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和珅墓之傅恒墓四

和老人聊天才知道老人是蓟县研究满足文化的,自身也是旗人,儿子和媳妇在北京上班,也是研究历史的,他老年一个人退休住在这里也算是守陵吧,但是他的家族和傅恒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村子内发现许多但是地宫遗迹,发现有地宫石门门额、地宫棺床石板等遗迹。傅恒的墓地已经修成了大路。东面福康安的地宫位置现在是一个大坑,是当地厕所的粪坑和垃圾坑,坑四周的夯土遗迹十分明显。我们来时在村子的时候偶然发现几块雕刻有梵文的石刻构件,要知道雕刻有梵文的石刻构件一般只会出现在皇帝地宫里的,连晚清著名的慈禧地宫也没有雕刻梵文。傅恒当然也不敢随便雕刻,这肯定是乾隆赏赐的,可见傅恒当时在乾隆心中的地位。在村口现在还保留有一座石桥,这个石桥是傅恒家族墓唯一的地面遗迹,桥保存的很完整,桥下的月牙河水槽依然可以看到。

只有村子头的石桥还在,可以桥面还被埋在水泥路面下边了,老人小的时候,围绕村子的河边还都是很大的很工整的石头砌的河堤,后来石头也被人给卖了,听老人讲,村前的庄稼地里曾挖出来过石人和石马,但我们这次没见过,进村第三排房子的房基曾在某一年的夏天下大雨后,塌陷了一块,当时用竹竿往下探,很深不见底,后来往里填了好多石头和土块才算添满,老人猜测可能是个地洞.这个村子西南边原来有个坑,奇怪的即使有大的水都不会逸出来,"东面福康安的地宫位置现在是一个大坑,是当地厕所的粪坑和垃圾坑,坑四周的夯土遗迹十分明显。这个坑的四周是有大石头垒沿的,很大的石头,很工整的工艺.这个村子曾经是个陵,是全村人都知道的事情,村子里也曾挖出过些铜钱,但没有发现过太珍贵的东西和文物.曾经很好的一个地方,现在很一般了.

知道乾隆死后嘉庆皇帝为什么杀和申的时候只让福长安看着吗??一是因为富察氏家族为他们付出的太多了(当时在朝为官的家族成员长子,福灵安,封多罗额驸,曾随兆惠出征回疆有功,升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官正二品,在代理云南永北镇总兵时去世。

次子,福隆安(1746—1784),字珊林,乾隆二十三年(1758)授和硕额驸,乾隆二十五年(1760)娶乾隆第四女和嘉公主,并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封为一等忠勇公,官至兵部尚书,兼军机大臣。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月加太子太保。死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月二十四日,39岁。

三子,福康安(?—1796),字瑶林,际遇之隆,终清朝300年无与伦比。乾隆皇帝曾亲言:“福康安垂髫豢养,经朕多年训诲,至于成人。”福康安初入选三等侍卫,不到20岁就被提拔为户部侍郎、镶蓝旗蒙古副都统,乾隆三十七年,福康安开始了20多年的军事生涯,他平定过小金川、甘肃回教叛乱、台湾林爽文之乱,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晋封为一等嘉勇公。到乾隆五十七年,福康安带兵翻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攻下了廓尔喀(尼泊尔)时,福康安实际上已贵及人臣,无爵可封。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福康安病殁于zhengya苗民起义的战场上,乾隆遂命晋封郡王爵衔,谥“文襄”,连其父傅恒也追赠为郡王。)以至于就剩下福长安一位了.

老人的不愧是研究蒙族文化的很多书本里面没有记载的也都和我谈了起来,也许很就没有遇到这样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了,聊天中,我问出了一个我们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大爷,傅恒的墓给盗了,那和珅的墓呢,他不也是埋葬在附近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