“不然,只食客中,鸡鸣狗盗之徒不在少数,又有许多人参与叛乱,应该全部驱逐。”

嬴政问:“国相,你以为该当如何处置这些人?”

昌平君不愿过多的人进入朝局,削弱他的势力,便说:“回禀大王,这人,能有的没有几个,若是真是能人,便能以正常的方式进入朝局,又何必在吕不韦府上蛰伏这许多年?”

嬴政想了想,说道:“国相说得有理,可是,寡人还是想要招揽人才,壮大秦国。”

昌平君早已买通了赵昆,赵昆昨日看见嬴政思考此事,便悄悄命人告诉了昌平君,这昌平君找来门客们名单的基本资料,上朝时,就放置在殿外。

“大王,这食客的资料,微臣这儿有,大王可愿意过目?”

嬴政喜说:“呈上来。”

百斤竹简,搬上来,嬴政退朝之后,回宫中让赵昆帮着细细地看着。

真正的能人,早就在吕不韦出事之时,离开了,留下的,不过是混吃等死,找不到下家的,还有许多人是昌平君看中,打算为己所有的,便不再名单之上,嬴政找来好久,都不见可用之人。

失落道:“下令,将这些人都散去了吧。”

赵昆道:“喏。”便下旨去办此事。

《逐客令》一下,李斯便坐不住了,他兴致勃勃来到秦国,想要施展抱负,却不料出师未捷身先死,万般无奈之下,写一篇《谏逐客令》。

可是此时,受到吕不韦的影响,他的官职并没有因为在平定叛乱之后而升迁,不过是个小小的郎官

可是,送信无门,想来房娲儿在平定之乱时应是首功,只是她一介女流,未有分封。但房娲儿在嬴政心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于是,便将《谏逐客令》送往赵府上。

房娲儿一听是李斯来了,她笑着对赵高的媳妇乔何说:“去把赵高和赵成找来,有好东西给他们看。”

乔何道:“是。”

便前往后院书房中呼唤赵高和赵成二位兄弟。

“姐姐让你们去大堂看好东西。”

“好东西,是什么?”

“只说是姐姐的师弟李斯来了。”

“李斯能有什么好东西?”赵高思索。

赵成笑说:“姐姐说是好东西,便是好东西,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行,走。”

到了大堂,李斯还在,房娲儿手中拿着竹简,在细细地看。

“姐姐。”

房娲儿放下竹简来,给赵高和赵成说:“你看看,李斯的笔墨,你们俩可是远远比不上他了。”

赵高道:“那是自然。”

二人一起看《谏逐客令》。

李斯道:“师姐,你只单单看笔墨文采?”

房娲儿笑笑说道:“文笔好,才能说得清,说得明白,打动人心。”

“李斯想求姐姐,将此奏折呈给大王去。”

“我会的。”

李斯又问:“姐姐觉得,可行否。”

房娲儿点头,笑着说道:“单单是‘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一言,此事就能成。”

李斯笑笑说道:“那就劳烦姐姐了。”

“李斯,你做好准备,这一奏折呈上去,你可就不在现在这般模样了。”

“姐姐何意?”

“你我都是横派,而今智坤师兄一走,鬼谷横派双雄都为秦国效力,你觉得这天下,还有谁可以扳动秦国的吗?”

李斯冷眼看着房娲儿,说道:“姐姐,你以为会如何?”

“天选择横派活下来,这是天意,你应该想想,下一封奏折该写点什么了。师姐算是看清了,我立了首功,可是什么都得不着,一个女人,不可能入朝,就像师父他老人家要我把横派的位置给你一样,我再好,也是不入流的。”

赵高看完了《谏逐客令》道:“文笔好,思路清晰,字写得也是一绝,前途不可向量。”

李斯得意地笑了,在赵府上吃了饭食,才走。

第二日一早,房娲儿独自来到蒙府,向蒙恬说道:“我有事想要见一见大王。”

蒙恬知道房娲儿在嬴政那儿的地位,便不顾礼节,带着房娲儿进宫去了。

赵昆来报:“大王,你猜谁来了?”

嬴政在书房看书,冷冷道:“这时候,谁会来?”

“蒙恬。”

嬴政冷冷地说:“他来了你开心什么?快快请他进来,寡人好久没见他了。”

“还有房姑娘。”

嬴政站起身来,说道:“她也来了!”

赵昆瑟地点了一个头。

“快让他们进来!”

二人进入未央宫,跪地叩首,嬴政和蒙恬都是第一次看见房娲儿做女人的装束,只用一只簪子将头发挽起,妆容简单,慵懒,与后宫和咸阳城中的贵妇人的华美截然不同。

“你们进宫来,为了什么事?”

房娲儿将手中的捧着的盒子交给赵昆,献上。

“这是何物?”

“大王且先看了。”

嬴政当着二人的面,取出《谏逐客令》来阅读。

看完之后,嬴政微笑说道:“好文章,好见解。”

房娲儿道:“写文章的人,就是民女的师弟,李斯。现在不过是个小小的郎官。”

“原来如此,人才啊。”

房娲儿看了一眼蒙恬,二人相视一笑。倒是嬴政并未看见,赵昆给瞧得仔仔细细的。

“这位李斯,现在何处?”

“咸阳城中。”

嬴政下令道:“去,将李斯召进宫来。”

房娲儿跪地叩首:“谢大王。”

嬴政好好地看了房娲儿,不由自主地笑了笑。

此事,一个四岁的小儿跑进未央宫来,冲着嬴政喊道:“父王!”

伸出小手要抱抱,房娲儿看了看蒙恬,低声问:“这谁?”

蒙恬捂着口,小声说道:“长公子,扶苏。”

嬴政抱起扶苏满脸微笑,问道:“你怎么来这儿来了,你母妃呢?”

“在后面呢,母妃她追不上儿臣。”

“你个小家伙。”嬴政捏捏他的小脸。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