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十六节 大年初一(1)

大年初一可是最热闹最给公公长脸的一天。

一大早,林静还在睡梦中就被明涛叫醒了,因为昨晚看春晚睡得太迟,她的眼睛都有些睁不开,可还是不得不挣扎着爬起来,闭着眼睛穿衣服。

按这里的风俗,今天早上可是要拜年的哦!不仅要给活着的长辈拜年,还要给死去的长辈拜年,当然还得亲自去祖坟问候。

林静昨天还存了侥幸心理,以为今天可以不用起那么早了,因为往祖坟去的小路上积雪融化而满是泥泞,鹏鹏还在跟着明涛去上灯的时候摔在了烂泥里,除了滚了一身的稀泥外,还灌了一鞋子的脏水,因为一只脚插到了旁边的小水沟里。林静在痛心疾首地数落他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小小的高兴的。

大家都起得这么早,看来去给祖宗拜年是跑不月兑的。

不过,先要给家里的长辈拜年。公公一声不吭,把神龛清理干净,燃上香烛,烧黄裱纸拜祭过祖先,儿子媳妇就依次序跪在燃着香烛的神龛前,说着各种吉祥的话,儿子磕头,媳妇作揖。然后是孩子们给长辈拜年,爷爷女乃女乃,伯伯婶婶,叔叔幺幺的乱叫,像事先背好了似的,祝福的话都说得很溜。大人们就很开心地搜出红票子发压岁钱,凡小字辈见人一张,包括已经上班的,只要没结婚的,就都是孩子!

大哥家的大女婿在这里过年。小伙子很机灵,跟着大家一起拜年,跟着大侄女婷婷喊“娭毑”和“嗲嗲”。林静看到婆婆笑得脸上的皱纹叠起,抽出一张红票子往他手里塞,他推辞不接,婆婆硬往他手里塞,生怕钱给不出去一样,还说:“拿着拿着,没结婚的不都是孩子吗?过年嘛,不就是好玩吗?”盛情难却,他在婷婷的示意下收了。

见此情景,婶娘们都争着把红票子往他手里塞,但林静反身进了房间,装作没看见。

按林静老家的风俗,女婿来丈人家拜年,是应该买礼品到叔叔家拜年的,尤其是还没结婚的,一年三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丝毫不能马虎。有的人家叔叔伯伯、舅舅姨妈多的,过个节要花几千块钱。因为除了买礼品外,还要给年纪小的弟弟妹妹见面礼,一百块早拿不出手了,起码两百,甚至有给五百的。可是这个侄女婿,大过年的,既不买礼品来拜年,也不给弟弟妹妹们见面礼,还反倒从叔叔家拿压岁钱?

林静很是郁闷,悄悄地拉过明涛问:“你们这里都是这样的吗?大过年的,也不买东西给叔叔家拜年,还要给他钱?”

明涛为难地说:“我也不清楚!好像是买了东西来,才给钱打发的吧!”

林静愤愤地说:“那今天算怎么回事呢?”

“我哪知道?你给了吗?”

“我给?我凭什么给?他不买东西来给我拜年,我还要给他钱?你以为我当幺幺当得那么馋相?还说你们这里的人讲礼性,这是哪里的礼性?人家都是女孩去男孩家接钱,你们家倒好,往人家男孩手里塞钱。怎么?你们家的姑娘嫁不出去吗?常听人说‘抬头嫁姑娘,低头结媳妇’,女孩家里就应该端点架子,特别是结婚前。看看,你们家的架子在哪里呀?真是掉价!”

“你没给不就行了吗?啰嗦个什么?”明涛不耐烦。

“嫌我啰嗦,到时候你就知道厉害了。等嫁过去,人家对她不热乎的时候,你们家里的人都要跟着怄气。像我一样,结婚时什么都不懂,一丁点架子都没端,你妈一分钱的心都没操就娶了个媳妇,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你看,你老四结媳妇的时候,人家提这条件、那条件的,你爸急得差点没上吊,你妈多把她当人呀!”

“哎,你有完没完?怎么又说到我妈头上了?”

“不是你妈带头给,怎么会有这回事呢?”

“你不是没给吗?”

“我是没给。可是其他人都给了我没给,大嫂就会对我有意见。不怪你妈怪哪个?在我们面前抠得要死,在外人面前不知道多大方!”

明涛还想为他妈辩护两句,外面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几个小点的孩子涌进了房间,两人就都自觉的闭了嘴。

鞭炮声一停,小不点们就往大门口冲,边开门边念念有词:开门大发财,金银财宝滚进来!一屋子人开怀大笑,包括林静。

一站到大门口,林静就知道今天的上坟是非去不可,昨天还泥浆横流的地上,现在露出一副硬邦邦的横蛮相,好像在说:我够硬,我怕谁?

出后门,一条窄窄的小路夹在两个水塘间,路边还躺着衰败的枯黄的野草。泥质的路面硬且高低不平,鞋底稍微薄一点都觉得烙脚。林静小心地捡有草的地方落脚,草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嚓嚓”声,像夏天被晒干了的似的。

大哥在前面领路,一行人跟着他,走小路,跨沟渠,浩浩荡荡地往祖坟进发。其实路并不远(因为这里的丧葬习惯是埋在离家比较近的、自家的菜地里,一般就在屋前或屋后),但是不好走,还要时刻提防孩子掉到水里,宽一点的沟渠孩子又跨不过去,需要人接应。林静本来说不要鹏鹏来,因为他昨天就是在这条路上落了水,可一家人都要他去,说他是最小的孙子,一年也只去一回,姥姥姥爷看见他肯定特别高兴。

一路小心翼翼,终于到了祖坟前。昨天上的灯还在,只是蜡烛早烧完了。公公和大哥开始点蜡烛,燃香,每个坟头插一对蜡烛一把香,大家轮流叩头作揖,给祖先拜年,然后放鞭炮,大家就尽量往远了躲,免得被飞溅的鞭炮屑炸到,炸坏了衣服是小事,炸到了脸可不是好玩的。

上完坟回家,不能沿原路返回,必须走街上,这是公公的规定。公公常说:我们何家在我这一代就只我一根独苗,可是我生了六个,五个儿子一个女儿,把我们何家的根发了这么大,就这一条我就对得起何家的先人。我要让街上的人都看看我们何家的威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