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百零三章 且坐令5

七娘拽着袄子,垂暮看了半刻。她轻轻一抛,搭在椅背上。

“收了吧。”她道,“日后我若在案头打眠,记得唤我。”

玉戈点头笑笑,一面收拾一面道:

“要我说,侧妃待王爷也太冷淡了些。王爷一颗热心热肠,侧妃却终日冷口冷面。这搁在谁身上,也会心寒啊!也就是王爷,不予计较,待侧妃如初。”

七娘步至妆台,看她一眼,并不言语。

或许,在旁人看来,完颜宗廷已是仁至义尽了吧!亡国之女,能过上一份安稳日子已是难得。成日矫情,又所谓何来?

七娘不愿与人争辩。

金人毁了她的家、她的国,还害她与酿哥哥两地分离!

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糖,算是待你好么?

玉戈哪知她心中所想,只上前要替她梳头。

七娘抬手拂开:

“我自己来。”

不多时,乌发缠绕,云髻挽就,竟是个汉人的宜春髻!

七娘望着镜中的自己,一时呆愣。自己多久未曾这般装扮了?她只觉时光流转,恍然在汴京的闺阁间。

玉戈一惊:

“侧妃,这……这是汉人发髻。”

七娘方回神,憋回盈出的泪,只道:

“我今日去做汉学先生,有何不可?”

只可惜,这屋中并无汉服。

玉戈语塞。

知七娘性子奇怪,只得由着,也不敢惹。

她的马车驶出九王府,渐行渐远。

不远处的树荫下,有个锐利又落寞的眼神,直随马车而去。

完颜宗廷负手而立,不由得蹙紧了眉。

“人影都没了,王爷还看呢?”背后响起谢菱的声音。

完颜宗廷并不回头,只道:

“王妃不也在看么?”

“我们想看的,看到的,又不同。”谢菱笑了笑。

“你最好安分些。”完颜宗廷沉声道。

谢菱笑意仍挂着,还笑出了声:

“不安分的是她,又不是我。”

说罢,她拂袖转身而去。唯留完颜宗廷,在树下一站又是半日光景。

………………………………………………

日光金灿灿的,洒入厅堂,映出格格窗棂的影。

侍女们来回穿行,完颜亦奔走于厅堂之中,一刻也闲不得。

“别上女乃茶了!换汉人的茶!龙井,就龙井吧!”

“这个盏儿不是如此放的!”

“典籍摆整齐些。”

“那个案几朝前移几寸。太窄了,先生坐着不惯的!”

……

侍女们原本才闲下来,在完颜的“指点”下,又忙得不可开交。

带完颜的嬷嬷见了,只笑道:

“小王爷,您歇一歇吧!一大早起来就忙前忙后。从前就是入宫也不见这般谨慎。”

完颜得意笑笑:

“这叫尊师重道,嬷嬷懂不懂!”

嬷嬷摇摇头,又倒了盏茶给他:

“嬷嬷老了,自然不懂。哪有我们小王爷懂得多,这样好的学问!”

“先生才是大学问!”

完颜道,又四下扫了一眼。似乎再无不妥,方才作罢。

只是才坐下,他又猛地弹起。

嬷嬷一惊:

“这一惊一乍的!老婆子都快吓出病来!”

完颜抱歉笑笑,又兴奋地指着门边:

“我先生来了!”

话音未落,他已窜了出去。只见他将七娘堵在门口,行了个大揖礼。

七娘一愣。

又来这出!这小王爷真是……

七娘也不知如何说,忙上前扶起他。

却是猛地一惊!

方才没在意,他竟身着汉服,还梳了汉人发髻!

一身水蓝直裰,衬得眼前的少年儒雅又文气。翩翩姿态,也是个君子。

完颜看清七娘,眼前一亮:

“先生亦梳了汉髻!”

七娘微笑颔首:

“我传授汉学而来,自当如此。还望小王爷莫嫌我唐突。”

完颜笑得很开心,拉着七娘进屋,一面道:

“先生莫唤我小王爷了!我的汉名是赵,先生唤我阿如何?”

不待七娘应声,他又道:

“先生研习汉学,可有汉名么?”

七娘一怔,心下似被撞了一下,猛地顿住脚步。

她抿唇道:

“我有。”

“是什么?”完颜一双大眼满是灵气。

“谢蓼。家中排行第七,家人也称一句七娘。”

七娘沉吟一阵,也不知为何就月兑口而出。

这个姓名好远,远得如隔世,直将她的思绪不停拉扯。

完颜看向她,神色凝住,若有所思。

半刻,他又笑意盎然:

“那……阿唤你谢七先生吧!”

谢七先生!

还有人以此姓唤她!

七娘倒吸一口气,酸楚并着惊喜,眼泪直要从眼眶流出。

她屏住呼吸,激动着点头:

“好。”

“阿,”七娘转头看他,“你,可以再唤一声么?”

完颜咧嘴一笑:

“谢七先生!谢七先生!谢七先生……”

七娘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只紧咬着牙,让自己显得更平静些。

那是她自己的姓名!

她能以这个姓名活下去!

………………………………………………

春日到来,金宫的花也都开了。只是金地野蛮,哪比得上汴京的桃红柳绿,风雅无边呢?

朱凤英冷眼看着宫殿中的花圃,越发没兴致。

任是姹紫嫣红,终究比不上郓王府的一草一木。

近日来,因着七娘扬名,金地汉学成风。后妃、命妇们更是趋之若鹜,直将朱凤英的门槛踏破。

她倒是来者不拒。

女人一多,闲话也就多了,总有人将自家丈夫的事说漏嘴的。

比如,何时攻宋、近来军况如何;哪里缺粮草、哪里缺兵将……

朱凤英只一一听了,牢牢记下。

她拈了一枝花。

噌!

蓦地折断。

朱凤英望着手中花枝,神情暗了暗。七娘,咱们忍辱偷生,但愿这番心思,能尽些绵薄之力吧!

她遂唤道:

“取笔墨来。”

侍女闻声,忙送来文房四宝。

一侍女笑道:

“娘娘,又是哪家夫人托你写诗稿呢?”

一旁的侍女们皆笑起来。

朱凤英摇摇头:

“写《告天下书》。”

这《告天下书》侍女们都记得。其中满是吹捧金国的言论,金主赞誉有加,还故意流传至宋地。

只是,不知宋人见着,是怎样的心境!

侍女方道:

“此前写过,又要写?”

朱凤英执笔笑了笑:

“咱们大金那样多的好处,一篇怎写得尽?”

说罢,她也不理人,只兀自书写。

………………………………………………

第二篇《告天下书》传至宋地,已是月余。

陈酿端坐韩世忠府上,只将其上信息一一道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