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十九章,家人的支持、信任

第十九章,家人的支持、信任

我正躺在车架上,胡思乱想,爹询问的声音在身边响起,“欣儿啊,有心事?”

“爹,我能和你一起去接哥哥吗?”我的心事,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的,那些都将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只得找了其它的借口,搪塞过去。

“你啊,快坐好吧,爹带你去,不过不能让你娘发现。”爹总是应承我所有的要求。

在天堂里的父亲,你看到了吗?女儿很幸福。

“谢谢爹,爹最好了。”我抱住爹,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爹笑的满脸发光。

放轻脚步,牵着车悄悄走出院子,直接进乡了。

路上也没什么事,就和爹聊了起来,“爹,我对姥娘一点印象都没有?”原主的记忆中,没有姥家的任何信息,可从娘的态度来看,这姥娘家对娘非常好,为什么会一点印象都没有呢?

“你姥娘家太远了,来一趟不容易,你姥爷身体又不好,只在你五岁的时候,你娘带你们回去过一次。这都两年多了,也没机会再回去,这都是爹对不起你娘亲。”这个问题,让郑二郎觉得对李氏的愧疚更深。

“爹,咱现在有骡车了,等哥哥们放年假时,咱去看姥娘,好不好?”

“好。要是让你娘知道你记着姥娘,她一定很高兴。”郑二郎也想让李氏开心。

半个时辰后,就到了乡里。学堂门口停着很多马车,爹把骡车停的稍远了些。我探着身子,朝学堂门口望着。

看到哥哥们背着书包走了出来。

“哥。”我也坐不住了,直接蹦了下去,向哥哥们跑去。

“快别跑,小心磕了。”大哥也没想到小妹来接他,看我跑的急,忙嘱咐着,朝这个方向走了过来,二哥更是跑着就过来了。

“哥,咱们回家。”我左手拉着大哥,右手拉着二哥,跳着向爹走去。

“嗯,回家。”也许是我的行为过于大胆,吸引了不少学子的目光。这样的观注,对我一个现代人来说,倒没引起什么不适。哥哥们也只是脸色微红,拉着小妹的手,坐着骡车离开了。

“哥,学堂好玩吗?夫子都教了什么啊?有没有人欺负你们?中午吃的好不?”我噼里啪啦问了一堆问题。

大哥笑着,模了模我的头,“学堂很好,同窗们也都很客气,秦夫子教的很仔细,中午还有肉吃。”大哥回答的很仔细。

听二哥小声的“呲”了一下,突然沉着脸安静了下来。就可以猜测到,哥哥们可能是受到了排斥或受了委屈。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这学堂里的学子,多为有钱人家子弟,所谓物以类具,人以群分,这样的委屈只能哥哥们自己去面对。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也不知老天给了我多少时间,我还能在这里待多久,只有让他们学会自强,自力,才能在这乱世中求得生存。

今天来的路上,我问过爹,现在是天保六年春天,离北齐开始征力役修古长城,建响堂山石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如果在这些事发生之前,哥哥们还不能成为秀才的话,就要去服役。那可是九死一生的事。

要让哥哥们尽快学会保护自己,保护爹娘姐姐,所以先吃点苦,受点挫折,反而会成长的更快。

大哥看到二弟的沉默,感觉气氛不好,怕爹和小妹担心,就拿二弟开玩笑,“小妹,你二哥,今天可是被夫子夸赞‘思捷聪慧’,连大哥都羡慕的紧呢。”

“真的,二哥可真了不起。”我知道这是大哥不想让我担心,故意如此说,故也顺着大哥的意思,夸着二哥,缓和一下沉闷的气氛。

郑二郎没有注意到刚刚的异样,看着儿女说笑的样子,听到夫子的夸赞,笑的更是开心。

善良的人才能常感觉幸福,就像这家人一样,很庆幸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终于赶在天黑前回到了家。

“就知道你把欣儿带走了,也不和我说一声,白让我担心。”李氏看郑二郎带着儿女们安全回来,嘴上说着抱怨的话,可这语气怎么听都带着笑意。

“呵呵,”郑二郎傻笑了两声,“下次一定告诉你。”李氏也不理他转身走了。

我让大哥帮着从地窖里拿出十斤白米,十斤白面来。请娘和大姐晚上做白米饭吃,我馋白米饭,可是很久了,要不是碍着曹氏,早拿出来吃了。

晚上一家人,吃着白米饭,聊着天,感觉真的很幸福。李氏趁着大家没注意的时候,偷偷的擦了下眼泪。

发现娘的眼睛红了,我拉着娘的手劝着,“娘,咱不是说好了,以后不哭了”。

“嗯,吃着这白米饭,就想到你姥娘了,那时家里穷,这孩子生下来都没女乃喝,你姥娘为了能把孩子们养大,吃上口好东西,到处张罗白米,熬白米汤喂我们,自己却连口糠都舍不得吃。这么些年,也不知他们的日子过的好不好。”说着叹了一口气,忙用袖子拭着眼角。

“和儿娘,都怪我不好,没帮上岳家啥,还尽让他们挂着。这两年,也没机会陪你回去看看。嗨!”郑二郎看李氏难受,这心里也变得不是知味。

“说啥呢,我娘家太远,回一趟不容易。这两年家里的事又多,不回去娘也不会怪的。”李氏嗔怪了郑二郎一眼,也不再纠结了。

“娘,下个月就是姥爷的寿辰了,你和爹带上寿礼回去一趟吧?”大哥的这句话,我也赞成。

“对,爹你陪着娘去给姥爷过寿,这寿礼我来准备,现在家里有骡车了,爹说一个白天就能赶到。”看着娘难受,就想让娘回去看看,这样娘也能放心。

李氏一听,马上笑了,可转瞬脸色又沉了下去,“不行,这家里也要用车,和儿、林儿还要上学堂。”

“娘,我和二弟没事,走几步就到了,以前去乡里不都是用走的吗?你们尽管放心去吧,家里交给我们。”

“对啊,娘,我和大哥身体好着呢,你别担心。”二个哥哥都表态支持娘回去看看。

“要不这样,娘和爹就赶着骡车去,那几天就让哥哥们雇车上下学,这样就行了。”花钱能解决的事,就不叫事。

我也舍不得哥哥们受苦。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两辆车,可是如果家里再多一辆车,难保郑老三不来要。嗨,明明有钱,却不敢花,苦命啊!

“和儿娘,我也觉得行,去看看吧,家里有和儿,有玉儿两个大的,出不了事。”

“对啊,娘,你放心去吧。家里还有不少布,再给姥爷、姥娘们做上一身新衣服带去。”大姐也很支持,还提了个建议。

“嗯,我也想去。”二姐毕竟还是个孩子,能出门,当然想跟着去了。

“那二姐也去。不过那布不适合给老人家做衣裳,明天爹送哥哥时,我也要去,顺便再买些布,回来给姥爷、姥娘做漂亮的衣服。”我还要斟酌一下,送什么寿礼好。

“好,就这么定了。”李氏被儿女们说动了心思。“可是琴儿就先别去了,帮着照顾家里,你大姐一个人煮饭太累了。等过了年咱一家人再一起去。”

虽然二姐不能去,小小的失落了一下,但也很快就放下了。

这件事定下后,我还有事和家人商量。

“爹,这春耕结束了,家里现在也得闲了,我有些事想要大家帮忙。”我要将未来一家人的生计安排一下。

“欣儿你说吧,想让爹干啥。”

“明天去乡里,除了买布,我还要买三十只鸡仔,三只猪仔,一百斤糠。”

“欣儿啊,咱家没菜没糠,拿啥养鸡养猪啊?光靠买的可不行啊。”娘也不是不想养,看到后院里建好的棚舍,早就动心了,可没有菜粮,这些就养不了。

“娘,请相信我,我不会做没把握的事。只要每个人按我的要求帮个忙,这事些都能解决,行吗?”我也不确定大家会不会支持我。

“爹相信你。欣儿想做啥,放心去做。”哥哥姐姐们都点头支持。

“谢谢。”很感谢家人无条件的支持、信任。

“请大哥、二哥明天早饭前帮着爹在后院挖会儿坑,吃了早饭后再去学堂。爹从乡里回来时,先去地里看看,如果没什么要忙的,就回家里继续挖坑。大姐二姐早饭前去背几篓烂草、烂树叶。早饭后再去割猪草,午饭后在家绣花,打络子。”我想了想,明天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那我做什么?”李氏看着小女儿问。

“娘在家准备饭食,帮全家人调养身体,以后我们家要顿顿有肉吃,三天要喝一次大骨汤,早上吃白面馒头,中午吃粗粮,晚上吃白米饭。不做饭时,娘还可以做衣服,做被子。”我露出一副馋样,和娘撒娇。

“我这样安排不知大家是否同意。”用疑问的眼神看了每个人一眼。

“行,就听欣儿的。”爹一锤定音。没有人质疑我为什么不干活,大家都相信,我这么做是为了全家人好。

“好,以后娘就按你说的做,咱天天吃好吃的。”

事情定下后,大家都去净房洗漱,家里当时建了两间净房,分了男女的。也许是都想着明天早点起来干活,睡的特别快。

第二天,天没亮我就醒了,本以为是家里起的最早的,翻身一看,姐姐们已经不在炕上了。

忙穿了衣服,去了后院。除了娘,全家人拿着东西,都在挖坑呢。

“等等,先别挖了。”我这儿还没说怎么挖呢,爹就带着大家开始干了。

我指着一块插在地上的木条对爹说,“这里每个地方都用木头做好了记号的,是我用来规划田地用的。这块要挖一个三尺见方的坑;这里和那里,各挖个一亩一尺深的坑,挖出来的石头和泥士要分别放置。那边三块,需要开茺。”这下大家都了解了,又开始忙了。

大姐、二姐见天还没亮,也不能出门,就都跟着一起挖坑。这边没我什么事了,我跑去把最开始买的种子找了出来,找几个大的旧碗,开始浸种子。

早饭后,爹赶着车,带着我和哥哥们去乡里,姐姐们也开始忙了起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