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136章 拼命!韦小宝护驾!

古剑冰反口相驳:“当年大明民乱,一是因天灾,二却是因尔等建奴在关外为祸,皇帝不得不加派辽饷防备尔等,苦了百姓。尔等入主中原,所过之处,杀死汉人大半。以前只因天灾不断,一份粮食要两三个人吃,自然不足,如今两三人中只剩下一人,自然粮食足了――――这全拜尔等杀戮所致,亏尔等还有脸自居为功?”

玄烨也不以为意:“呵呵,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哪有不杀人的?大明皇帝在位,天灾不断,我大清入关,天灾遁去,如此岂不正是证明,天命在我大清?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尚书》有云:‘皇天后土,改厥元子。’朱明失却天下,正是因崇祯施政不善,苛待百姓,以致官逼民反。我等驱逐流寇,入主燕京,这是顺天理,应人命,自古得国之正,无过于本朝。”

古剑冰揭他老底:“令祖奴儿哈赤不过辽东李家一仆隶下材,窃居朱明龙虎将军之位,不思报国恩君恩,狼子野心起兵谋反,安禄山史思明之流耳,沐猴而冠窃取此土,何从谈起得国之正!”

玄烨:“朕即位以来,虽然说不上尧舜禹汤,可是爱惜百姓,励精图治,朱明的皇帝中,有哪一个比朕更加好的?现下鳌拜已诛,罗刹国又不敢来犯疆界,只要三藩平定,从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汝等非要造反,难道百姓在姓朱的皇帝治下,日子会过得比今日好些吗?”

古剑冰连声冷笑:“这天下本是我汉人天下,我等意欲兴复,倒成了造反。不错,不错。投充令是谓忠也,剃发令是谓孝也,圈地令是谓信也,迁海令是谓悌也,文字狱是谓礼也,逃人令是谓义也,捐纳令是谓廉也,好一个忠孝信悌礼义廉俱全,唯独无耻的有道明君!”

玄烨变了脸色:“阁下出口成章,才学非凡,还未请教高姓大名,在乱党中居何官职?”

古剑冰:“大宋慕容世家二公子,朱三太子驸马,慕容剑冰是也!”

玄烨脸上忽有凄凉寂寞之意:“原来近日唱响大江南北的《警世钟》,就是阁下所作。

朕父皇是满洲人,朕亲生母后孝康皇后是汉人,朕身上也有一半血是汉人。朕对大清百姓一视同仁,决没丝毫亏待了。阁下何必如此恨朕?”

古剑冰:“尔等视我汉人百姓,有如牛羊,人口土地,随意圈占。若有逃人,窝藏者同罪。又逼使我汉人百姓剃发易服,人人脑后只留一金钱鼠尾的发辫,形如猪尾。有不服者,斩之。遂使我汉人百姓,皆沦为奴隶。还好意思说对大清百姓一视同仁?凡是血气尚存的汉人百姓,皆欲杀汝而后快!”

玄烨首先引用了一段李世民的枝叶之说:“朕自知,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故此,朕上任以来,厚待汉人超过以往任何一位大清帝王,以谋久安之道。

只是积习日久,要改并非一朝一日,宋、明不识阁下之才,所能给阁下者,唯一虚名耳。何不早早归依天命,降我大清,助我为天下苍生谋取福利?阁下只要点个头,高官厚禄,指日可待!以往罪过,一并赦免!”

古剑冰心道:宋便有不是之处,尚知‘文人不以言论获罪’,若我在尔等建奴治下,怕不早被文字狱满门抄斩了!明虽有不是之处,却未如尔等暴虐,遂轻蔑一笑:“尊驾要比我大唐太宗文皇帝,还请先去了这三尺金钱鼠尾,半边秃瓢脑门。你羞也不羞?

汉胡之分,不在血统,而在文明。舜帝出自东夷,周秦起于西戎,隋唐混杂鲜卑,刘项原是楚音;但皆习汉俗,用汉礼,服汉衣冠,做汉家天子,而不像贵国搞什么‘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尊驾治政,或许比鳌拜要聪明些,把治下汉人百姓,养成一群吃饱喝足留待宰杀的豚尾奴隶!”

玄烨作婉惜状:“舜帝东夷人也,周文王西歧人也。慕容兄令先祖与大清皇室其源一也,皆是上古东胡鲜卑后裔,本以为阁下该当不信无聊腐儒的华夷之辩,岂想在江南侨居已有数百年后,沾染南朝的文采风流之余,却也忘却了自己出身根本了。”

古剑冰:“金国女真确是东胡后裔不假。而满清建州部嘛,据我所知却是自极北通古斯苦寒林地南迁的胡里改野人,冒了生女真之名。女真人拜的是猪,胡里改野人拜的是狗,我汉人上承炎黄血脉,乃龙之传人,岂容尔等继承猪狗血脉的建奴蹂躏欺压?”

满清之祖,是为野女真,以狗为祖,是以不打狗、不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而清统一关外时,又曾扯起后金大旗,广收视猪为祖的金国遗民,二族融合后,便将猪肉狗肉一齐戒吃,免得冒犯了祖宗。现下玄烨被古剑冰骂为猪狗传人,自然大为光火:“你、你?????????”

这时,旁边一太监打扮的人向玄烨附耳说了两句,玄烨点点头,打了个手势,昂声道:“汉人说他们是伏羲女娲之后,人首蛇身,兄妹乱`伦相婚,未见得就高贵到哪里去了!·

慕容氏先祖慕容俊、慕容垂是何等英雄人物,子孙便只会在汉人的羽翼下苟且图生么?”

古剑冰反驳:“我慕容氏先祖可不曾说过‘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叫大家都剃光半边秃瓢脑门留老鼠尾巴,更不曾有过扬州十日屠城八十万这般史上空前绝后的伟绩!

史载:‘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

便在这时,猛听得山崩地烈一串雷响,十数发炮弹划破天际,直奔古剑冰等人轰来,玄烨大笑道:“小桂子,你帮朕支了好招,长了脸面,回头必有封赏!

今日尔等投降还则罢了,若是不服王化,定要尔等葬身此地,死无全尸!”

古剑冰心中一惊:是红夷大炮!原来那叫“小桂子”的太监,出了这等损招!

红夷大炮是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的,也称为红衣大炮。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也。因最早是从荷兰引进此炮,故得此名。

它炮管长,管壁厚,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射程长达七到十里,乃是当时世界最厉害的火炮。用于攻坚守城,一炮顶得万夫之勇。

古剑冰拉着二女便跑:“挡不得!快闪!卧倒!”

一枚炮弹直轰朱长龄而来,朱长龄只道这炮弹不过是件厉害些的暗器,运起九阳神功,便是向上一托。

轰隆一声,朱长龄跨下战马筋断骨折,倒卧于地,朱长龄灰头土脸,就地打了几个滚,方才尽卸此炮之威。

一轮炮击过后,明军的防御工事尽被破坏,人马受惊,四散奔逃。众人被震得气血翻腾,尚未及回气,黑压压的清军便涌了上来,挥动刀兵,向被团团围住的明军杀来。

朱长龄眼见不敌:“武烈、卫壁,还不护着我贤婿快走?”

武烈哽咽:“陛下!你我结义一场,誓同生死,共富贵,我岂能弃陛下独自逃生?就让兄弟为陛下尽忠吧!”

卫壁正欲答话,一阵山摇地动,第二轮炮击又至,卫壁不及提防,当即被砸成血肉模糊的一团。

玄烨:“哪个也别想走!第二队再上!拿住伪明朱三太子者,不论死活,赏金千,封万户侯!余者男的尽皆斩了,女的充为官奴!”

朱长龄:“妄想!贤婿,为我照顾真儿!”极大限度运转九阳,周身肌肉暴涨,色作金黄,冒箭雨,破刀阵,直冲玄烨。

玄烨惊惶后退,只听一声巨响,朱长龄竟然自爆,那叫小桂子的太监高叫:“护驾!”接着挺身相护,将玄烨压在身下。那自爆地点正在炮阵旁边,引发炮弹火药,跟着方圆十数丈之内爆炸声不断,血肉横飞,再无活口!

武烈:“陛下!”两人结义,誓同生死,此时他也了无生念,不顾生死,冲向敌人!

古剑冰一咬牙,对王语嫣与阿青使个眼色,运起北斗仙踪的轻功:“你们先走!我去看看那玄烨死了没有!此人,乃我等兴复大业的最大障碍之一,此时不杀,以后要杀可难得很了!”

那小桂子翻身爬起,一身衣裳破破烂烂,内里露出亮洁的天蚕宝衣,他推了玄烨一把:“皇上快跑!”

早有高手接应过去,护着皇上一溜烟地跑了。玄烨感激得几乎流泪,一边远去一边咬牙切齿地高叫:“小桂子,朕发誓,朕做六十年皇帝,你就做六十年大臣。此生富贵共享之!”

古剑冰心中发怒,将拦路的数位大内侍卫拍飞,一把将小桂子擒拿在手,心想,我倒要看看这家伙是何方神圣!

却听小桂子发出杀猪般的惨叫:“慕容大侠,别打!是我啊!韦小宝!饶我一命,我叫他们放了你!”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