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17章抓野鸡逮兔子

雪又一尺多厚,不平坦的地方都埋没人的膝盖。众人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慢慢走着,狗子叔踩着厚厚的雪不由高兴地说:“瑞雪兆丰年啊,到看来来年的收成因该会很好的。”

瑞雪兆丰年,农人们常年累月总结出来的经验结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今年冬天雪下的厚了,不但能冻死大部分病虫害,还有保温的功效。再一个雪融化后又是水分,这些水分不会一下子就蒸发掉了或者一下子浇灌在地里而产生涝害,而是会随着一冻一消保持一段很长时间的土地湿润却不过分。直到来年解冻了才会蒸发掉了,水分充足,足够小麦度过最需要水分的时段,所以丰年不敢绝对保证,最起码不会再产生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村子里人们的思想还不够开放,对粮食还是放不开。虽然不再是那种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思想,但是总归要手里有粮才安心,种果树就属于打草搂兔子有一搭无一搭的事情。

是狗子叔先说的是瑞雪兆丰年而不是考虑这样的大雪会对果树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影响到来年的开花结果。其他的几人也都点了点头,村子里大部分农民的梦就埋在这洁白的厚雪下面,而不是在坐不住雪的枝头上。

反正我是并不赞同这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怎么收产粮食上面,但是这会儿没有说话,有些事情不是说了就能改变人们的观念的,要拿出实在有力的成绩和证明才行,所以需要的是做,靠的是手而不是仅仅动动嘴皮子

走了一会儿,我道:“狗子叔今天要进山吗?”

今天不进山,只是出来转转,顺便逮几只兔子野鸡了什么的,不用到山里去,只要在一个稍微高点的土坡上就行了。再走几步就到了。

下过雪,尤其是这种大雪的山是最难走的了。雪大,风一吹落到低洼的地方,有可能将米深的坑或者台阶填平,搭眼看上去平坦坦都是银白色的厚雪覆盖看不出个什么来,要是一脚踏进去,轻的了只是将人闪一下受点惊吓,夸张的就有可能将整个人都一头栽进雪坑里。

前面有着丰富山林经验的狗子叔带路,一路上倒是没有再出什么麻烦。

上了一个小土坡,到了一片林子跟前,老炮叔挥手说道:“到了,就这里了。”

众人停了下来,叶亮说道:“老炮叔这儿有兔子吗?”

怎么没有你看地上的脚印。

低头看向周围的雪地上,除了众人和两条狗留下的梅花脚印外,还有许多竹子粗的深坑可三叉的脚印,便惊喜地喊道:“这是兔子和野鸡的脚印吗?”

“不错,你看这里的脚印杂乱,且四面八方都在向这里汇聚,所以这里肯定有不少的兔子和野鸡。”

只见狗子叔和老炮叔两个到林子里四处看了看,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麦洒在一处鸡爪印最多嘴杂乱的雪地上,这里应该是野鸡活动最频繁的地方。看来它们来的时候还是有些准备的,但是小麦上面并没有抹药或者穿线头,也没有用酒泡过,就是简单的小麦颗粒。

小麦粒撒完后就沿着原路退了回来,叶亮不明白这样怎么抓野鸡,刚想要发问,狗子叔示意耐心等待一会儿,就忍住没有问出来,耐心等待着不用任何道具是如何抓野鸡的。

没有过多久,一直身上羽毛色彩鲜艳的野鸡探头探脑地出现了,先是左右看看没有人,然后才向着麦粒走去,走得谨慎异常,相信这会儿要是有丁点的响动就会将它惊走。

啄了一粒小麦粒又抬头四周看了看,见没有什么危险,又重复了三次这样的动作后见果真没有什么危险才欢喜地向身后咕咕叫了一阵。

之间叫声之间又是出现两只探头探脑的野鸡,见第一只在放心地啄食着地上的麦粒,都跑过去啄食,一边吃还一边咕咕叫,显然在呼叫同伴。

下来出现第四只,第五只,没一会儿就出现了一群。这些年由于国家提倡保护动物,严禁上山捕猎,再加上人们的生活水平还算过的去,对政府都存有一份敬畏,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很少有人会去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和政府对着干,所以这几年山上的野味逐渐多了起来,野鸡也会时常成群结队的出现了。

叶亮激动地攥紧着拳头,却是不知道怎么才能抓到着些野鸡。

这是叶江说道:“现在要是有一把猎枪,放上一枪绝对能大写来好几只。”

老炮叔看了他一眼说:“你知道什么?只会放枪的猎手只配野牲口,跟笨狗干的活一样。”然后又像众人说道:“到时候我大声吆喝一声,你们就冲出去,也大声吆喝,能逮到多少就看本事了。”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向众人问道:“准备好了没有?”见众人都是点头。便转过头去骤然发出一声大喊,就冲了出去,身后几人也是如此这般。后面还跟着四条狗。

野鸡听到大喊受惊吓四散而开,然而让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只见一部分飞起来滑翔一段距离然后踩在雪地上快速逃离,还有一部分在人的追赶下竟情急地一下将头扎在雪地里面,只留个身子在外面瑟瑟发抖。

见识过的人知道这是什么回事,没见识过不知道的人莫名地张大嘴惊讶异常,现在叶亮就脑子里怎么也想不明白这野鸡跑着跑着怎么就将脑袋伸进雪里做起了掩耳盗铃的勾当来。

这种野鸡最是胆小了,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逃离,吃食的时候被追赶了逃跑不及就会将脑袋埋在雪里看不见被人也就当成了安全,所以一场大雪下来时常能看见将头扎在雪里冻死了的野鸡。

嘿,这些家伙说不得还是鸵鸟的近亲呢,遇到危险的作态如此相似。

狗子叔和老炮叔的手却是没有闲着,快步走过去将扎在雪里的野鸡拔出来,随手就扭断了脖子。我们也有样学样地,只是手法不干脆利落,鸡痛苦地嘎嘎大叫。

叶江将众人扭断脖子的野鸡捡到一堆,数了数,好家伙竟然有十二只,比得上用猎枪打的数量了。

这是狗子叔对叶江说道:“怎么样?不用猎枪也能打猎吧,一个真正优秀的猎人就是要在没有猎枪的情况下也能打猎而且还不比使用猎枪打得少。不然你以为古人在没有猎枪的情况下是用什么法子打猎呢?”

叶江向着他伸了伸大拇指不说话了,事实证明自己刚才的话是多嘴了。

我不由的感叹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之中都有着千百年长期总结的经验智慧,都不是可以小觑的。

将十二只花花绿绿的野鸡用藤条栓串起来挂在木棒上挑着,狗子叔道:“好了,野鸡就抓这些,现在都不是提倡可持续发展吗,不能一次抓光了,要留些做种。这些也够了,再到别的地方去抓兔子去。”

他是抓捕的主力,众人都听他的,跟随着他稍微往旁边挪了一段距离。然后只见他跟随者地上野兔的足印,每隔一段距离就用藤条下几个套子,这种藤条在山里不少,既结实又可以随地取材,当真是中好东西。就有人把这些藤条经过特殊的处理使它变化得既坚韧有坚硬,可以用来编织篮子或者笼,农村里有名的大老笼多半就是用这种藤条和细竹子编制的,这些套子都是些活结,只要钻在里面被套住了就只能静下来一点一点地解开来,要是越使劲挣扎套子就会了勒的越紧,一直勒到肉里。所以往往下套子都逮到的是死物,很少有活物。因为一旦动物掉进了套子里由于惊慌首先就是不停使劲地挣扎想要挣月兑,不曾知道这样会加快它们的毙命,要不了多少时间它们自己就会将自己勒死。

而且在下套的同时尽量不破坏原先兔子跑过的痕迹,边做边向众人说道:“兔子习惯走老路子,走过的地方往往会形成一个固有的通道,只要找准了这样的道子下套保准能套道,但是下套的时候不能破坏原有的样子,不然就会发生例外了。”

在这里下好了套子,狗子叔和老炮叔就带领众人又道别的地方去下套子,总共下了三个小山坡才歇息下来道:“现在就得等一会儿了,这个兔子进套的有个过程。”

这场雪下的真大,老炮叔说道:“这场大雪真是少有呀,摇手放在以前可就是灾难了,现在嘛,就是好事了。”

我让眼睛适应了一下环境问道:“为什么现在就是好事呢?”

“呵呵,这主要是党带领人民走上了好生活呀。”

听到这里我感到牙根发酸,没忍住哧得笑了一声。

“不信是吧?你是没再以前的社会生活过。那时候冬天都是没粮食没暖衣服的,要是下这么大的雪,甭管明年是不是瑞雪兆丰年,今年首先就得冻死饿死一部分人,不是灾难又是什么?现在在党的带领下,最起码不愁吃不愁穿个了,一场大雪人们没有挨冻挨饿的情况出现,所以就是好事情了。”

哦,我也没有说什么。突然看见前面林中有只动物走出来,喊道:“快看,是野山羊。”

“野山羊,走逮住杀了吃肉!”叶森叫嚣着说道。

狗子叔用手往他头上打去,被他躲开了:“你就知道吃?这山羊这几年都很少见了,估计山里也不多了,你还是积些德吧……”

听到狗子叔这样说,原本跃跃欲试的几人都消停了下来。那只野山羊出来踱了几步,好像是看见了站在坡顶的众人,又跑进林子里消失不见了。

接着狗子叔带领众人绕着林子转了一个多小时才向着下套的地方走去。首先到抓野鸡的那个山坡上去,那里的套子下的最早,就从哪里开始收套。没想到第一个山坡上就让众人失望了一次,套子还在那里,但是却没有套着兔子。

“怎么没有?”

狗子叔道:“可能是刚才在这里抓野鸡的动静太大了将兔子惊走了,再说下套的时间也太短了。”

时间的确有点短了,正常的情况下都是在晚上下好套子,兔子再夜间出来活动的几率频繁,第二天早上才去收套,期间有七八个小时的时间呢,而现在才经过了一个多小时,而且还在白天,没套到兔子实在不是个人技术经验的问题,而是天时不合。

这个坡上没有套道,就又往另外两个坡上去了,第二个坡上套到了一只,已经我不忍心看它临死之前的挣扎和绝望的样子,装过头去看向别处。老炮叔倒是干脆,拿着根手臂粗的木棒,上前给了它一个痛快。

将这只兔子从套子中解下来,狗子叔却是不满意花了大半个早上只抓到两只兔子,就说到:“走,不用套子套了,刨个兔子窝,让大狗来抓。”第二更送到,还有一更。新人新书,求推荐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