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君心薄(5)今日两更

他的眸子渐暗下来,深不可测的墨黑,窥不出情绪,声音没有丝毫温度的,一字一句地说:“儿臣,选,皇位!”

这话一出口,景帝也舒了口气,还好他给出的是这个答案。

他一直以来看好这个儿子,有他少时的风范,定能继承先皇和他的衣钵,带领大汉走上强国之路。正是为此,他不惜刘荣一命,不惜杀掉周亚夫,也要为他铺平道路,若他竟会为一女子放弃皇位,那也只能说明看走了眼了!

“既然你这样选了,彻儿,”他的神情转柔,“你是父皇最器重的儿子,父皇把所有为实现的理想全寄托在你身上了!朕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你好的。”

“儿臣知晓。”

“那好,娶陈阿娇的事,以后休要再提!”

当景帝宽大的黑色冕服消失在东宫门外的时候,刘彻紧闭上双眼,他仿佛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

~~~~~~~~~~~~~~~~~~~~~~~~~~~~~~**********************~~~~~~~~~~~~~~~~~~~~~~~~~~~~~~~·~~~~

【漪兰殿】

景帝止住守夜的侍婢,进了漪兰殿的寝殿,便见王皇后独自坐在窗前发呆,虽然已经不算年轻了,那背影却依旧皎皎。

便柔声道,“对着窗,也不怕着凉?”

王皇后一惊,忙要起身,景帝按住她的肩,不让她起身,问:“想什么呢?”

王皇后心事重重,见问,便试探道:“臣妾担心彻儿,他”

景帝摆摆手,“你不必担心,朕已经跟他聊过了!”

王皇后叹了一声,“阿娇美丽聪慧,我是喜欢的。偏长公主似乎不中意我们彻儿似的”

王皇后想起这阵子馆陶长公主若即若离的态度,心中不解,当年馆陶与她明码实价的交易,若不是她援手,也没有她母子今日的地位。得人恩惠千年报,王皇后自知她要回报给长公主的便是太子妃之位,前儿阿娇从堂邑回来,她已经开始惦记这事了,今日彻儿亲自求婚,正合她心意,谁想到长公主竟似不乐见此事,反教她惴惴不安。

“哼,”景帝朗声道,“谁敢不中意朕的儿子?”

“是朕不中意陈阿娇罢了!”

王皇后的眸子刹时间阴了阴,转瞬又恢复常态,“哦?”似有询问之意。

景帝却不理会,只说,“以后,你就不要操心陈阿娇了,她的婚事跟彻儿无关!”

王皇后谦卑的应道,“是!臣妾遵旨!”

可是当晚,伺候景帝睡下之后,王皇后瞪着眼睛,思来想去,一夜难眠。想来想去,只是一件事:为何景帝会不中意陈阿娇!

一直以来,长公主都是最得太后和陛下恩宠的人了,能在陛下面前说的上话的也没有几人,就如那栗妃之事,便是因了长公主说了一句“怕栗妃会成为吕后第二!”

想来馆陶是最了解陛下的人,难为他们二人今日的态度竟是出奇的一致,都似不喜刘彻和阿娇的婚事,王皇后怎样都想不明白!

但是王皇后知道,景帝和馆陶的态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窦太后的态度!她自知自己身份卑微,无法成为儿子的后盾,人家是‘子以母贵’,而她则是‘母以子贵’!

窦太后权倾朝野,没有她的支持,彻儿的未来堪忧,她一直期望通过与馆陶联姻,给彻儿找一个坚强的后盾,但是如今

看来她明日该去长乐宫请安了,顺便探探窦太后的口风。

~~~~~~~~~~~~~~~~~~~~~~~~~~~~~~*******************************~~~~~~~~~~~~~~~~~~~~

@@@@@@@@@@@@@@@@@@@@@@@@@@@@@@@@@@@@@@@@@@@@@@@@@@@@@@@@@@@@@@@@@@@@@@@@@@@@@@@@@@@@@@@

仙儿一直觉得,景帝是一个心狠暴躁的人!!

【支持论据】

1、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立兄长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吴王刘濞开铜矿,铸“半两”钱,煮海盐,设官市,免赋税,于是吴国经济迅速发展,刘濞的政治野心也开始滋生。文帝时,吴世子入朝,与皇太子刘启(即景帝)博弈,因争棋路发生争执,皇太子抓起棋盘将吴世子砸死。太子因为一盘棋竟然打死了自己的嫡长子,而且一点没有道歉的意思,这使刘濞大为恼火。当汉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吴王刘濞愤怒地说:“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埋葬。再后来,吴楚七国叛乱,这件事情,也便是导火索吧?

2、七国之乱中,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七国之乱,景帝最后听了袁盎相信袁盎的话,表示“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于是腰斩晁错于东市,并残酷地诛其九族。

3、景帝立了刘彻后,对权倾朝野的条侯周亚夫最不放心,又寻机处置了他。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周亚夫削职下狱。一代名将,5天不吃东西,最终呕血冤死。逼死周亚夫与冤杀晁错一样,都说明景帝“寡恩忍杀”,惯于过河拆桥。

@@@@@@@@@@@@@@@

~~~听了男猪的回答,可别生气哦~~~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让刘彻受点折磨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