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四十一

刘志就读于庞妃中学,上初中二年级。

庞妃镇是一个很大的村镇,村镇有很久的历史。据说,这里曾经出过一个王妃,妃子姓庞,故村名叫庞妃屯,后来入口增加,又名庞妃镇。奇怪的是,村子里没一家庞姓,不知荣耀的庞家还有没有后人。村镇旁有一座庞妃庙,进香火的都是外姓人,他们不是祭祀祖先,而是祈求庞妃帮助,让他们也生养王妃,以此来改变家族的命运。人们想不到,奉为神仙的庞妃也有嫉妒心理,不想让旁人取代她的地位。尽管历代朝拜不断,这一带再没出现显赫的女人。

庞妃庙四周是百年以上的古松,风吹过,发出松吼声,提示人们,这是一个肃穆的地方。它的旁边是县道,四通八达,不但可以通往省城,也可以去清河市。县道上通了“帕翅车”,也有人叫它“大捷克”。一天跑两次,时间不定。

“帕翅车”在庞妃镇有一个站点,以一个石碑为标志。石碑上有碑文,赞颂当地很有名的一位烈女。她十六岁订了亲,准备嫁给庞妃镇的汪姓财主,做填房。财主不幸遭瘟疫病死,还没谋面的小女子只好抱公鸡和画像拜成天地,在家里担负起抚育继子的重任。没有外嫁,也没有外遇,殁于不惑之年。继子为追念她的贤德,竖起烈女碑。土改时汪姓地主被zhenya,儿孙们逃散外地,他家的院落就成了现在的初级中学。

全县只有三所初中,一所在县城,乡村有两所,庞妃镇这所学校涵盖四个公社,原来叫县三中,后来改名叫庞妃中学。庞妃中学二年级设三个班,刘志在三班。

刘屯离学校二十里地,刘志每天要用脚量过四十里的路程。到了二年级,他选择了住宿。

为了照顾道远的学生,学校建立了简易宿舍,实际上让学生睡在教室里。学校不供应粮,学生的口粮由学生往学校交。一天一斤毛粮,“校友”负责做成大饼子。没有副食补充,通常只吃个半饱。有些学生条件好,他们从家里带炒面。刘志知道家里粮食不足,常瞒着母亲说他能够吃饱,有时李淑芝也给他准备炒面,刘志返校时总是故意忘掉。

刘志的班主任是于占江,他教三个班的数学。于老师很佩服刘志的吃苦精神,经常鼓励他勤奋学习。

于老师和刘志都爱好音乐,于老师喜欢吹箫,刘志吹笛子,乐器不同,吹奏的曲子不同,格调也不同。箫声低哀悠长,笛声欢快明亮。但是,于老师从刘志的笛声中体会出一种愤世和仇怨的心情。

刘志还有一个特长,那就是摆弄土乐器。他可以用秫秸杆儿或柳条皮做成小笛,捂在手里,用手指控制音符,吹出动听的音乐。

刚上二年级,于老师按学校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填写自己的理想。刘志的理想是当一名音乐家,用音乐诉出全人类的烦恼,用音乐给无产阶级带来欢乐,用音乐讴歌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用音乐颂扬伟大领袖**的英明和恩情。还要用音乐击溃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阶级,解放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民。于老师看后,先是摇摇头,然后认真地对刘志说:“一个有志青年,应该树立远也好,都要受到政治环境的限制,鲜花和毒草往往根据掌权人的好恶来判断。更要顺从形势,服从政治导向。如果在极严格限制的条框内搞音乐,音乐家的难度可想而知。

被控制的文学和音乐,说是为某个阶级服务,实际为个人或者为某个集团服务。科学属于全人类,虽然一些科学成果被ducai者利用,但是,科学推动社会发展,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福利。搞科学的人存在空间大,大不了算做白专,不至于犯致命的政治错误,也不至镣铐加身。现在,你把精力多用在学习数理化上,掌握真正的本领。别听时下流行的话,什么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我承认这个现实,有个好爸爸,他是幸运儿,大多数青年都不会这样幸运。还有的青年命中注定有一个坏爸爸,这个爸爸养育了他,也给他带来挣月兑不掉的枷锁。做为一个好青年,要学会独立,要自强,更要在逆境中挺直腰,戴着枷锁也要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做为一名教师,还是坚信那句格言,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刘志觉得于老师说得是肺腑之言,但是,于老师的话过于偏激,不合时宜。他在心里说:“这个耿犟的瘦高个,平时很注意自己的话语,能对我讲出这些,是于老师对我的信任。”刘志非常敬重于老师,对于老师教的数学课,听得特别认真,他的数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于老师干满大山窝水库的工期后,回到村里。学校在审查他的问题时,把他说的所有倔话归纳在一起,虽然不顺耳,找不到实质性的反动言论,只能看做右倾,不够右派。经过几位校领导的认真讨论后,校长做出决定:由于教学需要,暂时把于占江调回学校,监视行动。

于老师回校后,毛病改了很多,除了教学外,他很少和别人交流。说给刘志的一席话,那是碰上知音,对其他学生,从来不讲这些敏感的大道理。尽管这样,仍然有老师对他不满,说他是狗改不了吃屎。于老师虽然话少了,有人觉得,他说出的话能把别人顶到南墙,早晚还是挨整的角色。”

于老师还有一件事让别人看不惯,说他生活不检点。他和罗老师打得火热,被认为男女间胡扯,正派的人们用可怜的态度嘲笑他:“你说你瘦得像麻杆儿,吃口饭保住命就行了,有那种非份之想干什么?”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这种非份之想竟然想到罗老师身上。罗老师是什么人?被zhenya的反革命老婆,别人躲还来不及,他伸着瘦长脖子往上撞。

罗老师靠一张美丽的脸蛋和知识女性的身份嫁给一个大她十一岁的男人,这男人很有地位。后来查出他是隐藏下来的guomindang特务,虽然和日本关东军有过拼死搏斗,但是,他双手沾满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鲜血,人民政权不能放过他,一颗子弹结束他的荣华。当时,罗老师还是热血青年,只可惜她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这孩子身体里流着侩子手的污血,罗老师一辈子也摆月兑不了和侩子手的干系,永远生活在悔恨和自责之中。罗老师教刘志语文课,写的字和她本人一样秀丽。她讲课口齿清楚,语音标准,朗诵散文最动听,读到动情处,常常露出少女般的悲痛和欢乐,

罗老师故意和学生拉开距离,特别疏远刘志这样的非贫雇农子女。刘志不喜欢她,见到她就眼斜。

刘志就是饿晕在罗老师的语文课堂上,罗老师装做没看见,仍然讲她的语法和词汇。是于老师找来刘志同村的贾孝忠,贾孝忠连背带扶把他弄回家。

晕倒后第二天,刘志带着炒面去上学,路上感到浑身无力,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他挣扎了二个半小时才到学校。炒面有限,他现在还不能吃,课堂上,尽管饿得眼前模糊,他还是强挺着。

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刘志发现书桌里多了一个纸包,打开一看,是半个大饼子。刘志以为是谁故意害他,让他重演小学时“红蓝铅笔”的悲剧。

悲剧的当事人辛新也考上中学,和刘志一个班,两人从来没说过话。因为红蓝铅笔的缘故,刘志总是用斜眼对待辛新。刘志虽然知道那件事不怨辛新,但是,抹不掉对辛新的忿恨。他认为,如果辛新不丢红蓝铅笔,谷长汉就没有理由那样难为他。

刘志看着喧乎乎的大饼子,满嘴的口水要往外涌,肠胃绞着劲,恨不得立刻吞下。他抑制自己,在心里说:“准是有人不安好心,拿大饼子逗弄我,我一动它,保证有人喊丢了吃的,让我赔他不说,更让我当众出丑。”快下课时,刘志斜着眼把班里的同学看了一遍,没有发现异样。他在包大饼子的纸上写了四行字:“饼子虽好吃,但是我没动,不安好心人,请你快拿走。”中午,刘志没回教室,他认为,书桌里是个是非之地,想办法尽量避开。

上课的铃声响后,刘志回到教室,大饼子不见了,他轻松地出了口气。第二天,他的书桌里又出现了大饼子,香味儿挠着他的心,愤怒把眼睛挤斜,刘志气呼呼地离开教室。

第三天,又有大饼子。刘志改变前两天的态度,暗自说:“大饼子里就是放毒药,我也先吃了它。”已经饿急的刘志,几口就把大饼子吞到肚子里。

一下午没人找大饼子,这让刘志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每天都有半个大饼子放在他的书桌里。

刘志吃着大饼子的时候,总发现辛新偷着笑,忽然想到:“莫非放大饼子的人是她?她在前座,有放大饼子的机会。”刘志开始认真地审视辛新,发现这个一脸鼻涕的小丫头已经出落成丰满成熟的大姑娘,以前的细黄小辫变成黑色短发,脸蛋儿白白净净,眼睛水汪汪,黑白分明的眼珠仿佛泡在纯重的柔情里。辛新也意识到刘志猜到是她放的大饼子,回过头看刘志,目光相遇时,刘志很不自然地躲开。

在刘志的记忆里,都是别人对他的欺负和歧视,逐渐形成逆反心理,惯用仇恨的斜视对待政治上强势之人。对待女同学,他总是抱着躲避的态度,班里女同学的面孔,他几乎分不清楚。今天,他才观察辛新,不仅是辛新的美貌征服了他,更主要是辛新的善良把他感动。刘志从小到大,只有母亲和女乃女乃关心呵护他,又出现一个关心他的女性,让他初步体会到,这个世间在母爱之外还有别的温情。也许这种温情对别人无所谓,而对政治高压下的刘志来说,比大救星的恩情还要深重。刘志感激辛新,甚至产生报恩的想法,暗下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把功课学好,将来有出息,一定偿还辛新的帮助。刘志没想到、也不可能想到,他这种复仇和报恩的极端情绪,不但报答不了辛新,还会亲手把她葬送!

家里知道刘志在学校吃不饱,李淑芝除了给刘志带炒面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孩子都是吃饭的年龄,又周济了杨家一些粮食,刚上冬就感到粮食紧张,同时也感到手里钱打不开捻儿。

李淑芝也到队里出工,都是在农忙时,顶个半拉子,挣不了几个工分儿。刘强是壮劳力,又赔了吴有金的工钱,工分儿不比别人多。这一年年景好,每天的分值六毛八分,刘强母子俩的工分儿仅够全家人的口粮和柴禾钱。虽然刘宏达能寄回一些,家里的油盐酱醋都得花销,人情里往不说,还要穿衣盖被,这些钱根本铺展不开。李淑芝会纺线,也会织粗布,家里也有纺车。但是,没有棉花,什么也干不成。织布用的架子让刘强拆坏做了板凳腿,纺车扔在屋外的仓子里,做棉衣用的棉花和布都得用钱买。李淑芝又考虑到刘强长大成人,成家就在眼前,她把每人二十一尺的布票大部分买了白布和大花布,给儿子积攒一些被里儿和被面儿,这就苦了家里人。刘强每年还可以做上一套新衣服,刘志的衣服是补丁落补丁,轮到小刘喜,衣服总是露着肉。好在刘喜不知道争穿的,手脚冻成疮,也不影响他在外面疯跑,只要有大饼子,他就活蹦乱跳。

最让李淑芝头疼的是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刘喜可以往后延一延,刘志不行,能上得起中学,就得拿学杂费。为学杂费这个事,刘志向母亲和哥哥提出退学,被刘强断然拒绝,他对刘志说:“只要你好好念,家里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你要不念,就别回这个家!”

为了赚些钱,刘强想到了打黄皮子的营生。一个公黄鼠狼的皮能卖到六、七元钱,母的也能卖两元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当地流传黄皮子能迷人的说法,而且村里有人让它迷住过,严重的让它闹得死去活来。黄皮子太厉害,村民们很少有人得罪它,它抓走马荣家鸡窝里的老母鸡,全家人都不敢说个“不”字。

老黑不听这一套,他不但家谱画得好,三太爷也画得逼真,打黄皮子很内行。

三太爷当中的一位太爷是黄仙,他是黄皮子成了精,变成人的模样,虽然凶,比那些伪君子的脸让人看到舒服些。

老黑打黄皮子是有规矩的,下踩夹从来不堵洞门儿。他认为堵洞门儿那是欺负到人家头上,狗急了还会跳墙,把神灵三太爷的后代惹翻了,一定会牢牢地迷住你,甚至让你永世不得翻身。老黑打黄皮子的方法靠引诱,他把捉来的豆储子用火烧,用烧出香味儿的耗子肉做诱饵,放在黄皮子容易出没的地方。他这样想:“你黄皮子嘴馋,吃我放的耗子肉,我要你的命也是理所当然。这世间干什么都有风险,想吃肉就得付出代价。”老黑认为,这样就可以和黄皮子扯平了。事实也是如此,黄皮子迷过村里很多人,从来没找过老黑。

刘强打黄皮子也不堵洞门儿,他不是怕黄皮子迷惑他,是觉得洞里还有小黄皮子,它们还没长大,皮不能卖钱,不能让那些傻乎乎的小东西白白赔上性命。

打黄皮子必须在大雪前后,这季节的皮毛最好,能卖上好价钱。

夜静时,刘强从家里出来。他背一个黄书包,里面装满干土,这些土做伪装用。踩夹放在黄皮子容易走过的地方,把干土撒在踩夹的铁片上,不让黄皮子发现这里有要它性命的机关,毫无防备地把爪踩在踩夹的铁片上。刘强的踩夹都是自己做的,精巧结实,如果黄皮子踩上夹子的小铁片,夹子快速收拢,正好夹住它的脚趾,不伤及腿上的皮毛。夹子拖着一条铁链,铁链的后边是倒戗刺树枝。被夹住爪的黄皮子都选择往树

丛里钻,被刮住,只好等到第二天黎明前被处死。

刘强手里握把宽面镰刀,用做夜间扫开障碍。如果模黑钻进柳树丛里,或者被拉刺棵子绊住,可以用镰刀割开。另方面为了仗胆儿,遇到狐狸或者夜猫子,用镰刀吓跑它们,也不怕遇到狼。

刘强手里还有一个手电筒,轻易不用,因为村里还有打黄皮子的人,暴露了自己,会被别人偷偷跟上,打到的黄皮子被人拎走,连踩夹也剩不下。

星星被云层遮盖,夜显得特别黑,伸手不见五指。村里都熄了灯,整个世界仿佛没有一线光亮。天上飘着零星的轻雪,又给漆黑的夜增加几分阴冷。刘强模索着在王显富家的风障边上放上一把踩夹,然后又转到吴有金的房后。吴有金的房后用秫秸夹了风障,风障和后墙有三尺远的距离,里面放着阴干的白菜。耗子冬天找不到粮食,到这里偷干菜充饥。黄皮子见到风障里有耗子出没,它也时常光顾这里。

刘强把踩夹放好后,悄悄转到吴有金的房前,靠在窗户旁,听着屋里的声音。他想知道吴小兰在没在家里,更想知道她现在是什么样子。

听别人说,吴小兰的情绪很不好,整天不说一句话,又没有机会安慰她,刘强放心不下,哪怕听见她一点儿声音也好。然而,屋里只传出吴有金酣重的呼噜声。刘强的心即失落又沉重,他离开村子,向南甸子上走去。

甸子上堆着很多草垛,草垛旁能打到黄皮子,老黑常在这里转悠,大胖子哥俩也在这里下踩夹,刘强没停留。

刘强往远走,去别人不去的地方。

来到大柳树下,他站在淹死鬼的孤坟前。刘强想:“淹死鬼的坟没有被风雨抹平,一定有人偷着给他培土。”

当年平乱坟岗子时,周云告诉刘强不要动淹死鬼的坟,这里面一定有说道。刘强黑夜到这里来,并不是想解开这个谜,是因为他发现这个坟上有个洞,洞门口有黄皮子的爪印,他想在坟洞的旁边下踩夹。

刘强在洞口站了一会儿,突然扭转身,收起准备好的踩夹,向小南河的大堤上走去。

河堤上,护堤用的窝棚没有塌,房盖半悬在土墙上,当时磕刘占山脑门子的横木让他拆回去用斧头劈了,成了烧炕的劈柴。

刘强进了窝棚,想在里面背背风,歇下来把兜子整理一下,然后找合适的地方下踩夹。刘强用手在窝棚里模着,好像还有炕,他坐在土炕沿儿上,从兜子里取出手电筒,可是手电筒打不亮。刘强想:“不对呀!电池是新的,在家还亮呢。”他模出窝棚,到堤坡上再按手电筒,手电筒亮了。刘强又回到窝棚里,手电筒又打不亮。他急忙出来,到外边又可以亮。刘强在心里嘀咕:“这可邪了,难道真的有神鬼?就是有,它在这个破窝棚里干什么?”刘强模黑把手电筒拆开,重新把电池装好,开着灯走进窝棚里。灯光下,他看到窝棚里很乱,地上满是杂草,土炕上横乱着几个草捆,朦胧中像几个无头的死尸。刘强故意闭了手电筒,再开时,又不亮了!他告诫自己不要害怕,后背仍然往外冒凉风。刘强离开窝棚,下到堤脚下。

刘强白天观察到堤脚下有耗子洞,旁边有很多黄皮子的爪印。他模着找到白天做的标记后,蹲子下了两把踩夹,又在踩夹旁放了诱饵。刚起身,看见一个黑影从堤上斜着往他这里爬。

刘强立刻警觉,解上的兜子,把身子贴伏堤坡上,左手握着手电筒,右手握紧镰刀。

刘强的镰刀刚刚磨过,非常锋利,胳膊粗的柳树可以一刀削断。他琢磨:“爬来的黑影是什么呢?狼?狼袭击人时不单独行动,最少也是两只,一只狼在前面分散你的注意力,给同伴创造机会。后边那只最可怕,它会突然扑上来,咬断人的颈椎。狼的进攻不会这样平稳,它在上方冲下来的速度一定很快。这个黑影移动的速度很慢,自己的身后也没有异常,不会是狼。是黑瞎子?在大兴安岭,遇到过黑瞎子,那家伙凶猛,但是,它不轻易袭击人,如果惹怒它,好小伙子也不是它的对手。黑瞎子和野猪都活动在山区,这地方没听说出现过。不管是啥,我都得往上爬,能把它撵走更好,撵不走也要接近它,不能往堤下撤,那样会给对方提供进攻的机会,在堤下拼斗起来,没有退身之地。”

刘强伏在地上,双膝用力,奋力往上拱。

向刘强移动的不是狼,也不是黑熊,他是老黑。

老黑常在场院的墙根下打黄皮子,后来发现村里也有人在那下踩夹,他把别人的一把踩夹拿走,没想到连连丢了三把。老黑换了地界,去了甸子上的草垛群,又碰到大胖子兄弟俩。他把打黄皮子的地点往南移,到大柳树旁下踩夹。他把背兜放在树根上,生气地叨咕:“这些随帮乘影的东西,人家干啥他干啥,连大胖子也胆儿大了,弄得我还得挪地方。等哪天有人被黄皮子迷住,看他们还眼气不?”想到村里人惧怕黄皮子和大柳树,他又笑着说:“你大胖子有能耐也往这里来,借给你八个胆儿,你也不敢在淹死鬼坟下站一站。”

孤坟前,老黑碰到奇怪事,不但没打着黄皮子,还把他吓得不轻,连丢在大柳树旁的东西都不敢去取。

老黑白天在小南河的河堤下踩好点儿,便背着兜子来到河堤上。

他背的是皮兜子,里面装着干土、诱饵和没来得及下的踩夹。老黑左手握着四节大手电筒,手电筒在大柳树旁的惊慌中摔坏,已经发不出光,握着它,是作为防身的武器。他右手的武器更厉害,是三八大盖枪上的刺刀。

早年,刘屯这里曾经发生过国共两军的拉锯战,不光丢下数不清的尸体,也丢下数不清的刀枪和炮弹。枪刺是勇士们拼杀时丢下的,老黑开小荒时捡到,上面还沾有血污。老黑把它拿到家里,用砂纸除去绣,又用油布反复蹭,弄得铮明瓦亮,冷光闪烁,然后用细磨石磨刀刃,锋利无比,把纸吹上去斩为两截。

老黑从堤上往下滑时,并没有看见刘强。下到了堤腰。忽然看到向上运动的黑影。心里“咯噔”一声,立刻停下来。冷静一下,用棉袄袖擦去额头上溢出的冷汗,心里说:“今天活见鬼了,净遇倒霉事,大柳树那里出现了魔鬼,这里又碰到个黑东西。”他蹲,挨到堤坡上,大瞪着眼,想辨认从堤下向他逼近的黑影:“是狼吧?狼有夜眼,能看清人,就是看不清人也该看到我手里的刺刀。都说狼狡猾,横草不过,我把刺刀横在面前,它准会跑。是狐狸?狐狸胆小,不敢这样对峙。”老黑用刺刀在前面乱戳,意在吓跑对方,见黑影没有逃跑的迹象,他着了急,心里嘀咕:“八成是遇到鬼了,这黑影很可能是从大柳树那跟来的。”老黑扔掉兜子,用手电筒轻轻地磕刺刀片,刺刀发出尖利的颤音。就是这细小的颤音,给他提起了勇气,对自己说:“我老黑从来就不怕鬼,乱坟岗子我呆过,走黑道没害过怕!”虽然这样说,他心里还是突突跳个不停。想往后退,但后退更艰难,还怕斜下方的黑影扑上来。有些走投无路的老黑狠下心想:“手里有刺刀,是魔鬼也能穿透它!不管遇到啥,下手必须狠,千万别留情!”

老黑稳住惊慌的情绪,开始向斜下方的黑影挪动。

刘强向斜上方爬着,突然停下来,他觉得刚才估计的不对。看对方停停动动的样子,好像走失的牛犊,牛犊移动这样慢,一定是受了伤。刘强用指甲试试刀刃,对自己说:“看不准,千万不能动手,这一镰刀砍下去,什么东西也受不了。”他把手电筒顺过来,想打着,又产生顾虑:“如果对方是猛兽,会被亮光惊恐,它在上方,向我扑过来的力量一定很大,我在下方,不容易躲避。必须往上爬,模黑接近它,只要镰刀够得着,就能打败它。刘强想扔掉黄背包,又有点舍不得,拖着它往前爬,速度很慢,爬爬停停。刘强非常谨慎,眼睛紧紧地盯住黑影,握刀的手心出了汗。他也想到,如果遇到强劲的对手,将是一场生死之战。

老黑终归老练,他改变了接触黑影的方向,不再斜着往下滑,而是顺着堤坡横向移动,要占据黑影的正上方,居高临下,这样的位置对他最有利。

刘强看到斜上方的黑影改变了方向,认为它要溜走,长出了一口气。忽然,刚放松的神经又紧张起来,他在心里说:“这东西不是要溜走,而是要占据最容易进攻的地形。”刘强来不及多想,横着镰刀拼命往高处爬,他要赶在和黑影接触之前,达到和对方同一个高度。

老黑看到对手好像明白了他的意图,立刻想到:“黑影直线往上爬,是想占据制高点。”根据地势,他知道对手虽然很努力,也不可能爬到他的上方。老黑停止移动,横伏在堤坡上,手电筒扔在一旁,双手握刀,双目不眨,仔细观察对方动向。他心里嘀咕:“不怨老话说,福不双降,祸不单行,大柳树旁的魔鬼跟我较上劲了!今天它不会轻易放过我,我老黑也不是等闲之辈,它既然来了,咱就碰个你死我活。”为了证明自己的胆量,老黑双手抡刀,利刃在空气中发出“嗖嗖”声。

刘强见对手停止移动,他也停下来,知道自己再努力,也抢不到对手的上方。他要稳住对手,或者等待对手溜走。刘强想:“什么样的野兽也没有这么大的耐力,难道它没有发现我?不会吧!野兽常在夜间活动,它们的视力比人类好。那么它为啥不进攻呢?是像刚才想的那样,它是一只伤兽或者是一只家畜?如果那样,我还真得刀下留情。”刘强把镰刀放在眼前,利刃在黑夜中发出瘆人的蓝光。

现在,两人已经离得很近,只是夜太黑,谁也模不准距离。老黑见对方停下,他主动向对方移动,仍然选择直接进攻的路线,斜着往下蹭。

刘强贴伏在堤坡上,觉得再往上爬已经没有意义,白白浪费体力,不如以静制动,等待时机。老黑也不敢贸然进攻,停下来想:“这个黑影离我很近了,我要站起来冲下去,立刻能扑到它的身上,如果把刺刀伸过去,也能捅到对手,只怕捅不到要害上。都说野兽脑门子硬,扎一刀不管用,还会惹急它。还听说魔鬼会变化,扎到四肢上啥事不顶,要想战胜对方,还得往前靠,到刺刀能够着的距离再动手,一刀扎不到要害,再给它第二刀,一定要扎进心脏。”

老黑又往下移动,见黑影仍然没动,他也停下来。

刘强和老黑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尺远,如果老黑冲出一步,刀尖就可以刺到刘强。如果刘强跃身而起,镰刀砍过去,老黑性命难保。但是,两人谁也不再向前,都保持极度冷静。

老黑双手握刀,头发一阵一阵地往起竖,就像站在生死之间,即将发生的搏斗将决定他的命运。情急中,头脑里突然产生问号:“这个黑影能不能是人?如果是人,谁有这样大的胆子?敢在黑夜和我较量!”老黑暗下决心:“爱是啥是啥,反正没有退路了,要想活着回家,只有杀死对方。我的刺刀刚磨过,还没尝到血的味道!”

刘强也意识到对方有可能是人:“从刚才进攻的路线看,对方是经过思考的,野兽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智力。”想到对方是人,刘强的背后又冒凉风,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他扔掉装土的背包,手电筒也放在地上,双手紧握镰刀把,默默自语:“遇到野兽并不可怕,我可以用镰刀打败它,最可怕的是人,这世上没有比人类更贪婪更残暴的。人们用虚伪来麻醉同类,互相残杀或挑动他人互相残杀,在谎言掩盖下投出利剑,让善良防不胜防,多少无辜倒地,多少人在残杀中忍受痛苦!”刘强咬着嘴唇,努力克服剧烈的心跳,稍稍稳定后,他猜解疑问:“如果是人,这人是干什么的,偷粮食?这是冬天,地里连一颗粮也没有,没人这么晚来河堤上。是强盗?不可能是强盗,强盗来这荒野里没有意义。是不是打黄皮子的?村里那几个打黄皮子的人不敢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大胖子哥俩最远也就是甸子上的草垛群里。那是谁?是老黑?也许是他。”刘强更加警觉起来,他知道老黑手狠,也知道老黑手里有锋利的刺刀。但刘强仍然告诫自己:“不管对方是人是兽,都有慎重从事。如果是人,就不能用镰刀砍,对方用刀刺来,先躲过锋芒,徒手打败他。”刘强把镰刀举在头前,并且不停地晃动。黑暗中,用这种方法可以感觉和防御对方的袭击。

刘强向上方移动,老黑也往这里挪,双方都知道,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不可避免。就在两人手中的武器即将接触时,又都停下来,双方都在酝酿最后怎样冲刺。老黑想:“这刺刀顺着扎下去最致命,如果第一刀扎不准,抽回刀继续扎。”刘强想:“这最后一刻该咋办?是躲还是砍?选择躲,那得冒极大风险,很可能赔上性命。如果这一刀砍过去,是狼,也得掏出肠子,是人,脑袋准搬家。”

两人相持几秒钟,都觉得时间很长,本来生死是瞬间的事,跨越这道门坎极其艰难。老黑咬牙默念这样一句话:“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随即跃身而起,握刀向斜下方的刘强刺去。

刘强见对方向自己扑来,判断出袭来的不是野兽,而是一个非常强壮的人。面对带着风声的利刃,有了准备的刘强没有慌,他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积极防御。

因为天黑,刘强拿不准刺刀的方位,无法用镰刀拨开。他索性扔掉镰刀,翻身向堤下滚。

老黑扑个空,刺刀扎在堤坡上。由于扑得猛,摔个大前趴,鼻子抢出血。他在抹鼻血的同时也弄明白他的对手不是野兽,也不是鬼,是一个和他作对的活人。此时的老黑已经红了眼,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躲避而放弃决斗,他双手持刀,顺着堤坡往下滑,要把对方置于死地。

由于惯性,翻滚的刘强在堤脚上停住,老黑也滑到这里。他没等刘强站起,挥刀向刘强脑袋砍去,刘强伏下头,刀走空。老黑回身再砍,觉得一只脚顶在他的肚子上。刘强背靠堤坡,把全部力量都用在脚上,老黑被蹬倒,刺刀月兑手,摔得“妈呀”一声。刘强迅速跃起,骑到老黑身上,举起巴掌要打。

老黑不再反抗,悲哀地说:“完了!”

刘强听出是老黑的声音,从他身上翻下来,叫了声:“宋叔。”

老黑也听出对方是刘强,不知是惊是悔,还是摔得疼痛,他的眼泪流了一脸,说了句:“今天倒霉透了,总是遇到鬼。”

刘强拉起老黑,让他坐在堤坡上,又帮他模回刺刀。老黑接刀,颤抖着对刘强说:“你宋叔因为胆大才得名老黑,想不到今天栽了。也不知咋地,从家里出来,就觉得心没底。”

刘强把老黑拉到堤上的窝棚里,想找个背风处歇一歇。老黑用手往炕上一模,突然“啊呀”一声,拽着刘强往外走。刘强叫老黑先歇在窝棚旁,他下到堤坡上寻找手电筒,模到手电筒后,刘强用手电筒照着找到镰刀,又找回老黑丢掉的兜子等物。

刘强建议老黑还是先到窝棚里歇一歇,把背包收拾收拾。老黑不愿进,又怕刘强说他胆儿小,又想进去看个究竟,他要过刘强的手电筒,两人进到窝棚里。老黑把里面全部照了一遍,然后对刘强说:“我刚才进窝棚时好像碰到啥了,多亏你在场,要不又吓个半死。”

刘强微微一笑,心想:“这黑叔肯定是受了惊吓,疑神疑鬼。看来兜子里这几把踩夹不能再下了,今天算白跑一趟。”刘强陪老黑往家走,经过大柳树,老黑坚持绕过去。刘强疑惑,问老黑倒底发生了什么事,老黑摇头不说。离开大柳树后,老黑向刘强讲了他在大柳树下遭遇鬼怪的经过。

前三天,老黑到大柳树下踩点儿,发现有很多黄皮子的爪印通向孤坟上的洞里,他觉得洞里应该有很多黄皮子,便在坟边下了踩夹。虽然踩夹没堵洞门儿,却下在黄皮子必经的路线上。第二天天没亮,老黑到坟上一看,出现了奇怪事。黄皮子没打到,踩夹被什么东西从隐藏的土里掫出来,放在一旁,黄皮子常走的道上留下很多新爪印。老黑以为有人搞恶作剧,故意在他走后把踩夹起出来,让黄皮子能够自由地进出洞口,也让他半宿白忙活。他生气地想:“敢在深夜到这里来,这个人的胆量真不小。村里人都说我是黑大胆儿,难道还有人比我胆儿大?”晚上,老黑又把踩夹下到孤坟旁,凌晨又出现了同样的事情。天快放亮,能看清周围的东西,老黑没有发现有人来过的痕迹。他看着放在一旁没有踩翻的踩夹,蹲在地上琢磨:“这踩夹的铁片儿非常灵敏,一碰就翻,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本领?能把它平稳地放在一边。难道真像贾半仙说的那样,大柳树下有妖精?或者是淹死鬼的魂灵没走?”

经过两次雷劈大柳树,老黑对大柳树下的妖精有恐惧之感。他知道天神的力量不一般,能惹怒天神的妖精也不同凡响。老黑不怕淹死鬼,认为蹬了腿儿不会出气儿死人没啥了不起,当初是老黑用秫秸帘子裹得他,虽然没看清脸,那是让水泡得太难看,老黑没喜得瞅。就是淹死鬼从坟里钻出来,老黑也不会发怵,手里有锋利的刺刀,青光一闪,淹死鬼准得退回去。

老黑没听邪,天黑后又在孤坟旁下踩夹,这次他下了两把夹子,还准备了放在夹子旁的耗子肉。当老黑打开第二把夹子的时候,忽然听到坟里发出“嗞嗞”的尖叫声。他的手一阵哆嗦,踩夹打住手指,疼得他直咬牙。老黑站起身骂:“这死天头,比他妈锅底还黑。”他拿过手电筒,想照一照手,看看出了多少血。这时他产生顾虑,暗自说:“说不定还有打黄皮子的人,让他发现亮光,准会到这里偷夹子,甚至连猎物一起偷走。”老黑虽然这样想,还是按着了手电筒,没顾看手,而是把光线对准了坟上的洞,看见洞里有双蓝色的眼睛怒视他。

蓦地,老黑的头发全部竖起,觉得一股凉风喷到脸上。他双腿发软,双手没了力气,手电筒掉在地上,四周一团漆黑。老黑勉强克制恐慌,双手握刀在地上寻找手电筒,手电筒虽然找到,灯盖不知摔到哪里,他顾不得再找灯盖,背起兜子慌乱地离开大柳树。走出一段路程,老黑才知道不是回家的方向,而是奔小南河而去。他用刺刀拨弄脚下的杂草,不停地骂自己“倒霉”,也后悔不该三番五次地去大柳树那个“鬼地方”。惹怒了鬼怪,恐怕难得安宁。

老黑想回家,可手里还有没下的踩夹,他记起白天在堤脚留下的记号,便爬上了小南河大堤。

老黑讲述去大柳树的过程,刻意强调大柳树下鬼怪的厉害,还告诉刘强:“大柳树下有个老黄皮子,皮毛变成黑色,头上有一撮白毛,眼珠子能射出邪光,人看了腿就软。这样的黄皮子最值钱,只可惜它成了精,能掐会算,还能迷人,踩夹不易打到它。”

这些话是老黑胡编的,想考验刘强的胆量,看看这个傻大胆儿敢不敢去大柳树旁下踩夹。他丢到孤坟旁的踩夹不准备要了,但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吓跑,他想让刘强领教一下大柳树下鬼魂的厉害,同时也想让刘强探明坟洞里的蓝眼睛和发出的“嗞嗞”声倒底是什么。

进到村里,夜已经很深了,看不到灯光。走到刘仁的家门口时,听到刘仁和孟慧英的吵闹声。老黑说:“孟慧英这个娘们儿长得太好看,勾得马向勇成天往那跑,我怕刘仁养不住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