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弓高庶孙·嫣——假想之敌(1)

景帝最初为儿子指定师傅卫绾已经升为宰相,只剩下汲黯一人为他授课,刘彻素来亲近汲黯,于是笑道,“汲黯太傅,今日讲什么呢?”

汲黯道,“陛下说太子该学些军事了,前日里雁门来报,匈奴来袭雁门,太守郅都率守军抵抗,成功全歼匈奴人千人,此乃敬呈御览的战报,太子可一观。”

刘彻扬眉,拍案赞道,“好,若是我大汉人人都如此人治军善战,匈奴何足患也!”他忽然一愣,道,“雁门太守是郅都?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便是从前的中尉郅都了。”汲黯道。

刘彻又一怔,面上便慢慢淡了下来,轻轻放下战报,若有所思。汲黯看见,微微一笑,品评道,“郅都此人虽略失严苛,但素有节操,有他在雁门为太守,匈奴不敢近雁门。此次若非草原水草不接,也不敢袭我大汉边境。但还是被郅都大败而去。听说,匈奴人做了郅都的木偶,奔骑令射,莫能中,忌惮郅到了这个地步。”

韩嫣听的入迷,双眸闪闪发亮,道,“如此听来,这位郅太守真是个对抗匈奴的好人手呢。太子,你说是么?”

刘彻蓦然回神,笑着应道,“是呀,若我大汉多几个像郅都这样的人才,何愁匈奴不灭?”他神情又转为慷慨,冷笑道,“我此生若不能让匈奴俯首称臣,洗雪大汉历年之辱,不为男儿。”

汲黯不禁感叹,他这为太子学生,年轻,聪敏,激昂,有干劲,正如景帝所说,“怀大志,有干才!”只恐他激昂有余,沉稳不足,所以汲黯笑道,“太子有志气是好的,但汉匈之战,旷日持久,凡我大汉人士,没有一人不对匈奴咬牙啮齿,誓饮其血,啮其肉。可是,太子殿下,想要击败匈奴,并不仅要选拔任用能征善战的将才!征调多少马匹,耗费多少钱粮,从何处打,怎么打?你要学习的还太多!”

刘彻点点头,他自然知道不易,否则他的祖父、父亲也不会容那匈奴虎视大汉这么多年!所以他看着汲黯,难得谦虚的说,“请师傅教我!”

“臣不敢,将兵打仗不是臣之所长,”汲黯道:“我们就从当年‘七国之乱’的行军布阵,战报军情入手,来互相讨教学习吧!”

从此后,太子学舍中堆满了保存下来的‘七国之乱’的战报,以及兵书典籍。刘彻沉浸在如山的竹简当中,丝毫也不觉得厌烦,反而兴趣愈加的浓!

内侍端来新煮好的茶羹,尚有清香,刘彻一边看着战报一边道,“韩嫣,你也尝尝看,这是堂邑侯府送进宫来的茶,我那个陈桥表哥啊,”他的声音渐渐散了起来,“疼他妹妹是真疼到了极点!”

这韩嫣也是听说过的,阿娇爱饮茶,为此,陈桥特意包了蜀郡最好的一座茶山,只为了自家妹子在一年四季无论何时都能喝到喜爱的茶羹,世族权贵,其富贵可想而知。

他一笑,轻轻用匙子舀来尝了一口,有粟米之馥郁,兼有些许葱、姜、桔子的味道,初入口味道有些怪异,慢慢的就品出了一种独特的清香,并不难吃。

“好。”那厢里,刘彻已经沉迷在战报之中,拍案赞道,“周亚夫临阵不乱,指挥有度,真乃将才也。”

又过了一会儿,他又笑道,“原来我那位小叔叔也是个了不得的人,没有援军,仅凭梁军三万就固守睢阳达数月之久,拖住了吴楚叛军。”

韩嫣含笑听着,看着刘彻,心中慢慢想,那位身段窈窕的翁主在自家这位太子殿下心中到底是什么地位?

刘彻合上了卷宗,叹道,“当年吴楚叛军席卷了大半汉土,我们尚能背水一战,如今若是倾大汉国力与匈奴一战,不知会如何——韩嫣,你在想什么?”

韩嫣一愣,怎敢如实说,便找了个话题,“我只是想到刘妩翁主,她看起来,很单纯!”

“哦?”刘彻没想到他会说起她,转身定定地看着他,眼眸深不可测,“你这样想?看来你对她很有好感啊!”

韩嫣有些尴尬,“谈不上有好感,只是你提起梁王,想到了她罢了。”

刘彻咂了咂嘴,“我这个小叔叔啊,从来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觑着韩嫣笑道,“你知道梁王有五个女儿,他此次入朝,为什么偏偏带着刘妩么?”

“因为刘妩聪明?”他试探着猜道。

“她算什么聪明,”刘彻不屑道,“不过不笨也就是了。只因为她跟阿娇亲近,恐怕梁王那个早感觉到父王已疏远他,怕不会留他在长安住,刘妩也只是他所以预先安排的棋子罢了!”

韩嫣忽然明白了,觉得心头有一点点泛凉,他知道刘彻这是提点他,让他不要和刘潋走的太近。这么多年,梁王哪次入朝不要住个半年之久,已经是惯例了。这一次,皇帝却没有答应,对梁王的猜忌可见一斑!但亲近如堂姐,刘彻尚要如此见疑。他韩嫣在刘彻心中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他坐在刘彻的左后手,偷偷的觑着刘彻的侧脸。十二岁的少年脸庞弧度有些冷硬,他一直以来一厢情愿的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依靠信仰,在这一刹那,他才能真正意识到,这个少年是大汉的储君。

学舍窗外的白梅花一朵一朵的开了,他闻着幽郁的香味,慢慢的沉静下来。无论如何,储君也是人,也有人的感情,只有他的心中有着自己,一切都会好好的吧。

他只要一直跟着这个少年的背影走,就好,就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