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五.延展 皇帝与亲戚 088. 股世博弈

次日,凌普带着皇商范氏精心撰写的条陈入宫陛见。

康熙阅后,深觉海运贸易之事大有可为,不过南方形势地理皆处敏感,须得三思缓行。康熙在大清舆图上察勘半天,心中计议已定,命张英写下三道谕旨。

第一道明旨内容为:钦定于辽东大连、山东烟台两处开放通航口岸、设立海关局。酌京都【总商会】通过招投标办法,选定两家赴日海商名额。

第二道明旨内容为:钦定直隶宝直局、山东宝济局两处为铸钱总局。相应裁撤其他各省铸钱局所,一应钱务官员、工匠征询个人意愿,可调往两处总局行事。(辽东大连卸运的洋铜,通关后直接转运至天津塘沽。山东烟台卸运的洋铜,通关后应直接运往山东济南府。)

第三道暗旨内容为:酌内大臣施琅调任为大连水师总兵,即日赶赴辽东大连选拔五千水师官兵,分别驻守辽东大连、山东烟台操练。待海运通航时抽调二千精卫,护送皇家商船远赴日航。

在新任大连水师总兵施琅启程前,康熙特意于南书房召见了他。

【施琅】这位历史上颇具争议、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出生于天启元年(暨1621年),福建晋江人。康熙元年那会儿,施琅就已经担任了福建水师提督,后加右都督,康熙三年加靖海将军衔。康熙七年,召诣京师后,因受鳌拜等人弹压,裁水师提督,授琅内大臣,隶镶黄旗汉军。

京官难做,外官实惠,何况京都俯拾皆是皇亲国戚。施公此人尤擅海战,却被抬举到担任从一品、武职京官、内大臣的职位上。往上管不着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往下麾翼没有半条小船、一个水兵。再说这内大臣职位实是个清贵闲秩,京城里能挂上这个名号的皇亲国戚,不少于数十位,您能搞明白到底都是谁管谁么!就这么一耽搁,施琅已被朝廷整整闲置了十二年。今日听皇帝谕旨一召,老施血压都升高了八节,亢奋不已。

康熙皇帝仔细打量眼前这位已逾花甲之龄的老将,只见他须发花白、颐广额宽,颧高鼻挺,目光如炬,性格想必也是坚毅刚强,和评断上那所谓反复无常的小人,印象极难融合。

其实康熙皇帝早就记不清以前看过的那些历史书本里,究竟是如何介绍、评价施琅的。所以当上一次翰林侍讲高士奇,来南书房交差事并向皇帝汇报工作时,康熙特意吩咐澹人同志,赶紧撰文写一篇关于施琅个人的全面背景介绍。不求修辞溢美,惟务详实细致。

即使这样,也颇让高士奇犯愁,他憋了整整一夜才算不枉不过写出来。行文之中少不了点明施琅两降一反,杀大清马得功弟,最后因曾德案与郑氏反目,并致最终决裂的详细过程。高士奇为了保持自己严正的中立态度,少不得附加一行小字注解分说,施琅此人品性反复无常。

康熙看后,倒深深为之一叹。倘若放在前世,他只是历史旁观者,或许还能大义凛然一番,骂一句逆臣竖子之类。然而如今时移世易,立于清朝上位者的角度来看,施琅很有悲剧色彩。

古时朝代的更替交迭,皆是历史时势所趋,常常由不得个人意志。于乱世中能偶然称雄的英杰,倘若也成就了一番霸业,却是天时、地利、人和,运命、气数等诸多必然因素共同造就。

千千万万平凡人,不过是这股洪流中一颗细微沙砾。若要理解“小人物”施琅命运之悲剧处,不得不略微假借、描述一下,当时那个社会大时代、所面临残酷纷乱的“市场”竞争局势。

那时候,一个原本封闭型、计划性延续经济模式,逐渐演变成为开放型、竞争性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时有一家顶级国有大型上市企业,而它正在被另一家北方物流小公司逐渐蚕食。

顶级国有上市大企业被蚕食的原因重重,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其中既有董事局管理者自身的能力不足、眼光短浅;也有各层级、各职衔高层负责人,以及各部门中小职员的竞相腐败纳贿;还有财务、经营策略失当;生产运营管理不善;行政、后勤、人事体制庞大、挥霍无度;家族外戚、子孙公司肆意圈占、挪用腐化……;等诸如此类棘手问题。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又是那样一家如此大型的上市企业!倘若没有巨大外力作用,没有强烈催化、刺激、震动,那么表面上让它继续维持着正常的生产运营,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真正把那一家顶级国有大型上市企业,带入濒临垮台的直接原因,并不是由商业上的竞争敌手引起,却是一个极其平凡而又不凡的小人物掀起的。所谓时势造英雄,他就是一个史上著名的散户——李闯。李闯便是那乱世中“偶然”称雄的英杰!

首先,李闯面对着千千万万最小的散户群体,发表了史上最牛的言论。这是一条极具诱惑力、“空手套白狼”的理论:打败所有大股东!均分大股东拥有的股份!然后,李闯转过身,便站在了行进中小散户队伍的最前沿。李闯直接成为了万千小散户的代言人,他成为了一个拥有最多“流动”性资金的散户代表,带领着成千上万的“国内游资”,投入了残酷的股世博弈。

相对而言,李闯获得了巨大成功,他揭开了这家顶级上市大企业、全面崩盘倒闭的序幕。李闯把“流动”性资金投入到哪里,哪里就暴露出被白蚁蛀蚀后形成的可怕空洞,仿佛摧枯拉朽一般,大厦将顷。这股巨大的“国内游资”,在中原大地上肆意滚动增殖,雪球越滚越大,既没有央行银企出台得力的调控措施,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证监会制度约束……。

种种时弊汇聚,成就了李闯短暂而辉煌的成功。李闯终于在顶级企业注册地址,成立并召开了一次股东大会,把原董事长缺席审判予以否决,李闯自己做了新任董事长,企业定名为大顺公司。不过李闯仅仅干了几十天,他便失去了那张临时营业执照。

李闯曾经以为,他也拥有过一家上市企业。其实,李闯错了。李闯只来得及挂上一个招牌。李闯的公司里并没有足以支撑企业实体,长期稳健运行的拳头产品,他更没有企业上市所必须的管理人才。他没有遇到拥有、执照的财务经理,也没有毕业于的销售经理、经验丰富的HR经理……。

李闯虽然具备了乱世英雄打天下的运气,却并没有乱世君主掌天下的王气。李闯曾经有过一种吸引人心、凝聚人心的策略,但是他最终没有形成稳定人心或纯粹控制人心的企业文化。

李闯以及他手下的众多将领与兵丁,绝大部分都是出身于散户,他们的身上具有鲜明的小市民特点,往往各自为政。绝大部分散户的优点是聚拢容易,买入交易便捷,获利卖出、套现迅速。而绝大部分散户的缺点是系统理论、专业知识比较欠缺,容易追涨杀跌,容易跟风而动。

李闯最终败了。成就李闯人生最强音的是依靠散户,那曾是一大片细密广布的珍珠海。而致使李闯最终落败的根源亦是仅仅依赖散户,散成了一片无垠的细沙滩。

[[[::::://./20111/8/]]]敬谢沙拉不知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