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上午才在米雪姐的病床前祈祷着,我多想看到她的《幸福的红飘带》哦。今日的《楠宁晚报》《流星》文艺专栏还真的刊载了,精美的小文——《幸福的红飘带》作者米雪:

一位女孩,小学时成绩很突出。

那时候,她就是个骄傲而快乐的公主哟。

真是躺在草上嚼草根看着天看着云彩看着麻雀喜鹊一起飞过去的日子啊!

可能是,老师在课上讲了红飘带的故事,

多少次在梦中,她都看到,

看到那根甜蜜而幸福的红飘带,

向她飞过来,飞过来……

然后轻轻的,轻轻的,飘落在她的肩上……

可是,到了初中,她的成绩就一直下降。

最后,她连高中都没能考上,只上了个职中。

在职中时,更是浑浑噩噩过日子,毕业了根本找不到工作。

无奈,她的父母亲就花了五万元,让她去燕京某成人大学就读,学日语。

她到燕京上学后,因为基础太差,学习方法不当,虽然很用功,但最后毕业时,主科日语竟然要补考。

放假了,别人都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只她一个人,灰溜溜地要去补考。

正是在补考期间,燕京民航招空姐。她补考完了,就试着去报了名,参加了面试。

她也没当回事,就回家了。

可到家没几天,她就接到通知,竟然被录取了。

接下来,经过六个月的培训后,她没能上飞机,做一名空姐;

而是分在机场,做了一名安检员……

哦,她终于,终于又接到了那根幸福的红飘带哟!

是啊,什么时候都不要灰心,都不要失去热情和勇气。

每个人都会成就自己的梦想的。

可不?朋友,

你的那根红飘带,

就在你前面不远处,

向你招手,对你微笑呢!

看得出,这篇《幸福的红飘带》,与上篇《最后的喇叭花》似乎并不连贯。上篇是第一人称描述,这篇成了第三人称写法。《最后的喇叭花》里的小女孩,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就是“差生”了。而《幸福的红飘带》中的小女生,“小学时成绩很突出”,只是到了初中,才成了“问题生”的。显然这是两个不同的女生。米雪姐怎么写了不连贯的两个故事呢?难道此“米雪”非彼“米雪”?不对呀,米雪姐已经病了十多天了,这些文章,真的是她写的吗?或者她早就投稿了,现在才发表的?

再看看,《幸福的红飘带》结尾,没有“敬请关注下篇”的字样,这篇该是最后一篇了吗?

唉,我多么希望《最后的喇叭花》里面的小女孩,接到了那根《幸福的红飘带》,可还是,没有结果。难道这——真成了永久的谜了?

“那个瘦子是你的什么人呀?”小唐护士看到我拿了张报纸,傻呆呆的发愣,突然发问道。

“瘦子?”我还没反应得过来,“哪个瘦子?”

“咦?你倒是健忘啊。”小唐护士乜了我一眼,“就是那个给你弟弟住院付费的。”

“哦,是他呀。”这个程亚明同志,我可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呀,我喃喃道,“嗯,是朋友。朋友。”

“你这个朋友也太好咯。”小唐护士放下手中的报纸,“不过也有点怪,怎么你一来了,他就不见了?到现在还没看见他。”

“可能他有事太忙,来不了。”我也想见到他呀。想把钱还给人家,再好好谢谢人家,也只能干着急呢。我看到她在收报纸,忙把报纸接给她。

“怎么?看好啦。”

“嗯。现在这报纸也没什么好看的。要么整幅整版的广告,要么通篇的八卦新闻。”我补充了句,“只是这《流星》副刊,还有点看头。”

“是吗?”小唐护士漫不经心的顺好报纸,“《流星》又有啥好看的?还不都是些隔靴捎痒,故作申吟的风月之作?”

“那到也不一定的。”小唐护士的声音有点刺耳,我觉得有些不舒服,她没看,知道什么风月之作呢?何况米雪老师是以平凡朴实的写实笔调,写出了平凡的小人物,平凡的小故事。

又怎么是隔靴捎痒,故作申吟呢?

“喔。哪篇不是?”小唐护士又摊开了报纸,斜视着我,“我愿洗耳恭听。”

“喏,就这篇——”我走过去,右手指点着《流星》左上角,“朴实无华,相当的有哲理。”

“呵呵。《幸福的红飘带》。”小唐护士一脸的不肖,“看不出来嘛。怎么就有哲理啦?”

我无语了。与这等人真是说不清楚。罢了,罢了,不跟小女子斗嘴。

“唐米,喏,你的小包包。”一位瘦长个儿的小圆脸护士进来了,边放下手中的保温盒,边递给小唐护士一个枣红色菱格小包。

哦。小唐护士叫唐米呀。怪不到她市井之人,挺世故的,唐老鸭和米老鼠,她全占了。

“买来啦。”小唐护士眼睛一亮,双手接过小包,小心翼

翼的拉开拉链,“不错,不错,真不错。前些时,骅联一直缺货的呢。对了,宋雪,你的丝巾,也到了吧?”

咦?瘦长护士叫宋雪,跟米雪姐同一个名儿呢。丝巾?她也要买丝巾?明天咋办呀?杨洁可能忘了吧?

“没呢。”宋雪拿起挂在墙上的一只文件夹,“那种款色,还要等两天。”

“我给你钱吧。”唐米拿出她的粉色小皮夹子。

“还‘前’呢‘后’呢。早给你支付咯。”宋雪打开文件夹,翻看着,头也没抬,“大小姐,省着点儿,做你的嫁妆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