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今儿个真是怪了。尽遇怪人怪事。

那夜里的事儿,一一灵验哩。梦见小云,刚才就巧遇李琴,梦见易经老人,就碰到“翰半仙”了。

还有那个冷冰客——鸭舌帽。

对了,就是刚才的这个店埠,叫什么来着,嗯,就是阜州——小吃铺,也透出些许古怪。吃了那么久,怎么没见到老板呢?老板不在,老板娘都在吧。就两个黄毛丫头,最多再加上里屋的厨师,就三人?阜州主人呢?一直没看见。懒

提到“翰半仙”,一想起他的那个半句话,心里头就有点发毛。“半仙”阿,“半仙”,怎么只有半句话呀?害得俺心里,五点六点的,老半天都提不起神儿来。

记得,俺老家就有个瞎先生,姓尤,名什么的,也忘了。只晓得叫尤瞎子。在老家可是鼎鼎有名的呐,家乡人尊他叫“赛神仙”。

既为“赛神仙”,本事就不在“翰半仙”之下了。

尤瞎子是真瞎,生下来就瞎了。听俺女乃女乃说,尤瞎子的师傅是位得道高僧呢。那个僧人也是个瞎子。僧人圆寂之前,给了他一本封面黄黄的,里面是立式小楷毛笔字的怪书。当然他看不见,尤瞎子当宝贝似的,一直珍藏着。也许那本书给了他神灵,他算什么,都是一算一个准儿。生意那个火爆呀,请他算命的人,还要预约,还要排队呐。特忙的时候,那队伍,都有里吧路长……有一次,当地父母官于市长亲自登门。当然了,于市长一不烧香,二不求签,只为市政楠洋大桥捐款一事而去。尤瞎子可不是省油的灯。任你于市长三语两语,苦口婆心,就是装聋作哑,不吭气儿。后来不知怎的,竟答应了,一下捐出二十万。虫

待尤瞎子乘鹤西去,市府敬送花圈,花篮,上面题字:德配楠洋,道通南北。

也算功德无量,圆寂圆满了。

听俺老爸后来说,那本被尤瞎子视为宝物的奇书,便是《易经》。

当时可神秘了,不像现在《易经》早已流转到世界各地,《易经》已成《易经显学》了。

那大大小小的“赛神仙”、“翰半仙”们,是否都是从《易经》上得到神灵,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了,对相命先生的话,还是不足为信的。好多时候,忽悠的成分居多。如果真的那么料事如神,“翰半仙”还在这里,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干什么?干脆到国家计划局得了。这样的超人不用,用谁呢?

再说了,“翰半仙”那,“翰半仙”,也只是个“半仙”呀,还没成“一仙”呢。这半仙半人的,工作失误,猜测不准,也就难免了。

听那两个红衣女的口气,“翰半仙”似乎至今还没失过手,倒也难为了他超强的敬业精神。

有道是,处处有能人,行行出状元。此言不虚。

闷着头想心思,不知不觉穿过了八仙城,来到东门口。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