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3卷 情窦初开 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嫁准备

太阳已落,明天还会升起。玉罗抬头望望天,上官家,你放弃了我,无论我曾为了你怎样努力过,从此你我再无瓜葛。她可以什么都不在意,可如果她在意的东西辜负了她的在意,无论她曾经为此怎样付出过,她都会毫不犹豫将她丢弃,丢弃了,便是决绝。

谁都以为她是温和的,似乎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不争,什么都不怨,可只有清楚她的人才明白,不是无所谓,而只是因为不在意,温和是表面,骨子里却是极端。

“你怎么了?”上官浩从旁边闪出一脸担心的看着。他观察她一会儿了,从父亲书房出来后有些伤感的神色到慢慢地释然,到现在的一脸平静。可就是这平静让他觉得不平静,似乎什么东西不同了,所以才急忙从柱子后站出来。甚至对于他的出现,她都是处变不惊。

对着那还带着些稚女敕的少年礼仪周全的一笑,淡漠而疏离。绕开他走开。

“大姐。”终于觉得不对,好像事情变得十分严重了,父亲说了些什么,之前还没有这么冷淡的,不过片刻,就好像完全成了陌生人。

玉罗脚步停下,终是转身对着上官浩摇头。“请不要这样称呼,我不再和上官家有瓜葛。”无视上官浩震惊的表情,不在乎那孩子为何会叫出一声大姐,她只觉浑身轻松,因为少了一个枷锁,以后,她只要为母亲负责就好。

“娘,甜姨,今天的汤圆好吃吗?”坐在圆桌前,看着母亲和甜姨吃着牡丹汤圆的笑意。

“当然好吃了,什么东西从大小姐手里经过都像加了蜜。”甜姨笑着也盛了一碗端给玉罗。

“谢谢甜姨,甜姨,上次给你的菊花茶你别不舍得喝,我又托人去青城带了些,过几天就到了,你热气重,这菊花茶对你有好处。”一边吃着汤圆,一边咕哝着说。

甜姨微笑着。“好,甜姨会全部喝光的。”

燕秋叶看着女儿,满心都是安慰。玉罗平安,她就什么都不求了。

“以后不用特意去买了。”模模女儿的头,心疼女儿。

“今天是顺便。”知道母亲是指汤圆,说着,放下碗,望着燕秋叶说道,“娘,我去了燕家,给燕老爷送药去了,治咳嗽的。”她知道娘亲是在意的,虽然嘴上不说,但她心中是担心的,“我开了药,没有大碍,其他人也都很好。”

燕秋叶点点头没有说话,有些欣慰的模模女儿的脸,女儿这么懂事,她已经很满足了。玉罗顺势窝在娘亲怀里,有娘疼的孩子真幸福啊。

“娘亲,不要为难你自己,不要和自己过不去,玉罗心疼你。”

甜姨闻言抹了抹眼角的泪,欣慰而泣,这孩子真是贴心,她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知道,却能让人如此窝心。她不说对错,不劝解什么,只是告诉娘亲,不要为难自己,一语中的,是啊,一直以来,夫人都只是在为难自己,一句心疼就能让她的自我惩罚动摇。她是如此的爱这个女儿,怎么舍得让她心疼。

“玉罗,你——”

“娘,玉罗只是希望你不要那么辛苦,无论你想怎么做,玉罗都会站在你这一边,但是娘亲,求你不要为难自己,不放过自己,你永远都过不去,你的难过让玉罗心疼。”搂着娘亲的脖子,以后会怎样她是不确定的,所以才希望自己不在的时候还能有家人的力量支撑着她。

“我还需要时间。”松了口,在看到父亲咳嗽的那般难过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些后悔自己的不孝,可是过不去心中的那道坎,那坎太深,让她只是一望就不敢去触碰。

听到燕秋叶的话语中终于有了些松动,甜姨也是心中一松。终是血脉相连,那种血脉的感觉是不能说断就断的。

“好,但是千万不要让时间走得太快,爷爷已经老了。”感觉母亲微颤,玉罗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达到了效果,以后的就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接下来的两天玉罗一直留在秋叶阁,陪着母亲,陪着甜姨,做自己的拿手好菜来献宝,和母亲学刺绣聊天,煲一些药膳来调理母亲和甜姨的身体,细心的研磨药粉配成常用的药膏放在盒子里。做完这些的时候两日已过。第三日借口去春香楼出了门。

这个角落很安静,整个丞相府也不热闹,虽然在主院这处挂了些红缎子,也有些人在忙进忙出。显然上官德已经打过招呼,不准惊动秋叶阁,所以这里才会一切如常。玉罗不快不慢的走着,没走几步,就看到上官浩神色有些难看的站在她必经的路上。

“姐。”上官浩有些凄然的唤道。

摇摇头“我不是。”却看到上官浩更黯然的目光。她不是讽刺,而是真的认为自己不是了。

“对不起。”他觉得是上官家的错,也是自己的错,是他们亏欠了她。皇甫殇清楚父亲是支持驰和王爷的,所以他是一定不会善待自己的姐姐。外人眼中是荣耀,可是他明白,这一嫁便是毁了她。

“与你无关,我是自愿的,做完这一切我便与上官家两不相欠。”看着少年眼中的迷茫与忧伤,她明白,若是处理不好,这件事会成为他的阴影,虽然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阴影,“你记住,世界上最不易掌控的是女子,她们历来是善变的,不要试图用裙带关系去获得什么,你能掌握的只有自己。”不论他是否明白,玉罗都转身离开。

锣鼓开始喧天,在丫鬟的服侍下,玉罗已经穿上嫁衣等着安排。有些可惜的是没能穿上母亲为自己做的嫁衣,一整套呢,上次绣的风穿牡丹应该是喜帕。然而可惜的心绪也只是一闪而逝,她不是任由别人摆布自己命运的人,会答应这样莫名其妙的婚姻,除了为了还掉上官家的生育之恩,再有就是因为那是圣旨,在这样皇权的社会,她明白抗旨的后果是什么,上官德没有吓唬她,如果她抗旨不遵,只会牵连更多的生命,别人可以不管,但是母亲,不能不管。只要上了花轿,拜了堂,那么她就自由了,她的命运终究是由自己决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