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40章 大同国建国 卫国攻郑国

第40章大同国建国卫国攻郑国

农民起义军一共占领了三十几个县、五个州了,占郑国国土的五分之一了——浏览器上输入-www.6zw.看最新更新——这让起义军的将士们的士气大受鼓舞,他们已经开始筹划建立“大同国”了。

这日朝廷的特使朱奋进又来到了农民起义军的大营中。

大帅欧阳成、武林盟主卫洪流,军师刘成山一起接待了他。“刀神”朱奋进同三人打过招呼后,便坐了下来。他对欧阳成说:“圣上派我来跟欧阳大帅商量合作事宜。现在据我们得到的可靠情报,卫国又准备召集十五万大军进攻我大郑国了。圣上希望欧阳大帅能与朝廷并肩作战、击退卫国的进攻,”

欧阳成道:“我们的条件是朝廷要在全国实行‘均田制’和减税、减租、减息,最终实现大家都富裕的目标。‘财富是哪里来的?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财富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可是现在的财富却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都吃不饱、穿不暖、读不起书、看不起病,还有的流浪者居无定所、朝不保夕!那些地主老财们有三头六臂吗?没有!可是他们凭什么可以手不动、脚不动的日进斗金?农民种他一亩地,收四百斤粮,要给他差不多两百斤;借他一两银子,一年后要还二两五钱……他睡在钱堆里了还要逼你还债!贫农还不起,就让贫农的儿子给他做长工、女儿给他做小妾!你说这是什么世道?有什么公平可言?”

朱奋进一声不响地听着他说完后,道:“大帅说得也有道理!民间也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挣钱不费力,费力不挣钱。’皇上也准备实行改革,但改革的前提是社会的稳定啊!战争可以毁灭一切啊!皇上现在吃两菜一汤啊!他准备把地主的田拿出一半来分给穷人、不然阻力太大了!他还让总管内务府大臣做好贫民的救济工作,让他们不至于饿死、病死。他还准备减税、减息、减租,提高长工的工资、缩小贫富差距呢!‘一口吃不成胖子’,要循序渐进嘛!”

欧阳成道:“郑武帝这个大坏蛋倒生了个‘好蛋’!但是,我还是坚持要把地主的田全分给穷人,让穷人有饭吃、饿不死!要不然’叫什么‘均田制’?同盛帝不答应我这个条件,我只有用枪口和他说话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欧阳成说完后喝了一口茶。

朱奋进低下了头、想了一会,又说:“皇上说了,只要你同意出兵抗敌,可以将你的地盘划为诸候国,你做诸候国的君主。这条件够了吗?”

欧阳成笑了笑道:“我不同意!我们要成立‘大同国’了,逐步建成大同社会!同盛帝是做不到天下为公的!你们的诸候国都互相推诿,不肯出兵,我怕你们到时候会卸磨杀驴啊!同盛帝代表的只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我们代表的是农民的利益!我做诸候也是要听皇上的话呀!”

朱奋进说:“我还是希望我们双方能够求同存异!我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更快地打败侵略者!你还是多加考虑吧!”……

他们又交谈了一会便去吃饭了、吃过饭又继续谈起来……

但最终由于谈判的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导致和谈没有结果。

刀神朱奋进与随从人员只得告辞回京。

农民起义军中的部分将领希望欧阳大帅派人在途中暗中跟随朱奋进,待机会消灭这个宫廷内的武林高手。欧阳大帅严厉的批评了他们,对他们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岂能做无耻小人?……

那些将领面红耳赤的退了下去。始作俑者被另几个同他一起去找欧阳大帅提建议的将领们在背地里臭骂了一顿……

卫国边关的一半驻军在副将柳承礼率邻下,浩浩荡荡的走进了卫国京城。

卫国皇帝范文帝接见了他。柳承礼从来没有进过皇宫、更没有见过范文帝,头上汗都吓出来了。他进了大殿后吓得哆嗦着跪了下来,道:“末…将……柳……承礼……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一听,心说:就来个了结巴。他对柳承礼说:“柳将军平身!”

柳承礼忙哆哆嗦嗦的站立起来。

范文帝待他站起来后道:“你们在边关打了大胜仗,这让朕很高兴!朕要嘉奖你们!主将,副将,军师都有重赏,各级军官也有奖赏。马上你把圣旨和金银带回去即可!”

柳承礼赶忙跪下道:“末将领旨谢恩!”

太监把圣旨递给了他。他马上对范文帝说:“末将……告退了!”便磕头离开了……

皇上哈哈大笑道:“也不知是真结巴还是假结巴!朕还没来得及问呢!”

柳承礼退下后,范文帝又命太监去召集大臣们上朝议事。

大臣们都走进金銮殿后,都一起跪下参拜了皇上,皇上说:“众爱卿平身!”

众大臣们都站起身来后,范文帝对大臣们说:“朕招你们来再议议攻打郑国一事,请众爱卿都说说自己的想法!”范文帝用恳切的目光了望了望大臣们。

军机处大臣张志高跨前一步对范文帝说:“皇上!微臣有话要讲!”

范文帝微笑了一下道:“张爱卿请讲!”

张志高道:“谢皇上!微臣以为现在攻打郑国正逢其时!虽说我军被敌人消灭了十万,但哀兵必胜!我军是带着仇恨和怒火上阵的,而郑**队刚打胜仗,正是骄横之时。自古骄兵必败,所以我军有必胜之心!”

范文帝赞许的点头道:“张爱卿所言极是!……还有哪位爱卿再说说看法?”

卫国臣相文青松忙跨前一步道:“皇上!臣也来说说。”

范文帝道:“文丞相请讲!”

卫丞相说:“臣以为

应再休整几日再出兵为好!特别是边关回来的士兵经过一路跋涉急需休息!”

范文帝沉思了片刻,又道:“文爱卿言之有理!”

不待文青松臣相退下,兵马大元帅曲树功就快步上前道:“微臣以为应该即刻出兵,一雪国耻!”

皇上听后又笑了笑说:“好!朕理解你的心情!曲元帅亲自带兵去讨伐郑国、雪洗国耻,自然是非常着急了!”

其他的大臣也作了发言——也有主张不再攻郑国的……

范文帝听完众大臣的建言后,捋了捋胡须道:“朕的意思是即刻出兵!卫郑边境刚调回的军队三日后出发,其于军队吃完饭以后马上出发!”

众大臣都俯首道:“臣等遵旨!”……

士兵们吃过中午饭后,便整装待发了……

军旗飘飘、战鼓震天、号角声声……卫国的大军陆续向郑国进发了……

农民起义军与武林群侠们一起向清溪县进发……

经过激烈的战斗后,起义军攻克了清溪县,老百姓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的迎接起义军进城。还有人燃放起了鞭炮……

起义军们雄纠纠、气昂昂的大步走在青溪县县城中,大家的脸上都兴高采烈的,尽管有的人负伤了。

二狗子骑着一匹黑马走在队伍前面,此时他已成为一名身穿盔甲的副将了。他进城后第二天便请假回家去了。他要用他的军饷为他的母亲买一个棺材。

他到棺材店买了一个黑漆棺材后,雇了一辆马车将棺材运往娘的坟地上。

他来到爹娘的坟前跪了下来,泪水溢出了他的双眼。他对着她爹娘说“爹!娘!不孝的儿子回来看你们了!孩儿未能为你们守孝三年……孩儿不孝啊!……爹!娘!我现在已成为一名将军了!刘财主家的钱我也还得起了!……娘!我给你买了个上等木料的棺材!……你也可以含笑九泉了……爹!娘!俺们农民起义军就要立国了!咱们农民有代表咱自己的政府了!咱们农民也可以扬眉吐气、挺起脊梁骨做人了!咱穷人都有田了!爹!娘!……我要继续跟着农民起义军为穷人打江山!……孩儿会好好干的!不给爹娘丢脸,不给乡亲们丢脸!……孩儿回去借一把铁锹来!”

他烧完了手中的纸钱便骑马往回赶

乡亲们看见李二狗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一身盔甲回来了,都惊喜地围了上来同他打招呼,他也向乡亲们打了招呼……

几个乡亲们拿起了大锹就同二狗子一同去帮忙了……

他们挖开了李大爷,李大娘的坟墓,将李大娘的尸骨装入棺材中后又埋了起来……

二狗子放起事先买来的鞭炮……

他谢过乡亲后,又在他爹娘坟前哭了一阵。才舍不得的离开。

他骑马来到李财主家门口,家丁问他:“请问将军找谁?”

李二狗说:“章大哥!我是二狗子!”

那姓章的大哥道:“啊!真的?假的?我是近视眼……看不清楚!不过这声音没错!”

他又往二狗子身旁靠近点、仔细看了看道:“哇!真的是你啊!你小子真有出息了!没想到啊!小泥鳅也能变成飞龙啊!”

他把二狗子带到刘财主面前。刘财主一看是二狗子,刚要发火,随即又在脸上挤出笑容说:“唉哟!这一身盔甲多精神,多威武啊!有志气!有出息!”

二狗子拎着一包银子道:“刘财主!这是我家欠你的银子!连本带利,分文不少!你拿称来称一下!”

刘财主忙陪着笑脸说:“二狗子……哦!不能再喊你二狗子了!应叫你李将军!我那点小钱你还惦记着……算了!全免了!全免了!就算我捐……捐款了!”

二狗子冷笑了一声说:“宁差阎王债,不欠小鬼钱!告辞了!”说罢扔下银子,便快步走出刘财主家,一跃上马,扬长而去……

刘财主提着银子叫唤着跑出来时,已经迟了。刘财主垂头丧气的蹲在地上,自言自语道:“起义军都拿下清溪县城了,我这一千几百亩地也要被穷人分了……这皇上的军队怎么就这么经不住这泥腿子打呢?唉!……他边叹气,边望着银子,眼泪流了出来:“唉!现在卖田……也没人要了!我怎么就没看得起那些泥腿子呢?……”

是啊!刘财主怎么会想到那些被像他那样的“十指不沾泥”的大地主们看不起的泥腿子们“有一天会打下江山”呢?他们哪里会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呢?

浪潮终归会涌起,泥沙终归要被冲去!这就是必然的规律!

喧天的锣鼓声在敲响着,“啪啪”响的鞭炮在燃放着,惊天动地的礼炮声在轰鸣着……

游行的人们在振臂欢呼着:大同国成立了!大同国万岁!大同皇帝万岁!……

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人们身上,每个人脸上的微笑都在尽情的绽放着……

有的人舞着长龙,有的人在舞着狮子,有的人在踩着高跷,有的人在扭着秧歌……

写着“大同”两个金色大字的红旗在迎风飘扬,农民起义军和武林群雄在进行着隆重的阅兵式……

骑兵、炮兵、步兵……在检阅台前陆续通过……

大同国的皇帝欧阳成与武林盟主卫洪流在检阅上谈笑着……

“大同国成立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在人群中响着,在五湖四海响着,在宇宙间响着,响着……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敬祝您和您的家人端午节快乐!三克油!拜拜!梅兰竹敬呈】

只要输入-www.9zw-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