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九月,是一个非常舒适的季节。气候到了一年中的不冷不热,温度宜人时。

这一年,景泰七年的九月,在许多的贫苦百姓眼中,却是一个遭心的季节。

灵安县城,赵家。

天是晌午时,杨兰花却是额头上冒了冷汗。她和狗蛋娘小心的扶了杜明月进屋内后,说道:“狗蛋娘,你赶紧去请了产婆来家。”

狗蛋娘应了话,急急出门了。

杨兰花此时,又是唤了年岁大些的马莲儿近身边,道:“莲儿,你让狗蛋去巷子胡同尾报信儿,说少夫人要生了。”

“莲儿,你今个要做的事情,就是请大姐儿照顾好两位哥儿。还有就你啊,也要在旁边守好了三个小主子。”

“至于门房,让狗剩看着,不是狗剩她娘,还有少夫人的亲娘,其它人来了,也别给进院子。”

杨兰花看着躺了榻上,同样是额头见汗的杜明月,问道:“少夫人,依着您早些的吩咐,奴婢这么吩咐,没错吧?”

杜明月感觉着小月复处传来的熟悉感,她知道,她月复中的孩儿今天要出生了。

“兰花,你安排的很好。”

杜明月点头,示意杨兰花的吩咐,还是满意的。

“那奴婢这去烧热水。”杨兰花一边拿出了早备好的干净剪子,一边回了话道。

杜明月伸手抚了挺起的小月复,一边安抚着月复中的孩儿,一边对杨兰花回道:“去吧。”

依着个人的感觉,杜明月知道,生产的事情,也没那么快的。总要点时间蕴酿的。

只是,在这个功夫里,杜明月还是心头着急一事,那便是她听狗蛋娘说的消息来。

“外面的情况究竟如何?”

“封县城的情况究竟又如何?”

想着那边的亲人,杜明月心急之下,才会动了胎气。

封县城不光赵家的一大家子人在,杜家也是还有一大家子人在。杜明月很担心了封县城的情况啊。

“别急,别急,乖孩子……”

突然,月复中孩儿的动作,让杜明月不得不放下那些担忧。她得安抚了,她月复中的孩儿,让这孩儿乖乖的平安出生啊。

嘴里又哄,又是念,杜明月在感受着,那种小孩儿想见到新世界的迫切。

时间,是一点一点过去。

过了多久,杜明月是没有时间概念的。

总之,杜母是来了,她一进屋,就赶紧坐了杜明月的榻边,那是叨唠道:“明月,这是第二胎,一会儿就顺产了。”

“你啊,安心的给赵家添了大胖孩儿。”

杜母说着这话时,杨兰花也进屋了,还是送来了热水。

“产婆还没到吗?”

杜母跟杨兰花问话时,语气中还有些小小的急促。

“狗蛋娘去请了,应该快到了。”

杨兰花这话刚落,果不然,狗蛋娘就是领着产婆来了。

而一这日,是九月初九。

在这一天的晌午,杜明月忙着生孩子时。

在京城的唐国公府内,赵子殷这是头一回,正式的见到了唐国公府的世子爷,以及他表妹米未央给刘三爷刘元德生的长子平安郎。

当然了,抱着这位平安郎的女主人,不是这孩子的生母,而是他的嫡母。

刘妻是鼻眼深陷的异族美女,赵子殷眼中颇是异类,真看不出美来。

总之,刘妻的容貌在赵子殷看来,就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不过嘛,这位是他投靠的刘三爷的嫡妻,赵子殷还是很属下本份的,给刘妻恭敬拱手一礼。

至于唐国公府的世子爷,赵子殷就是随众流的,跟众人一起给唐国公府世子爷拱手一礼。

这是一场宴会,举办人是刘元德。

举办理由嘛,是喜庆渡过重阳节。

唐国公府的世子爷和刘二爷,是宴到中途时,临时过来给刘三爷撑一下面子的。

说实话,头一回见到了唐国公府的世子爷,赵子殷比见着刘元德时,更是吓得利害。因为,他在刘世子的身上,看到了莽龙之命。

莽龙,已经生了二爪的莽龙啊。

要知道,赵子殷的长子赵箓,只是鲤鱼之命的潜龙而矣。

刘世子比起刘元德这个堂弟来,面相更是峥嵘,他周身的气势是一种堂皇大气。龙行虎步间,是威仪赫赫。

赵子殷用望气神通时,能看见刘世子纯紫色的本命之气,以及那一层白色云雾形成的华盖之中,生出袖珍的二爪莽龙,在云雾之海中游来游云,似覆雨翻云般自在。

这等天生大贵之命的主儿,赵子殷生平头一回见到。

头一回,赵子殷想,他投靠唐国公府的势力,没投靠错啊。

凭着刘世子的命,这唐国公府都是一个注定会兴旺发达的所在。

而等着宴要结束时,刘元德的嫡妻抱来了他的长子平安郎。

那会儿,刘世子和刘二爷早离开了。

赵子殷见着这个一表三千里的表侄儿,真是又惊讶了一回。

心中渍渍暗叹,赵子殷忍不住想,这唐国公府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水,养出了这么多的命贵人物。

瞧瞧,他这个一表三千里的表侄儿,刘元德大人的长子,也不简单啊。

“潜龙啊……”低下头,赵子殷是嘴里无声的念了三字。

比赵子殷的长子赵箓,更要贵重几分的潜龙之命。

这位刘家的平安郎,是头顶纯青色的本命之气,本命之气的周围同样绕着云雾形成的白色华盖。其中,一条已经长好龙须的袖珍龙鲤,正在组成华盖的云雾海中,时隐时现啊。

眸子晦暗不明,赵子殷想着他遇到的潜龙之命者,想着不断风起云涌的京都。他更肯定了,大梁朝要完了。

要不然的话,整个天下不会出现这么身具潜龙之命的人。

要知晓,自古以来,非是天下不宁时,潜龙之命的正常归宿,是皇家的皇子才对。

虽说,潜龙嘛,没有龙游大海的机会,也会龙困浅滩的。但是,无论如何观天下大势,天眷的潜龙也罢,还是地脉形成的潜龙也罢,总之,这个景泰七年,让赵子殷在繁华的京都,从未曾的有过一种感觉,群雄争霸的时候,注定是要到来了。

“本官被举荐,在下月初,为潼关守备。”

潼关守备,正五品。

品一品刘元德的升官路,赵子殷心中暗暗咋舌,果然是……能说不愧是大世族嘛。这升官,就是快啊。

一转眼,就是从正七品的县令,升到了正五品的潼关守备了。

潼关,八百里秦川的重要险关。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及。而且,这可是守卫了雍州的京城长安的重要关卡。

在景泰七年的四州百姓动乱要起,在景泰八年的大皇子弑君父事件要开始时,唐国公府谋求了潼关守备的位置。是未雨绸谋?还是将要有所算计?

赵子殷是心存思量了。

“为大人贺。”

此时,赵子殷心中虽然想法多多,面上却是同众人一样,举杯为刘元德庆贺。

身为帮闲,在东家有好前程时,自然是要多多讲好话的。

待宴散了时,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

那个平安郎,被刘妻抱来晃了一圈,算是让大家伙祝贺一翻后,就是被刘妻又抱回了后宅。倒是宴散了后,刘元德留下了赵子殷说话。

“前往潼关,你便一起吧。”

“诺。”

刘元德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问:“灵安县城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未曾有。”

赵子殷自然知道,他递了话回灵安县城,可奇就奇在,灵安县城那边没回了消息。这让赵子殷也是心底纳闷了。

“大人,最近中原四州不平静,会不会中间出了什么问题?”

赵子殷忙是又提醒了一句话道。

刘元德一听后,沉吟片刻后,回道:“此事,本官知了。”

然后,刘元德自然不留了赵子殷,是让其告退了。

可以说,不是这一日,应该是从八月的下旬开始,灵安县城已经是无进无出了。

因为,灵安县城让灾民给围了起来。整个灵安县城里,人心慌慌才是常态。

这也是为什么,杜明月在听说灾民攻城后,才会吓了个半死。然后,又听说,这群流民是从封县城那边过来的,就更加担心封县城那边的亲人了。

流民过境,真跟蝗虫没二样。

普通的百姓也罢,大户也罢,要么被杀,要么被裹挟,没有第二种选择。毕竟,大户嘛,那也大户的有限,那坞堡挡一挡平民百姓还成,真是大军过境,就是乌合之众,用人堆都能把一个小小的坞堡给砸破了。

灵安县城的赵家中,杜明月是生了有一个多时辰,总算是在一声“哇哇”的啼哭声中,知道她的第三个亲生孩儿降世了。

这一天,是景泰七年的重阳节。

榻上的杜明月是满身汗水,脸色还是微微发白。不过,一双眼睛却是带上了笑容。

她身边的亲娘杜卫氏,仔细给女儿收拾好产后的一切。然后,才是接过了产婆抱着的小小婴儿,递与了杜明月跟前,笑道:“好胖的小子啊,明月,瞧瞧,你又给杜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若夫君在就好了。”杜明月嘴角擒笑,道:“他见了,一定特高兴。”

“兰花,帮我给喜钱。辛苦产婆了。”

杨兰花听得这话,自然是给了早备好的红封。

产婆接了喜钱,是欢喜的道了谢。杜母又是把包裹好的小小婴儿放了杜明月枕边,看着不哭了,是两眼眯眯,似乎甜甜睡着的小外孙儿,她笑道:“明月,先好好歇歇。等你醒来,给你煲上的鸡汤,就能熬出味道来了。”

在杜母眼中,坐月子的女人,鸡汤是大补啊。

这给女儿做啥吃食,都不能漏掉了这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