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李大风一家三口加上甘草,苏大娘又将陆府后来买入的奴婢****出不少,将能用的,搭配一下,选出十来口人一起跟着陈皎儿过去。

“京城的地又贵又难买,寻模了好久,才买上这么几块地,不知道会不会太寒酸了。”京城的世家和旺族太多,周边的地价越来越高,也很难找到愿意出售的。

但凡有人犯了事,出售田地的,总是一大堆官员或世家拿着银子去抢。造成陈皎儿的嫁妆里,土地是最少的,以农耕为主的大周朝,一般人肯定觉得田地是最有价值的。所以苏大娘才会有这种担心。

苏大娘担心了没二天,戚掌柜就神神秘秘拿了地契来找苏大娘。看到数百亩的京郊良田,苏大娘声音都颤抖了,“哪里来的。”

“呵呵,是安南侯世子说自己手头……咳咳……有点紧,卖给我们换了现银的。”戚洛书说话时有点脸红,常在鲜出了名的出手大方,身家丰厚。肯拿有钱都买不到的良田换现银,不是和尚头上长虱子,明摆着嘛。

苏大娘可不管戚洛书脸红不脸红,她只知道小姐的嫁妆可算是置办齐整,没有缺憾了。又想到一事“王府的家具打好没有,什么时候运过来。”

按风俗,男方会提前把婚房给女方丈量尺寸,由女方打全套的婚房家具。家具若还不搬过去,王府也不好布置新房。

“放心,我派了最特力的人一种护送,再有二天就该到了。”戚洛书笑呵呵的,对于苏大娘的急切,一点也不以为意。

倒是苏大娘不好意思道“戚掌柜,我是个粗人,说话一向这样,您可别见怪。”说着躬身一礼。

戚洛书忙扶了苏大娘,跺脚道“我戚洛书有今天,都是小姐的恩情,您是小姐身边的老人,该我敬着您才是。再说小姐的嫁妆让我们置办,您问这些本就是应该的,何来见怪。”

三月六日正是他们成亲的当天,陈皎儿一早起来沐浴更衣,甘草更是憋着一股劲给小姐梳头,大红的嫁衣,沉重的凤冠压得陈皎儿脖子酸痛。

皇后成亲时的嫁妆是一百三十六抬,谁也不敢超过她去,苏大娘用了一百二十八抬,箱箱都塞得满满的,连手指头都插不进去一根。抬嫁妆的队伍先行出发,绕着内城走了一个小圈。

王府那边周明远早早换好衣服,催着众人,“齐了没有。”

跟着一起去迎亲的大多是周明远儿时的伙伴或是现在的同僚,还有几个亲戚,比如或永隆公主府上的二少爷三少爷,都是半大的孩子,最爱凑这样的热闹。

周明华姗姗来迟,他本不想一起去迎亲,但周明远亲自来请,他也不得不答应下来。黄芷兰的死,让王府过了好一段灰头土脸的日子,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当日这么多双眼睛看到。

更何况黄芷兰也是官家小姐,虽不敢与王府明着对上,理论一番却也是难免的。再加上外面的闲言闲语,投在他身边同情又嘲笑的目光,简直让他快要抓狂。

周明远穿着大红婚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群如狼似虎的青年、少年就直冲进了陆府,跟在后面准备抬新娘的轿夫,紧跑慢跑都却丢越远。

还是竹声一看不好,抢到前面报信,这才让队伍慢下来,后面的轿夫也气喘吁吁跟上。周明远瞪了竹声一眼,明显不满这些轿夫的脚程。

竹声吓了一跳,解释道“一会抬新娘子,四平八稳才最重要,找几个脚程快的,颠到新娘子可怎么办。”

周明远哈哈大笑“算你小子会说话。”

旁边同伴都在一旁打趣他一刻都等不得,商量着晚上要好好灌醉他,让他入不了洞房等等。

周明华骑在马上,心里想着陈皎儿的美貌,不禁有些吃味。只希望父亲能早日完成心愿,到时候,还不是一样……想到这里,阴郁的脸上露出一丝奸笑。

“来了、来了。”陆府的大门口一众丫鬟婆子笑着闹着,远远看到周明远一群人就关上了大门。

“大门是谁守着呢。”陈皎儿在房里问道。

“是樱桃带着丫鬟婆子们呢。”甘草答着话。

樱桃平时见了周明远如老鼠见了猫,就今天仗着小姐出阁,胆子大了起来,在里面为难了几句,随着周明远无数个装着元宝的香囊丢进来,大门被陈大仁从里面打开。

一群人“轰”一下子挤了进来,一起往二门冲着,一边冲还一边喊“误了吉时可不得了,快点请新娘子上轿才是正理。”

二门里小宝跳着脚跟着大人们从这边跑到那边,又从那边跑到这边。高兴得都快忘了形,陈皎儿远远看着,吩咐人看着小宝,甘草咧开嘴道“奴婢让春芽在一边看着呢,既别阻了小宝的兴致,也别让他伤着。”

果然看到春芽在一旁,也不去拾地上的荷包,就围在小宝边上护着他。在心里点点头,春芽也是要跟她进门的丫鬟,苏大娘****人果然有一手。

等大家闹够了,戚洛书背着陈皎儿出了门,轿子就等在二门处,头上盖着红盖头的陈皎儿伏在戚洛书背上,轻声喊了一句“舅舅。”

戚洛书身子一颤,眼泪瞬间模糊了视线。媒人守在轿子前,帮着陈皎儿在轿中坐稳,又念叨了一大通地吉祥话。

拜堂时,王爷王妃看着堂下的一对璧人,眼眶也红了。陈皎儿的盖头被周明远挑开,观礼者不乏第一次见到陈皎儿的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心想一向眼高于顶的世子难怪急着成亲,新人果然如外面传的一样,有倾国倾城这姿。

被扶着到婚房的床上坐下,在新郎没有进门前,她都不能起身。甘草一直陪在她身边,其他跟过来的人也被王府安置下去。

王爷王妃的亲戚这个时候都涌进来看新娘子,周明远的贴身丫鬟婉茜在陈皎儿身边一一向她小声介绍着来人。

陈皎儿对她感激的一笑,她可不能说这些人,她在王府呆了八年那有不知道的。王妃的娘家,除了安南侯不能进京外,安南侯夫人也就是常在鲜的娘,还有侯爷的几个兄弟的夫人,小姐们都过来参加婚礼。

一个身穿粉色团纹夹袄的的小姑娘跟在一堆人里头,陈皎儿看了她一眼,正是周明远的庶妹周雅涵,王府的大小姐。一如既往怯生生的坐在一堆人中间,正襟危坐、笑不露齿。

就是以前,她在府中也极少见到这位小姐。友善的对她点点头,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小姑子呢。

“都说世子妃是个好脾气的,以后你可有福了。”说这话的人摇着周雅涵的手臂,大声笑着。

陈皎儿闻声看过去,是安南侯三弟的夫人,安南侯与三弟都是嫡出,原来关系不错。可这数十年不知道为着什么,关系越来越恶劣。

“三嫂嫂说笑了,大小姐本就是王府的大小姐,从生下来就是个有福气的。有父母兄长在,她这辈子注定都是有福的,皎儿可不敢当此赞誉。”

她虽年轻,但因着王妃辈份高,她与这些人也是平辈,喊声嫂嫂便够了。

三夫人的笑容噎在脸上,露出更温柔的笑容道“我只是听说我们在鲜到了京城,王府都不住,非要住到世子妃府上,世子妃对晚辈这么爱护,自然是雅涵的福气。”

安南侯夫人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媳,干脆闭上嘴,蠢人总是在不明白敌人底线的时候就去轻易的挑衅。

陈皎儿抿嘴一笑“在鲜与皎儿的兄长相识于安南,一见如故情同手足,你不说我都忘了在鲜是晚辈。他是住在陆府没错,莫非安南的规矩不能住在朋友家里?”说完疑惑的看了一眼安南侯夫人。

安南侯夫人一笑“四海之内皆兄弟,他们男人就爱这个调调。妇道人家没见过世面,丢脸丢到京城,还好是在自家亲戚面前,世子妃未要理会,她惯会说浑话的。”

在座都是王妃的亲戚,大家看惯了两人这样针锋相对的。顿时,有人就笑着捧场,说起安南与京城的风俗不同所闹出的笑话来。

三夫人咬咬嘴唇,看看四周又道“怎么王爷那边没有亲戚过来。”

大家都看白痴一样看着她,这才忽然反应过来,王爷的亲戚自然都是皇亲国戚,自持身份,肯定不会到这里来看新娘子。想到这里,脸皮通红,心道自己还真正是丢脸丢到京城来了。

“过年时王妃带皎儿进宫给太皇太后拜年,亲戚们都是见过的,自然对皎儿没了兴趣。”今天毕竟是自己的大日子,只要不欺负到自己头上来,她倒是不介意给别人一个台阶下。

中午吃饭的时候,亲戚们三三两两出去参加筵席。听到外面喧哗声渐起,还没问话,婉茜就回来拍着巴掌笑道“恭喜世子妃,皇上亲派内待总管来贺礼,给您的封号一并赐下来了呢。”

听着婉茜一遍遍指挥着小丫头跑前跑后探听消息,大家都兴奋不已。下午时分,身份比较尊贵的客人开始一一上门到贺。

好容易客人到齐,酒过三巡,甘草一次次探出头去,就失望而归。还是婉茜笑着道“今天这种大日子,少爷不被他们灌到最后,是不会回来的,还是耐心等等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