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我站在京兆伊府的后花园中,望着西方的渐渐暗淡的云霞,不觉有些迷惘。

离开桃源亭后,一切都还算顺利,除了赵捕头要我当众宣示圣旨的时候。那一刻,我知道,曹操已经将我推到了与九凤山庄不共戴天的地步。

京兆尹,秦以内史掌治京师,汉武帝时分置左右内史,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分原右内史东半部为其辖区,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但参与朝议。这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官职,辖管半个京师,本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但在这样的乱世,利益显然高于一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枭雄倍出的年代,军权才是一切,文官的位置,早就被淡化到了统治的边缘。

上任后的一切,与想象中的大不相同。赵捕头名年,在领了三班衙役举行了象征性的就职参拜仪式后,便呈上一摞足有数尺厚的卷宗。打开看过后,我发现那里面除了一部分的账簿和一些上方传下来的令谕,其余的,记录的却都是前任京兆尹孔严处理的旧案。

后来我才知道,这一切,全是思烟吩咐的。听思烟言道,前任京兆尹孔大人,虽然沉溺酒色,官声极差,但个人能力却是极其出众的。任期两年多的时间里,除巨盗、破奇案,着实建下了许多功绩,所辖之地,更被他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安康景象。

我自然明白思烟的苦心,对于身为现任京兆尹的我,前任孔严断案的卷宗,自然是无比宝贵的经验。于是,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我伏于案上,将那些卷宗,一一详读。我上中学时,由于老师的关系,在古文上颇下过一些功夫,加之这些时日的耳濡目染,卷宗中那些晦暗难懂的句子,倒也能理解得十之八。这半日下来,我不仅看到了许多令人咋舌的奇案,更从卷宗中,对许都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都有了许多了解。直至红日西沉,屋中暗得已不适合看书时,我方才踱至花园,放松一心。

京兆府的花园并不太大,却极清幽雅致。园中亭台假山,水榭楼台,一样不缺,而且都用料做工都极是考究;青竹绿树,花草鱼虫,也各有特异之处,显然俱不是凡品。我这时终于有些明白,孔严为何建下那许多功绩,却官声极差了,光这一个花园,恐怕已抵得上一个京兆尹,数十年的俸禄。

正当我胡思乱想之时,一介声音突然在我身后响起,“公子,时候不早,思烟姐姐让我来请公子更衣。”

“更衣?”我一愣,回头望去,却见红莲正站在身后。这次我前来许都赴任,因怕我走后,九凤山庄前来加害,便将徐怀一家,全带了来。赵云兄妹因为怕给我带来麻烦,便由思烟另行安排了住处。

红莲道:“公子难道忘记了,今晚要去曹丞相府赴宴的事情么?”

我一拍额头,暗道“惭愧”,谢过红莲,急急向卧房走去。待行至房中,却见思烟正捧了一袭锦衣,见了我,略施一礼,将衣服放下,便匆匆走出,掩上了房门,竟连正眼,也不曾望向我半分。我不由一阵失落,呆在那里,半晌,方叹了口气,将衣衫换过。

不知为何,今早之后,思烟对我的态度,又冷漠了一重。虽然举动之中,我依然可以感觉得到,她在处处为我着想,但话语却越来越少,而且语气也愈来愈冰冷。

换完新衣,走向镜前。可能为了迎合我的新身份,这套衣服无论在材质和做工上,都比我往日的衣服华贵了许多,却也令我心中,多少有些不适。不由得想起了孔严,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月兑下新衣,换上了旧服。

门外的思烟,看到了推门而出的我,面上不由得现出一丝惊愕,但只是一瞬,便恢复了常态,而且并未问我原因,就像完全没看到我穿得什么一般,躬身道:“公子,酉时将尽,可要动身?车马已在门外等候多时。”

我点了点头,随思烟向府门行去,心头却不由更显失落。

待行至府门,却见门口停着一辆马车,一名丛未见过的,四十来岁的壮汉立在车旁,手持马鞭,显是车夫,车后,另有四名皂衣衙差,意态恭敬,垂手而立,却是白天便见过的。这些人见我出来,一齐跪倒行礼,只听那车夫道:“小人王宾,乃是京兆尹府的马夫,拜见公子。”

我道声:“请起。”回头向思烟道:“思烟姑娘,这里离曹丞相府邸甚近,步行也不过盏茶时间,何需以车代步,不若便请诸位早些休息吧。”

一语出,王宾等人不由面色大变,愣在当地,一派手无足措的模样。思烟轻扯了一下我的衣角,低声道:“公子万万不可。此乃朝堂礼制,岂可任性胡为。”

我不由面上一热,却听思烟大声道:“诸位不必当真,公子素喜玩笑,刚刚只是在拿诸位取乐而已。”

五宾等人面上,顿显一阵轻松。我感激得望了思烟一眼,心下好生尴尬,心下暗想,自己现在身为京兆尹,身在朝堂,接触的人和要做的事,自是不比从前,一开始还是莫要自作主张为好,免得惹下笑话。当下挥了挥手,移步上车,王宾一声呼喝,催动马车,向曹操府邸行去。车窗外,只见思烟挥了挥手,竟是道别。心中一由一阵慌乱,没有思烟在身旁,还真是很不习惯,却又怕按照礼制,不可以带婢女,再次闹出笑话,只得故作轻松,向思烟挥了挥手。

子夜,曹操府。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我坐在曹操的身侧,品着三国时代的美酒,看着眼前这些真实的智士英豪,心中一片忐忑。

这场宴会,比我想象的要浩大得许多,许都城中,几乎所有的皇亲及官员,都有参加。但也也比我想象得要沉闷许多,本来嘛,在这个礼制重于一切的时代,越是正式的宴会,参加者越会循规蹈矩,不敢有半点的马虎。直至直到这个时分,酒过三巡,醉态渐露,歌舞声中,宴会中才有了些轻松的气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