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支持正版,谢谢?(^?^*)也无怪乎沈芊会生出这种印象,毕竟她来这儿这么些日子,就听着当朝皇帝宠奸妃、任奸相、诛良将还欲废太子,更别说还因为他的无能,导致京城都沦陷,几乎她遇见的所有人的不幸命运都来自这个皇帝……这样的皇帝,就算在昏君行列里,也能算昏得首屈一指了!

孙头儿听她这样说,冷哼一声:“大周赵氏,这自掘坟墓的做派确实是一脉相承。”

沈芊听着他这么说,便问:“这到底是回事?”

随着孙头儿一番怒恨中带鄙夷的讲述,沈芊终于弄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说到底,这就是完完全全是制度的问题。

大周的太/祖当年起兵于野,拉了一杆反元的大旗,就开始了他的争夺天下之路。说起来,这大周太/祖也并不是什么出身贵族的了不起的人物,最开始也不是指着要称霸天下,他之所以起兵,无非是天灾肆虐,再加上元朝的苛政严法,着实是活不下去了。

换而言之,大周朝的建立全然是历史的一种随机选择,而大周太/祖虽亦有勇猛过人、智慧通达之处,但本质还是深受家天下思想以及小农思想的影响的农民阶级,建立大周之后,就颇有把天下当自己院子,把群臣当自家仆人这样的想法。

故而到后来,太/祖年老,要传位给太/宗的时候,就担心太宗资历过浅无法把持住这些开国功臣,心一狠寻了好些案子和由头,把这些开国武将杀了个七七八八。

弄了这么一出,就导致当年那些身经百战、军功卓著的老将,彻底在朝堂上消失了,优秀的将领之中出现了明显的断层。

当然,若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造成今天这样无将可用、无兵可调的局面。说句不好听的,历朝历代杀功臣的多了,也没见哪个朝代就因此亡了,怎么单单到了他们大周赵家,就不行了呢?

这皆是因为,大周的兵制,不仅动了高层次的武将,它还损了底下的兵士,彻底动了军队的根基。

这大周太/祖建国之后,天下太平了,当年开国的这么多兵士也渐渐地用不上了,而养兵也成了财政上的一项巨大开支。太/祖就琢磨着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能够减轻国库的压力,又不至于减少士兵的数量和战斗力。

他琢磨着琢磨着,还正就琢磨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卫所制,即皇帝独揽军事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在全国设立都督府,分前、后、左、右、中,合称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构,掌握全国卫所军籍。每个都督府都同时统辖部分中央军和部分省的地方军,地方军中设有都指挥使司,譬如,后军都督府的河北都指挥使司,便是钱嵩去信求援的地方。

大周几乎大部分的军队都是按照卫所制来的,士兵都是有军籍的,也就是说当兵可以算是一份世袭的职业,老子是兵,儿子之中也必要出一人来接替老子的兵职,这一家也入军籍,为军户。而这些兵,不仅仅是兵,简单的说,他们要做两件事,战时上阵杀敌,和平时期,就按时训练并进行屯田耕作,自给自足。这兵说着是兵,其实既农且兵。

这制度好不好,起初自然是很好的。据说太/祖太宗时期,记录在册的士兵达到两百多万人,太/祖甚至自得地放言“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说到这里,沈芊便明白了这里的关键了,她若有所思:“所以,现在的关键是,卫所制放到现在,已经不好使了?”

项青云虽是项将军的遗月复子,出生时,项家便已落败了,但是孙头儿和一众项家军的老人都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所以他从小到大,该读的书没少读,该知道的事也都知道,如今听到沈芊这般问,便笑着回她:“你想一想,当年屯田的士兵是什么人,如今屯田的又是什么人?”

沈芊不解:“这是何意?”

“当年之兵,乃是身经百战的开国勇士,让他们去屯田,无损他们的英武和血气,可是他们的后辈呢?他们的儿子、孙子,如今哪还称得上是兵?都是一群农民了。”项青云叹了口气,“太/祖至今,已经百年有余了啊!大周朝,已经多少年没见血了?”

沈芊恍然大悟,如今这样的和平年代,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些士兵这些将领,哪里还会有心思训练,自然都是想多耕地,多种粮,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些。

“若仅是这样,便也罢了。”孙头儿接着道,“前朝颁布了什么开中法,竟是丝毫不顾这些士兵的土地,导致土地侵占之事层出不穷,很多士兵,早就失去了国家分给他的土地……连饭都吃不上,让他们怎么打仗?”

是了,还有这土地兼并之事,古代盛世,这事贯来是层出不穷的,即便是她这样的历史盲,也曾听过一耳朵。这些士兵虽有士兵之名,但其实和农民一样弱势,一旦真有富贾豪绅侵占他们的土地,他们又能如何?

“如此一看,真是死局了。”沈芊苦笑,很是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担心,“那河北都司想必也不是不愿来援,而是真的无兵来援了!难怪,会有这出尔反尔之事……”

“姑娘不必担忧,你可南渡。长江天堑,大约也是足够阻拦这些戎狄的脚步的。”孙头儿说。

沈芊皱了皱眉,她虽不在意南渡之事,但小曜……他毕竟是太子,如今自己的国家遭受如此大难,自己的子民更是朝不保夕,流离失所,他会愿意忍下这口气,如此狼狈窝囊地南逃吗?沈芊心下担忧,但下意识地不想在孙头儿面前表现出来,便勉强一笑,道:“但愿如此吧。”

沈芊这边在掰扯着大周军制的事,赵曜一个人待在书房里,也是止不住地在琢磨这件事。若说恼火,他自然是非常恼火的,河北都司的都指挥使在他心里基本上已经是个死人了!不管何等原因,作为一个将领,这等时候,竟然往后缩,按照大周律,也板上钉钉地该掉脑袋!

然而,现在的关键,并不是处置这些无能之辈。说到底,这件事他其实隐隐约约,有些预料,否则当初在青云寨也不会问出那样的话,他内心其实一点也不信任这些地方军。与鞑靼这一战,虽然他父皇昏庸无能,决策漏洞百出,但是不过半个月,就能让鞑靼人攻破了京城,大周这军队,根本就是一滩烂泥!早就该下狠手整顿了。

赵曜想到这个,又是气得不行,好容易才压制住把这些无能将领通通杀了的**。半晌,他终于放松了身子,往官椅上靠了靠,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厉色,如今也只能先用这个法子了。

她抱着脑袋滚来滚去,嘴里喃喃:“怎么可能,怎们可能?一定是哪里搞错了……小曜怎么会是赵曜?”

赵曜推门一进来,就看到沈芊疯了一样又滚又叫,他惊诧地看着沈芊:“沈姐姐,你怎么了?”

沈芊听到赵曜的声音,动作一下子就顿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直起身子,窜到赵曜面前,握住他的肩,直视他的双眼:“小曜,你跟姐姐说实话,你叫什么名字?不叫常曜,那你叫什么?”

赵曜被沈芊盯着,面上一点异色都没有,对着沈芊依旧笑得和以前一样乖巧:“我叫赵曜。之前没有告诉姐姐,是因为一开始不熟悉,不敢说,后来因为要骗这群土匪,所以自称常曜,也没找着机会和姐姐解释……欺骗了姐姐,真的对不起。姐姐,你是不是生气了?”

说到后来,赵曜还对着沈芊露出了怯怯的神情,好似很害怕她因为这件事生气。沈芊懵住了,她张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所有能说的都被赵曜说了……连解释都那么天衣无缝。

沈芊忽然有些害怕,如果……如果这一切都是小曜设计好的,她脸色略带怀疑和惊恐,眼神更是躲闪了一下,不敢直接和赵曜对上。

赵曜是什么人,一看到沈芊这样的表现,就知道她心里生了芥蒂,起了怀疑。他内心一时戾气横生,但他不能对着沈芊发脾气,他知道一旦暴露了真实的自己,他这个“姐姐”,只会更远地躲开他!

他其实已经和青云寨达成了协议,说到底沈芊在不在并不重要,甚至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强迫沈芊留下来,可是赵曜却下意识地不想这么做。他有种直觉,只有他一直保持着小曜的样子,才能让一切都不改变。

赵曜生平第一次,压住心里的火气,继续对着沈芊装乖巧,他拽着沈芊的手,不让沈芊退开:“姐姐,你是不是不相信我?可是,我当初逃出皇宫,到处都是追杀的人,唯一的侍女还是在鞑靼人刀下……我当时真的谁都不敢相信……我不是故意要骗姐姐的。”

赵曜说着,还仰头,眼眶红红地看着沈芊,表情又焦急又胆怯,真是看得人极是心疼。沈芊最受不了这个,刚刚那点怀疑顿时抛到脑后,任由赵曜牵着她的手,继续委屈地诉说:“我母后很早就死了,父皇还被鞑靼人抓走,国破家亡,跟着侍女逃难。如果不是遇上了姐姐,我肯定也早早地死了……姐姐,我骗了你,你打我骂我都可以,但是不要抛下我……”

沈芊瞧着赵曜那可怜的样子,哪里还生的出什么怀疑,连连对他保证:“你放心,姐姐不会抛下你的,姐姐一定带着你到安全的地方去生活!一定不会抛下你的。”

赵曜满怀希冀:“真的吗?”

沈芊大力点头:“当然是真的,我们马上就离开青云寨……等等,你……你现在要离开青云寨吗?我看你和他们好像谈判……”

想到这儿,沈芊又想到了刚刚那个在忠义堂和之前判若两人的赵曜,她又犹豫了起来,脑子里的两个小人不停打架。一个拼命地尖声警告她这一切不正常,另一个却安慰她小曜不是那样的人……

赵曜见沈芊又开始犹豫,心里忍不住骂了一句娘。他早就知道沈芊对太子“赵曜”这个人物,绝对存在着某种固有印象,他虽然不知道这个印象是怎么来的,但是很明显这个印象应当是负面的。这对他来说,是让沈芊信任他最大的阻碍,他只能更加真诚。

赵曜沉默了一会儿,决定将所有事情七分真三分假的全盘月兑出,他带着沈芊坐下,开始讲述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包括他的出身,悬在他头上的大刀,包藏祸心的奸妃,偏听偏信的父皇,早早亡故的母后,四面楚歌的处境……

沈芊听着听着,对赵曜的怀疑彻底消散,只剩下义愤填膺:“怎么能这样对你!他们怎么能这样对你!那个奸妃呢,姐姐帮你和你母后报仇!”

赵曜见沈芊气得直撸袖子,恨不得现在就帮他报仇,虽然很鲁莽也很愚蠢,但赵曜却莫名地心情大好,他拉住沈芊的手,摇了摇头:“姐姐,都过去了,鞑靼人攻入皇宫,我父皇被抓了,张贵妃也被抓了。我说这些,不是想让姐姐帮我报仇,只是想向姐姐你解释一切,我不想隐瞒你任何东西了。”

沈芊伸手模了模赵曜的头:“是姐姐不好,你当初隐瞒我,做的很对。以后也要这样,对人多一些防备心,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赵曜点头:“青云寨是曾经的项家军后人,当年的项将军是因为奸妃和奸相进谗言,才会被我那昏庸的父皇杀害,项家也遭了灭顶之灾。当时,我外公曾求情,但父皇铁了心杀项将军。他大约是不忍见项家午后,这才帮了一把,让项青云活了下来。青云寨不杀我,也是看在这层面子上。”

沈芊闻言,问:“那你外公现在……”

赵曜垂眸,一脸落寞:“母后死后,外公就致仕,回南方了。他大约是接受不了母后的死,才心灰意冷……”

沈芊沉默了一下,心里为赵曜不平,他唯一的亲人,在他四面楚歌的时候离开他,这该多伤他的心!沈芊伸手握住赵曜的手:“小曜,姐姐永远不会放弃你。”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